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栽培试验
2022-06-29丁丽玲
丁丽玲
(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缙云 321400)
前言
粮食生产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大事,马铃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提高马铃薯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浙江缙云县地处浙中南部,属于中亚热带气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县,2020年底全县总人口 40.5万人,耕地面积24.6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0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根据地理气候的特点,马铃薯只能在春、秋两季种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种植葡萄、猕猴桃、火龙果等设施大棚果园2000多余亩,尤其是在缙云县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现有设施大棚果园1000多亩。所以,利用果树冬季休眠期,在设施大棚水果园开展畦沟套种马铃薯,一是可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调节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的矛盾;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大棚内的小气候资源,确保马铃薯生产的质量;三是可以扩大耕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四是可以利用果农冬闲时间,促进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2020年,在设施大棚果园集中的小仙都综合示范基地,开展了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栽培试验,在35亩的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中套种了马铃薯,其中,大棚设施火龙果园18亩、猕猴桃园17亩。现将具体栽培试验的技术操作等进行介绍,同时,对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利于进一步推广。
1.栽培技术
1.1 种植地块的选择
冬季设施大棚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要有光照充足的条件,因此,选择葡萄、猕猴桃等冬季落叶的水果园为宜,对火龙果、枇杷、柑桔的果园畦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果树幼龄期,枝叶不茂盛的果园畦沟是可以套种的,如果常绿果树,光照不充分就不能套种。同时,马铃薯栽培怕田间积水,田间易积水的地块,畦沟也不宜种植。
1.2 播种期的确定
1.2.1 马铃薯出苗后,如果遇到≤0℃低温天气会遭受冻害,因此要考虑出苗后设施大棚内温度,尽量不要降至零度以下。缙云县基本为标准钢架设施大棚,内外温差大约在30℃左右。大致1月份是我县最冷的月份,马铃薯出苗最好避开最冷月。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20多天,2月份开始气温逐渐回升,因此,播种期确定在1月上旬,出苗期在2月初。
1.2.2 浙江缙云县地处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随海拔升高,播种期应该适当推迟,目前我县的设施大棚建设情况,一般推迟2天即可。
1.3 品种选择
设施大棚畦沟套种马铃薯,生长期比较短,选择兴佳2号脱毒马铃薯种薯(图一),该品种早熟、抗病性好、优质、高产、薯形圆滑,商品性好。
(图一)
1.4 种薯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薯进行挑选去除烂薯,对50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特别大的种薯可多切几块,使用的刀具要锋利,切口才能整齐;芽眼分布要适当,待切口风干后再播种,也可在切口处蘸少量草木灰,加速干化。
1.5 播种
播前畦沟要进行松土(图二),如遇土壤特别干燥,可先灌跑马水再进行松土,播种时种薯芽眼朝上,株距20~25cm,均匀放在畦沟内,并向下按压使其充分接触土壤,然后覆盖20~25cm稻草、茭白叶、米糠、木屑、香菇段废渣等覆盖物之一或混合物,最后盖上地膜。
图二
1.6 田间管理
1.6.1 播种完成后,及时做好封棚保温工作,晴天棚外气温超过30℃、棚内气温超过32℃时,要及时开棚通风。阴雨天要检查地膜周边,以及棚外沟渠积水情况,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免棚沟水倒灌,影响种薯出苗率。
1.6.2 播种后20~30天要进行田间检查,观察是否开始出苗,出苗50%以上时,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如遇上寒潮天气来临,最低气温-3℃~5℃以下时,棚内温度可能降至零度以下,这时要考虑薯苗是否会遭受冻害,如有遭受冻害的可能时,可在大棚内适当熏烟,以提高棚内的温度。据试验观察,每隔20米一堆进行熏烟,可使棚内温度提高2℃~3℃,这是因为烟可以阻止地面辐射散热,同时熏烟过程能产生热量可缓解降温幅度。
1.7 适时采收
当马铃薯的叶片开始退黄,果园的果树萌芽后,畦沟内的光照逐渐减弱,一般在3月底开始采收,采收时只需用手掰开覆盖草料,摘取生长比较大的块茎,小的块茎留着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再采(图三),未采收的仔薯应立即盖回覆盖物。采收工作一般在4月底前完成。
(图三)
2.栽培试验分析结果
2.1 栽培试验分析
2.1.1 利用设施大棚果园沟畦套种马铃薯,可以人工适度控制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能够很好调节马铃薯上市的时间,提高马铃薯产量以及质量,尤其是用稻草、茭白叶、米糠、木屑、香菇段废渣覆盖(图四),可以按照马铃薯大小个等的需要进行采收,严格区分了马铃薯的外观及品质,大大提升了马铃薯的市值。
(图四)
2.1.2 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种薯上面没有覆土,只是覆盖稻草、茭白叶等覆盖物(图五),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导致部分马铃薯仔薯发青,影响商品价值。如何减少这种现象,比如采用深色地膜,覆盖物厚度适当增加等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图五)
2.2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2.1 2020年在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综合示范基地上,实施35亩设施大棚果园沟畦套种马铃薯,据统计基地总收入达到了68.198万元,其中马铃薯总产量达17430Kg(图六),平均亩产达498Kg,销售收入达16.198万元,平均亩收入4628元。18亩火龙果销售收入达29.70万元,17亩猕猴桃销售收入达22.30万元,35亩大棚设施果园平均亩收入达到1.95万元。
(图六)
目前,辐射带动周边设施果园300多亩,带动农户150余户,年产各类水果及马铃薯450多吨,年产值540万元,户均增收8000多元。
2.2.2 设施大棚果园沟畦套种马铃薯的栽培,实施的是无公害生产技术,马铃薯全生育期不施农药、化肥,只是吸收畦垄流下来的多余养分,以及稻草等覆盖物腐烂后形成的有机肥,马铃薯采收后,剩余的覆盖物及薯秆叶,对果树生长又有促进作用,整个栽培过程中大大减少化肥用量,同时还减少粮食调运即能减少碳排放等。因此,生态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2.3 结果表明
大棚设施果园套种马铃薯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大棚设施利用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果树休眠期的小气候及废弃秸秆等资源,达到粮食、水果双丰收,生态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建议
通过浙江缙云小仙都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对大棚设施果园沟畦套种马铃薯栽培试验,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的情况下,可以在全国各地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