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恢复性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2-06-29王美鑫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7期
关键词:恢复性目的地注意力

王美鑫,文 谨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大城市。科技升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人群心理亚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1],长久栖身于单一的城市环境,潜伏的心理压力和日益积攒的负面情绪无处排遣,人的自我消耗愈演愈烈。国内外研究表明,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城市生活空间和工作环境促使人类恢复性需求产生,同时又阻碍恢复实现。对比建成的城市空间,接触自然环境可帮助人们更好地从精神疲劳和消极情绪中恢复[2],这类允许人与环境互动,促进恢复的环境被称为“恢复性环境”[3]。

随着对身心健康的重视,城市居民开始探索能够恢复动力、缓解压力的方式、场域和空间。近年来,旅游以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文化背景、鲜明的地域特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远离城市、亲近自然环境、休闲度假、恢复身心健康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归纳国外恢复性环境领域的相关理论,系统梳理了研究进展和研究维度,在总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恢复性环境视角下旅游者的心理机制,以期为未来恢复性视角下旅游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1 文献来源

本文以“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和“restorative environment”为关键词或主题进行高级检索,设定检索年限为1985—2022 年,阅读并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后得到相关文献322 篇。为了避免遗漏,采取文献溯源法进行补充。最终通过阅读该领域的核心文献,总结并归纳了国外恢复性环境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现状。

环境心理学家提出,接触自然是城市公民的普遍要求,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注意力、缓解心理生理压力、调解情绪、增加幸福感、预防疾病等。随着恢复性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对于环境类型的关注,从最初的自然与城市的二元分类逐渐细化到森林、乡村、公园、街道、学校等亚类或复合类;对环境类型的讨论,从最初的理论描述阶段逐渐演变到对具体恢复性特征的实证研究阶段;对恢复性作用机制的解读,从单纯的心理机制扩展到心理、生理、社会能力等多方面[4]。同时,地方认同、环境偏好等概念与恢复性环境理论的结合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5]。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大数据、生理信号采集等技术的日新月异,实验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恢复性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迅速积累,“恢复性”话题也开始受到风景园林、建筑、旅游等领域的关注。

2 “恢复性”理论

2.1 注意力恢复理论(ART)

Kaplan等[5]最先引申出“恢复性环境”的概念。为了解释恢复性环境的心理作用机制,Kaplan 等[6]又提出了注意力恢复理论。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总是努力抑制分散自身注意力的刺激和想法,进而保证注意力集中,但是对注意力集中的持续需求会导致这种抑制机制逐渐减弱,并促进人们产生精神疲劳[6]。注意力恢复理论提出人类的认知能力在自然中进化[7],注意力被内在刺激吸引,被认知控制过程引导[8],将注意划分为“自愿注意”和“非自愿注意”两种。注意力恢复理论提出,当某个对象不能自动地吸引人的注意力,个体需要积极努力才能专注于它时,这种机制被称为“自愿注意”机制。后来神经学家发现了与“自愿注意”非常相似的机制“定向注意”[9],研究者往往把“自愿注意”和“定向注意”等同。与“自愿注意”或“定向注意”相反,“非自愿注意”具有直接吸引人的特质[6]。人们无需进行脑力劳动和付出努力就可集中于某事物时,“非自愿注意”机制就发挥了作用。长时间使用“定向注意”会导致定向注意疲劳(DAF)。当个人投入大量的精力,然后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精神疲惫的状态时就经历了DAF[10]。注意力恢复理论认为,有效的恢复取决于定向注意力疲劳的恢复[9],而定向注意的恢复最有可能发生在所谓的“恢复性环境”中。

Kaplan等[6]描述了恢复性环境应具备的4 个特征 远离、迷恋、程度、兼容性;远离强调人从需要定向注意力支持才能继续的活动中脱离出来。这里的远离是概念上的转变,也就是说一个全新的物理环境并不是必要的[6,9],远离的距离不必是地理上的,可以纯粹是心理上的[11]。迷恋指的是环境能够毫不费力地吸引个体注意,既有可能是对特定内容和事件的迷恋[6,7],也有可能是对探索过程的迷恋。充满魅力的环境可以适度地激发非自愿注意机制,对定向注意力的要求降低,定向注意机制得以重新恢复[8,9]。环境在吸引人注意的同时,还要留有足够的余地给人去思考,否则环境也不会带给人深层次的恢复性体验[12]。另外,只有进入能够提供足够的体验、视觉和思考的空间中,才能达到恢复的目的,这对应恢复性环境的第三个特征——程度。程度包含连通性和范围两方面:一方面,连通性是指环境中人感知到的元素或特征之间相互关联[6,11],范围是指感知和活动所处领域的规模。该领域既包含直接可视的环境,也包含视野之外但可以想象到的区域,可将其描述为心理表征(如想象)所形成的概念领域[7]。一个物理规模较小但内容资源足够丰富的环境也可能具有恢复性[13]。另一方面,兼容性强调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选择[6,9],是“人—环境”一致性概念的延伸。在兼容性维度中,个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可看作是环境要求和个人意图的函数,个人参与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是环境中支持该活动的可用信息的函数。当个体想做的事情与环境的要求和支持相匹配时,环境就满足了兼容性的条件。研究发现,高度的兼容有助于持久深刻的反思产生[7]。

2.2 心理进化理论(PET)

与注意力恢复理论不同,Ulrich 的心理进化理论(PET)认为恢复来自于压力的减少而不是注意力资源的补充[14,15]。Ulrich等[16]提出,压力是“个体对挑战或者威胁福祉的情况做出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当人们的反应能力跟不上环境需求时压力就会产生[14]。物理环境既可以是压力的来源,也可以是缓解压力的来源。心理进化理论强调通过生理、心理学途径(如改善情绪和生理指标)衡量压力的恢复效果[15]。实际上,心理进化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均承认进化论的观点 人类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中进化,某种程度上与城市的物理环境相比,人们在生理上或者心理上更加适应自然环境[16]。但心理进化理论认为人们对环境的最初反应是情感的,而不是认知的。心理进化理论更关注物理环境对情绪、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刺激,而不是日常活动引起的注意力资源的缺失。恢复更多来自于压力的减少,而不是注意力资源的补充,注意力的补充是压力减少的必然结果[17]。

3 城市到自然的恢复机制

快节奏的城市发展迅速积累了经济与社会效益[18],但同时也涌现出交通拥挤、信息过载等问题[19]。从自然到城市的转变,常常使人们无法适应[20],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渴望被激发。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对自然有天生的向往[21],但纯粹的乡村浪漫主义不足以解释这种向往[22]。有关恢复性环境的研究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Kaplan[9]提出自然充满了有趣的刺激,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适度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自上而下的定向注意力得到了补充,所以与自然环境互动后,一个人能够在依赖定向注意力的任务中表现得更好。有关研究发现,与很少有机会和自然接触的人相比,生活在绿色环境中的人的总体健康状态更好[14,20,23]。同时,与自然接触可以降低发病率[14],缓解愤怒的情绪和攻击性[23],增强内心的平静,更新精神力量[17],即使是短暂地接触自然也可以缓解压力[18]。虽然在各种环境中都有可能产生恢复性体验,但是人们最有可能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到这些恢复性特征[24],因此无威胁的自然环境通常被当作典型的恢复性环境[4]。

当然恢复性环境的研究并没有完全否认城市场所的恢复性。有研究发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恢复潜力[18]。例如,提供自然空间的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环境的途径之一,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增强身体健康[25]。现有研究证实了与自然接触的恢复性益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接触环境的方式(被动观看真实或模拟环境与主动进入实际环境)、先决条件(心理疲劳与压力/焦虑)和所使用的测量类型(认知、生理/或情感)等[26]。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恢复性环境领域的研究对控制压力、预防疾病、改善精神健康、提升社会福祉等有重要意义。

3.1 恢复性环境影响机制

资源耗损—恢复的前提:恢复被定义为修复耗尽的心理、生理、社会资源的过程[22],资源耗尽是发生恢复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资源耗损将影响个体对恢复性环境的选择及恢复的实质效果[27,28]。有研究发现,同样在自然中散步,与没有考试压力的人相比,处在考试期间人的皮质醇水平下降程度更大(压力恢复更明显)[29]。需强调的是,虽然处于注意力疲劳状态或压力状态的人群有更显著的恢复性效果,但是不处于疲劳状态人也可以在恢复性环境中获得情绪和注意力资源的提升。学者们还针对耗损资源的不同形式进行了 探讨[30]。如,Kaplan 等[6]强调注意力疲劳是恢复的前提条件;Ulrich 等[16]则认为在没有定向注意力疲劳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压力的恢复和积极情绪的产生。除此之外,资源耗损的程度也会影响恢复体验,压力较大的人对恢复表现得更为敏感,注意力疲劳程度更高,表现出更明显的自然偏好。恢复的前因条件可能单独发生,但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前因也可能以某种形式组合,前因条件的特征决定了恢复的进行方向[23]。

感官刺激:很多情况下,研究者采用实验法模拟自然来分析环境的恢复性作用。将虚拟自然与真实自然进行对比后,学者发现二者均有助于心理恢复,但模拟环境未能提供与真实环境一样的体验性益处,隔离了许多个体与自然之间感官接触机会,相比之下,真实的自然环境会带来更大的恢复效果[31,32]。尽管由视觉刺激带来的恢复性影响一直是学者的研究重点[33],但除了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也不容忽视,如部分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听觉刺激的恢复性影响[34-36]。有研究发现,工作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在高噪音的环境中工作,参与者的认知表现和记忆功能会显著下降,压力增幅变大,更易疲劳且缺少工作积极性[36]。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即使是低强度的噪音也会干扰工作绩效并引发健康问题[37]。与噪音环境相比,自然界的声音更能使人产生积极情绪,帮助人们更快恢复。对于噪音敏感型人群来说,嘈杂的市中心具有负面恢复效果,乡村等声压较低的自然环境的恢复性效果最好,自然声与噪音混合的城市公园等区域的恢复性表现一般[38,39]。

人与自然的主观联系:“自然联系”是体验自然环境的潜在心理要素,指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认知等关系,或者一种与自然相连的主观感觉[20]。研究发现,接触自然环境可以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40],这种联系是自然产生积极影响的中介。与自然联系程度更高的人认为自然景观更具吸引力和魅力[41]。个体与自然联系增强,会促进亲环境行为的产生,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状态并提升主观幸福感[20,42]。有学者发现,与自然相连和心理恢复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人们可能因为与自然相连而获得心理恢复[40]。Mayer等[32]提出人与自然的联系促进恢复的产生。与Mayer 的观点相反,Nisbet 等[43]则提出恢复对于自然联系的反作用机制,即人的恢复性体验反过来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其他因素影响:除了上述因素,自然体验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态[20]。随着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时间的增加,恢复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16],参与者幸福感随之增加[44]。有研究发现,是否与他人同行会影响恢复的效果,单独在恢复性环境中行走更易出现身体疲劳,朋友的陪伴可以帮助其吸引注意力,加强社会交流,促进恢复产生[45,46]。但也有研究认为,在城市环境中受试者倾向于有人陪伴,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受试者则更偏爱独自一人在自然环境中恢复,陪伴的恢复性效果依情况而异[45]。除上述影响机制外,环境类型、人口因素、访问特征、文化背景、城市—自然导向、亲生物性等也被逐渐挖掘和证实与恢复效果有关[39,41,47-49]。

3.2 恢复性环境作用机制

注意力恢复理论是涉及精神疲劳和定向注意力恢复的认知框架,强调人们对自然的非自愿反应,这是从环境中恢复“精神疲劳”的关键[6,9]。Ulrich[50]认为,与自然环境接触会立刻触发情感反应,情感反应不是“控制”的认知反应,它发生在与自然接触的最初阶段,并对后续产生的压力、注意力、生理反应有所影响。

认知益处:自然环境的认知益处包括从精神疲劳中恢复[6],维持高水平的长期注意力[16],获得有效的认知功能和更深刻的思考。Kaplan等[51]认为,当人与环境的互动满足注意力恢复理论的四维度时,人类就会经历几个阶段的恢复,这些阶段可以分为两类,即注意力恢复和反思。①注意力恢复阶段。Kaplan等[51]认为,在追求个人发展时定向注意机制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度使用定向注意造成的注意力资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基于此,注意力恢复理论提出与具有恢复性益处的自然接触,是恢复注意力疲劳的重要手段[52]。研究表明,城市环境充满刺激性,需要不断消耗定向注意力,这些阻碍了城市环境提供恢复性好处[12]。自然环境会不自觉地吸引非定向注意力使人着迷[14,53,54],这使得它们可以提供一系列恢复性的好处[12],因此接触自然环境可以有效 地 恢 复 定 向 注 意 力[17,52,55]。与Kaplan 不 同,Ulrich认为注意力是人们对自然场景的恢复反应和压力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非自愿注意既可能是无威胁的自然环境的恢复性反应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某些刺激的压力反应的组成部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然会帮助注意力资源的恢复,但是强调“注意力”或“迷恋”的理论观点不足以解释自然的恢复性影响[50,16]。②反思阶段。人与恢复性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思”是比“注意力恢复”更深刻的益处[12],但并不是所有恢复都会经历“反思”。在定性层面上,“迷恋”是区分环境是否具有更大潜力促进反思的主要特征,“迷恋”可以被概念化为“硬迷恋”和“软迷恋”两个维度[9]。硬迷恋是指非常强烈的吸引个体的注意力,几乎没有留下思考的空间。软迷恋能够毫不费力地吸引保持个体的注意力,同时又不至于强烈到妨碍反思过程[12]。

压力的心理、生理恢复:压力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会对挑战和威胁自身幸福的状况做出心理或生理反应[16]。心理反应包括对情况的认知评估,如恐惧、悲伤和愤怒之类的情绪。自然环境中的绿色空间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焦虑,促进心理恢复[56],帮助唤醒积极的感觉,以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增加幸福感[19,20]。生理方面包括许多身体系统做出的响应,如心血管、骨骼肌和神经内分泌等。一些研究发现,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可以帮助缓解生理指标,如降低血压和脉搏率,降低皮质醇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并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等[31];面对威胁时,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个体内部活动,促使个体做出针对威胁情况的行为[16]。

与自然接触的个体获得了恢复,生理指标显示他们的压力水平均较低。相比之下,暴露在城市中的个 体 反 映 出 较 低 的 压 力 恢 复 程 度[16,17,23,30,55]。在积极情绪、愤怒和恐惧3 个情感维度上,自然环境比城市环境具有更多的恢复性影响[16]。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面对单一压力源的影响,不同压力类型会对恢复产生不同影响,因此生活中慢性压力和急性压力、高强度压力和低强度压力都会影响恢复效果。例如,有研究对比了在自然中步行与在室内观看自然景象的恢复效果,发现对于具有慢性压力(如生活压力)的人来说,无论压力的强度是高还是低,步行都是更有效的恢复方式,而对急性压力者来说,在室内观看自然景象的恢复性更强[29]。

4 感知恢复指标体系构建

注意力恢复理论提出的恢复环境特征的4 个维度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构架。随着研究的深入,衡量在恢复性体验中起作用的心理因素,量化环境的恢复性特征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之一[7]。为了评估现有环境的恢复性潜力,获得促进恢复的环境因子,提升环境设计水平,先后有学者建立了环境恢复性感知量表。

为了衡量人与环境互动的恢复性,Hartig等[7]开发了测量恢复性环境品质的知觉恢复量表(PRS),产生了一般恢复性因素和连贯性因素两个维度[7,17,55]。在后续的研究中,PRS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环境、城市环境、室内环境等各类环境的恢复性评价中[57],但是Hartig等始终没有证实ART 的四因素结构。为了弥补PRS 的缺陷,Laumann 等[58]开发了另一套环境恢复成分评级量表,后续研究将其命名为恢复性成分量表(RCS)。与PRS 不同,RCS 将“远离”划分为“新颖性”和“逃避”两个维度:“新颖性”是指个人身体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而“逃避”主要强调人们远离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需求、义务等[58]。这同Kaplan等[6]提出的“远离分为身体上和心理上两种”这一观点相吻合。后来,Herzog等[13]通过一种新方式将衡量恢复性环境的4 个维度与环境效益联系起来。其中,对于“远离”维度的定义强调心理层面上的远离,即远离日常的思想和关注,与RCS 中测量的“逃避”成分接近。与此同时,不同于先前研究的视角,有学者对恢复性环境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探索。宗汉科开发了包含情感、生理、认知、行为4个维度的自我评价恢复量表(RS),来评估物理环境与压力恢复之间的关系[19]。Kathleen[11]对注意力缺陷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进行了恢复性评估,开发了适合于儿童的恢复性成分测量方法。Pals 等[24]则认为除了自然环境外动物园也具备恢复性,并基于PRS和RCS设计出针对动物园景点的5 种恢复性特征(魅力、新颖性、逃避、一致性、连贯性)的感知恢复特征量表(PRCQ)。其中,“程度”的定义范围被缩小,指的是环境中各元素的连贯程度。兼容性被定义为人与环境相互匹配的4 个方面:信息匹配(环境能否给人提供所需信息)、动机匹配(环境能否支持人们的各种动机)、明确的行为规范(人是否了解在环境中如何行动)、期望匹配(环境是否满足了期望)。但在Pals的研究中“兼容性”的定义范围远大于先前研究[24,58],并被证实并不独立存在[24]。

Galinsk认为“是什么样的假期让你焕然一新,重新振作?”是在旅游研究中总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有学者试图通过阐述旅游活动的恢复性来回答这一问题。Lehto[59]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以注意力恢复理论为基础,拟定了由30 个项目(兼容性、程度、精神上的远离、身体上的远离、不和谐、迷恋)组成的感知目的地恢复质量量表(PDRQ)。与之前研究中的恢复性维度不同,此量表还包含了与目的地不受欢迎程度相关的因素—“不和谐”。Letho 认为一个混乱的旅游目的地会给度假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因此旅游目的地应该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出现。除此之外,Letho[59]在有关恢复性维度与旅游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兼容性、程度、精神上的远离、身体上的远离、迷恋与游客满意度正相关,而不和谐与游客满意度呈负相关。Letho 等[60]的研究证明了旅游目的地可以帮助个人从工作和生活压力中恢复,为了了解PDRQ的跨文化稳定性以及中国文化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的恢复性功能,同时对中国游客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评估,发现与西方大众对原始自然的偏好不同,中国游客认为与自然最恰当的相处方式是在自然中融入人为元素,同时与西方人看重目的地的“兼容性”相比,中国旅游者更强调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精神上的远离”。

表1 感知恢复性指标体系Table 1 Perceived restorative index system

(续表1)

5 “环境类型—恢复—偏好”的整合框架

5.1 恢复需求—环境偏好的驱动力

20世纪60 年代,环境偏好研究引起了学术界重视[61,62]。从个人特征视角解释环境偏好差异,关注的重点是人与人之间性别、国籍、年龄等稳定差异[63]。伴随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关注环境偏好与心理需求间的相互作用,把恢复性需求看作偏好差异的基础,提出环境偏好取决于人们对环境中恢复发生的期望,而对自然环境的偏爱是基于他们对自然所能提供恢复的期待[27,63]。恢复的前期条件(是否存在注意力疲劳)帮助塑造环境偏好,环境偏好差异在有注意力恢复需求的人群中表现更为明显[27]。特定时刻形成的恢复需求引导人们对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偏好,恢复性利益的实现程度不同会进一步反馈和影响他们的环境偏好中[22]。

5.2 恢复价值—环境偏好的参考系

环境偏好是感知机制的反应,对环境的感知帮助人们快速地对是否接近或者远离环境做出评估[64],研究认为环境偏好差异是人们在做出判断时使用隐性参考系的结果,而环境的恢复性价值就是指导偏好判断的隐性参考框架[28,64]。相关研究对偏好、感知恢复潜力、恢复性成分等进行检验证明了感知恢复潜力与环境偏好高度相关[13],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不同环境的偏好受到他们对不同环境恢复潜力的感知的影响。ART 认为注意力恢复的可能性,会影响注意力疲劳者的环境偏好,有关研究还发现恢复性环境成分可以预测被试者对于自然和城市环境的偏好,其中“兼容性”是最重要的预测因素[58]。魅力、逃避、连贯性与愉悦度和偏好正相关,魅力、逃避、连贯性和新颖性可以预测偏好和愉悦度[24]。除此之外,也有观点提出人们总是将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行为联系起来[65],因此环境偏好应该与对该环境中行为的偏好隐性相关[27]。

6 旅游视角的恢复性研究展望

恢复性研究最初主要关注自然环境的恢复性作用,日常生活耗损导致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加、注意力资源缺失、表现力下降催使人们走向利于恢复的自然环境。现有研究探索了恢复性影响机制的不同尺度,但除了上文提到的各维度外,环境中的美学成分、距离、平静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联合恢复作用也值得深入探讨。同时,针对恢复性环境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认知益处和生理心理测量层面,除了强调对心理生理压力、注意力、幸福感、满意度、积极情绪的恢复,环境的恢复性是否体现在更多层面?后续的现实效益与恢复性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也值得思考和挖掘。另外,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恢复性研究起步较晚,大多集中在建筑和心理学领域,多是在西方恢复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需强调的是,我国社会具有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人群特征等,再加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生活发展出现诸多新问题和挑战,城市居民行为模式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加强中国社会的理论“本土化”研究,创新技术方法来阐述我国社会背景下的恢复性机制。

随着恢复性研究的深入,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环境类型的恢复性研究逐渐凸显,涉及休闲体验、社区管理、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诸多领域,包含情感感知、心理生理压力测量、行为认知等话题,囊括了城市、自然、乡村等诸多环境类型,同时自然属性也随着研究类型的变化而改变。部分研究发现,旅游度假活动产生的资源补充机制可以恢复人体机能,缓解心理疲劳。但目前针对旅游度假与恢复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相对有限,大多停留于对地方依恋、游客行为意向、旅游涉入与恢复性感知之间关系的探讨,缺乏对具体环境特征的深入剖析,中国游客消费目的地产品与恢复需求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特殊性尚不清楚。从恢复性视角剖析旅游者恢复性心理,衡量感知恢复潜力,探索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内在机制,可以为旅游活动提供新的心理学认识空间。从服务对象看,恢复性旅游活动主要面向城市人群,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旅游动机是其旅游决策的关键。有关旅游动机的研究涉及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动机强调旅游者的内在需要,主要涉及自然观光、休闲放松、求知与个人成长、社交需求等方面,拉力动机指吸引旅游者的目的地特征[66],显著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整体感知。现有旅游推力研究没有考虑恢复性心理需求对旅游行为的作用,缺乏对推力动机背后潜在心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例如恢复性需求是否推动旅游行为的产生?人类的恢复性需求如何影响其旅游活动选择?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恢复性需求有何区别?针对旅游者拉力的研究较少涉及目的地恢复属性,缺乏对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具体解构,例如什么类型的旅游体验最能促进恢复?目的地的哪些具体特点和属性帮助促进精神修养和恢复?

从旅游目的地规划和设计的角度来看,对于规划者来说,以最低的成本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获得最有效的恢复效果是极其必要的。但恢复性的旅游规划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指导,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知识将研究结果转化为规划目的地和设计的详细指南,关于关系的强弱、可能的群体差异和促进旅游目的地恢复的空间条件(大小、类型、绿色空间的布局等)的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另外,恢复性环境的概念是在研究自然环境益处的背景下被提出的,无论是概念开发层面,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层面,自然成分始终是环境心理学关注的核心。前文中提到中国人与西方大众对原始自然的偏好不同,相较于国外,中国具备更悠久的历史和更密切的人地关系,这决定了国内恢复性旅游不应只强调其自然属性,还应包括自然区域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系统。因此,探讨中国游客如何与旅游目的地互动,目的地中的人文与自然因素如何促进恢复产生,帮助旅游产品最大化地发挥资源补充机制,挖掘最适合中国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打造健康文化兼具的旅游目的地是未来恢复性视角下旅游开发的关键。

猜你喜欢

恢复性目的地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主体培育 多措并举 助推中江蚕桑恢复性发展
对比美英与北欧监狱制度
动物可笑堂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真空开关动态介质恢复性研究
论恢复性司法模式在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