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人居环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2-06-29ZHENGHao吴颖岷WUYingminDENGHua

住宅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岛人居岛屿

■ 郑 皓 ZHENG Hao 吴颖岷 WU Yingmin 邓 华 DENG Hua

0 引言

海洋岛屿是自然形成的在高潮时高于海洋水面的陆地,其四面环水,生态环境独特。岛上的村庄虽然享有丰富的海岛资源加持,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生态脆弱及海岛隔阂带来的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地建设生产、生活空间,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品质,这是岛屿型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及长期存在的问题研判。同时,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也是人类聚居点规划的最终目标导向。乡村作为与城市耦合共生的人类聚落形式,在建设体系上与之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4〕25 号)中,将基本生活条件、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等方面作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内容,提出优化导向(图1)。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角度,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图1 人居环境系统层次图

1 岛屿资源型乡村内涵及舟山市乡村人居建设现状特征

1.1 岛屿型乡村概况

本文介绍的岛屿资源型乡村主要包括浙江东部舟山群岛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的内部乡村(表1)。该类型乡村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地段,是当前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舟山市现有乡镇60 个,行政村745 个;截至2018 年,乡村住户达23 万户,分布在103 个住人岛上。舟山市乡村发展的先导优势主要存在于自身绵延的海岸线所带来的丰盈海洋资源及便捷的海陆交通,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使得岛屿资源型乡村人居环境拥有了浓厚的地域性特征与特色禀赋;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特异性问题,限制了乡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1]。

表1 实测仪器HOBO UX100-003 的参数

在海洋经济的宏大背景下,舟山群岛内部乡村的建设行动必然将以地区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作为先导建设。尤其在这样一个集发展前沿、交通优港和脆弱生态、独特地形为一体的海岛地区,优越的人居环境培育必将作为其长远发展的温床。

1.2 物质要素特征

1.2.1 “山、村、海、港、礁、滩”一体的独特自然生态

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最基本的要素。舟山群岛因海而兴,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绵长岸线,坐拥海运、渔业、港口三大优势出口,成为全国少有的航道众多、波平浪浅的天然优质深水港[2]。在此独特环境的催生下,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也以海洋为媒介,与特异性的地形、土壤、景观等自然资源交融衍生,依托山、海环境为本底,经过千百年适应自然下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依山面湾、山岙为底、避风屏障”的和谐景观序列和“山、村、海、港、礁、滩”的自然生态格局(图2)。

图2 舟山沿海岛屿型乡村风貌格局

1.2.2 开放流通的渔农村聚落空间组织

舟山群岛聚落体系的分布在空间上和地理上具有较好的耦合性。在研究区范围内的103 个住人岛上,形成了79 个“城、县、乡、村”联系程度不同的聚落。舟山岛屿乡村在自身地形与人居聚落基本空间的催生下,形成相匹配的街巷空间格局,并分为3 个层级,即:主街道、次街道和乡村小巷。这3 个层级的街巷在数量关系上呈树状延伸,且分别承担不同的交通功能,最终衍生出乡村聚落的环境维护、生产生活、文化宗教三大基本功能区间。

除街道空间格局外,沿海岛屿乡村的街巷平面组织亦受其自身地形空间限制和社会组织特征的影响,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紧密性、流动性和开放性特征的空间肌理。主要表现在:①街巷平面组织密集,临近街巷距离限制在50 m 以内;②融合“枝状”和“网状”结构,形成“枝网”格局,强化空间的流动性;③建筑庭院的围墙高度多在1.2 m 以下,视线开阔,庭院一般设有2 个出入口,与街巷融为一体,体现出村庄平面的开放性特征[3]。

1.2.3 “随缘自适”的特色乡村民居建筑

舟山群岛作为东海岛屿布局中最为典型的海岛,其人居建筑的营造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海岛天然形成的地形气候,如湿度、潮水对房屋建筑的侵蚀;二是相对远海的乡村对江浙一代传统建筑文化的沿承,如商贾大院的粉砖黛瓦,相对独立的院墙结构等。

乡村居民建筑在自由组织理念的支配下,自然形成了树枝式、平行式、自由式3 种模式。整体村庄风貌也融合自身80 年代石屋风格与现代的砖混结构,体现出舟山建筑构造思路中地域风格与西洋元素和谐匹配、随遇而安的风貌塑造。

1.2.4 海陆协同推进的交通网络

随着浙江交通“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舟山公路部门着力实现海岛乡村“开放式、网络化”海陆并行的交通网络形式。基于此目标,舟山已修建长达1 899 km 的公路,其中包括42 km 的高速公路、46.5 km 的国道、1 739.5 km 的乡村公路等,公路通乡通村率均达100%。依据不同海岛的地理差异,舟山现有的交通建设模式有3 种,即:以普陀山为代表的“环岛型”、以舟山本岛为代表的“网络型”、以岱山县衢山岛为代表的“鱼骨型”。

此外,海岛地形因一水之隔孤悬海外,使海岛乡村经济受到极大制约。因此,舟山政府着力于破除水域限制的天然壁垒,建设大陆连岛工程。为进一步打通陆海隔阂,强化海路一体的交通形式,舟山市目前已经修建了20 多座的跨海大桥和20 多个以服务岛内村民为目的的客运码头,极大地优化了现有航道线路及路岛码头组织。

1.3 非物质要素特征

1.3.1 民营经济主导下城乡发展转型的海洋经济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点,约90%民营企业分布在浙北和浙东沿海地区。舟山群岛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派生的民营产业,包括临港产业、海运业、深海鱼业等,开辟以民营企业为区域发展核心内生动力的独特路径,促进经济与自然生态的耦合演进。

近年来,得益于科学内生动力驱动体系的形成,舟山新渔农村的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而系统的发展,引领着舟山市全方位的建设发展:不仅促使民营企业快速成长为地区经济体系的主导力量(占据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也促进了村落人居的优化提升(图3)。

图3 民营经济参与村庄建设方式示意图

1.3.2 区域集聚的社会人口生活

舟山市是国内唯一一个以群岛为界限划分的地级市,其过度分散的建设空间难以实现人居环境的系统性提升。因此,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浙江省政府就批准舟山市级单位开始推行“小岛迁,大岛建”的管理政策,即对区位条件良好、具有潜力的岛屿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优先进行开发利用。例如,定海区的册子岛由于靠近主岛,区位优势明显,在跨海大桥建成之后,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迁入量大;而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的悬水岛屿,则贯彻将小岛居民向主岛或周围经济大岛集中搬迁的政策,在改善小岛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减轻政府的财政支出,便于政府管理。到2017 年底,舟山市已有2 万多户(共计7.6 万人)迁往城镇和周边经济大岛,有效地推进了海岛城乡一体化。

1.3.3 海洋文化下的独特海岛乡土民俗文化环境

舟山群岛似琉璃碎落深海,以屿林傲视洋流。在千百年的沧海桑田中,在保留自身独特海岛人文的同时,融合近海的佛教、道教及东南海域的妈祖文化,发展形成了舟山特异的海洋文化,内含商帮、民俗、驳船等多种文化元素。

近年来,舟山市高举“中国海洋文化”品牌构建旗帜,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及物质文化遗存现状进行系统性保护,包括62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300 多处文物古迹。此外,舟山市还兴建相关文化博物馆,截至2019 年,已经拥有24 处文化博物馆。

1.3.4 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与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市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脚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工作,以渔农村为单元构建,统筹发展。在省政府的政策指导下,舟山市编制完成了《美丽海岛建设行动计划》,系统性地优化村庄整体布点的规划内容,从全域角度识别特色村、中心村,并予以配套完整的村庄规划、整治设计等专项规划。在一系列以城乡均等化、一体化为指针的政策导则引领下,舟山新渔农村得到了长足发展。2020 年,在舟山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至71.89%的基础上,全市省级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5%,精准识别24 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 条美丽风景线,使乡村发展稳步推进。截至当前,舟山市城乡统筹中和发展水平已位列全省第一。一个以政府主导、部门支撑、渔农民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建设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2 人居环境建设症结挑战

2.1 自然灾害及海岛破碎地形的开发限制

2.1.1 气候板块活动剧烈灾害频发

舟山地处板块、圈层强烈碰撞交互片区,生态脆弱,经常遭海洋气候与自然灾害的侵袭,致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困难重重。因此,在开展建筑建造、连岛交通、内部道路、水利设施、电力通讯、卫生教育事业等建设时,都必须细致考虑灾害及海洋气候中咸湿气候的影响,以应对持久的侵蚀和突发的灾害破坏。与此同时,面对自然界的不可抗力,亟待加强对村庄应急预警机制的构建并完善。

2.1.2 岛屿纷杂、海路相隔致使土地碎片化

虽然海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带来了丰厚的资源,但也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破碎的地形对建设工程选址提出严苛的要求,建设难度大,阻碍了舟山乡村的发展速度。此外,多数住人岛内的地形以丘陵为主,起伏不平的土地使人居范围内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农田耕地少、土壤贫瘠,乡村可利用土地面积远低于大陆地区,建设空间进一步受到限制。脆弱的生态环境遭遇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地区生态稳定性的恢复也遭受严峻考验(图4)。

图4 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的建设制约

2.2 海岛文化内核遗失及特色风貌消逝

2.2.1 海岛文化元素缺乏传承

作为现代化的海岛乡村,兴盛的民营经济快速推进了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过度关注眼前既得利益,而缺少对长远发展的考虑,千百年形成的“海洋文化”逐渐遗失,物质文化遗存保护体系缺漏,村庄文化实体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存作为村庄文化元素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少系统性的保护传承机制,出现了后继无人、渐行消亡的状况。舟山海岛正在逐渐失去其村庄特异性的内核,与文化脉络渐渐偏离[4]。

2.2.2 海派建筑风貌侵蚀

秉承“自然演化、天人合一”的原则,舟山乡村对建筑风貌的保护采取“不过多限制”的策略。当前,舟山市拥有浙江全省比重最高的20 世纪现存建筑。然而,随着“小岛迁,大岛建”策略的推进,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导致村庄长久形成的海岛乡村风貌被破坏;而现代海派建筑规模性侵蚀传统风貌体系,造成了风格混搭,村庄符号消亡的现状。

2.3 海岛特色品牌体系断链,效益性不足

2.3.1 特色品牌体系化欠缺

村庄特色品牌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单一的品牌项目难以支撑村庄整体产业环境的提升。由于舟山岛屿村庄的现有品牌体系并未有效联系其他特色产品,导致村庄发展动力不足,品牌整体效益较低。以村庄现有的“舟叁鲜”品牌为例,由于缺少对渔业产业链的延伸,加之竭泽而渔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得“舟叁鲜”的品牌影响力不增反减。特色品牌需要体系化运营,通过搭建核心特色品牌与村庄全生产链的耦合发展逻辑,实现村庄品牌内容的充实,以点带链,以完善的、体系化的特色品牌链条推动舟山村庄整体效益的提升。

2.3.2 品牌发展缺少内生动力

村庄品牌的构建并非简单地选取优势产业,而应当“讲好故事”,将品牌体系的构建融入文化、旅游项目的探索中。由于对品牌内核的挖掘不足,舟山村庄文化积淀难以融入品牌打造的系统流程。虽然舟山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已逐渐提高,但多数仍停留于形式化考虑,缺乏对文旅路径深层次的挖掘,缺乏地区特异性,导致品牌体系内项目缺失,已有项目也与沿海其他岛屿乡村建设项目大同小异,缺乏创新设计与品牌意识。

2.4 基础设施及公服配套呈现岛际不均

2.4.1 差异性的海陆道路交通可达性

自古以来,浙东沿海地区就因海陆空间相对闭塞,交通建设水平难以维系流畅的交通传递。跨海大桥、轮渡渡口、岛内公路三者的建设决定着岛屿资源型乡村交通水平的程度。但由于舟山岛屿众多,无法实现全部岛屿的交通联系,因此选择“小岛迁,大岛建”的人口集聚模式,对大岛予以完善的交通配备,并暂时停建部分小岛。目前,已在主要岛际形成2 h 通行圈,全部乡村实现通路。但在部分小岛,由于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落后、人口相对稀少且交通可达性低下,直接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此外,虽然当前舟山市村庄道路硬化比例为77.2%,超出浙江省平均水平,但在完备程度、通行能力的布局上,与海陆交通的遭遇相同。

2.4.2 “大岛全,小岛缺”的公服配套

这里的公服配套,即指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舟山各岛现有的配套设施呈现“大岛全,小岛缺”的区域差异。根据2016 年渔农业普查结果,全市22个渔农村乡镇中,除道路、医疗、供水电全部配备外,其他各项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此外,其推广的海岛乡村旅游项目也因旅游配套设施的差异化而呈现出不均衡情况。多数岛屿受地形限制,旅游规模相对较小、分布零散,公服配套也相对简单,与周围景区并未产生较好的互动,造成游客游览时间有限。

3 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3.1 建设先导:深化环境评价、韧性提升的人居建设导向

3.1.1 建设项目敏感性、适宜性的充分探查

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建设规划应当积极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抓手,强化村庄规划建设前的敏感性、适宜性分析,提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内容。针对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独特脆弱的生态自然环境,其人居环境建设进程更应重视对资源本底的全面探查[5]。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刚性内容无法适应所有村庄地域情况,在舟山群岛这类地形敏感性强、低适宜性地区众多的区域,丰富建设指导中的弹性内容,对提升规划导则的合理性起到重要作用。

以资源评价结果为基础,构建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人居建设路线:运用GIS、RS 等技术手段,多学科协同,充分探知资源本底的建设敏感性、适宜性内容及建设现状的分布;进而构建村庄建设数据分析平台,综合评估建设水平,划定建设边界,最终形成建设分区及村庄人居建设的策略框架(图5);在此基础上,以岛群视角对建设空间的选择、建设开发强度的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对建设实施反馈内容全程监管,以减少规划过程中价值研判失误导致的取舍偏差。

图5 生态敏感地区建设优化策略框架

3.1.2 自然灾害防控预警机制建设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舟山岛屿地区,突发性及持续性的不可抗力因素将极大程度地减缓村庄人居环境的建设进程。完善的自然灾害防控预警机制是通过气象、地质及相关学科系统,构建科学精准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对灾害进行及时预警和日常监控,并指导村庄建设的推进进程,以有效降低脆弱生态环境对村庄建设的影响,提升村庄建设工程的稳定性和科学性[6]。

3.2 生活基础:村庄支撑体系的适海岛化改造

3.2.1 海陆双行的多元开放式交通网络构建

岛际交通形式具体分为海运交通和陆地交通。在舟山岛屿地形的限制下,其建设项目主要为跨海大桥的搭建以及渡口码头和相关航线的搭建。基于其小岛内村庄交通通达性差的现状,应以区域交通空间分布及人口数量分布的耦合分析作为区域交通优化的依据,形成大岛、中岛、小岛三级区域海陆交通结构。在大岛2 h 通行圈的既有等时圈外,划定全住人岛的3 h 通行可达圈层,构建以大岛为核心节点,中岛为中转平台,小岛为出行末端的海运能力强化构建逻辑,最终实现大岛及中岛间的跨海大桥全覆盖和住人岛的航线全涉及——海陆双行,多元开放。

3.2.2 基本生活条件的韧性化改造

基于灾害预警机制的建设,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基本生活条件的韧性化提升主要涉及村庄建构筑物及配套设施等的适海性改造。村庄的韧性化不仅体现在对重大灾害、不可抗力的抵御能力,还表现为对村庄人居生活的支撑及社会问题的规避,因此,需做好以下3 个方面的优化。

(1)强化村庄建构筑物对自然环境、文化侵蚀的抵御能力,包括:①置换建筑材料,以提升建构筑物对海岛型咸湿环境的抗侵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年限;②更新构筑方式,针对舟山岛屿地区频发的地质、气候灾害,采用新型科学的构筑方式,强化建构筑物对较大强度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③恢复海岛渔农村传统风貌,对村落建筑的建造风格予以管控,并限制外来建筑的建设范围,抵御外来文化侵蚀。

(2)乡村道路品质优化。在77.2%乡村道路硬化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质量,实现全部乡村公路的硬化。此外,当前舟山乡村的路灯匹配程度为76.7%,远低于浙东沿海地区的86.5%,因此,完善必要的道路配套设施也是提升村庄道路水平的重要环节。

(3)供水供电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全覆盖,努力提升村庄硬件配置水平,减少因村庄配备问题产生的人口流失、空心化现象。同时,提出应急预警方案,实现紧急状态下的水电安全。

3.3 环境整治:活力绿岛构建,公服均等配置

3.3.1 渔农村公共空间的活化利用

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是村庄公共生活的场所,也是村落长久以来精神文化的载体。公共空间的优化改造是解决当前“千村一面”现象的破局点之一。舟山岛屿内渔农村的现有公共空间主要是建筑围合的广场空间及海洋文化催生的宗祠占地。针对当前村庄“竭泽而渔”的资源消耗模式而导致的活力缺失、文化消逝及空心化状况,对舟山乡村公共空间赋予“活力生态、文化嵌入”的理念,重视村口、道路、河道、广场、港口建设及景观塑造,在加强质量维护的同时,强调传统文化的渗入,形成“海洋文化”的维育、展示空间。此外,提高公共空间的可活动性,以生态为引领,优化空间品质,包括对景观系统的打造、环岛生态与村落绿化的交互等,最终实现公共空间的交流性提升。

3.3.2 基于“岛屿稳定性”的公服配套

“岛屿稳定性”要求村庄所在岛屿的公服配套整体上实现空间结构合理化及配置水平均衡化。受海岛地形的限制,各岛屿相对独立,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实现共享化。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的支撑体系建设首先应当扭转建设视角,形成以全岛为整体的布局模式,以区域平等化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目标导向,顺应人口流动的趋势,继续加强居民权益的保障与接续,提升公服配套品质。此外,建设行动应以GIS、RS 勘测的数据综合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科学均衡区域内的建设分布和资源调配,等级化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系,并丰富其体系层次,以缩小城乡、岛屿、村际差距,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品质。

3.4 品质提升:海岛基因回溯,特色产业延链

3.4.1 “海岛渔乡”的文化内核保护

舟山市致力于打造“中国海洋文化”的文化品牌,但在各村的建设发展中,逐渐出现文化元素不成体系、传承发展脉络缺失等问题。村庄的文化基因回溯不仅在于对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讲述,还应当深刻挖掘文化的真正内核,融入村庄各方面的发展中,形成一体化的“海岛渔村”文化氛围。依据对现状的梳理,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的文化核心为:开放融汇的渔乡氛围、匠心独具的渔村技艺和自然独特的海岛风貌,其优化手段主要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非物质遗存传承。对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现存的62 项非物质文化遗存予以统一的保护引导,依照文化评估等级确定保护措施,并确立非遗传承人制度;通过统筹的规划设计,形成非遗文化宣传、展示、普及的保护框架,并将工艺成果融入村庄特色品牌的构建体系中,开拓外部市场。

(2)村庄风貌的维护。以海岛乡村千百年形成的“山海交融”乡村风貌作为村庄的传统文化符号,在充分传承、挖掘村庄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村落建筑的建造优先考虑乡土材质,对外墙建筑材料施加限制(控制在3 种以内),并精心设计生产辅助类用房。同时,对于已建设的海派建筑现状,可采取功能置换、风格挑选、材质混搭等方式,并对村庄核心区设置三级风貌保护范围,以实现对乡村风貌变更的渐进式管控,避免风格的错层突出。

3.4.2 民营主导的渔农村品牌价值体系重构

在浙江省强力推动的乡村产业“十业万亿”培育目标下,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建设以民营企业为主导,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但在推进过程中,舟山乡村出现了区域产业同构化现象,渔农产业及相关临港产业难以形成区域集聚优势。乡村产业的培育不应仅以短期收益为标准,而应当以构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目标,即:深化现有品牌内核,以特色品牌为线索,串联村庄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品牌体系,生成优质项目以实现发展的动力维系。

以“一县一业”为理念打造品牌体系,在舟山现状形成的“海洋文化”品牌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乡村自身特征文化,形成品牌体系下的多维产业项目发展,充实品牌构成的内生逻辑。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即一二三产的融链、强链、补链,构建文化与精品农旅耦合发展的模式,以电商平台作为品牌推广的优先渠道,以特色链条带动乡村全产业链的提升,从而推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马岙村为例,顺承镇区“青青海洋世界休闲观光旅游”的布局,以“东海人家”“舟叁鲜”为品牌,生成以渔农家乐特色村为龙头、以综合经营户为骨干、以单一经营户为补充的渔农业休闲观光产业链,并倚靠村庄内渔业文化的内核形成旅游项目,串联村庄现有建设项目,促进“农业+加工制造”“农业+休闲康养”“农业+乡愁文创”“农业+生活服务”的品牌框架搭建。

4 结语

由于舟山岛屿资源型乡村突出的自然生态特异性,其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需要更多规划框架上的建设引导。本文基于舟山乡村的现实问题,注重调研实践的直观感受与可查数据总结的客观分析,强调对整体规划的引领,从思路、基础、维育、发展四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最终形成人居环境优化的策略框架。希冀本文的研究能为沿海型乡村的建设路径构建提供参考,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助力。

猜你喜欢

海岛人居岛屿
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我画上一座岛屿(四首)
在海岛度假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初到盗国
神奇的海岛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