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紧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观察

2022-06-29邹世镇陈德伦汪志华诸葛冬桂罗东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导尿管肛瘘橡皮筋

邹世镇,陈德伦,王 炜,汪志华,诸葛冬桂,罗东明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高位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等特点[1]。挂线术是临床上治疗高位肛瘘的常用方法,它巧妙地应用橡皮筋等异物反复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瘢痕而愈合[2]。目前国内采用的传统挂线术为双向切割,由于挂线切割的方向与后期组织愈合的方向不一致,可造成“锁眼样畸形”,可能会影响肛门功能,造成术后肛门失禁[3-4];另外,传统的挂线需要术后多次紧线以保证切割的持续,既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恐惧,又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研究首次采用自动定向紧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试行草案)》[5]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 ③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功能指标正常;④能遵循医嘱,定期复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合并癌肿、克罗恩病、糖尿病、结核病、血栓痔、藏毛病、化脓性汗腺炎、性传播疾病及其他心、肺、 脑病者,有肛周脓肿、肛瘘手术史及肛瘘术后复发和感染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高位肛瘘患者,将64例患者按单双号分为2组: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5~60(40±5.6)岁;病程1~6年。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2~65(38±8.7)岁;病程2~6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KY2020046)。

1.4治疗方法 2组均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方法:先切开肛管直肠环以下部分,直至齿线为止, 充分搔刮和清除腐肉;采用挂线法处理肛管直肠环以上部分,高度以达到瘘管(腔)顶部为度,均用统一的单股带有刻度的橡皮筋挂线。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法,即挂线勒割力量以所包绕的肌束收紧1/3周长,术后5 d观察橡皮筋是否松动,松动则紧线,分次紧线均收紧1/3周长,每次紧线相隔5 d。 观察组:采用红橡胶导尿管自动紧线法收紧挂线。剪一段长度约 4 cm 的 F14号红橡胶导尿管,管腔约4.7 mm,把橡皮筋挂线勒割力量以所包绕的肌束收紧1/3周长,用丝线打结固定,再将橡皮筋挂线两断端从红色导尿管管腔内一并穿过后拉出,并拉长至超过红色橡胶导尿管末端约10 cm为宜,在红橡胶导尿管末端丝线缝扎固定橡皮筋,避免橡皮筋从红色导尿管管腔内滑脱。术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大于5分时给予肌注曲马多止痛,术后6 h内进流质饮食,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24 h内恢复正常活动。术后常规予 5~7 d广谱抗生素。术后每天切口换药和高锰酸钾坐浴,直至切口愈合。

1.5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患术后第1,5,9天VAS评分,总分0~10分,0 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②记录2组挂线脱落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锁眼样畸形愈合发生情况。③评估2组术后1,2,3个月肛门功能Wexner失禁评分,包括固体大便失禁、液体大便失禁、排气失禁、护垫使用情况、生活方式改变 5 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4分,分值越高提示肛门失禁程度越严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者术后第1,5,9天VAS评分比较 术后第1天,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和术后第9天,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1。

表1 2组高位肛瘘患者术后第1,5,9天VAS评分比较分)

2.22组挂线脱落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挂线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高位肛瘘患者挂线脱落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2.32组患者肛门锁眼样畸形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肛门锁眼样畸形发生率为12.5%(4/32),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肛门锁眼样畸形,2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2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分 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肛门功能Wexner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肛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直肠肛门类疾病,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 2~6 倍,而发病人群主要为30~40岁的青壮年人[6]。除儿童外,肛瘘很少能自愈,因此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根据《肛瘘诊治专家共识(2020)》[5]的推荐,将肛瘘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以助于临床诊治。低位肛瘘仅需将浅表性瘘管切开,而所有的高位肛瘘都推荐行括约肌保留术式[7-8]。 近年来,针对高位肛瘘的治疗,衍生出较多保留括约肌的术式,如瘘管激光闭合术(FiLaCTM)[9]、视频辅助治疗肛瘘(VAAFT)[10]、改良的括约肌间瘘管(LIFT)结扎术[11]等。与需要昂贵设备的FiLaC和VAAFT相比,LIFT 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不需要特殊且昂贵的设备,理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因为操作复杂,并不能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因此,挂线引流术重新回归肛肠外科医生的视野。

现代医学挂线法较古代的挂线法做了改进,摒弃了利用重力切割这一繁琐的操作,改用橡皮筋线切割,利用其持续性的压迫达到缓慢切割括约肌的目的,但橡皮筋挂线的作用力由四周向橡皮筋的中心对组织产生切割作用,存在粗放型操作,对切割的效果不满意,常遗留有局部异物感、肛门括约肌轻度功能缺失、切割缘锁眼样畸形等问题。因此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定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这一改进的术式。从生物力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变橡皮筋上下两端压强差,有效调节切割压力方向,对挂入肌肉产生从深至浅、由上至下定向切割作用,可优先切割基底部,不仅利于组织生长愈合,还可减轻术后疼痛感[12]。但是,挂线术后需要多次紧线的操作,仍未能解决。

本研究首次采用红橡胶导尿管套入橡皮筋,保护被结扎括约肌的远端,可防止出现锁眼样畸形,利于保护肛门功能。既符合定向挂线的要求,发挥定向挂线的优势;被压缩的红橡胶导尿管又类似一个被压缩的弹簧,起到一个自动回弹的张力,被拉长的橡皮筋也会产生持续的回缩力,两个弹力叠加产生了源源不断的自动紧线的张力,省去了被挂组织逐渐切割变小后,挂线松弛,需多次紧线的操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挂线早期疼痛程度高于对照组,就是由于挂线早期观察组的双弹力作用,张力最大,处于峰值,因此切割最严重,造成的疼痛最剧烈,往往需要止痛药控制。随着被挂组织的逐渐缩小,红橡胶导尿管逐渐恢复至正常的长度,被拉长的橡皮筋也逐渐恢复至接近松弛状态下的长度,此时切割张力逐渐下降,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自动紧线法的切割张力属于线性逐渐下降的趋势,对应的疼痛指数也相应下降,而传统挂线法随着挂线的松弛,术后需多次紧线操作,以保证挂线切割的持续,每次紧线操作后,切割张力再次恢复到峰值,虽然挂线脱落时间早于观察组,但患者疼痛指数随之升高,这是造成后期疼痛指数高于观察组的原因。

目前挂线疗法的不足主要是追求挂线尽快脱落,以求切口更快愈合。但是,过大的挂线张力和过早的挂线脱落,其结果无异于手术中直接一次性切断肛门括约肌所带来的后果。本研究中,并不盲目的追求过大的挂线张力和缩短挂线脱落时间,而是采用橡皮筋拉长的距离超过红橡胶导尿管末端10 cm后再缝扎固定,既不明显增加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数,又使挂线脱落时间控制在13 d左右,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更低,更有效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与金杰等[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是,并非挂线时间越长,对患者的预后越有利。过长的挂线时间延长了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也延缓了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因此,如何在保护肛门功能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上取得一个最佳平衡,使患者获益最大,成为下一步我们必须深究的问题。李峨等[14]研究发现,当挂线后橡皮筋的周径为松弛状态下的1/3~1/4时,对肛门收缩功能的保护效果最好。王邦林等[15]通过控制挂线橡皮筋的松紧度来控制挂线脱落的时间,结果显示挂线脱落时间控制在11~15 d时,患者在肛门功能和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本研究中,观察组挂线脱落平均时间为13 d,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9 d,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

此外,红橡胶导尿管的长度合适,位于肛门括约肌的下方,成管状向外延伸,起到很好的导流和引流作用。肛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经久不愈和复发,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引流不畅或假性愈合。红橡胶导尿管做大的作用是通畅引流,同时还能隔开肛瘘管两侧皮肤,避免肛周皮肤过早接触而造成假性愈合,给创面愈合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锁眼样畸形愈合,红橡胶导尿管发挥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 采用红橡胶导尿管自动紧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锁眼畸形愈合的发生率,对肛门功能影响小,更主要的是省去了术后需多次紧线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导尿管肛瘘橡皮筋
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梗死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影响的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导尿管发生漏尿的针对性护理
生活中的小魔术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橡皮筋
快艇
中药坐浴治疗17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