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非遗保护政策下龙泉青瓷的今夕对比
2022-06-29丁军良龙泉市匠艺青瓷厂
丁军良 龙泉市匠艺青瓷厂
一、龙泉青瓷历史渊源
龙泉青瓷诞生在浙江龙泉,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一千七百多年前,在宋代达到鼎盛,其制瓷规模空前庞大,技艺登峰造极,至清代逐渐衰落。龙泉青瓷是中国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为广泛、瓷器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销售地区最为广泛的青瓷历史名窑。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泉青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6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五代之时,青瓷初具规模,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一些有能力的匠人们纷纷移民到龙泉镇来,当时的龙泉物料丰富,为青瓷的烧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为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硬细密。直到北宋中期,龙泉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窑,龙泉青瓷体系逐渐成型。
南宋是龙泉窑发展的黄金时期,青瓷一改往日,出现了新的面貌。北宋覆灭之后,北方人大量南迁,政治中心南移,一些名窑被战争破坏,原有的瓷窑相继衰落;但是,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使得龙泉窑拥有了南北宋两朝的技艺和艺术特色,南宋政治经济非常繁荣,社会进步并且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南宋的龙泉青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宫廷贵族的需要,宫廷的高要求催促的龙泉青瓷走向更加高端的平台和艺术层次,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胎体因含铁量的不同而在进窑烧制之后呈现紫黑和白色两种发色,除了胎色不同之外,这个时期的龙泉青瓷胎质厚实,釉色薄透,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当时的梅子青和粉青,这两种釉色的出现是龙泉青瓷达到顶峰的产物,釉色润泽清新,其成品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意蕴,这个时期的龙泉青瓷器物类型十分丰富,碗壶瓶罐、水盂、炉子以及墓志瓷器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双鱼图案的器物,釉色润泽均匀。龙泉青瓷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它也受到众多海外人士的喜爱,可以说南宋的手工业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手工业的发展巅峰,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港口多达20个,从我国古代沉船以及韩国、近东地区、新加坡等地出土的瓷器来说,龙泉青瓷在当时已成为瓷器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元代的龙泉窑仍然为宫廷贵族烧制瓷器,但其风格类型有了很大变化,可谓是焕然一新,蒙古铁骑在征服了一个王朝的同时为中原地区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此时的元代统治者仍然奉行对外贸易政策,瓷器的制造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元代的至此水平并没有南宋时期的水平高,元代瓷器大致有粗细高低之分,精细美观的瓷器是南宋时期的延伸继续,一些瓷器也许是融入了草原人粗犷的性格,外观质量均不如南宋风格的瓷器,有时还会出现瑕疵现象。明代龙泉青瓷是在元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百业待兴,瓷器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在后期政治因素的干扰,使得龙泉青瓷的质量一度下滑,无论从胎质还是釉色上都是史无前例,龙泉窑一度停产甚至遭到破坏,龙泉青瓷从明代逐步走向衰落。清代的龙泉青瓷仍有烧制,但是有价值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可以说龙泉青瓷在清代处于发展最低端,龙泉青瓷在这个时代彻底走向了衰落。龙泉窑、龙泉青瓷并非一开始就以此称呼,在南北宋时期龙泉只是地方机构的概念,在之后的元及明代早期,龙泉青瓷一直被称为青窑器、青瓷器或者青处器、土青器,直到嘉靖十五年才出现了龙泉窑、龙泉青瓷这样的称呼,并以此流行下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龙泉青瓷也像其他产业一样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国家的支持和制瓷艺人的不断努力之下,龙泉青瓷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如今人们争相追捧的高雅艺术品,并且成为了唯一进入世界非遗的陶瓷,龙泉青瓷的发展在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从南北宋开始,统治阶级就一直奉行着对外贸易的外交政策,手工纺织业能够有空前的高度也正因如此。国外人士对于中国陶瓷和丝绸等特有物件都十分好奇和喜爱,出口贸易向来繁荣,在中国历史上的12到15世纪的数百年间,龙泉青瓷畅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成为当地的时尚,还深深影响了当地的瓷器生产技术,一时间世界各地都在竞相模仿和研究龙泉青瓷,逐渐地成为当地的文化共识,为全球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仅过去如此,在如今仍有许多国外人士致力于收藏和研究龙泉青瓷,单纯的商品输出早已转向更深层的文化和技术层面的输出,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如今的瓷器正是各地区和国家的制瓷技术和文化相互交融的成果,未来,龙泉青瓷还能够以新的形式永久留存下去。
二、传统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
(一)精湛严谨的制造工艺
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十分复杂,不同时期、不同瓷器品种,他们的制作工序也不尽相同。龙泉青瓷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配制、拉胚修胚、装饰刻画、施釉烧制等四个环节,具体还能够细分为原料的粉碎、淘洗、压滤、陈腐和练泥,器物的成型、晾干、修胚、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等多个制作工序和操作技术。每个环节包含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可交替进行,有些厚釉的瓷器需要进行反复烧制和施釉,一旦有一道生产工序出现差错,就会前功尽弃,白白耗费时间,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制瓷艺人集中精神,一气呵成。
龙泉青瓷最受瞩目的特色在于釉,最难过的关也在于釉。好的釉需要制瓷艺人亲自寻找,还需把控原料的纯净度,有一点杂质都会影响后期的釉色效果。龙泉窑烧制技艺难度高,技术性强,需要时刻把控窑内的温度,还要对烧制原料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以防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导致烧制失败。自从龙泉青瓷经历了衰败期,现如今能够全面掌握龙泉窑建造和烧制工艺的艺人都是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古老的窑火烧制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二)碧透美观的釉色
龙泉青瓷的发展于宋代最为鼎盛。龙泉青瓷堪比美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为最。青色绿色本就惹人喜爱,况且粉青偏淡雅柔和,梅子青更加丰盈滋润。竞相追捧这是可预见的结果。玉向来是古人形容美的最高形容,将龙泉青瓷比作美玉,可知色泽质地的美观程度多甚。
(三)丰富美观的器型
龙泉青瓷能够受到大众的追捧,其中一个直观因素就是器型之美,优美的形态给人带来好的感官享受,传统龙泉青瓷器型常常融入动植物以及抽象的元素,将生活中的细节和内心的憧憬落实到对瓷器的装饰之上;传统龙泉青瓷的器型讲究协调的比例、结构与线条之间的变化,通常线条明快、自然柔和而精致生动,造型淳朴大气,器底厚重、端巧圆润、给人以稳重秀挺之感。
(四)独具特色的意蕴之美
意蕴之美常常指器物散发出的内涵,是艺术品质和境界的体现,意蕴之美不仅注重器物的形,更加注重超脱于形象的品质。龙泉青瓷的影子里总有宋朝艺术审美的痕迹,“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常常主张器道合一,通俗来讲就是将原本冰凉的瓷器中注入有温度的思想,这是宋代理学所倡导的,继承了儒学伦理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有意义的美,离不开人类真诚仁义快乐的道德品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当中,象征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当然也是龙泉青瓷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人们通常将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形态对器物进行修饰,如寓意太平的象、代表尊贵和权力的龙、预兆吉凶灾异的狗等等,如此器物就具有了象征意义。
三、现代保护政策及审美情趣下龙泉青瓷的改造和创新
(一)烧制环境的改进
青山绿水要比的过金山银山,环境保护愈来愈受到关注,龙泉窑和其他窑的烧制都是采用传统的自然原料烧制,巨大的产量,使得烧制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排放。虽然现如今能够掌握龙泉窑建造和烧制技艺的人很少,在后来的扶持之下窑火又重新点燃了起来,但是我们作为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者应当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首要原则。液化气窑炉在如今早已普遍使用,这种窑炉更容易控温,产品的成功率也高,而且它还能够直接放在作坊里。其实相比液化气窑传统龙窑烧瓷成本更高,造出的瓷器价格也更高昂,并非消费者所能接受,烧制环境的改变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二)陶艺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大众审美愈来愈趋向于简约大气的风格,对于那些纹样复杂的东西追求度并不高,龙泉青瓷传统复杂的纹样愈发简化抽象,相对纯净的釉面和简单的纹样图案受到广泛好评。从事现代龙泉青瓷创作的众多艺人们走进了现代审美艺术当中,通过现代色彩学、工艺学、设计美学、材料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指导,提取传统元素进行再创作,进一步优化了龙泉青瓷的艺术设计。
龙泉青瓷不仅仅局限于家具摆设的范畴,在首饰当中也独树一帜。
技艺传承的新思路,无论是色泽还是外观都受到了大众们的关注,对于首饰市场的开拓还有许多的空间。
(三)新形式的产销模式,龙泉青瓷的生产性保护
传统的烧制方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几乎已经荒废,但在如今大力扶持传统手工艺的前提之下,又重新点燃了窑火,并且在逐步恢复传统龙窑的烧制工艺,每到节日,许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一定程度上讲,也利于了龙泉窑传统烧制工艺的传承。
目前主流的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大师带徒、学校教授三种方式,过去前两者是主流传承方式,但两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大,但现如今三种传承方式之间有着紧密的承接关系,一个拥有优秀作品的学生,未来可能在某个展览上获得大师的赏识,进而当作学徒继续深造;大师带徒和家族传承在如今也都是同时进行的,这样的传承方式有利的为龙泉青瓷的传承提供了保障,一些优秀的手艺不至于因为乏人而消失。
龙泉青瓷的烧制是传统的纯手工技艺,龙泉青瓷的产量应对如今大量的需求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成为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但是有困难就意味着有机遇,如今信息化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的应用也日渐成熟,作为老手艺的龙泉青瓷也应当做出改变。龙泉青瓷总是以纯手工的方式做出成品,一个好的作品耗时长且工序繁复,纯人力在如今大环境下就显得落后,但转换并不意味着替代,先进的技术窥探了龙泉青瓷釉色和胎质的秘密,有意义的配比让出窑的龙泉青瓷更能称心如意,少了许多烧制的不确定性。
其实即使使用了原料利用率和成品率高的气窑,龙泉青瓷仍然有无法普及的受众,精品瓷器产量相对来说很低,价格也十分高昂,虽说供不应求,但非民众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时刻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主要前提,不能一味的追求低价降档销售。传统龙泉青瓷主要以大物件为主,小物件的打造在注重高精品档次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和价格,打开了普通大众的消费通道。
如今直播卖货、短视频火爆,许多埋藏已久的传统工艺在这里重现在大众面前,龙泉青瓷也可以借此方式,展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古老的制作工艺,让观众们感受传统的魅力;传统以实体店为销售方式,这种销售方式显然也限制了龙泉青瓷的发展,线上销售、快递邮寄对于大多数相隔万里却又钟爱龙泉青瓷的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龙泉青瓷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
龙泉青瓷从起始到如今经历了千百多年的发展,起伏磕绊是每种艺术不断进步、突破限制的基础,龙泉青瓷能够延续至今,成就它的不仅仅是历史发展难得的机遇,更是烧瓷艺人一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和不断的思考,从诞生之初清一色的淡青色釉瓷,到南宋莹润光亮的粉青和梅子青,再到后来粗犷大气的造型风格,龙泉青瓷在历代工匠的手中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看似毫无可能的门槛。如今非遗保护政策下,广大消费者对于传统工艺和审美的追求愈加强烈,不仅是各具特色的瓷器,木雕、石雕、内画等等一个个经历了千百年积淀的艺术以无法预想的速度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比起当下不断更新却落后更快的潮流,经典的东西更能够抓住发展的尾巴,成为永不过时的潮流。
结语: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得几近消失的龙泉青瓷再度焕发。龙泉青瓷作为唯一一个入围世界非遗的陶瓷,为我国制瓷史增添光彩,龙泉窑历史悠久,五代时期初见雏形,于南宋成熟鼎盛,在随后社会的推移下,龙泉青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甚至几近消失;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兴,龙泉青瓷因此而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在国家政策的保护和制瓷艺人的努力之下,龙泉青瓷再次以精湛美观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当中,但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和宏观环境的变化,龙泉青瓷也应整装待发,为下一阶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