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2022-06-29木方升
木方升
摘要:社会教学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它的主要研究范围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教师需要时时注意学生的社会现实需求与体验,并着重锻炼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当然这也是社会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校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学宗旨。所以要求老师把这一思想主旨完整地呈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从而积极地为训练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做出了奉献。
关键词:初中社会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学校也需要由应试教育向高质量教育转化,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科技品质、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的科学人生观.在实现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过程中,教育的人文价值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与科技精神有着特殊意义,因此教师们要适应素质教育与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但必须进行以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技精神为核心的科技教育,而且还必须进行以可持续发展、科学情感心态与人生观以及团结合作精神为主体内涵的人文教育.因为科技本来是有灵性的,而这便是科技的人文性.
一、对科学教育的人文性的认识和分析
科技教育的人文性是指在科技教育中,不但应该向学生宣传科普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更为重要的,应该让学生了解科技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从而富有科技精神。科学家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索中艰难曲折的工作过程,造就并提高了他们百折不挠、探求真理、对实事求是、独立人格、敢于自我革命、坚定信念等的优秀品格與奉献精神,从而表达了他们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情感与人格魅力。为了表达这一点,我们必须引领学生认识他们在科学研究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感受研究工作过程中对科学研究人类的精神之境的升华[1]。
休谟曾说过:"所有课程关于人们或多或少地有所密切联系,所有科学研究看似与社会人性离得很远,但它们总能透过这种或者那种的路径回归社会人性。"但无数事实都证明,人们是由于科技发明而逐步地提高的。科学研究,作为一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探索活动,是培育民族新价值观、创新时代精神的重要催化剂。新的科学技术如果走进了人们的认识框架,必将会同对原来的人们认识框架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充实、加深或变革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整体社会主义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展,并不仅仅限于科学研究对象自身所产生的重大进展与改变,它往往为了提供新的科学概念,而探索出新的文化,使人们原来的思想、价值取向乃至整体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产生重大的改变,使人们得以重新定位自我,从而具有一种逐渐进步、越来越深邃的人文科学观点,并为人的生活寻找更有意义的人文科学价值。而今天,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也深深地蕴涵着中国科学家具有人文主义的心态与文化精神[2]。
二、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关爱自我
大学生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市场主体,是富有自由个性的市场主体。他必须学会根据自己所受到的外界影响正确地认识、判断、怀疑和创新,并内化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未来,并在创造性过程中得到高峰享受。在课堂上应该要求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乐于保留对自己的各种看法,要具备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有勇于追问,善于反省,认识自己的能力,客观地判断自己的研究结果,并能获得有益的启示。同时身为校长,也要适当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作用,对富有好奇心的化学世界人物及研究成果应予以深入而合理的指导,对他们研究过程中的新思路、新办法等应予鼓励、支持和宣传。
(二)关心他人
人文所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成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同时还关心于成为种类经济社会生存的人的健康发展。人成为经济社会存在者需要学会协作,即通过丰富多元的人际关系互动。交流与协作,即可以和不同的人往来,通过交往、请教、询问可以获取知识信息。协作科学,或为加强力量,或为扬长避短,要的是不同,但都可以实现科学任务。要尊敬、了解别人,并愿意和别人协作。要接受人的个体差异,要对不同认识者保持包容心态,尊重不同的科学观念与生活方法。
(三)关怀自然
引领学生敬畏大自然、敬畏自然、亲近大自然,阐明人对大自然承担的责任使命,启迪学生对世界上一切生物的关爱与敬畏,教育学生用历史责任感正确看待自然资源与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态观、环保观与自然资源观。关注人们和自然资源、生态关系的可持续的平衡关系[3]。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一般能力首先体现在质疑与批评的精神。科学史上大量的案例已经证明了:不拘泥于传统学说和观点,不迷信科学权威和书本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有必要运用科学技术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来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让学生的思维完全浸泡在好奇当中,并以此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培育学生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精神。
结束语:
将人文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去,它让课堂更加丰富,变得更加富于生命力与人性。它将人们有关物质世界的认识和人性观念有机地融合一起,进一步凸显了在认识人类物质生活规律和解决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过程中人的基础地位。建立起了正确认识自然界、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科学态度,积极培养社会意识,提高了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并有意识地接受了科学正确的现代世界观、价值思想和社会主义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郭秀雅. 初中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3):37-38.
[2] 范珍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策略[J]. 新课程,202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