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与情感教育整合策略的思考
2022-06-29郑启志
郑启志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就必须与语文这门语言学科特点相结合,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促进其语文能力的提升,丰富其情感体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价值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均是基础性内容,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可能会感到比较枯燥,而情感教育可以一改传统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弊端,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趣味性,其学习主动性也会被激发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最后,缓解学习压力。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缓和了紧张的教学节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缓解其学习压力。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情感性。语文知识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的引导丰富学生的感情,使其了解更多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形象性。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结合形象性教学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描绘性语言向学生刻画出课文形象,引导学生发展形象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其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情感体验。最后,审美性。语文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情感教育中融入审美性教育可以更加突出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情感教学以“美”为坐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表达出对知识、对美的追求,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对世界、社会认识十分局限,而其生理特点决定了其个性、性格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该阶段尚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会对其产生终身影响,而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很容易融入到文章中,被课文中的内容感染,被其带动情绪。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领悟课文的情感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情境创设要与课文内容、背景相符,且与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相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其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合理加工教材,激发创新意识。其实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本身要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老师可以通过科学的补充、准确的加工与重组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也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与重组,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根据体裁引进教材。比如,在学习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后,再引入其它游记文章,加深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受。其次,根据文章主题引进教材。比如学习《牧童》等古诗时,再赏析《寻隐者不遇》等古诗,加深学生对同类内容的情感体验。再次,根据单元训练重点补充教材。比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时,老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课堂上笔者补充了含有月亮、菊等典型意象的诗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的感悟诗歌的主旨内涵。最后,根据课文主人公补充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名人事迹的文章,而根据课文主人公丰富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成更加立体、多元化的了解。这种或讲解或欣赏或讨论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其真、善、美的思想情感,并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机会。
(3)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掌握、创新、改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实施情感教育。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重要技术,其包含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的表达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一文时,老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视频播放春天的场景或者与春天有关的动画片、名家绘画作品等,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其环保意识。再比如,学习《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花生的种植栽培过程,使学生对花生的生长过程形成更加直观的了解,老师则要在学生观看视频时强调文章的主旨立意:“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将自己的累累硕果埋于地下,从不炫耀自己”,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当然,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过程中老师要合理把握“度”的问题,切忌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避免喧宾夺主。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的形象是权威的、高大的,学生对老师会带着一种崇拜感,老师的所作所为会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感觉是又敬又畏;而基于老师的角度而言,学生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成熟,老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心理状态,虽然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具有亲和力,但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些老师在细节方面对学生的关心还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師生关系。因此,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的建立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情感状态,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比如,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居高临下,学生不由自主的会对老师产生敬畏心理,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多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平等、亲和的姿态与学生共处;注意自己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时刻保持微笑,对学生的进步行为给予激励。再比如,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如果某个学生作业有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坐在椅子上与其进行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平等的谈话方式。并且,如果老师出现错误,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
总之,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感动的体悟,缺乏起码的情感,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前景下,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学中包含的情感因素,结合教材内容的特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将情感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催化剂,在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丰富其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89F95976-38B8-412A-B7B2-AFCAFE4EA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