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宇宙致敬,诉说人类心灵之光
2022-06-29李鸿理
李鸿理
几千年来,人类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许多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这些探索成果无不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2021年10月15日21时42分,神舟十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执行183天的航天任务。他们漂浮于空间站之中,在苍茫的宇宙中凝望着蓝色家园。
2021年11月14日晚,由董卿主持的央视金牌栏目《朗读者》第三季播出,其中,有一幕让许多人难忘:董卿送给“太空出差三人组”183位朗读者的音频硬盘,这份特别的礼物,将陪伴他们度过太空生活。这些音频涵盖了《朗读者》三季节目所朗读的文学作品节选,既有中国文学的名篇佳作,也有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和文化留存。当这些人类思想的结晶以声音的形式在太空中响起,就像是一场浪漫的仪式,向全世界宣告着——比宇宙更浩渺的,是书籍所承载的广阔世界;比书籍更深邃的,是人类的无穷勇气与智慧。
朗读者:张海迪
对那片深蓝,人们有数不清的疑惑
天空是多么神秘啊,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羿射九日,女娲补天……这些美丽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也透露出人们对探索宇宙星空的理想和愿望。
对那片深蓝,人们有数不清的疑惑。数千年来,人们锲而不舍地追寻着,却没有得到过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很想说出那种感觉,可那些话就在嘴边,却又说不出来,我曾经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而陷入迷茫和困惑。在苍穹下人实在太渺小了,因为天空无限的高,无限的远,即使有再大的望远镜也看不到它的边缘。
我很想知道,我们在哪儿?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苍茫宇宙之中我们是孤单的吗?我们能在这浩瀚之中找到知音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他们又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张海迪 《天长地久》
【人物卡片】
张海迪,这个名字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她身残志坚的精神就像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让许多人得到重新生活的勇气和斗志。
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她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生命就是每天在克服困难中行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努力战胜病痛,争取让我不但活着,也让生命不断充盈意义。”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读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自学针灸,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这次的录音,取材于她写的小说《天长地久》,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篇》:“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在她看来,懂得“天文地理”,这是中国人长久的理想追求。她希望自己的读者也如她书中的人物那样,以纯粹的毅力向星光、向整个自然与地球借油,点亮内心的灯。
素材运用
生命的容积有多大?张海迪交出了一份令人敬佩而又羡慕的答卷。面对病痛,张海迪用自己的乐观使生命变得丰盈;这还不够,她又用文字重塑了自我形象。无论是霍金,还是张海迪,他们的事迹都证明:身体上的不便,并不影响我们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只要我们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即使面对知识的局限,我们也可以追求生命的极致。生命的容积到底有多大?它不是由身体的健康状况决定的,它是由探索者的精神扩展的。
适用话题:强者;生命的容积;践行与真知……
朗读者:张弥曼
没有你,万般精彩皆枉然
我见过千种日出日落,在大地上森林与高山都被笼罩在蜜色光泽之中,在海里为一团五彩云朵平添上一道殷红,在广阔的大洋之中潮汐潮落。
我见过千般的月亮,满月如金币,寒月苍白如冰屑,新月宛如雏天鹅的绒毛。
我见过的海平静如止,颜色如缎,蓝如翠鸟或者通透如玻璃,抑或乌黑褶皱地泛起泡沫,沉重又危险地翻动着。
我见过蜂鸟如同宝石一般围绕着开红花的树闪烁,如陀螺一般哼鳴作响。
我遇到过千种不同的动物,目睹过千般绝妙的事物……然而——
没有你,我做了什么都是失落。
有了你,我做什么都是收获。
为了有你一分钟的相伴。
我愿把这一切都放弃。
为你的笑语,你的声音,你的眼睛……
——杰拉尔德·达雷尔《没有你,万般精彩皆枉然》
【人物卡片】
古生物学家张弥曼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高考前夕,一位学姐突然找到张弥曼,动员她报考地质专业。“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学姐的影响之下,张弥曼毅然填报了地质专业,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此后的十几年,她的岁月都铺洒在了寻找化石的道路上,有时一天能走四十里山路。
在生物界有个困扰大家百年的难题:到底是哪一条鱼儿率先“走”上了陆地,演化成了四足动物?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张弥曼申请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做访问学者,去瑞典的时候,她随身携带了一块从中国云南曲靖出土的泥盆纪早期杨氏鱼化石。在瑞典,张弥曼每天工作到凌晨四点,回宿舍小睡几个小时又再次回到实验室工作,用瑞典斯德哥尔摩学派的经典方法——连续磨片法,对自己带来的杨氏鱼化石进行内部结构的研究。这是一种极为费时费力的研究方法,但其准确性极高。张弥曼以每次磨掉大约50微米化石表层的极致毅力,将2.8厘米长的杨氏鱼化石连续研磨、描图,在两年时间内精确绘制出540多幅图纸,最终得出“杨氏鱼没有内鼻孔”的颠覆性结论。
2016年,张弥曼凭借自己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2021年7月2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来纪念中国古生物科学家张弥曼取得的杰出成就。
为了考古事业,年过八旬的张弥曼仍在不断求索。音频还录下了她对宇航员的深情寄语:“我的工作是研究古代的生物,是看向过去的工作;你们的工作是在太空进行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是既需要看向过去,也需要看向未来。”
素材运用
事业是人生的盐,而当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前途目标一致,那么个体的生命就会绽放夺目的光彩。战火纷飞的时代,张弥曼把个人的学业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纷乱的环境中闯出了一条探索之路。在百年难题面前,张弥曼借他山之石,用经典的科研手段,“磨”出了“杨氏鱼”的真相。看,天空中的“张弥曼星”,正在注视着向过去、向未来、向太空探索的他们、你们、我们,构成了一幅勇于探索的绚丽图景。
适用话题: 探索;他山之石;个人与国家……
朗读者:刘烨
星星真美,因为有一朵看不见的花
你对我不过是一个男孩子,跟成千上万个男孩子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对你不过是一只狐狸,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毫无两样。但是,你要是驯养我,咱们俩就会相互需要。你对我是世上唯一的,我对你也是世上唯一的……
人只能了解自己驯养的东西,现在那些人再也没有时间去了解什么啦。他们要东西,都在商店买现成的。可是哪儿也没有供应朋友的商店,人也就得不到朋友。你要朋友,就请驯养我吧!
你回来再跟我道别,我送你一个秘密作为礼物。我的秘密是这样,很简单: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你为你的玫瑰花花费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花变得那么重要。对你驯养的东西你要永远负责。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人物卡片】
“诗人、小说家、飞行员,1944年7月31日执行侦察任务时失踪。”这碑文简短又精准地描述了《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精彩而传奇的人生。他一生都喜欢冒险和自由,探索人类文明,像是在璀璨星空中找寻自己星球的孩子,永不停歇地探索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圣埃克苏佩里自小便热爱飞行,于二战期间应征入伍,为了实现和平而执行了多次飞行任务。在那个无线电还没有被发明的年代,飞机飞行海拔远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加上新航线、天气因素、地理因素,或者途经原始野蛮部落等,每次飞行任务几乎就是一次历险!在寂寞的夜晚飞行中,他写下了《夜航》:抬头满眼乌云密布,低头透过机窗,无尽的万家灯火映入眼帘。在飞行员的眼里,这些来自人间的灯火就是温暖的星空!
圣埃克苏佩里和他笔下的小王子一样,深具冒险气质和浪漫气质,想到一个点子,就会立即去执行。他想用70个小时打破从巴黎飞往西贡的飞行记录,最终因为飞机故障而迫降在沙漠中;他随摄制组去摩洛哥拍电影,亲自驾机当替身演员……
1975年,在土木小行星带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圣埃克苏佩里命名。
素材运用
放飞自我、追寻自由,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如何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呢?《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給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他以热爱飞行为原点,从此出发,实现了为人类争取和平的价值;以飞行为原点,他再次起航,为读者献上了《夜航》,登上了文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以飞行为原点,他划出一道大银幕的炫酷画面……我们不是圣埃克苏佩里,我们也有自己的原点。找到原点,就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吗?当然不,为什么?因为还需要行动和坚守!
适用话题: 初心;付出;自由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