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面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29秦永明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2年4期
关键词: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秦永明

摘 要:高粘高弹改性沥青自身最为显著的优势是高粘、高弹,其自身低温、抗水性能显著提升,其面层普遍用于道路施工中,有效提高道路使用年限。我国道路建设速度加快,道路建设中选取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面层施工技术,可显著提高道路施工效率及质量,沥青面层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影响施工质量因素较多,应积极掌握其面层施工技术要点,严控各环节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2)04-0030-03

0 引言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凭借自身优势,普遍用于道路工程中,显著提高沥青路面处于高温状况下自身抗变形、弹性恢复能力,一定程度弱化沥青混合料变形状况。同时,处于车辆载荷和自然环境作用下,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自身抗疲劳恢复能力较佳,沥青面层使用技术用于道路施工中,相较于其他路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振动噪声小、抗滑性能较佳,是道路面层施工最佳材料。沥青道路正式施工中,应积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全方位做好施工质量把控,确保道路后续应用安全性及可靠性。

1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面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①高低温抗剪和变形恢复能力较强。沥青材料剪应力被损坏核心在于沥青混合料高低温稳定性不佳,长期处于车辆载荷下發生相应的位移和变形,路面产生多种病害。高粘高弹沥青自身抗剪性能和变形恢复能力较佳,尤其是处于高温状况下优势更为凸显。

②降噪环保性能优良。可充分结合道路工程实际状况,合理组织现场施工,开展分段施工,且保证最终施工质量可靠。高粘高弹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具有较佳的阻尼成效,可有效消减声波传输,具有显著降噪的作用,减少轮胎自身振动,行车振动较小,养护便捷性较高,环保性十分凸显。

③防水性能优良。沥青作为防水粘结层自身防水成效优良,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内部改性剂参与剂量越多,粘弹性较佳,封水质量较佳,且一定程度可抵御外力破坏,与常规改性沥青相较更适合作为防水粘结层。

2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面层在道路施工技术要点

2.1 试验路段的铺筑

①掌握现场施工集料实际配合比,通过现场试拌,确定与设计级配相匹配、稳定性较佳的混合料生产方法,保证最终级配满足相关规范。②借助试铺确定混合料自身松铺系数。③灵活性调整现场施工工艺,最终明确施工含水量,确保摊铺、碾压等环节相关参数科学合理。

2.2 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作为高粘高弹改性沥青道路面层施工质量的前提,应充分结合现场实际状况,综合性分析施工图纸,精准性掌握图纸中施工内容,严格依照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判定其与实际施工是否相匹配。若发现异常状况需第一时间与设计人员预先做好沟通交流,减少后续返工及施工变更。正式施工之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做好原材料配比工作,促使其原料实际占比合理,为后续施工质量可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应始终确保各项施工机械设备自身性能优良,施工处于良好施工状态,吻合施工现场要求。需积极加强施工环境试验,对每个阶段施工速度做好试验,明晰施工中存在的薄弱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制定风险预案,有助于解决施工中各类问题。

2.3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也作为道路沥青面层施工核心内容,需充分结合项目实际状况,合理选取施工拌制设备,应预先检查设备性能参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正常状况下拌合机类型包含间歇式、连续式,实际拌和应充分以实验室配合比为基准,沥青混合料各类材料加入剂量误差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主要多选取进口沥青拌合站完成该项工作。混合料拌合初期时间一般为45 s,集料正式加热温度建议控制在160~180℃,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85℃,控制上述两者材料加热温度,保证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为180~190℃(见表1)。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式拌制过程中需充分按照相关的应用规范和要求,控制实际搅拌时间、温度,依照合理实际配比做好搅拌,避免后续道路面层正式摊铺中产生离析现象。正式搅拌过程中可抽调专业人员充分完成抽样检验工作,确保拌和混合材料可吻合施工基本要求。

2.4 混合料的运输

①高粘高弹改性沥青自身粘性较大,为避免正式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粘结损失,运输之前需及时清晰干净运输车辆车厢,并适当涂抹相应的隔离剂。正式运输混合料之前,需保证其洁净度,为以免混合料粘接于车厢内,需将柴油与水按照1:3制成混合液喷洒至车厢。为以免混合料出现离析,自卸车出料口应注意移动汽车,分多次进行装载。应按照拌合站与现场作业实际距离,合理配置相应的运输车辆,运输自卸车应配置相应的保温篷布等,主要用于保温、防雨。

②运输车辆实际载重建议选取10~15 t,为保证混凝土铺设连贯性,需配置充足的自卸车,车辆应以匀速行进。运输车辆底部30 cm部位布设应增设相应的测温孔,动态化检测沥青混合料实际温度,运输车辆正式放料过程中,运输车辆建议与卸料保持同步前进,避免沥青混合料堆积产生离析现象[1]。运输过程中应禁止卸料时发生急刹车、急转弯等行为,以免对道路下承层、路面层产生破坏。

2.5 混合料摊铺施工

沥青混合料正式运输至作业现场后,应正确抽调现场专业人员逐一测定每辆混合料实际温度,应待其检测质量达标后方可开展摊铺作业。沥青混合料正式摊铺过程中,需充分将温度控制超过150℃,混合料选取两台摊铺机充分以梯队形式开展作业,促使其施工具有较佳的衔接性,两台摊铺机实际搭接宽度应处于5 ~10 cm,摊铺机前后距离一般保持在10~20 m,混合料正式摊铺前30 min,需充分利用铺机熨平板进行加热,将其温度控制超过150℃,待摊铺机前增设5台待卸料车时,可正式开展摊铺工作,其实际工作过程中夯锤转速应保持处于1 000 r/min,摊铺工作实施中建议先完成第二或第三车沥青混合料,随后开展第一车混合料摊铺。摊铺机正式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匀速状态前进,始终将其工作前进速度控制在1.5 m/min,摊铺工作应保证均匀、缓慢且持续,保证铺设断面不会产生混合料离析现象。摊铺机后方应增设专业人员选取专业工具,测量混合料自身厚度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和要求,及时做好记录[2]。

2.6 沥青混合料碾压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处于低温状况下,其自身流动性下降、弹性提高,所以完成摊铺工作成型后需及时开展碾压工作,避免其混合料自身温度下降过快,初压与摊铺保持距离较短。碾压始终作为确保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保证其质量满足相关规范,建议选取合理的碾压方式,一般碾压频次需超过3次,按照上述摊铺实际状况决定最终碾压频次,正式状况下合理依照相关规范实施即可,待各项工作完成后实现全方位检测。初压过程中混合料碾压需以混合料不推移变形为基准,减少路面自身热量损失,始终遵循紧跟、慢压、高频等基本原则,展开沥青面层碾压工作。初压工作时间一般控制在3 min内,新摊铺路面要求处于10 min内完成,初期碾压实际速度不应大于3 km/h;复压环节应将其实际速度控制在3~4 km/h,实际碾压次数取决于初期碾压质量,一般控制在2~3次;终压作业中其温度应超过70℃,碾压次数最少为2次。实际碾压过程中建议选取以下组合方式:初压过程中主要选取规格型号为DD130型双钢轮压路机前静后振动方式碾压1遍,并将其实际碾压速度控制在2~3 km/h,相邻碾压带轮迹重叠20 cm,初压温度控制在143~145℃;复压选取DD130型振动碾压1遍,利用202宝马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实际压实速度控制在3~4 km/h,双钢轮压路机振压完成后选取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终压主要选取DD110型振动压路机静压[3]。

2.7 接缝处理

接缝处理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路面施工缝应始终确保紧密性,衔接平整,严禁产生较为凸显的离析质量缺陷,上下层总接缝建议需错开150 mm以上。第二,临近两副急上下层横向接缝,正式错开需超过1 cm,接缝施工一般建议选取3 cm直尺进行综合性检查,确保自身平整度满足相关规范和要求。第三,斜接缝正式搭接过程中长度与密度存在密切相关性,将其控制于0.4 ~0.8 m,搭接部位需适当减少砂石,混合料内部需去除粗集料,及时补充相应的细集料,确保最终搭接质量满足相关规范和要求。路面碾压质量达标后方可开展掉头工作,若必须处于碾压或正碾压路面区域内进行掉头,建议选取较厚的油毡或塑料布覆盖,铺设厚度为10 cm的土或砂,方可进行掉头[4]。

3 高粘高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严格控制和监督施工原材料质量

施工单位应抽调专业人员做好各类材料检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材料。沥青路面实际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控制十分关键,沥青作为混合料构成之一,与道路整体抗疲劳性密切相关,沥青应保证具有良好的抗滑性,保证道路路面平整度。为进一步提高道路使用持久性和可靠性,需選取有效措施保证其自身实际质量。另一方面,粗细集料。粗细集料也是沥青路面施工重要原材料,主要是指粒径超过2.36 mm材料,针对粗集料需保证表面洁净,耐磨性优良,具备较高的强度,保证沥青混合料自身强度吻合施工实际要求。表2高粘高弹沥青材料得性能指标,正式把控材料过程中需充分依照相关指标实施,严禁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中,以此保证工程质量吻合相关要求[5]。

3.2 加强施工技术监督

结合项目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技术监督质量保证管理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全面将其执行,加大监督和管控力度,促使各施工环节质量达标。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状况,推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逐一将相关制度落实,保证各环节实际技术监督职责落实于个人,保证后续产生问题可实现负责人员可追溯性,保证施工质量达标,同时利用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3.3 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工作

公路沥青施工项目全部完成之后,工程技术人员需严格依照相关规程,做好全方位检查。沥青路面实际运行过程中,需积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与维护,整个施工过程中需以项目使用材料为切入点,保证所有材料质量、性能均可吻合相关要求。同时,混合料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先做好抽样检查现场材料,严格依照相关材料标准规范,保证材料自身质量吻合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和规范。混合料实际配比过程中,需做好温度控制工作,特别为沥青材料自身出场温度,可从稳定性、干湿程度等方面考量,还需控制沥青自身实际含量,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施工结束之后沥青路面进行定期检查,综合性分析其自身实际应用性能,需进行必要的汇总和评估,以此保证吻合系统实际运行需求。

4 结语

高粘高弹沥青路面作为一类常见路面形式,可显著增强路面自身实际质量,确保行车可靠性及安全性。沥青路面正式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环节较多,需充分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各环节质量把控,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周期,推动道路事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邦武,杨永利,刘振清,等.高黏弹复合改性沥青桥面薄层铺装路用性能研究[J].交通世界,2020(7):147-150.

[2] 王英.高粘高弹改性沥青SMA-13面层在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20(11):265-266.

[3] 欧阳文,周婕,常大伟,等.新型高弹-超高粘特种体系在钢桥铺装中的应用[J].市政设施管理,2020(2):33-36.

[4] 韦靖峰,王奔宇,童戴舟.极薄磨耗层用于桥面沥青铺装预防性养护的应用研究[J].北方交通,2021(01):58-61.

[5] 刘斌清,吕大春,张争奇,等.高黏改性沥青高温黏弹特性指标区分度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20,23(3):692-699.

猜你喜欢

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浅析道路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
探讨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刍议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浅析道路工程中运用的GPS技术
广西石灰岩集料特性调研
道路工程专业课高效课堂阻碍因素及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