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2022-06-28周春丽
周春丽
(南昌天使妇产医院妇产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多表现 为慢性无排卵,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目前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以调节激素,促进排卵,从而提高妊娠率[1]。传统促排卵药物可通过靶细胞,提高机体抗雌激素作用,降低下丘脑反馈速率,调节性激素水平[2]。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为人工合成的抗性激素制剂,可通过刺激卵泡作用于下丘脑拮抗,提高黄体生成激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利于促进卵泡成熟[3]。来曲唑片为高效选择性的酶抑制剂,可竞争参与血红素结合,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换,提高机体低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生成[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来曲唑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4)。研究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8.14±1.25)岁;不孕病程1~8年,平均不孕病程(4.82±1.27)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31 kg/m2,平均BMI(26.03±2.27)kg/m2。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8.15±1.24)岁;不孕病程1~7年,平均不孕病程(4.80±1.23)年;BMI 23~30 kg/m2,平均BMI(25.89±2.24)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5];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子宫肌瘤者;生殖道畸形者;过敏体质者;有卵巢手术史者;6 个月内使用过促排卵类药物者;精神疾病、意识模糊、难以配合研究者;存在恶性肿瘤、传染及感染性疾病者;有高效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等使用禁忌证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待月经周期结束3 d 后开始用药,月经来潮前停止用药,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16,规格:醋酸环丙孕酮2 mg 和炔雌醇0.035 mg/片),每次2 mg∶0.035 mg×1,每天1次;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朗致集团双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23,规格:0.25 g/片),每次0.25 g,每天3次。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322,规格:50 mg/片),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每次50 mg,每天1次。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来曲唑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366,规格:2.5 mg/片),每次2.5 mg,每天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1年。
1.4 观察指标 ①性激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治疗3 个月后,经期结束3 d 后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 离心15min,取血清待检,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北京倍爱康生物,BHP9507型)检测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②排卵率和妊娠率:随访1年后,使用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48 h 后用B超检测排卵率;比较两组妊娠率。③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腹泻、便秘、皮肤瘙痒。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雌二醇水平、睾酮、黄体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均长于治疗前,研究组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5)对照组(n=4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t值组间治疗前比较P值组间治疗前比较t值组间治疗后比较P值组间治疗后比较雌二醇(pmol/L)651.27±56.17899.51±142.8310.8500.000651.30±56.181259.40±145.7225.8280.0000.0030.99811.766<0.001睾酮(nmol/L)1.20±0.211.74±0.516.5680.0001.21±0.191.52±0.335.4000.0000.2350.8142.4100.018黄体生成素(U/L)23.17±10.2253.37±18.929.4210.00023.19±10.2349.62±15.319.5210.0000.0090.9931.0270.308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d)9.18±1.5714.46±2.9310.6550.0009.17±1.5512.09±2.656.3090.0000.0300.9763.9990.001
2.2 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 研究组排卵率为62.22%(28/45),对照组排卵率为70.45%(31/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5,P=0.411);研究组临床妊娠率为50.00%(14/28),高于对照组的22.58%(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5,P=0.028)。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出现便秘1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9,P=0.616)。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所致,主要表现为排卵异常或无排卵、激素分泌紊乱等。既往研究[6]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多种性激素紊乱,且性激素可能影响正常卵泡生长,但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性激素功能对卵泡的排出是否存在影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为临床治疗不孕症基础用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通过抑制还原酶活性,清除雄性激素,刺激雌二醇分泌,从而有效促进卵巢功能恢复,利于正常排卵[7]。而盐酸二甲双胍片可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强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调节机体睾酮及其他激素水平,改善机体代谢紊乱情况,发挥调节性激素的作用[8]。但上述两种药物对机体排卵作用影响较小,因此,需联合其他药物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长于治疗前,研究组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峰值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来曲唑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是临床常用抗性激素药物,结构与雌激素相似,能通过抑制雄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调节机体中卵泡雌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水平,促进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增加雌激素的释放,进而调节性激素水平[9-10]。来曲唑片为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可通过细胞外周酶类物质与血红素结合,发挥抑制酶的作用,进而间接影响性激素的合成,反射性提高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来曲唑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更有利于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分析原因为,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可通过负反馈作用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生长,提高排卵及妊娠率。来曲唑片可抑制芳香化酶,调节机体雌激素水平,反射性提高促性腺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生长,同时,雄激素还可在卵巢内形成堆积,刺激生长因子1和分泌因子表达,提高卵巢的反应性,有利于提高妊娠率[11-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来曲唑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来曲唑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有效提高妊娠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