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植物检疫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2022-06-28柴薇薇刘俊林王瑞杨妍梅马爱爱

甘肃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柴薇薇 刘俊林 王瑞 杨妍梅 马爱爱

【摘要】《动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特点,将SPOC/MOOC与慕课堂相结合,使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效果数字化,同时,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关注前沿。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均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SPOC;MOOC;慕课堂;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1—0078—05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国外动植物产品大量进口,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与日俱增,是未来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1]。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北地区各省市,“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2]。然而西北地区动植物检疫基础薄弱,在未来抵御动植物检疫疫情中地域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专业素质较高的动植物检疫人员。西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扎实专业技能,将《动植物检疫学》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以适应动植物检疫工作的需要,使学生能在农业、国家海关及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出入境和国内动植物检疫工作,以及与动植物检疫相关的工作。

《动植物检疫学》是一门集专业性、技术性、法规强制性于一体的课程[3]。由于课程的专业性强,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諸多问题,如,缺少趣味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互动性,师生交流少;缺少学习自主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不够。为了改变以上课堂教学现状,本教学团队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当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教育,从学习过程、学习时间、学习讯息等方面创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多样的、交互性的学习,进而使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4]。在当前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中,MOOC和SPOC被越来越多学习者所接受。MOOC(massive open on? line courses)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实现优质课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过程的运行[5],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如一个学校选修某门课的学生,实现了线下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有机融合[6]。2020年新冠病毒来袭,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落实线上教学组织,本教学团队也在《动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迈出新的一步,将MOOC网络优质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于SPOC和慕课堂线上APP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2021学年,在2020年初试牛刀的基础上,本教学团队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辅助,再次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积极的反馈和良好的成效。

在互联网完全融入生活的今天,传统大学专业课的课堂授课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动植物检疫学》课程为例,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修学分”是学生选课的主要目的,课堂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却很少给予积极反馈,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显然,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发生变革,从之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7]。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依托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通过切合学生需要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改革,才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内容的重视[4]。

本教学团队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对互联网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进,通过线上辅助教学,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8]。在《动植物检疫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课堂内外增加有效沟通,做到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借助优秀线上MOO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依托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本科现代课堂正在经历着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和“互联网+”背景推动的双重革命[9]。《动植物检疫学》课程具有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动植物检疫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能够初步具备从事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线上优质的MOOC资源,选用北京林业大学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动植物检疫》视频公开课为辅助教学内容,使用慕课堂、QQ群等教学工具,在具体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重构了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讨论、线上测试等环节。经过2020年和2021年春季学期的实践,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灵活性有所提高,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互动有积极作用。

2.基于MOOC/SPOC的动植物检疫学课程设计和应用。本教学团队在《动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基于SPOC/MOOC,对课程教学内容、学时进行了重新分配,增加了线上学习和线下慕课堂练习的学时,如图1。基于SPOC/MOOC和慕课堂结合的线上教学实践,具体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内学练、课后评价三个方面。

课前准备。首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云中创建《动植物检疫学》SPOC课程,源课程为北京林业大学公开的MOOC《动植物检疫》,该MOOC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案例充实等特点。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SPOC课程设置中对源课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如图2A。在课程学习前,教师建立班级QQ学习群,在群公告中告知学生《动植物检疫学》这门课程的线上学习资源,引导班级所有同学加入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云中的《动植物检疫学》SPOC课程;其次,创建手机慕课堂。上课前教师在手机“慕课堂”小程序中创建好课堂,以班级命名,如2018级动物科学班,然后将系统生成的课堂码,如图2B,发布于QQ群中,邀请学生进入课堂;最后,慕课堂后台备课。教师通过“慕课堂”的课堂管理进入后台,点击“创建备课”,在备课界面中,开展“练习、问卷、公告、讨论”等内容的备课活动,如图2C。

课内学练。首先,教师在手机慕课堂APP中开启“慕课堂”,点击“开始上课”,并发起签到,随后,教师先就本堂课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然后打开中国大学慕课网站进入《动植物检疫学》课程,播放相关的MOOC资源,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记录,以便提问和共同讨论;接着,教师针对课前提出的问题及MOOC中的重点内容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同时布置相关线上学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进行MOOC的线上学习;最后,在课堂结束前10分钟,教师通过慕课堂发放练习题,学生在课堂上迅速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教师从后台管理中查看学情,如图3,如签到、答题、讨论榜,以及答题过程中正确率最低的题目,参与率最高的讨论题等。掌握每个学生参与线上活动的情况,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有的放矢的设计线下的课堂内容并进行复习和巩固。

课后评价。教师根据慕课堂统计的各类学习数据,及时总结。在最终的成绩评定中,教师基于学生在线时长、参与线上讨论学习活动、问卷回答、慕课堂练习题测验成绩等数据,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计入课程总评成绩。多元的成绩评定模式增加了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客观公正。

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只有将“学科德育”的核心理念贯穿于课程思政改革中,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10]。在最新的《动植物检疫学》教学大纲中,教学团队已经增加了思政教学目标,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元素,开展生动的思政教育。

在“动植物检疫起源与发展”理论教学中,通过讲解我国动植物检疫事业的发展,使学生理解动植物检疫可以捍卫国家主权、保护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当讲到“动植物检疫法规”时,思政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学生作为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部分,主要介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基本概况、世界各国的现状、国内的相关工作、有关的国际组织、法规和标准以及与植物卫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系[1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具有理论上抽象、应用上具体的特点,并且与每个人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中,思政教育的关键点在于使学生关注生物安全,意识到生物安全威胁会给国家总体安全造成潜在、深远的危害,树立公众生物安全意识,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在“动植物检疫程序”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运用检验检疫技术,更是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贯穿始终。

《动植物检疫学》课程内容中需要不断补充最新的国内外动植物检疫案例及最先进的检验检疫技术。由于在进出境贸易中面临的瞬息万变的疫情变化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线下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补充与修订。例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针对不同时期流行的疫情先后多次更新:1954年30种(属);1965年34种(属);1980年58种(属);1986年61种(属);1992年84种(属);2007年435种(属);2017年达到441种(属),并于2021年4月又补充5种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这些最新的情况都必须让学生及时了解。而且随着不断有新的外来生物入侵我国进而在国内快速蔓延,过去和未来动植物检疫事件都将不断涌现。如,2018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并影响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贸易总体运行;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随后危害到我国12个省市,对农作物生产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实时发生的动植物检疫疫情,设计探究性学习,给出一些学习专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研究。

此外,在我们教学团队的教学课件中,也及时补充和更新国内外有关动植物检疫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中最新的动植物进出境检疫公告。同时在教学中也向学生推荐《中国动物检疫》《植物检疫》《植物保护学报》等学术期刊,通过文献阅读、课堂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线下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了10个实验项目:“鸡的现场及屠宰检疫和实验室检疫病料的采集”“鸡白痢的检疫”“猪瘟的实验室诊断(间接血凝试验)”“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检疫”“鸡法氏囊病的实验室检疫(琼脂扩散)”“炭疽的实验室检疫技术-Ascoli试验”“植物病害症状及危险性害虫的认识”“进出境鲜切花检疫检验”“种子检疫检验”和“小麦矮腥黑穗病的认识及PCR检测”,其中每学期实验课选做8个实验,实验课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其对动植物检疫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深入设计基于角色扮演的实验教学。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处于真实情境之中,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先组建实验小组,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货主、检疫人员,通过检疫审批和报检、现场检疫、实验室检疫和检疫处理几个环节,对动植物检疫的过程深入领会,初步掌握一定的检验检疫技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植物检疫学》已连续两年尝试基于SPOC/ MOOC以及“慕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兼具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共同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第一,“慕课堂”中的课内学练,使学习形式多样化,但在课后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内容的设计,教学团队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应用SPOC,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初步了解课程内容,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讲关键问题,更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但是,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下,大学生们每学期所修课程较多,有关线上学习的要求学生很难达到理想的程度。如果硬性要求规定线上学习的时长等,难免会有学生应付,从而有悖于本课程改革的初衷。第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某些影响学习效果的现实问题。例如,2020年春季,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课程从线下转到线上,作为首次线上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网络、学习独立空间对于听课效果和课堂互动的影响较大,学生在非独立空间中易受到干扰,线上听课及答题效果不佳。第四,通过具体的探索与实践,基于SPOC和手机“慕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手机是个“双刃剑”,在课堂上如果监管学生利用手机学习时教学必须妥善处理问题。第五,在未来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组织也需要重构,线上线下的讨论需要加强,及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通过更多有效的形式进行调动等。第六,动植物检疫学的技术性和应用性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但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真正深入海关检疫部门的机会。随着检验检疫业务在2018年并入海关总署后,海关是未来进行动植物检疫实践的最重要场所。如果能从学校层面与海关动植物检疫部门取得联系,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增加海关动植物检疫部门的参观学习内容,更有利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知识与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1]方庆奎,刘彦琦.“一带一路”背景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07):177-180.

[2]国海,钟德仁,王培章.“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7(02):43-46,53.

[3]饶相君.“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7(02):84-85.

[4]胡燕静.基于“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以日语高级视听说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360-361.

[5]邢小萍,郭线茹,袁虹霞,等.基于MOOC/SPOC的作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的设计及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78):190-192+203.

[6]沈伟.高职商贸实训课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65-167.

[7]涂璟,李明.基于“雨課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0(18):257-259.

[8]瞿桂香,施帅,祁兴普.基于SPOC+慕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0(07):107-108+111.

[9]贾绍芝,周群,陈彬兵,等.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探索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8):17-22.

[10]高德毅,宗爱东.“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11-12.

[11]王晓莉,赵希荣,聂凌鸿,等.浅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食品专业《动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6(06):159-160.

(本文系2021年度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动植物检疫学》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LKC-101)

编辑:魏麟懿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