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兴趣,增强政治课实效性

2022-06-28李旼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6期
关键词:一堂课政治课成语

李旼静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多年教学,笔者提出几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巧用各种方法,开好政治课的“头”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提高兴趣的起点。具有特色的课堂开头,在教学中必将起到承上启下,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并不注重开头,主要认为这对教学进度和成绩没什么用,更有甚者反对讲一些题外的东西。因此,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堂课往往就直奔主题,进入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其实,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并不需要完成教学进度,而应作为一堂吸引课,每一堂课的前几分钟也不需要分秒必争地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做适当的“浪费”。教师尽可能地找一些生动活泼的,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与本学期或本堂课的教学有关的东西,吸引住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因为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每堂课的前几分钟,往往带着些神秘,学生的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更浓,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开头,使我们的课更“有点味道”“有点意思”,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爱其课,尊其师,信其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上好政治课的“形”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达,给我们的教学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但是不管多么先进的教学方式经过简单机械的重复后都会使人的大脑变得迟钝,特别是在同一节课中,单一的教学形式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倦,给学生“老套”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改变教学形式,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与新颖奇特化,进而刺激学生的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其强烈的注意力。

科技的发达使我们可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就能在每堂课中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讲课,我们可以采用教师直接讲授的方式,也可以由教师学生讨论、也可以开展一堂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来讲解、设计一堂课,再由其他学生来评论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讲得不好,等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工具与手段也层出不穷,比如投屏、录音、短视频、动画、挂图、一体机等多种辅助手段,从而使我们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从视觉到听觉各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

三、妙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固好政治课的“本”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体上,很显然学生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为了学,有学才能教。教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得更好,因此,学生的学才是教的永恒不变主题。在教学矛盾中,学是内因,是根本;教是外因,是条件,只能起引导作用。因此,促进学生学习的根本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就是从兴趣上来激发学生的学。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一表演,教师倒是讲得兴高采烈,但学生却面无表情,似睡非睡,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很显然是颠倒了师生的主体地位,这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也约束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明显增强,对自我的肯定需求也越来越强。光是教师一个人既当导演又当演员的教学方式必然引起学生的消极“怠工”,和对教学内容的抵触。因此,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需要满足学生的内心要求,进而提升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教师是“导演”,学生有着鲜明个性的“演员”。为促成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动学生收集资料来进行课堂某一方面的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辨论,或对本堂课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然后由其他学生加以评论。在课后几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知识抢答,等等。这样,课堂不再是教师枯燥的说课过程,而是学生发挥才能、展现自我的“竞技场”。

四、活用成语典故,增强政治课的“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成语典故可谓蔚为大观,它凝聚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是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一部分,也散发着永恒的哲理之光。在教学中,挖掘这些有效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许多成语典故、格言谚语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贴近生活,言简意赅,信手拈来,稍加引导、分析,就能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如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虽然承认物质的存在却忽略了事物的变化,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认识错误。“郑人买履”中郑人“宁信度,不信足”是典型的“认死理”的唯心主义做法。而“守株待免”的经验主义,拔苗助长的主观主义等都体现了生活中的认识论,还有许多格言、成语,同样有此功能。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都包含了发展、量变质变的规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些经典成语典故里的思想正好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一脈贯通,使学生兴味盎然,经久不忘。通过这样的联系与分析,肯定会给学生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思想政治课的灵魂正在于思想,激发不起学生兴趣的思想政治课必不可能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可能达到政治引领的目的。唯有教师专心于教,用心于学,拨动学生内心的“弦”,方能教学双赢,实现思想政治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一堂课政治课成语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拼成语
怎样写好“一堂课”?
猜成语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