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力量

2022-06-28丁安廉

中国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主体思想实验

丁安廉

1996—2000年,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张武升、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校长宋连生和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领导的引领下,学校加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体教育实验课题组。1997年2月,我接任校长,成为学校“育人为本 科研兴校 持续发展”优秀教师团队的一员。

一、主体教育实验为教师开启“思想的春天”

春天,青芽破土而生;冰融,船儿破冰前行;枯枝泛绿,春花送暖;主体教育实验如春风,为学校送来了清新的生长力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学习、研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反思探究、创新教法;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主动学习,生成求知的内驱力。作为育人的主体—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了思想的力量—勤于学习、乐于反思、善于解惑、敢于创造、自主研修、主动发展、敢担当、有作为。

跟随主体教育实验一路走来,我们有幸聆听了黄济先生、王策三先生的教诲,更得益于裴娣娜教授亲自带领我们进行具体研究、剖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求课堂教学新策略。在研究实施的几年中,檀传宝、和学新、郭华等学者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和我们一起发现问题,探求变革方略。裴教授带着她的研究生深入教学一线,探究如何将教师的有效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融合;如何将教学的一般要求与对个体差异的关照相互融合;如何将学生个人主动学习与小组集体协作互动协调共赢;如何将教师依据文本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有效衔接等问题。我们实事求是,进行辩证的研讨、处理,使课堂成为师生进行主题研讨、主动探究、认识生成的愉悦的学习时空。

主体教育实验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书本知识到主动参与问题解析;从主动学习、自主获得学习体验与前人经验到自主联系现实生活获得新的认识。有的学生说:“学习长度单位的数学课始于操场:四圈跑下来我们真正体会到一千米有多长。”在“日出”图片与文字资料的查询、交流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主体教育实验研究中,这样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所期待,更为教师带来对教书育人的深刻认识。

主体教育实验使家长理解了儿童生长的动力源自他们自己。磊磊的家长从孩子“给老师判卷子”的日记中获取了“体验带给孩子的学习自驱力无比强大”;领略孩子创设的“数学花园”,家长从中体会了“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而孩子是生活的主人,他们首先是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体”的道理。主体教育实验是人健康成长的方略研究,是思想的教育。

主体教育实验使教师体会到,教书育人是从教師职业的基本要求到教师在从教的方略中悟出教法。“教”源自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对教材的感悟;“育”则源自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人”是教育的核心指向,是祖国民族的未来,是教师的责任担当。主体教育实验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的含义。主体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的五年开启了学校“育人为本 科研兴校 持续发展”的新征程,引领全体教师踏上“教育研究是教育的生命线”之路。

二、主体教育实验思想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一种标准或计量器可以量出思想的力量。但是,有追求、方向明确的人都清楚,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和驱动。思想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引擎。实现有效的行动首先要以先进思想为引领,进而需要具有思想与实践能力的人去作为。学校主体教育实验研究于2005年结题。多年来,学校科研兴校的步伐愈加坚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为一所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百姓满意的好学校。

令人欣慰的是,在教育研究进程中,我们共同学习了《现代教育论》(黄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实验论》(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并深入研讨了裴教授主体教育实验思想的内涵;针对现实问题,分析探讨课题实施策略,各学科教师深入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设专题、个案研究,使研讨常态化。多年来,学校教育改革扎实精进,自主、主动、创造的进取精神在大部分教师心中已经扎根。我们体会到了:读书、学习首先要将教师引入“静心学、深入想”的教育思想积淀的过程;集体探究、研讨使教师具备了敏锐发现问题、主动获取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教师自觉追求做有思想的教师,追求“教学生一天,对学生一生负责”“六岁领进学校,十二岁放飞一个个主动、健康成长的人”……如今,当年参与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中青年教师潜心学习钻研、实践、探究、创新,已成为天津基础教育的骨干、先行者。

2000年,学校主体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撰写了《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一书,这是学校开展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系统总结。该书依据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全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确定为主动参与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尊重差异策略和联系生活策略;从学科特色和教学特点出发,尊重不同学段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教学策略方面做了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解释和处理,至今仍在应用。

2004年,课题组骨干教师张巍出版了个人专著《我的数学教育之路》。其在主体教育实验思想引领下,用朴实的语言和独具个性的数学教育思想将读者领进生动的小学课堂。她写道,“开放性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逐渐超越了教师,教师不得不做更深刻地思考”,提出了“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成为快乐的体验者、主动的探索者,成为伟大的创造者”的观点。

“十五”期间,课题组骨干教师杨茹带领班主任团队,参与了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出版了《美丽的德育在课堂—小学阶段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研究》一书,这本书呈现了在“价值引导情境中德育学习主体自主建构”的德育过程,引领学生主动养成仁爱的情怀、宽广的视野,分辨善恶,健康成长。

2006年,课题组骨干教师范伟敏担任学校支部书记职务,她领衔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生活教育与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践探索”的研究,出版了《生活教育与学生发展》一书,从主体性是人本质的根本属性出发,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由于活动与生活是人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强调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其创造性以及主体性的全面生成起到积极作用。

多年来,主体教育实验课题组的全体教师仍行走在教育研究与改革的路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我们心中留痕,浸润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人在追求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主动发展,一代一代地没有停歇。

范伟敏调到河西区上海道小学任校长近十年,她在继承该校“大课程观”研究的基础上,坚持课程改革,强调师生自主主动发展。“十三五”期间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自主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出版了“上海道小学办学成果丛书”(《自主发展的课程》《自主发展的教学》《自主发展的德育》《自主发展的科研》《自主发展的教师》共五册)。2021年,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巾帼标兵”称号,晋升正高级职称。

主体性教育思想培育了一批主动投身教育的优秀教师。当年首批课题组领衔教师中的绝大多数被评聘为副高级职称,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在教育一线奉献着宝贵的思想经验。除了现已退休的书记、校长外,2005年至今,有三位教师获得“特级教师”荣誉;数学、音乐、科学学科分别向区教师发展中心输送了三位教研员;有十三位教师走向河西区多所小学书记、校长、副校长岗位;有一位到区政府任职。特级教师张家琪接任河西区台湾路小学校长,秉承百年老校踏实进取精神,创新发展,在支援西藏、甘肃的过程中将主体教育实验思想,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好方法传递给边疆教育同人。张巍老师“十二五”期间承担市级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十三五”期间承担市级课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均取得丰硕成果,带领一批青年教师主动学习、思考、研究……

近三十年来,我们的足迹到哪里,教育的思想、教育实践的体会、认识就讲到哪里。主体教育实验已经融合在我们持续学习与实践的积累中,在我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每个人的教育价值观。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主体思想实验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