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瓷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

2022-06-27黄柯龙泉市黄柯青瓷工作室

消费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釉色青瓷工艺

黄柯 龙泉市黄柯青瓷工作室

一、引言

青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从起源到当今,青瓷的釉色和工艺方法不断丰富,所表达的艺术内涵也是独具意蕴的,它温润如玉的外观和含蓄的内涵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和喜爱。无论是充当古代的茶具、酒具、礼乐器、食器等,还是当今的收藏品和日用品,青瓷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青瓷的艺术魅力

(一)青瓷的瓷釉

青瓷的形成得益于一定的自然条件,以龙泉为例,它四面皆山、河流众多、瓷土丰富,为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龙泉青瓷有两大类:哥窑和弟窑。哥窑以薄胎厚釉为特色,釉面上有釉收缩而成的形状不一的纹路,其中以冰裂纹为上等纹路,梅花状的墨纹次之。弟窑的釉色青翠如玉似翡翠,这种效果要通过多次施釉而成,釉色干透后多次重复施加,这样能盖住坯体的黑灰色,釉面光滑没有纹路,如毫无瑕疵的美玉。北宋早期,青瓷的釉色以青色为世人所爱,淡青色最为典型。这种釉色清新脱俗,似烟雨后的江南之春,又如澄澈的涓涓流水,清秀的好比少女的眉眼,内敛又温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对意境的追寻。有玉瓷美称的粉青色釉也是种雅致的釉色,它青中透着粉色,泛着淡淡的油光。这种釉色有种富含生机的美,像害羞的少女粉红的脸颊,像春天含苞待放的花蕾,象征着人们对于健康的追寻和寄托。青瓷的釉色有类玉感的追寻,玉的气质象征着高尚和美好,古人把用温润如玉形容君子,用佩戴玉佩给自己带来好运。釉色如玉是匠人对青瓷工艺的追寻。

(二)青瓷的形式

青瓷的形式随着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青瓷线条简洁流畅内容简单形式丰富多样,如餐具中的碗碟茶具中的壶和杯子。南宋时的青瓷饱满圆润,青瓷的造型和釉色是制作的关注点,而弱化了青瓷的纹理和装饰。青瓷的外观和内涵契合了人们对于优雅和美的追求。青瓷的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创作者的文化素养、生活中的灵感、几何原理和艺术理念创作而成,不同形式的青瓷作品展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志趣寄托。青瓷的装饰工艺分为胎饰和釉饰两类。对胎的装饰包括刻花、印花等,图案涉及到人文和自然的多个方面,将具体生活艺术化体现了生活中的热闹和情趣,充满了人文气息。釉的装饰是主要的装饰方法,包括内部荡釉法和外部浸釉法,以青釉为主要釉色。釉色层次分明,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青瓷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统一平衡的,包括题材和背景要符合同一个主题,线条曲直要呼应层次协调,抒发的情感也要统一。

(三)青瓷的艺术内涵

青瓷不仅外观精美,也有内涵和意蕴的美。中国不擅长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通常用委婉和象征的手法表达。青瓷的设计理念中包含许多象征手法,许多自然界的物种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龙和凤象征着吉祥;鹰和马象征着自由;虎和狼象征着权威;牛象征着勤劳;鱼象征的钱财…这些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自然元素与青瓷的结合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艺术与自然的结合创造了一个个全新的生命体,里面承载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除了艺术符号外,中国的艺术还讲究意境的深远。意境美的营造基于自然,再结合人们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而成,即人们看到艺术作品时,心中的情感受到调动顿时融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青瓷的婉约之美是悠远的,瓶身的素雅和人复杂的情感与想象结合之后,便迸发出一种绵延的美,人的心境不同产生的情感便是不同。有的人观出了闲适的山水美景,有人观出了隐逸的情趣,有人观出了无拘无束的自由。青瓷制作是一个美的呈现过程,设计者旨让观赏者最大限度的感受其中的内涵。

三、青瓷的工艺

(一)青瓷工艺的发展历程

青瓷有着悠长的发展历史。早期的青瓷纹路比较简约,由水波纹发展为后来的划花纹、人字纹等。唐代时由于佛教盛行,青瓷的手法转变为雕刻、印花等,当时的瓷器以民用为主,而皇室的瓷器取名为“秘色”,是青瓷器种类繁多的开始。南宋时的迁都使大量的北方人迁往南方,青瓷器融合了南北方不同的工艺,青瓷发展到黄金时期。青瓷的风格由稳重向温婉发展,此时的青瓷胎薄釉厚,釉色温润如玉,釉层如哥窑一样有蟹爪纹、冰裂纹等纹路。古代君主的喜好和审美也影响青瓷的特征,明清时的青瓷深沉稳重设计上没有重大的突破,而刻花技艺得到了发展颇有韵味。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加上了中外交流,瓷器受到了国外的喜爱,促进了青瓷的发展。殖民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海上的贸易发展,青瓷发展受到了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青瓷在政府的支持下恢复了发展,现代的青瓷是融合了传统的工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发展,人们评论它为“泥是旧时泥,瓷是当代瓷”。现代的青瓷不仅在釉色上进行了创新,其装饰和工艺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

(二)青瓷的成型工艺

成型工艺是青瓷工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工艺始于三国时期,即采用泥条盘筑成器物,然后用木板拍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制成。唐代时,工艺流程中出现了匣体装烧,这种工艺使器物的大小和形状趋于一致,成品更加端正。到北宋时青瓷的种类增加,工艺趋于稳定,器物造型朴素敦厚。南宋的成型工艺更加完善,青瓷的釉色齐全,包括青色、梅子色等,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造型简洁大气,线条流畅,当时的青瓷出现在多个领域,有多种使用功能,如充当茶具、文具、茶具等。元朝时青瓷的体积增加,多生产大型器物。工艺包括拉坯、修坯、增加装饰物等。拉坯工艺始于宋朝,对青瓷的制造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朝的拉坯需要借助辘轳车的转动当做动力因素,有学者描述过制作的过程,即用双脚蹬转动机,使模型上的泥快速旋转,几次过程下来就做好了。模具工艺是比较常用的工艺,把泥浆放入模具,模具中的石膏可以吸掉多余的水分。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在当时的个人作坊和工厂内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捏塑工艺是徒手捏制而成,这种方法最早出现在原始时期,那时的人们将泥土捏成器物用来当做日常用品。这种方法成本低,不需要制作工具,捏制的瓷器原始自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三)青瓷的制釉工艺

青瓷制釉工艺中影响最大的化学元素是铁元素,铁元素含量越高,青瓷的颜色越深。不同制釉工艺的研制,使青瓷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特殊的石灰碱釉由石灰、石灰石和草木灰制成,少量紫金土的加入可以使坯体的釉色更加稳重。釉色的不同配比能让瓷器的颜色有差别,不同的釉色对胎的颜色要求也不同,梅子青色要求胎的颜色要白一些,而粉青釉则要求胎的颜色灰一些。厚釉烧制是青瓷烧制的一个特色工艺,其烧制需要高温,厚的釉层和良好的还原气氛。施釉的厚度对釉质有很大的影响,釉的薄厚和釉质的粘度有关,例如石灰碱釉粘性大,流动性差,可以进行厚釉的施制,厚釉可以通过好的还原气氛使釉色实现玉的质感。厚釉的气体不易排出,加上没充分溶解的石英颗粒,使釉层中含有未排出的小气泡,气泡和晶体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于其他釉色的美。

(四)青瓷的烧制工艺

青瓷的烧制工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瓷窑的工艺在不断进步,烧制燃料也由松木转变为煤气和燃气。传统的瓷窑由窑头、窑身和窑尾组成,窑头位于瓷窑的最低处,由砖砌成,是瓷窑的重要组成部分。炉门是铁制的,设在火膛口处,燃烧室直径达一米。窑身是瓷窑的中心部分,每隔六米左右设一扇窑门,为防止热量因为窑身过长到达不了后面,所以在每个窑侧身部分开设了烧火口,烟囱被设置在瓷窑的最高处,这样有助于延伸了火蔓延的距离。瓷窑的木头燃料一般为松木、樟木、榆木等,烧制之前要备好足量的木头燃料。瓷窑烧制的时间为两天加上一夜,包括多种工序。第一步是坯体放进匣钵,让它在温热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状态;第二步为装窑,是一个难的技术活。第三步是封闭窑门,除了投柴口外,其他部分需要用砖头砌起来,用泥浆把空隙填满。第四步是祭拜,青瓷制作中有祭祀的习俗。包括拜祖师爷、山神、土地等。烧制之前人们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在窑场祭拜神灵,入窑也要再次祭拜,还要用好酒好菜招待师傅。表现了人们对万物的敬仰之心。第五步是烧火,分为点火、大火和攻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要持续几个小时。最后一步为出窑。瓷窑的烧制升温快,降温也快,有利于控制好恒温,便于烧制优良的青瓷。

四、青瓷的创新发展

(一)青瓷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有青瓷企业的改革,一批工艺者和工人紧跟时代发展,纷纷进行了自主办厂,青瓷业的发展迎来了百花绽放的新阶段。现代的青瓷工艺模仿了古代制瓷风格,烧制出了一米多高的青瓷大瓶,还仿造古青铜器的造型制作出端庄典雅、大气古朴的瓷器。除了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金色釉、月白釉、斑纹釉、米黄釉等也被开发出来。青瓷的装饰也不断丰富,书法和绘画技艺被广泛运用到青瓷的装饰上。虽然青瓷工业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青瓷的产业规模不够大,工艺和装饰方面的创新能力仍需提高,缺乏相应的人才队伍,青瓷在市场上不占优势。关于青瓷业何去何从的问题,人们的观点发生了分歧。有人认为青瓷应该保持精致、高价值的风格,提高青瓷的欣赏价值,不应该走规模化生产道路,以免破坏青瓷的传统价值和形象。有人认为应该在青瓷业投入科技的使用,提高青瓷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走实用性的道路,积极开拓市场,贴近人民的生活。青瓷业的发展不应该受到局限,也不能被随便定义。这两种观点可以融合共通,青瓷业可以做精,也可以有实用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需求,青瓷业可以面向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适合人民需求的就是最好的。

(二)优化产业链

青瓷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财政机制,优先发展公益性财政政策,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企业要根据市场化水平合理利用资金,同时建立保障体系,建立配套的产业政策和服务政策。青瓷业体系的发展首先要保证原料的充足和优质,建立勘探、开采、配送、加工等一系列模式为一体的原料供应体系。对于产业链的中游来说,要提高加工的科技投入水平。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体系,积极响应国家的企业政策,引进如自动化、智能加工、3D技术等先进生产科技,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产业链的下游要积极开拓市场,在直播等网络销售流行的今天,企业可以和不同的电商合作,依托网络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引发新一轮收藏和购买的热度。探索互联网宣传和销售的模式。互联网不仅可以实现全国推广模式的覆盖,还可以使产品推广到海外,积极和外企合作,运用国际平台和“一带一路”倡议提高青瓷的海外认可度。

(三)提升创新能力

青瓷的创新遭遇了瓶颈期,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或固守传统,一味地模仿只会使青瓷的发展停留在原地。青瓷如何进行创新设计是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的问题,青瓷创新需要建立在传统的工艺和文化上,并结合当代的需求和审美观进行设计。青瓷技艺的创新可以通过材料的搭配来实现,例如可以在青瓷中融合竹元素来增强其自然韵味,也可以融合红木元素增强实用性,可以更好的搭配中国风房间的装修风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青瓷和金属材料结合打造成健康的青瓷保温杯,青瓷与木质材料结合成香炉等。青瓷的风格也应该趋向多元化,可以适当打破青瓷的婉约风格,利用粗犷的线条,几何的审美等增加它的奔放感和原始性。青瓷的装饰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大胆的创新,增加流行元素,使青瓷更具时代感。现代青瓷有很多创新的优秀案例,如龙泉青瓷按摩杯,即在青瓷茶杯的外部设计防滑的颗粒,增加了产品的实用功能。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制外来的文化,而是创造出具有东方特色兼具现代风格的青瓷,使消费者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信和共鸣。

(四)打造品牌

要想把青瓷业做大做强,需要打通销售市场,对青瓷业进行包装和推销,打造具有特色的自主品牌。可以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即根据某个区域或地方因地理区位、文化独特性或历史底蕴打造特色的品牌,以声誉拉动品牌的知名度,增加品牌的可识别度。区域品牌不仅带动当地的青瓷业的发展,对整个岗位也有很大的推动力。品牌集中了是消费者对该企业形成的整体认知,企业应该打造出自己品牌的独特竞争力,从产品的某一特性和产品的类别进行细化,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具有不同功能的产品。首先需要进行品牌定位。收集市场的信息和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喜好,并找准市场位置,这样才能继续安排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竞争力。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企业应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并建立多个产品供应和销售渠道,促进产品的营销。例如可以根据青瓷的艺术需求和实用性需求,运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价格机制,使不同层次的青瓷准确的对应市场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青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的,每个阶段的青瓷发展历程都离不开创新发展。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传承的目的。青瓷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映射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追求,也提供了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青瓷的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审美和科技发展,不断引领青瓷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釉色青瓷工艺
如意
龙泉青瓷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青瓷出越窑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