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结下造船情,而立逐梦蓝海间—小记2021级星友姚骏峰的船海情
2022-06-27江世亮
知道姚骏峰是2021年11月初,当时启明星协会正和复旦科研院筹划双碳主题的启明星论坛,2021级星友姚骏峰得知征集论坛报告信息后即响应报名,并提交了“从海洋高端装备助力海洋碳中和”的报告提要。尽管后续因疫情防控升级论坛无法按时举行,但姚骏峰积极参与的举动给论坛筹备组留下了印象。2022年3月,上海遭遇前所未有的高强度抗疫阻击战。启明星协会在统计星友参与抗疫的作为过程中,正在小区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姚骏峰传来信息,他在小区志愿者的支持下编制了“小区防疫手册”,这本服务于小区志愿者和居民,指导他们如何有序、正确做好快递取送、看病配药、团购消杀等事项的防疫手册很受欢迎。于是就起意相约姚骏峰做“今日启明星”采访。这也是本轮疫情以来第二位以视频会议接受采访的星友。
南汇教育世家,老爸是资深船模迷
姚骏峰是上海本地人,1990年出生于南汇惠南镇,独生子女。姚家长辈多是教师,在骏峰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奶奶是南汇中学物理老师。爷爷退休前是光明牛奶厂的工程师,骏峰进大学上机械制图课需要的尺规就是爷爷给的。骏峰的爸爸原是数学老师,一位资深船模爱好者,后来考了法官。骏峰的妈妈是南汇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的医生。“我的启蒙教育主要源于奶奶和妈妈。家里大人都相信快乐教育,没有让我上一些辅导班,但注重动手能力培养。我刚入学,爸爸就让我动手拆装收音机。大概到了小学二年级,老爸让我和他一起做船模。我爸是一个资深船模爱好者,关于老爸和船模的故事真是可以写一本书。”通过骏峰的描述,我了解到姚家是在惠南土生土长三代以上的南汇教育世家。骏峰记事起,每逢寒暑假他和表妹会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一段时间。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是:在爷爷家的宽敞客厅里,他和表妹先做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然后爷爷奶奶就会加入进来围绕作业中涉及的公式、定理是怎么得出的引导讨论,如牛顿三定律,他们会找出家里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做道具,还会随手画一些简单的模型草图帮助他和表妹理解。“有点像现在讲的头脑风暴,奶奶不是让我们去死记硬背,而是用孩子听得懂的话,结合简单的道具,一边比画着一边推导出定律。这样的教学效果真的不一样,学到的东西是印在脑子里的,很难忘记。”
七载寒暑建船模,少年种下造船梦
幼时与父亲首制船模
骏峰讲到他和爸爸做船模的经历引起我的兴趣。骏峰说这大概是在他刚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事。“老爸用了7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一艘正规的驱逐舰船模的制作,这艘驱逐舰足有1米多长,外形是仿制国外的军舰,用遥控方式操纵,电力驱动。船模材料主要是木料,造船图纸是在南京东路专门卖船模的店里买的。后来才理解这应该是老爸刻意为之。因为整个过程是让我从头到尾参与的,从打下手,到逐步负责一小块任务。”这个耗时7年的工程涉及用环氧树脂胶水一块块拼合船的骨架,电路板的焊接等。整条船按照木质造船工艺,在龙骨附上蒙皮后用纱布浆料一层层包裹而成。制作工具有锉刀、锯子、美工刀、砂纸、各种调漆等。“记得在完成了船体外形和骨架部分后我俩兴冲冲地拿到小河里想试下水。但没折腾几下,船就下沉了。原因是螺旋桨的防水密封性不好,导致电机进水故障。诸如此类的事故在造船中有过好几次,都是找到原因再修改。”
每当遇到挫折,碰到问题,骏峰的爸爸和奶奶都会不失时机地把碰到的困难化作求知的问题,鼓励他去查阅《十万个为什么》这类书中的相关内容,寻求答案。骏峰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初一时,这艘驱逐舰船模终于要整体下水试验了。为此他和爸爸专门到附近的公园租了一艘游船,等船行到湖中央,他们再把这艘驱逐舰放入水里。随着马达轰鸣,这艘“军舰”下水前行了,但当加速到一定的推力时,船体出现不稳、摇摆厉害的情况。回到家里分析原因发现是减摇鳍安装出了问题。爸爸和奶奶就把减摇鳍的作用说给骏峰听,然后让他查找资料。正是爸爸、奶奶等家人的用心和坚持,骏峰的少年梦里很早就嵌入了造船情结。“我小学时就与中船工业的船舶合过影,初中起我每年都会去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厅,其中与船舶制造有关的展厅都会让我流连忘返。这个与船结缘的经历在我童年记忆中难以磨灭,也影响和改变了我的志向和职业选择 。”
连连参赛获佳绩,开阔眼界练能力
转眼间,少年骏峰进入人生的高考阶段。这位理工少年的数理化成绩是拔尖的,但是他的偏科情况严重,语文和外语成绩不佳影响到他模拟考的总分。2008年,姚骏峰考进上海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进了上海大学后,他发觉这所学校的三学期制加夏季学期制的安排很适合他:“三学期制虽然感觉课程间隔很短,这门课刚考完又要准备下一门课的考试,但好处是给了我们更多自由探索和实践机会(比如大一操作机床近2个多月)。特别是夏季学期(7月~8月)的这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实践、实习活动。本科生阶段我利用夏季学期,前后参加了4个国家级和上海市的大学生创新比赛。”
姚骏峰所说的这些比赛包括由大连理工大学等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通用电气(GE)主办的大学生自动化控制设计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等。这些面向全国大学生、重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赛事从初赛到决赛一般长达6个月以上。姚骏峰举了他大一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大赛为例。前面经过海选,层层评选后,最终骏峰和另外两个大二学生组成的上海大学队进入全国决赛,与全国60支代表队同场竞技。比赛是统一命题,内容类似各个工科类院校都有的金工实习,要求对自行加工的两个工件完成过渡配合,加工误差小于2丝(0.02毫米)。骏峰告知,比赛过程涉及工件的车削加工(要求采用老式车床)、完成数控铣削、机器人自动化装配测试以及工序卡编制等。为此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了车工、机器人等的操作。尽管最终只获得三等奖,但是姚骏峰说他的更大收获是在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比赛时有三台摄像机对着)、自学能力(很多专
2002年,第一次参观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姚骏峰(右一)参加2009年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大赛
业内容是大二、大三学习的内容)的提升上。本科生阶段,姚骏峰所参加的4次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了三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和一等奖一次的佳绩。“为参加比赛,进大学后我很少回家,一年一大半时间的双休日、假期都在备赛。但参赛打开了我的视野,同场参赛者中有清华大学、哈工大这样的对手,同场竞技、互相切磋,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回过头来看,参加这种比赛获得的能力对我日后的成长帮助很大。”
研究生阶段遇良师,机器人课题奠基础
大四时,因为学习成绩居年级前十,加上4次大赛的成绩和大四时获得过校长奖学金,姚骏峰顺利进入保研名单。姚骏峰的竞赛辅导老师胡庆夕教授推荐他去找学院的罗均教授。见面并看了姚骏峰的材料后,罗教授同意接受骏峰为其研究生,但同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在一至两周时间里,在调研澳大利亚矿井搜救机器人文献资料基础上,提出一个上海大学如何做的方案。骏峰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一个三维原理样机模型。这样,骏峰从大四后半程起就进入罗老师团队参与课题,如研一开始他参与了南极球形机器人研制课题。这个任务由国家极地研究中心提出需求,希望研制的这个机器人能有较长的续航能力,同时能实时给出路经地点的气压、温度、湿度等信息,帮助中国南极中山站探寻站点冰架周边的安全路径。罗均教授的设计思路是让这个机器人利用南极风力资源驱动前进,并在探测期间每隔几分钟把搜集到的气象数据传到位于上海大学的电脑上。姚骏峰在课题中做的事情是参与总体设计和机械制造仿真,并与设备生产商和极地中心沟通。历时一年多后的2013年,这台直径2.8米的球形机器人由中国雪龙号科考船运抵中国南极中山站实地运行。2014年1月10日的《解放日报》以“机器人‘大球’南极漫游探测”为题对这一成果做了报道:2013年11月,“大球”与项目组专家们告别,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经过1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于2013年12月16日到达南极中山站,并于2014年1月2日16时在距离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进行首次极地试验。3分钟刚刚过去,也就是16时03分,上海大学项目组的电子邮箱就实时收到“大球”的第一封家书,其中包括当时所处位置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重要数据,此后每3分钟一封。罗均说,这就是“大球”在报平安,表明各个系统运行正常且稳定。全过程参与这个课题的姚骏峰受到的训练和学到的东西也为他日后的成长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球形机器人研发团队送行机器人(左一姚骏峰,左二罗均,右三谢少荣)
随精海系列搏激流,伴无人艇团队同成长
骏峰研三开始参与了“精海一号”“精海二号”无人艇的部分研制工作。其中精海一号他参与设计了笼架——定点布放回收无人艇装置——的研制;精海二号参与了低温电力系统的研制和部分外形设计。从“精海三号”起,他从参与上升到分系统和整船的设计研制,如用于近海领域的地质勘探的精海三号(6.5米长)整条船的机械部分设计是他负责的。到了“精海四号”——一款2.4米长,用于内河监测河道水质污染的无人艇——罗老师给骏峰压担子,让他负责整条船的研制。
精海二号验收时姚骏峰研究生毕业,而参与精海三号时他已经正式入职彼时刚成立的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姚骏峰本来已着手申请出国读博。看着骏峰这两年成长的罗均老师找到骏峰等几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征求他们对加盟无人艇团队的意见。罗老师认为无人艇这个方向是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的蓝海,是年轻人干事业、谋成长的难得机会。这几位年轻人的特点是都已经参与了精海系列无人艇的研制任务,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突出,有的还是独立担纲者。他们大都不擅长基础性研究,按照目前对大学教研岗位入职的要求,或许很难留下来。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成立给这几位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识人者,罗均也!
对骏峰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用他的话说,毕业后能有机会留校,换了一个身份继续在这个团队续写无人艇的故事,同时也是续写儿时的梦想。“犹记得幼年在家乡古钟园的湖面上测试父亲打造的遥控航模,一转眼,看到跟大家一起研制的无人艇徜徉在咱们辽阔的海域上,两种场景交错呈现在眼前,这是一种非常难以言喻的情愫。水下考古、水质检测、海图测绘、极地探寻等一次次任务的圆满实现,也给了我儿时梦想一个无限的畅想。”罗老师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为他们一一做了安排,以实验师的身份留校。姚骏峰还被委以研究院副院长一职,尽管并无学校的红头文件,但罗老师和研究院各位老师的信任让他如沐春风。从进入团队后到2019年7月离开上海大学加盟上海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有限公司,姚骏峰与无人艇团队共同成长,这期间获得了不少奖项,整个团队也越做越大,目前我国从北到南3.2万公里的海岸线和岛礁岸线,都遍布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研制的“精海”无人艇的身影。
听姚骏峰介绍这个无人艇团队的工作我是很感奋的。近十几年里,我先后访问过这个团队的罗均、谢少荣、蒲华燕等为中国无人艇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位星友。他们的不凡业绩、干事处事的能力和对年轻人的用心扶助让人难忘。姚骏峰对这几位老师一直存着深深的感念之情,他说如今在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彭艳教授、蒲华燕教授等的带领下,团队始终保持着勃勃向上的状态,在整个行业里都是甚有口碑的。
难断船海情,长伴蓝海梦
说到2019年加入上海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时,姚骏峰说大背景是发展海洋装备已是当时共识,这个多方出资共建的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的定位是成为带动上海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大学是该平台的牵头参与方,姚骏峰也就作为上海大学的专家正式加盟平台。一晃几年过去,虽然做了不少具体工作,但最值得说一下的就是骏峰牵头的“滴水湖无人船测试场”一事。
在无人船测试场控制中心介绍无人船测试场项目,该项目是面向智能无人船艇实景测试的综合性试验场,将成为我国首个封闭水域内无人船专业测试场
在上海从事海洋智能装备研制的业内人都会觉得一个莫大的遗憾是上海一直没有自己的“测试场地”。也因此一直以来,上海研制的这类海上装备的验收都只能是通过在会议室放测试视频等方式来完成。罗均等许多专家都力促上海市域范围能建设这样的测试场来弥补这样的遗憾。2020年,在临港新区管委会、经信委、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于临港滴水湖找到并获批了这块相对合适的水域。姚骏峰和同事们参与完成了滴水湖无人船测试场从方案设计到测试流程构建,从通航安全评估到电驱保障船落地等具体任务,并在今年成功试运行。这也标志着,未来在临港滴水湖将有一片属于海洋智能装备的孵化池。说起这个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测试场,姚骏峰兴奋难抑,因为上海终于有了自己的水上装备测试场,这也是上海要构建海洋装备强国梦的基础性设施。“就类似于发展汽车行业必定要有纽北赛道一样,有了功能完善的水上测试场就意味着你才可能有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
采访接近尾声时,骏峰告知近期有一些困难,但他说:“无论艰难险阻,继续为海洋事业奋斗,与同行的追梦人共同创造一片美好的蓝海是此生夙愿,这个不会变。”是的,透过视频那端姚骏峰的神态和话语,还有他发来的儿少时和船模合影照片上的眼神,更从他和造船割舍不断的故事里,我分明读到一个年轻人的造船情、海洋梦是那般的炽热。祝福海洋追梦人姚骏峰!
江世亮采写于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