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022-06-27张军军李彩红

四川水泥 2022年6期
关键词:锚索基坑软件

张军军 李彩红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0 引言

BIM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利用BIM技术,能够将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特征通过数字化展现,便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各参与方实现数字信息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可实时了解工程进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土木工程应用并融合BIM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模式实现创新,而且也有利于土木工程实现更好、更快的信息化发展。由此可见,加强BIM技术研究对促进土木工程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1]。

1 BIM技术的特征

BIM技术已经成熟,其具有以下特征:

(1)可视化特征。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因此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协调性。BIM技术能够协调施工的各参与方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让土木工程施工变得规范合理,能够避免施工的不合理性;还能够让施工方和甲方实现实时信息交流,进而可对施工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2]。

(3)模拟性。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BIM模拟性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东西进行模拟实验。

(4)一体化性。基于BIM 技术,可实现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贯穿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

(5)可出图性。BIM技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还可以帮助业主出图纸。

2 工程概况

某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共计占地面积约为6.8万m2,建筑面积总计约22万m2。基坑面积约4.9万m2,基坑南北长约405m,东西宽约135m,周长约是1125m,基坑开挖深度是3.5m~16.5m。综合现场情况,拟定基坑支护采取预应力锚索+排桩方式进行支护,预计使用预应力锚索2075根,成孔直径都是15cm,工期为4个月。基坑支护施工时,按照实际需要及基坑四周环境情况,决定在基坑东侧使用永久性锚索,其他位置则都是用临时锚索,且锚索实际数量会随基坑开挖深度变化而变化。

3 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3.1 地理位置特殊

该项目基坑的西侧有两层高的变电站;在基坑北侧顺着东西走向的红线,有一排工业厂房和公共基础设施,工业厂房基本都是采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及砌体结构;在基坑的南侧存在既有市政道路。因此,在基坑施工前,就必须要将现场的地质、地形、既有建筑及管线等情况勘查清楚,以确保此次基坑锚索施工高效优质进行。

3.2 地质条件复杂

基坑开挖之前,对现场做了全面的地质地形勘测后,得知现场地质土层主要包括素填土、粉土、砂质士、卵石层、强风化泥岩及中等风化泥岩等,具体岩性指标如表1所示。此外,现场地下水位比较高,且水量较大,基坑降水也是重点。

表1 现场土层岩性指标

3.3 锚索数量多

该基坑项目开挖施工及支护作业比较复杂,预计使用2075根锚索,且现场有22处阴阳角。所以支护施工时如何布置锚索位置,避免阴阳角锚索发生碰撞是重中之重。

4 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该基坑项目中预应力锚索施工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基坑支护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高预应力锚索施工的效率及质量,基于BIM技术,结合工程图纸及勘测报告等,运用Revit软件建立了基坑支护桩锚的三维模型,以便辅助施工[3]。

4.1 构建基坑三维模型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勘测资料,通过Revit软件构建了相应的基坑三维模型。但在建立模型时,Revit软件内没有现成的腰梁、锚索等构件的“族”,便自行对相应的“族”进行了设计,例如:在建立锚索族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射角、自由段长度、锚固段长度、锚索直径及材质等。建立好锚索族之后,在后期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整锚索族的参数,以便设计及施工[4]。

建立相应的族后,开始构建基坑三维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在Revit软件中点击建筑样板,创建新的项目;

(2)通过“体量和场地”的“地形表面”工具构建出基坑场地模型;

(3)在模型中输入基坑大小、高程等参数;

(4)通过“建筑”对话框中的“标高”及“轴网”工具,构建支护结构的标高及轴网;

(5)通过“族”工具栏中的“混凝土圆形桩”功能构建出排桩模型;

(6)使用提前建好的“锚索族”构建锚拉桩支护模型;

(7)使用“族”工具栏中“梁”构建出冠梁模型。

4.2 碰撞检查及设计优化

建好基坑及支护结构三维模型后,将模型数据传入Navisworks软件,通过其中的ClashDetective工具对锚索施工相关构件进行碰撞检测。此次碰撞检测总计检测出了300余处碰撞点,其中,同类碰撞和不同锚索施工碰撞占比达到了90%,排桩与锚索碰撞只占10%。这主要是因为该基坑结构是不规则的、阴阳角比较多,且四周环境复杂,易出现锚索碰撞,主要集中在锚固段及自由段。因此,在BIM模型中对碰撞位置做了相应的调整及优化,然后再导入Navisworks软件中再次做碰撞检测,直至不再出现碰撞问题。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与设计单位沟通,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最终去掉了两根锚索,优化了7处阴阳角的设计以及300根锚索。同时,也对300处碰撞点均做了优化调整。

在检测锚索与既有建(构)筑物碰撞时,该项目基坑四周地下管线、既有建筑物、市政道路等比较多,基坑西侧17m处有两层的变电站,该变电站为钢筋砼结构,基础标高低于基准面以下约3m~20m。结合设计图纸及BIM模型可知锚索长度均>23m,最大长度可达34m,钻孔设计角度是20°。通过现场测量和模型碰撞检测,发现施工时钻孔角度是符合要求的,但是也会跟变电站的东南角发生碰撞。经讨论及优化调整后,最终将锚索钻孔施工角度调整为了25°,既保证支护效果,也避免了碰撞[5]。

4.3 BIM技术的其他应用

(1)将基坑支护结构三维模型建成后,也可利用Revit 软件将三维模型编辑成漫游动画,在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有效指导施工。

(2)基于基坑支护的BIM模型,也可以将各区域施工所需的材料及配件的用量精确地计算出来,以便给材料采购和材料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可使用Navisworks 软件将基坑支护模型制成模拟动画,对基坑支护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程模拟,使相关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随着施工的推进,材料的实际消耗量,而且还能推测工期,进而可为施工材料管理及进度管理提供帮助。

(4)可将基坑支护三维模型导入Lumion内进行渲染,以便直观的查看实际效果。

(5)通过BIM 5D技术,可以实现对基坑支护施工的实时、高效管控[6]。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项目通过应用BIM技术模拟基坑支护施工,有效解决了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难点,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共计节约工期15 天,总体成本节省约50 万元。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土木工程建设企业应对现有施工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应用BIM技术模拟、指导、协调项目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优化项目质量。土木工程建设企业在应用BIM系列软件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BIM软件或软件组合,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为土木工程行业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猜你喜欢

锚索基坑软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禅宗软件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软件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