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口陉古道传统民居形态特征研究
——以玉露岭段为例
2022-06-27杨文斌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文/杨文斌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夏雅婷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1 古道相关简介
滏口陉是太行八陉第四陉,狭义上东起“滏口”(北依鼓山,南靠神糜山),西至黎城东阳关;广义上一般古指连接邺城通上党郡的全部主次驿路,包括北侧车马大道和南侧人行支线。
1.1 古道线路
邺城过磁州(今磁县)通上党玉露岭段人行道路组成部分形成于东汉末年。该时期线路没有明确记载,涉县志道:或越玉露岭入境,经岭底、关防至西达与涉(县)林(县)古道相接,达涉县城[1]。
根据磁县、涉县以及黎城县志,滏口陉南侧人行支线明嘉靖时期路线为:自滏口向西过羊角铺、两岔口至甘泉后转向东北行,途经东西达村、石岗、涉县、赤岸村至辽城后,转向西南过源泉、洪井乡、古县进入黎城境内。
1.2 古道由来
通过实地调研并询问村民得知,该道是商纣王到西顶降香时修建的,古称“黄路”;隋朝末年,李世民即位并于公元631 年扩宽道路,此后改名为“御路”,该路所经山岭随时间变迁改称“玉露岭”。1964 年,周恩来总理视察磁县时也问过:“我知道你们这里有御路,现在还有没有?”后经河北省文物专家考证,这条御路更多时候是古时经商通行所用的商道,把传统的滏口至涉县道路至少缩短了30 多公里,是滏口陉的重要补充道路。
1.3 古道现状
御路经过时间的历练,目前保留比较完好的就有南起磁县北岔口村北至涉县岭底村一段,两个村落都为中国传统村落,两村至今仍保留着古道的痕迹,在调研的过程中,村民们都很热情地向我们指出古道所在位置。
古道入口处海拔约550 米,山口处约732 米,为相对平坦的方正石板条路面。据两地村民介绍,自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直通涉县的穿山公路修通后,该条御路就彻底荒废了,因许久不用,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已不见当年盛况。据资料记载,御路上有古赵长城烽火台、枣子关遗址以及乾隆三年(公元1738 年)重修御路的石碑记载。古道地形及现状,见图1。
图1 玉露岭段人行古道地形及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2 玉露岭段民居特征
由于早期滏口陉大量的军事战争事件和后来频繁的经济贸易导致了古道的出现和发展变化,自此大量的文化现象在滏口陉上广为传播,其中就包括传统建筑形制和建造技术等的统一变化。滏口陉是连接邺城(漳水之北位于今邯郸临漳)通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长治地区)的全部道路,那么在这条古道沿线的传统村落和建筑文化一定是包含两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求同存异。
以玉露岭段南端北岔口村和北端岭底村为例,两地大部分民居都为冀南特有民居形制:平面特色“两甩袖”;立面青砖黛瓦,主房二层硬山顶,厢房一层平屋顶。越往北走,晋东南特色民居越多,比如箍窑、“楼院”式棋盘院[2]由普通四合院排列组合形成,立面以木制阁楼式为主,外墙土坯砖搭配麦秆黄土抹面。
2.1 北岔口村传统民居
北岔口村位于磁县陶泉乡,始建于公元前1058 年,原名“东岭底”,距今3000 多年历史,2013 年被收录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内大部分街道均为青石铺设,主要有六条青石板路,长4200米。该村以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为主,保存完好率达85%以上,因地处太行山深处,因此石砌房屋较多,因山就势、错落有致。
由于该村位于山地,群山环抱,用地面积狭小,村落民居院落面积都比正常的要小,一些大户人家的院落受规模形制影响则呈狭长形,所以冀南民居特色不突出,在此对村落形态不作过多赘述。立面大部分都用石砌,且部分地方利用山地高差,挖土掘地用石块垒砌箍窑,背阴面阳,生态性良好。在村西北角一典型窑洞进行测绘,平面上每孔窑进深7.9 米,开间4.6 米,石墙厚0.4米,形制相同,立面由门窗和亮子组成,增加窑内亮度,共五孔窑(图2)。该窑洞现已荒废无人居住,该村大部分窑洞现状如此,可见窑洞功能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居住环境要求,且在位于满是院落民居的冀南地区属于弱势地位。
图2 北岔口村石砌窑洞立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岭底村传统民居
岭底村因坐落于凤凰岭脚下得名,始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 余年历史。元末社会动荡不安,战事繁多,中原地区人口伤亡很大,明初皇帝听从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进行屯垦性移民,下令山西泽潞二州(今晋东南)迁出人口至河南彰德府(下辖安阳、汤阴、磁州和临漳等县)[3],该村赵、李、郝三大家族就是该时的山西移民并随着村落的发展而壮大。而此次移民的迁出和迁入地均符合滏口陉起始点,所以通过滏口陉玉露岭段人行古道来研究明清时期山西、河北两地的族群互动和物质文化形态的建筑学发展,是符合史实且具有长远意义的。
该村以清代民居为主,赵、李、郝家大院等45 座较完整的院落,依坡就势,构建了冀南山区典型的古村风貌。院落以四合院和三门两进两甩袖两种格局为主,院院相通,是典型的冀南民居院落。房屋建筑材料基础部分为石材,上部或石材或青砖,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赵家人乐善好施,家族出了赵怀芳、赵怀芝等五位秀才。赵家大院共有42 处宅院,院落利用地形地势,从低到高每个院落相通[4]:厢房平屋顶连接主房正立面二层小门;前排院落主房背立面二层小门连接后排院落地坪,环环相套,是古人经时间推敲得出的成功实践。如图3 所示为赵家武秀才赵怀兰之院,建造于160 年前,占地700 平方米左右,砖石结构,是典型的冀南四合院民居。平面棋盘二进院带“两甩袖”,倒座大门位于主轴线上,等级较高;厢房和主房通过“甩袖”连接,前后院通过带仪门的随墙和二进门连接;厢房前低后高,前院厢房一层平屋顶,后院厢房二层双坡布瓦顶,正房二层青砖硬山顶;前院厢房屋顶通过院内铁楼梯上达,从后院二楼厢房侧门通过可达正房二层,动线流畅。整体建筑前低后高,中轴对称,凸显出森严的等级秩序;正房门楼雕刻精美,工艺考究;前后院厢房层数不同,较为特殊,可能受战时逃生线路安全的影响。
图3 岭底村赵家武秀才院鸟瞰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李家主院落位于小寨山山坡上,受地形影响坐西朝东。建筑本为二进院,前院厢房和倒座损毁,后院厢房改建,仅正房保存较好,但仍无人居住。正房面阔七间,中间三间为厅堂,两侧分别作书房和休憩功能;木制门楼内退1.2米做过廊,两侧突出表层为青砖,是晋东南木制楼阁式立面和冀南青砖黛瓦相结合的产物,正房立面见图4。
图4 岭底村李家主院正房立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古道和民居活化保护
3.1 古道活化保护
古道的整体保护首先要注重驿道本体的修复,对于现存的道路要及时进行清理杂草和施工整修;其次要注重沿线遗存的修复,通过文献搜集和实地勘察弄清古道包含的所有部分,包括道路上的驿站、茶亭、码头、桥梁、关隘、卫所等配套设施,不埋没任何历史存在过的痕迹;最后注重连接系统和标识系统的建设,让历史得以铭记,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中国地大物博,除了太行八陉,我国还有许多其他遗存的文化线路,比如万里茶道、丝绸之路、梅关古道、南粤古驿道等,每条道路都展现了历史交流的痕迹,代表了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因此在古道保护上要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保存,增强情感认同和景观价值,使古道重新焕发光彩,契合整体村落环境。
道路与聚落密不可分,古驿道为村落带来人口和资源,村落为古驿道提供补给和支持,我们需要保护的不仅是那些因道路而兴旺的古城镇、村落,还有相关的风俗节庆、传统手工艺和传说故事等。通过振兴乡村旅游业、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文创产业等措施,增强特色村落和古道的文化吸引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进行活化保护。
3.2 民居保护现状
(1)民居保护程度分化严重
民居保护分为四档,一档为有红色历史或伟人遗存的民居建筑,一般为公用,有政府的资金和管理支持,保存或修缮完好,长期闲置;二档为有居民自住的普通传统民居,保存一般,仅维持正常居住使用等功能,部分墙体、屋顶和结构存在损毁坍塌风险;三档是因功能落后和保护意识不强又急需入住的民居,通常会推翻重建为现代式;四档是无人管理,已经坍塌,杂草丛生的传统民居。
(2)功能落后等原因导致整体风貌欠佳
普通传统民居功能落后,加上村民数量逐渐减少,一些部门无作为,使得不少民居保护不佳、损毁或重建新式民居,导致村落整体传统风貌不统一,大大损害了村落发展利益。
(3)修缮技术和资金欠缺
施工团队照本宣科,不懂专业知识,凭借经验来完成修缮工作,但这不吻合该村落和建筑的独有特点和地域性文化,修缮技术有待提高;其次修缮资金欠缺,其中牵扯利益太多,需要花费几年的不懈努力申请拨款修缮。
(4)保护意识有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每个村落遗留下来的70%左右都是老年人,通常他们保护意识较强,但碍于身体行动不便,心有余而力不足。
3.3 民居活化保护
民居的保护策略首先是修旧如旧。每个民居都有生命力,有其特征,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所以在修整传统民居建筑的时候必须要修旧如旧,保留其原有的民居特征,尊重历史,尊重原生态。
其次,需要在保护更新的前提下提升文化影响,可大力挖掘红色旅游资源,通过修缮和改造民居,可以还原居住功能、复苏原本功能、作为民宿和置换功能等方式,部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民居可以打造为历史陈列馆等,可作为旅游景点存在,改变原有功能,提升整体文化价值。
最后,需要在整体调控的策略下进行民居的活化保护,保护民居地域性特征。每座民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村落的一个部分,在保护过程中需要持有整体观念,使其在保留自身特征的前提下融入整个村落,不突兀,达到和谐统一的局面。
结语
滏口陉作为连接河北邯郸和山西长治的古道,孕育并承载了无数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其中御路岭段的传统民居只是这段历史长河上很微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传统民居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形态特征的非物质文化,等待笔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