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幻映象话玉雕
2022-06-27丁德志马鞍山文心雕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丁德志 马鞍山文心雕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玉雕创作题材研究
玉雕刻题材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人物、花鸟鱼虫类、神兽类、山子类、器皿类这五大类。这是最常见的,也是雕刻师们最喜欢,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挂件、手把件、摆件,内容则有仿古、人物、龙凤、灵兽、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尤以仙佛天王力士为盛,想是祈求仙佛保佑生活安定吉祥吧,这也应了玉雕行业里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雕必有功,功必有意,意必吉祥。玉雕匠人们的创作真正的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小到身边的蚂蚁,大到神话里天宫宇宙,无所不画,无所不雕。
俗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世上男子往往性格较为暴躁,而佛教的观音菩萨大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征,“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性格温和,常怀慈悲之心。女戴佛的“佛”是弥勒菩萨,并且是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像。因为世人认为女人心胸狭隘,而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像是笑脸大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因此女戴佛,则是希望女人能够多一些平心静气,豁达心胸。
除了禅宗的佛教造像,近些年来,藏传佛教题材的造像逐渐盛行,白度母、绿度母、黄财神、各种明王,寓意大都为祈福求财、保佑平安之意。
道教为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因而,道教的人物、典故常常也被用作玉雕人物的题材,老子出关、道德经、八卦图,也都是玉雕道教题材常用的标志,往往代表的是智慧、易学、哲学。
玉雕表现的神仙人物题材,大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八仙过海(明八仙、暗八仙)、福禄寿星、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等等,夸张的造型配上欢乐的神情,都给人其乐融融的喜感,因而也广受大众欢迎。
武将题材,雕琢的多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能征善战之勇士,如关公夜读春秋、武松打虎等,天兵神将则以四大天王、钟馗捉鬼、大圣降妖、以及门神诸将为常见,祈求的是除鬼驱妖永保平安。
祈福求财是大众中常见之心理,因而在庙寺、商贾的店堂或一些民宅中,常能见到供奉着财神,香火也十分旺盛。财神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祭祀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为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藏传佛教供奉的财神为黄财神和黑财神。玉雕财神常见的都为上述诸神。
昭君出塞,贵妃醉酒,西施浣纱,貂蝉拜月四大美人的典故,还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李纨课子等,都是长盛不衰的玉雕仕女题材,玉雕神话题材有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山鬼,近代玉雕仕女题材有取自戴望舒的作品《雨巷》、丽达与鹅等,配以山水景物、家具物件,展现出一幅幅动静结合的曼妙景致。
儿童题材是玉雕的一大门类,天真烂漫稚气未脱的婴儿肥造型人见人爱,题材也是神话人物、民俗民风兼具。玉雕童子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至今仍绵延不断。诸如《童子戏财神》或《刘海戏金蟾》玉雕作品,寓意着财源滚滚,八方来财。玉雕《百子图》则表现出踢毬跳绳、斗蟋蟀、放风筝等诸多童趣,《百子图》寓意一家和乐、儿孙安康、多子多福。
玉雕人物题材的还有文臣谋仕、耄耋老人,李白的诗词、屈原的《九歌》,则多为文人雅士所钟爱。
上述玉雕人物造像,表现柔美的女性,以“S”形身段造型为美,婀娜多姿的神态呼之欲出,而武将天神文人雅士则是以舞台戏剧中人物亮相的造型,方能彰显威武雄壮的霸气,“文胸武肚美女腰”是对雕琢文官武将仕女造型气势生动描述,表现人物的着装状态,其根本的雕刻原则是“衣不伤骨”,对人物衣物的纹饰的雕刻不能过深,需要把握住人物皮肤以外。
五灵玉雕题材有龙、凤、麒麟、龟、虎,泛指飞禽走兽,囊括了羽虫、蠃虫、毛虫、鳞虫、昆虫。羽虫主要指飞禽类,凤凰、仙鹤、蝙蝠、喜鹊、鹌鹑、鸳鸯、鹭鸶、鹦鹉各具吉祥喜气之意;飞虫主要指麒麟、貔貅、象、熊、蟾蜍、仙鹿、寓意吉祥招财;蠃虫意指倮虫类,《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时则有蠃虫之孽。”指无磷甲毛羽动物,有时专指人类;鳞虫类有龙、鱼、蛇等具鳞动物;毛虫指虎、豹、狮等长毛动物。
昆虫类则指蝉、蝶、蜂、蜻蜓、甲虫等。凡此种种,谐音口彩,内含寓意均各具美好愿望,多子多福、招财聚财、祝福平安皆为吉祥之意。
仿古玉,用现代玉仿制古代玉器,图纹样多慕青铜器纹样,也以汉代玉佩为形制纹饰,仿造者必须具备深厚的雕琢技艺,从器型、纹饰乃至雕琢技术都刻意模仿,甚至能逼真地模仿出汉代玉佩上的游丝跳刀方法.线条若断若续,往往使一些有经验的鉴定者也难辨真假,仿古玉件高古韵味十足,古意盎然。
玉雕器皿类是玉雕行业的重器,始于商周,到了清代,玉雕器皿的品种、数量和技艺都达到顶峰。品种有瓶、豆、簋、熏、鼎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先生师承清宫廷器皿玉雕一脉,有六十多年从艺经历,观其玉雕器皿作品,能使人真正感受国之重器,精妙绝伦的薄胎工艺,玉雕器皿厚度仅有一毫米,能在水上漂浮,又称“水上漂”。令人心惊胆战器皿的掏膛,精湛的上花工艺和掐环工艺,连吞头及活环都被镂空雕花,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天下山子出扬州。清代宫廷内府陈设所用之玉雕山子多是由扬州所琢制,最著名的玉山子当属《大禹治水》。玉山子作为一种特殊玉器,出现于两宋时期,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玉山子通常以山体为主,其上分别雕出林木亭阁、人物动物、流云飞鸟、流水瀑布等,景致层次分明,各具形态;这种山林景观的雕刻,从取景、布局到层次排列,都表现和渗透着山水画的章法,同时又有别于绘画,有着玉雕工艺独有的魅力。
除上述玉雕种类,还有一种文人雕刻锦灰堆,近年亦呈蓬勃之势。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起源于元朝,盛行于清末。近十几年来,玉雕锦灰堆借鉴了这一独特艺术的手法,对于重皮色籽料和沁料来说,锦灰堆这种题材十分合适。即使材料的玉质不好,绺裂瑕疵较多,通过玉雕师巧妙的设计,设计摹画若干重叠交错的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古代钱币、缺损的拓片、青铜器纹样、汉瓦当等等,也可以变拙为巧,化腐朽为神奇。
二、传统书法绘画与玉雕创作的关系以及影响
传统书法与绘画从来都是玉雕艺术雕琢创作的源泉。然而,直接以书画艺术形式的面目出现,则是明代陆子冈的子冈牌问世。子冈牌始于明而极盛于清。玉牌正面施以山水,人物,背面镌刻真草篆隶等书体。子冈牌这一艺术形式开创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运用于玉雕艺术的先河,也使文人玉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同时佐证了文人画同时同期,同宗同主。艺术但有文人参与,莫不弥珍。书法融入玉雕艺术,直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元素,而汉字以象形为本源,其本身历经甲骨文,石鼓文,大篆小篆,汉隶,魏碑,正楷及行书草书等的演绎,已形成了寰宇独一的书法艺术。意象丰富,律规可朔。中国文字的点划,结构及形体与西方的文字结体迥异,变化微妙,形态多样。通过点线间粗细,强弱,急缓等的变化,构成面上的气韵。而点线上以书写内容为主导,表现了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布局,营构了气息贯通的章法布局。或奇绝,或豪迈,或俊秀,或醇厚。从而给书法艺术注入了强烈的情感符号和艺术色彩。正是由于书法艺术的唯一性,又富含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趣,书法艺术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专注。历朝历代涌现出的书法大家,如魏晋二王,唐宋间苏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米芾等。元明以降,赵孟頫,文徵明,翁同龢。一朝一代,名家辈出,不胜枚举,于此就不一一赘述。
盈寸之间天地宽,毫厘之境显山水。玉雕艺术形式是文人参与玉雕的结晶。文人投身玉雕艺术,首先其自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尤其是儒生文士入手,诗书画印俱佳而兼美,因而在设计玉雕上,常能浓缩诗书画印于一体。方寸之间积淀着精湛的玉雕技艺和书画文化底蕴。真草篆隶,字字珠玑,笔力遒劲,点画之间,铁划银钩,遂令观者拍案而叫绝。
玉雕书法艺术的创作可分为阳刻,阴刻。其阴刻中,当字形较大,雕刻手法与碑刻咸同;而字体仄小,则类归微刻。玉雕书法的创作对制作者素质的要求颇高,必须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玉雕书法之雕刻有一定的制作流程。先是在玉件上安排其章法格式,然后再用毛笔书写出雕琢的内容,这一过程须严谨书写,不敢苟于一丝,书法艺术在此浓缩于方寸之中。雕琢者有了坚实的书法基础,熟练于雕刻技艺,起底凸字而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点划之间提按顿捺,笔锋彰显,尤能表示出书艺金石的韵味。微刻书法的创作,要安排好整篇内容的书法布局,直接用砣具在光滑细润的玉石上直接进行书法创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玉微雕书法乃微雕艺术中最艰辛,难度也最大的一门雕刻技艺,与普通的玉雕书法技艺迥异,它要求雕刻者具备娴熟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书法功底,以刀代笔,通过刻刀转,捻,顿,按,来呈现书法的笔划笔锋,以达到书法创作的要求,甚至能够表现出草书中的飞白效果,技艺高超者在盈寸间刻绘仍如闲庭信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玉微雕书法创作对雕刻工具和玉石材质的要求极高。而玉本身作为书法创作的载体,玉面的平整度要高,不能有凹坑,砂粒及绺裂;甚至玉料的脆性也不可明显。起层或平面上软硬不均都会给玉微雕书法带来困顿,从而导致创作不能物尽其美,甚至是失败。单个砂粒大小的面积可以微雕几个或十数个文字,所以必须选取质地细腻无瑕的玉料以作雕刻用材;同时将玉面磨平抛光,达到镜面效果。明朝陆子冈兼具玉雕和玉微雕的高超技艺,在玉微雕上赖以成名的是其拥有一独门利器“昆吾之刀”,玉微雕的刀具凡历代大师从不示人,因而玉微雕从古至今如庐山真面,充满了神秘;从艺者讳莫如深,绝口莫提。工具和制作技艺从艺人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探索刻刀的材质和制刀工艺,从工具钢,弹簧钢,身边可以找到的锉刀,锯条乃至缝衣针,钩针,逐一实验。在历经多年无数次的失败后,摸索出硬质合金是制作微雕刀具的最佳用材。
中国书画融入玉雕创作,玉雕绘画与玉雕书法同步是文人介入玉雕艺术以后的事情。由于玉材价格昂贵且经雕饰过士子随身携带把玩,常会将绘画缩小数倍于方寸盈握的玉器上。天高云淡,水远山长,竹喧莲动,梵磬声闻,颖毫毕现。因而玉器雕琢须具备准确的绘画造型能力与诗词歌赋等文化底蕴;无论是花鸟虫鱼,亦或是人物山川,皆须造型准确而得意象深远之功效,“山色空蒙雨亦奇。”随诸汉末玄学思想的肇兴,清流标榜隐逸,江左秀丽山川给人以自然之大美,福祉若此。张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道出了艺术家对山水画创作的追求与理解,亦同时对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山水画始于魏晋六朝间,然真正发展时至隋唐及两宋。南唐二主首开画院,之展子虔《游春图》,之宋徽宗别以为重,南北画派始有肇端,而况亲力亲为,瘦金体成,千年一人。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从事山水画的创作,为山水画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江河叠涌,钱塘秋潮,浩淼无边。而这样多变的风格和成熟的技术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笔墨是山水画作品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精神,山水画的审美价值涵盖于作品的意境中,反映在作品的墨迹上,落实于人文精神。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无不从这些元素构成得到架构支撑。传统山水画遵循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表现法。小桥流水,山石林木,云雾岚霭。而一江一河可分诸侯国境,然亭台楼阁则显阆苑春深。车舟行旅,渔樵耕读,凡林林总总,莫不囊于画图中,假纸寿千年而泽后。玉石寿同寰宇,描画刻绘,又当是怎样的泽惠呢?
玉浅刻山水画艺术兴起较晚,以山水画入玉刻散见于近些年的媒介。玉浅刻山水遵循传统山水绘画的“三远”法则,同时在技术制作上与传统山水画又有根本的不同。与玉雕书法一样,玉浅刻山水也是以刀代笔,也是以转,挫,顿,拖捺的手法去表现山水画中的软硬虚实线条和体积块面,亦即勾勒皴擦,渲染,如披麻皴,解索皴,斧劈皴等诸多技法,都是用刀具在光滑的玉面上刻绘出富有变化的皴法,来模仿在宣纸上的勾勒皴擦效果,运用这些技法用虚实表现出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从而达到传统山水画创作的效果和意境。玉浅刻山水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巧妙掩饰玉之瑕疵,包括利用玉石上的绺裂,皮色脏棉僵进行创作,使其瑕不掩瑜,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为近现代玉雕创作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玉雕浅刻人物多以写意人物,白描佛教题材居多。写意人物的创作一般以名家画作为蓝本,大刀阔斧,寥寥数刀就准确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形象。奔放处信马由缰,细微里毫厘尽显。既有豁达的粗放线条,也具流畅圆润的笔法,颇得大写意的神韵。而若进行创作式雕刻,则须速写以收集素材,再构图立意,待设计稿完善后,始将图稿描绘移至玉牌上,再行雕琢。玉浅刻白描人物的创作与写意人物的创作相同。先行设计构图,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比例结构,衣服饰品等,再用墨精准地勾勒出富有变化的线条。待完稿后,就可将其移至玉器上,以刀刻绘出圆润,粗细,起伏有致的白描线条,在玉器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花鸟画的出现则早于人物画和山水画。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的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虫鱼,畜兽,林木蔬果等植物。至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具有相当水平的花鸟画作品。如顾恺之《凫雀图》,史道硕《鹅图》等。花鸟画的独立成科始于唐代,擅长画鹤,马,牛,虎,鸡,犬,虫,竹等凡80余人。从他们的画作中已能管窥准确描绘出的结构和动态。南宋徽宗偏临安一隅,仍不爱江山。然书法造诣精深。有宋一代,出现了以水墨表现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及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的精神及坚韧节操寄予“四君”“三友”上;以文同,苏轼等为代表的文人画,为花鸟画注入了一股清新气息,亦开创了文人花鸟画的先河。清代郑板桥的墨竹独具个性,更盛誉有加!近代画家齐白石的虾,悲鸿先生的马亦常为世人津津乐道。
花鸟画分写意与工笔,玉雕花鸟画多以写意形式为多,其中又以岁寒三友或梅兰竹菊内容为雕者与观者共爱,虽雕琢于盈握小玉牌上,甚为文人士绅所喜爱。简洁明快的书画题材,是他们追求的信念和高洁人品的表征。
玉雕花鸟画主要有浮雕与阴刻两种表现形式,运用刀具或凸起,阴刻都能表现出文人花鸟画的精髓,近些年来这种形式被愈来愈多的文人墨客所钟爱,其中所刻精品,藏家珍赏咏叹不吝于言辞。玉雕动物也是以阴刻为主要形式,且其中又以与绘画异常类似的浅刻最受青睐。准确的造型,精细的毛发肌理,于刀下尤为逼真,广受玉器收藏者赞许。
结语:将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引入玉雕创作,近些年来正方兴未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果。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为玉雕行业吹入一阵清新的空气,也将文人的理念带入这一传统行业而使老树新花。书法与绘画虽然是两门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又是一对姊妹艺术,在玉牌这一小小的方寸之间,书法与绘画艺术又得到了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