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透过现象揭本质,展示境界和格局

2022-06-27谢涛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4期
关键词:同类论点议论文

谢涛

【技法指津】

高考所考作文倾向于议论文,一是因为选拔人才,重点是考查考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而议论文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二是考生写议论文有章可循,阅卷老师评阅时也有规可守。另外,在以“立德树人”为高考总目标的今天,作文又被赋予展示作者格局、胸襟和情怀的任务,所以,格局大、胸襟广、情怀厚等又成了议论的另一个高要求,这并不是在推崇唱高调,而是在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倒逼考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放眼天下,关注现实,融入时代,学以致用。

一、巧设论点——精准审题,定好“半壁江山”

写作考场议论文时,如何通过迅速审题巧妙地设置出新颖独到、深刻脱俗的中心论点而使自己的文章纲举目张、拥有高雅有趣的灵魂,是赢得阅卷老师青睐进而获得高分的关键。

(一)纵向深入,探根究底

“纵向深入,探根究底”,即通过对材料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层面上的追问和探究揭示事物的规律,发掘现象的本质或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自己个性化的结论,提出自己独特、深刻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横向拓展,辩证分析

“横向拓展,辩证分析”,即运用全面、发展、联系、矛盾的眼光审视材料内容,要求在遵循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围绕某个话题或问题,从由主到次、由点到面、由正到反、由具象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古到今、由传统到现代、由国内到国外、由自然到人生、由自我到他人、由个体到集体等层面上展开思辨性的联想、分析和思考,从而提炼出独特、深刻的观点。

(三)反向求新,反弹琵琶

“反向求新,反弹琵琶”,即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这种立意方法要求考生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开掘出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具体说来,就是在提炼观点的时候,避开一般的立意,要“人褒我贬,人贬我褒”“人是我否,人否我是”,从某一观点的相反方向或对立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断与认识,给人新的启迪和感受。

二、妙用論据——对接论点,做好“有米之炊”

论据是证明观点的材料。要使论点让人信服、有力度,所选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必须注意与观点的一致性,事例的叙述要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强烈的论证意识,所选材料还要尽量丰富。

(一)同类叠加

在论证的过程中,面对特定的作文命题,有时一个材料总显单薄,难以有效地论证观点,这时不妨运用同类叠加法,把几个同类的材料放到一起叠加使用。同类叠加,即围绕同一个话题、观点、主旨,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将内涵、倾向相一致的同类素材有机组合在一起, 使之同类互补、相得益彰而“同舟共济”,从而形成强大的论证合力。

(二)异类对照

异类对照法是相对于同类叠加法而言的,是一种在异类事物之间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其相同点而获取规律性认识的方法,即通过对不同性质的素材进行组合对照,选取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素材,或纵横组合,或正反对比,或互相映衬,来具体诠释中心的种种内涵,使说理更有深度和厚度,更显思辨性色彩和说服力,也有利于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中心。

(三)明征暗引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下很多议论文是无“引”不成“说”,明征暗引即直接或间接引用名人名言、谚语警句、热词流行语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阐明道理。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还可以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为文章增添文采。

三、论证得法:由表及里,写好“犀利之思”

议论文的核心就是论证。运用典型的论据来阐述论点和证明论点,论证越得法越恰当,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越紧密,分析说理就越深入,文章也就越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一)举例论证

“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即选用典型而令人信服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先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二)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即将性质不同、差异明显、正反对立的两种(或多种)事物、事理加以剖析对照,以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论证目的。运用对比论证能够巧妙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因果分析

“因”指“原因”,“果”指“结果”。因果分析法即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包括由果溯因和由因求果两种类型。我们运用此法时一定要准确厘定,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不能仅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要注意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的情况,并且要学会运用因果分析法的一些语言标志词,如 “因此”“是什么”“为什么”“个中缘由”“正因为如此……所以……”“究其缘由”“缘何……因为……”等。

【2021年考场范文】

【阅卷总评】

全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行文,提出观点后先强调“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然后联系人生实际阐释原因,接着指出面对人生的得失,我们应该“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可谓纵向深入,探根究底。本文从引用诗句到引用名言将引证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文章不仅讲道理,而且摆事实。在举例论证中,古今事例,信手拈来,可谓是匠心独具;文章结尾的排比说理,不仅增强了说服力,而且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大气磅礴。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

猜你喜欢

同类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精致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同类(共4则)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多思多想收获多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眼镜蛇咬了同类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