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读后感写作深入对话名著

2022-06-27章素坚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4期
关键词:尼摩章鱼读后感

名著阅读,是学生扩大视野、理解社会、提高情商、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怎样才能感知学生的阅读状态呢?又如何知道名著阅读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读后感写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读后感是学生深入理解名著,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社会对话的最好表达。阅读史绍典的《“对话”细说》,探究“对话”教学,对阅读教学的对话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其中,杜建武说:“对话的实施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倾听,一是言说。”“言说,是学生、教师将倾听文本的结果进行交流,以达到在交流中共享与升华的目的。”我们的读后感写作正是这样的书面交流。

或许有人会说,名著内容太丰富,不知从何入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对话作者

《朝花夕拾》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多彩的童年、少年生活,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作品,充满温情的回忆和深邃的思考。我们要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散点写感受,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内容才丰富。但是,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看了鲁迅的“朝花”,那就说说我们的“童年”吧。

如何谋篇布局呢?初一学生在赏析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散文后,已经领略了写景的艺术手法,懂得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我们不妨尝试用对比手法构思全篇,将鲁迅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进行对比,这样文章就不会写得散乱。

童年的印记

——读《朝花夕拾》有感(节选)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落、金黄的菜花,装点了鲁迅的童年乐园;肥胖的黄蜂、可爱的鸣蝉、轻捷的叫天子,平添了几分生趣;吃了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更是诱人。大自然是康慨的:给了万物阳光的抚爱,百草园焕发着一片生机。走进百草园,身上便多了几分灵气。翻开断砖,按住斑蝥,这是儿时的淘气;拔出何首乌根,这是儿时的好奇。哪个孩子不嘴馋?冒着刺一刺的危险,摘个覆盆子解解馋倒也不错。

要是我们这儿也有个百草园多好,我可以感受不一样的风景,探究各种动物的秘密,还能约上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嬉戏,可惜这一切留在了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里。

我的童年是在电视机的陪伴下度过的。“我一定会回来的!”灰太狼的这句话说了N遍。每天躺在沙发里观看着似曾相识的剧情,嘴里嚼着薯片,感觉毫无生气。

这篇读后感将“我”的童年与鲁迅的童年进行对比:文章中充满了对百草园的好奇与渴望,灵动的文字述说着美好;可如今单调的生活束缚了孩子活泼的天性。现在想来,亲近自然,真的很重要。长妈妈这个角色,算不得大人物,可是在鲁迅的人生经历中,尤其是童年时代,不可或缺。爱和陪伴,真的很重要。孩子活泼的性格、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不都是来自于爱和陪伴吗?

二、 对话人物

名著中的人物,是经典的文学形象。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细心揣摩人物的言行举止,读出人物的个性。

与经典人物“进行”一场真正的谈话,这种谈话绝不可能只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我们要真诚地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揣摩他们的人物性格,感受他们的思想,设身处地地从人物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

在名著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真诚的对话的态度,客观地品评人物形象,真诚地与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例如,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要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斟酌每一次探险出现的意外,仿佛观看一场漫长而惊心动魄的电影。《章鱼》那惊心动魄的画面,让人跟着紧张,害怕。

在写读后感时,就要在文章中先概括一下这一情節,然后抓住重点细节,揣摩文句,读出感受。

一个船员很不幸,被章鱼的触角举在空中甩来甩去,大家都去救他。尼摩船长冲在最前面,挥舞着斧子,不一会儿,就砍掉了章鱼的七根触角,章鱼一喷墨,带着船员离开了,不知去向。我们的怒火攻上心头,爬上鹦鹉螺号的平台与两侧的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尼德·兰百发百中,叉叉击中章鱼的海蓝色眼睛,戳破了它们的眼珠,但他因躲闪不及被一条大章鱼的触角掀翻在地。我的心颤抖着,既激动又惊慌。它向尼德·兰张开了血盆大口,我冲了上去,却又害怕他被咬成两段,但尼摩船长仍然奋不顾身地赶在了我的前面。终于,尼德·兰挣脱了厄运,成功获救,一把将鱼叉插入了凶狠的海怪的心脏。

在这场惊险的斗争中,海怪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都落荒而逃。尼摩船长浑身是血,站在舷灯旁一动不动,呆呆地望着吞没了他一个伙伴的大海,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睛里流了出来:我真是太没用了!身为一艇之长,却没能保护好我的每一个船员……

尼摩船长浑身的血,不仅有他自己受伤流的血,还有为那位不幸船员愤怒地刺杀章鱼时流的血。大颗的泪珠,不仅反映了他内心的悔恨和伤心,更反映了他对自己的埋怨、斥责,对那位不幸船员的真诚的道歉。尼摩船长拼尽全力保护好每一个人,为任何人奋不顾身地抵挡、守护。做到了最好,这就是成功。

这里的三段文字,前两段是从文章中摘录和概括出来的,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再现精彩一幕。很有画面感和感染力,这样的文句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第三段是读者的细心揣摩,是设身处地的思考尼摩船长的心理和性格。点评的情感触发点是“血”和“泪”,血色,使人惊心;泪水,使人同情。揣摩仔细,就会发现泪水中饱含丰富的情感,有悔恨,有自责,有真诚,还有成功。

这是对人物独到而中肯的评价。慢慢读,细细品,就能品出独特的韵味。再选两个尼摩船长的精彩片段,如此细心揣摩一下,一篇读后感就写好了。

三、 对话昆虫

《昆虫记》,法布尔用独特的观察方法亲近昆虫的世界,充满了人性的光辉。生动的描写、拟人的手法,让这个世界更加神奇,富有趣味。那我们能不能学习作者的写法,以昆虫邻居的身份去看待这个奇妙的世界?

首先是整体构思:不同的昆虫,共同的主题。选择什么好呢?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众生平等,或者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抑或是动物之间的爱情……

其次是阅读比较的对象:比如“歌唱家”,被冤枉的歌者——蝉,扬琴音乐家——蟋蟀……

再次是观察的视角:请以邻居的身份去观察昆虫,以人情冷暖去探究昆虫的喜怒哀乐,亲近昆虫,做他们的知音。

最后,学习法布尔生动说明的语言特点,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富有生趣。

虫子的爱情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节选)

结婚生子,这就是大孔雀蝶生命的唯一使命,它们飞过很长的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文中作者做了实验,一只雌蝶在八天七夜中,吸引了不下254位追求者,每一只都飞了不下千里的路程,但是辛苦执着的它们却很难得到自己的真爱,因为雄雌比例着实不均,难得一只雄蝶成功得偶,而其他雄蝶经此无果,从此以后都不会再另求其爱,它们就会在无欲无念或心灰意冷中悄然逝去。它们就像小说故事里的富家贵族,那些非嫡非长又才疏学浅、体弱多病却痴情不悔的公子,纵使有光鲜的家族背景和外貌,终其一生也只有一个繁衍后代的任务。为遇一人入红尘,人去我亦去,此生不留尘。

文章以“爱情”为线,一线贯穿,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大孔雀蝶是爱情俘虏;金步甲,生而为魔,自有因果;米诺多蒂菲,夫妇和睦,忠贞不渝;隧蜂,是不婚主义者的奇迹。忠诚者、不忠者、不婚者皆有现实的影射。类比生活中的各种人,读来更有趣味。这样的阅读有思考,有深度。

四、 对话生命

整本书阅读,我们要能纵观全局,读出人物的成长,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傅雷家书》《草房子》等。这些名著里有个人成长的典型,保尔、林冲、傅聪、杜小康。如果以“成长”为主题写读后感,又该如何构思呢?可以先选择一个关注对象,然后跳读、选读与其相关的情节,将其成长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寻找典型情节加以梳理,巧妙设计过渡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思路更清晰。

读书伴我成长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节选)

保尔本是“铁”。

虽从小诚实善良,勤劳质朴,可却过于坦率直接,导致他吃了很多亏,家人也曾因此受到牵连。例如,他在神甫家补考时,谢辽莎叫他往面团上撒烟丝他就撒,母亲只能低声下气多次恳求;后来去饭店打工,哥哥为替他打抱不平被关;后来偷德国中尉的枪导致家里被大搜查,母亲为此提心吊胆……

保尔如何锤炼成“铁”的呢?

最初,在朱赫来的引导下,他慢慢理解了革命事业。渐渐有了担当意识,有了坚强的品格,有了斗争精神。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仇视好吃懒做的富人,却不知“力往何处使”。如今,他懂得“该打谁”和“为什么打”。在战火纷飞的生死考验中,他几次中弹都没有后退一步,愈战愈勇。

筑路时,即使患了伤寒,也未曾倒下。在病魔缠身时,他任仍然渴望重返队伍,继续工作。双目失明、丧失最宝贵的工作能力时,他用广播学习,超越种种障碍,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就,心境也变得越来越平和。他不屈服于命运,砸碎了“铁环”,用文学践行生命的誓言,他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一不朽之作。保尔最终炼成了“钢”!

走进名著,聆听保尔的心声:“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们要坦然接受艰难困苦的考验,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在迷途中调整自我,披荆斩棘,磨砺自我,砥砺前行。

五、 对话时代

人之初,性本善。初中生善良,纯真。我们的语文教师将带领他们“穿越”时空,领略异域的风光,感受不同的时代情怀,从而提高他们的情商。

阅读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需要借助阅读,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识更多的人,领悟不同的时代特色。

阅读,能够感知时代跳动的脉搏,能够让有志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读后感的写作格式也很多,比如,信件、日记、人物小传等。

寄给远方的信(节选)

梁山好漢们:

春夏教冬,四季暖凉,你陪我走过了一载又一载。初见你时,你只是绘满了图片的小册子;又相见时,你是注满了拼音的书籍;重温之时,你是我爱不释手的“画卷”。

……

上天欲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雷横回郓县拜见老母时,听唱未曾打赏,引得白氏辱骂,谁知不留神打死了白氏父亲,白氏仗着有当地知县撑腰,嚣张拔扈,对雷横不依不饶,甚至还殴打雷横老母,白氏张狂到极点,等待她的自然是灭亡。

鲁达的不拘小节、敢作敢为让我敬佩;智真长老的独具慧眼、能预知未来让我崇拜;宋江的仗义疏财、不吝金银让我敬仰。此书刻画的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不知我写的这封信你们是否能收到。你们丰富了我的生活,点缀了我的人生,如果你们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就请托个梦给我。

书生:罗婷

2020年10月10日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老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写好读后感。让阅读为我们的思想打开一扇窗。让阅读伴我成长,让思想乘风飞扬。

(225700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

夏熔亮名师工作室简介:

夏熔亮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8月,以团结一线教师、探讨语文一线热点、聚焦语文新素养提升难点、推动阅读教学改革、引领一线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以“名著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为主攻方向,开展活动。坚持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原则,坚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用前瞻的眼光开辟名著阅读新境界,用高品位的活动打造高品质的成长共同体。

近年来工作室成员在省、市优课评比中多人次获得一等奖,教育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名师档案:

章素坚,泰州市夏熔亮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兴化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辅导学生多次获得“新华杯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诵读活动多次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多次参与省级课题研究。本文系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2021/02/485)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尼摩章鱼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给约翰·克鲁斯的一封信
暴风吹响自由的钟声
奇异的海底夏令营
海底危机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章鱼来了
无敌章鱼刷
《大闹天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