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径<3cm 非贴壁型与贴壁型肺腺癌患者HRCT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2-06-26周章兵田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贴壁毛刺征象

周章兵 田青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 成都 610000)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癌肿,又称为支气管癌[1]。多见于男性患者,大约95%的肺癌患者为40岁以上,以60~69岁的老年人发病率最高[2]。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等特征,严重危害人来健康及生命。肺癌病理类型中以肺腺癌作为常见,其不同组织学亚型在影像学、病理学和遗传学上有很大差异[3-4]。肺腺癌包括分为浸润前病变、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变型。其中浸润前病变又分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微浸润性腺癌以直径<3cm贴壁为主型肿瘤,该类型肺腺癌完全切除后生存率较高[5-6]。因此,通过分析其CT征象判断肺腺癌各亚型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故本研究通过分析直径<3cm非贴壁型与贴壁型肺腺癌患者HRCT影像学特征,分析HRCT术前诊断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1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1例患者中,男性99例,女性5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62.21±11.07)岁。贴壁型肺腺癌83例,非贴壁型肺腺癌68例。

纳入标准: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诊;病灶直径不超过3cm;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排除标准:存在CT检查禁忌证;CT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有手术史。

1.2 方法检查仪器选用Philips AVE1螺旋CT或双源CT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0mA~200mA,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螺距为1.0。吸气后屏气平扫,随后注入80mL碘海醇行增强扫描。发现病灶行HR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40mA,扫描层厚为1mm~3mm,螺距为1.0,扫描视野15~16。

1.3 观察指标分析肿瘤大小、结节类型、形态及肺结节边缘等CT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贴壁型与贴壁型肺腺癌患者CT征象比较贴壁型肺腺癌以磨玻璃结节为主,实性结节、“分叶”征、“毛刺”征、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凹陷”征均较少见;而非贴壁型肺腺癌上述CT征象则刚好相反,二者上述征象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非贴壁型肺腺癌平均最大直径明显大于贴壁型肺腺癌,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非贴壁型与贴壁型肺腺癌患者CT征象比较[%(n)]

2.2 病例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图4。

患者男,57岁,体检发现右肺病变近半月,右肺上叶腺癌,CT平扫示右肺上叶尖段见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图1~图2)。边缘见“毛刺”征及“分叶”征,CT值:-936.0HU~1.0HU,大小:21mm×11mm,其内见小空泡影(图3~图4)。

3 讨论

肺腺癌病理亚型较多,不同亚型的肺腺癌其CT征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预后也不同,临床上治疗的方案与处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术前准确评估肺结节性质尤其重要[7-8]。CT扫描目前已经成为肺癌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对肺癌分期以及术后随诊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薄层扫描、HRCT扫描、动态增强扫描、靶CT螺旋扫描、双能CT扫描及各种后处理技术等[9]。微浸润性腺癌直径不超过3cm,其生长方式以贴壁为主,肿瘤内最大浸润灶不超过5cm,上述两类患者经手术完全切除后生存率可高达98%以上[10]。贴壁型肺腺癌经经治疗后患者生存率达85%以上,而非贴壁型肺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则为40%~65%。本研究结果显示,贴壁型肺腺癌结节类型多为磨玻璃结节,而非贴壁型多为实性结节,少数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刁竹帅等[11]研究表明,肺腺癌磨玻璃结节成分含量与贴壁样生长成分含量呈正相关,与本组结果相符,贴壁型肺腺癌成分沿肺泡壁生长排列与肺贴壁型肺腺癌比较,相对较疏松,存在气体,因此在CT上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

既往有研究显示[12],通过分析肺结节CT征象可有效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及其病理类型,而目前关于其病理亚型鉴别诊断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发现非贴壁型肺腺癌中,“分叶”征、“毛刺”征、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凹陷”征出现率均高于贴壁型肺腺癌,因此,当结节中出现上述CT征象时,提示该类亚型肺腺癌预后较差。

“分叶”征由多个致密结节融合形成。“毛刺”征为肺癌较特异性的征象,短而直,呈放射状排列[13]。肺腺癌早期边缘清晰,生长速度基本相符,而当肿瘤内出现其他亚型成分或腺泡型时,生长速度会失去平衡,病灶边缘呈“毛刺”征。异常“血管”征是指肿块邻近的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当直径<1cm病灶中班异常血管可说明具有浸润性。空气“支气管”征是指病变内出现含空气的支气管,CT表现为气体密度小管影[14]。该征象在预测肿瘤浸润程度中具有一定作用。胸膜“凹陷”征是结节内纤维瘢痕收缩牵拉而形成的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15]。在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出现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等CT征象提示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除此之外,结节直径越大,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浸润程度也越高。本研究中非贴壁型肺腺癌平均最大直径明显大于贴壁型肺腺癌(P<0.05),进一步表明病灶直径大小与肺腺癌病理亚型相关。

综上所述,HRCT可有效显示非贴壁型与贴壁型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发现磨玻璃结节,且不伴有“分叶”征、“毛刺”征、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凹陷”征,肿瘤直径小时,提示贴壁型肺腺癌可能性较大,患者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贴壁毛刺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高硫煤四角切圆锅炉贴壁风倾角对水冷壁 高温腐蚀影响研究
具有一般反应函数与贴壁生长现象的随机恒化器模型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660MW超超临界锅炉高速贴壁风改造技术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新型铜合金化学去毛刺剂的研制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