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要扮好多重角色
2022-06-26宋少凯
宋少凯
摘要: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教师是课程创造与实施中最关键的力量。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还应该拥多重身份,实施具体的个性化数学教育,主动担起筑梦育人的崇高使命,满足新时代儿童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多重角色
引言
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和变化,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还应扮好多重角色,了解并极力理解儿童,尊重并用心唤醒儿童,发现并全力发展儿童,为其健康、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专业化发展的诉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到:要使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就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发展,避免一味灌输式教学。多重角色作为一项教学专业技能,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组织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率与教学质量。多重角色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多重角色策略的研究,可以使一线教师更加了解多重身份,从而能够更科学地设计和规划课堂内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小学数学教师扮演多重角色的有效措施
2.1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是赋予数学知识魔力,激起儿童探究欲望的“魔术师”
杰出的魔术师善于抓住人们的好奇心,依据科学原理,运用特制道具,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教学,同样应当直击人的本性里那固有的好奇心。数学教师应基于儿童的视角理解教材,以巧妙而又充满魔力的设计将知识赋予“意外的、印象深刻的、神秘的或神奇的”特征,并用一切可能方式让学生在领略知识之“美、趣、妙、奇”中,将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教师出示满屏一排排颜色不同但有规律排列的带有编号的笑脸,教师背向屏幕,与学生来一场“生问师答”游戏活动。无论学生提问屏幕中第几个笑脸图,教师都能准确猜出笑脸的颜色,学生的惊讶赞叹声很快激起了大家想马上拥有与老师同样“超能力”的渴望和一探究竟的好奇之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努力对学习内容进行“魔术般”的再加工、再创造,成为一名优秀的“魔术师”,就一定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2小学数学教师应是引导学生畅快表达、奏出高质量协同学习交响乐的“指挥家”
出色的指挥家总能通过高超的指挥艺术与由多种乐器、个性不同的演奏人员所组成的庞大乐队进行情感交流,并创造出令人陶醉的乐章。面对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各不相同的學生,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拥有指挥家般的高超本领,去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学习共同体。
2.3小学数学教师应是遵循儿童天性、培育“幼苗”万千姿态的“园林设计师”
人们喜欢把教师比作园丁,只要倾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爱,就能使“幼苗”茁壮成长。而园林设计师则会从生态学、美学等角度,对园林进行前瞻性、发展性规划设计,为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活周期各不相同的植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以促使其竞相生长、争奇斗艳。所以,我更愿意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园林设计师”。面对有着不同认知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儿童,我们必须尊重、欣赏他们,呵护他们的天性,将课堂变成儿童学习的乐园。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怎样让课堂教学基于学生真实起点,实现更有深度地学,更有个性地学?不妨设计这样一张问题导学单:1.想一想,怎样将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会计算面积的平面图形?2.动手画一画或剪一剪、拼一拼,观察原来的三角形和转化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3.三角形的面积怎样用公式来表示?当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我们一定会被学生多样的求证方法所震撼。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必将成为数学学习中不断破解困境的有力武器,学生也会在一次次妙不可言的思考中爱上数学。
2.4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是走进儿童内心,引领学生心身和谐发展的“心灵导师”
让儿童拥有快乐、健康、幸福的童年,是教师的教育使命。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开心快乐的。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心灵导师”,走近儿童,读懂来自儿童内心深处的“微表情”,深入了解儿童的欢乐和忧愁。对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需要努力改变“根据评分来给学生做出好坏结论”的做法,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其情感态度的发展。要更多地与他们接触,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用“放大镜”帮助学生发现深藏在数学学习思考中的“亮点”,逐步克服内心的胆怯,带领他们一点一滴建立自信心,让其在不断获得“智力满足后的深层快乐”中真正学懂学会,阳光、平和、自信成长。
2.5小学数学教师应是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师”
数学教师应拥有营养师的能力,在重视学生思维训练、智力增长的同时,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环保教育等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设计出丰富而“有营养”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比如,数学实践活动“全家自驾游”要求学生设计自驾游活动方案,设计出自驾游各项费用情况统计表。学生在收集数据、拟订方案、实践探究、修订方案、回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中,融入互相帮助、遵守时间、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德育元素。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经历了自主设计方案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中,让课堂上储备起来的知识真正进入“周转”状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深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经历着预设与生成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需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具备从生成中汲取营养、发展自我的能力,寻求一条在良性循环中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路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余子侠.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陶行知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