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方法

2022-06-26徐丹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徐丹红

摘要:在目前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彻底的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从而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所以,该文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而来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学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是当下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理念。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方法,而是学生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点。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有效的发挥主动和独立性。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心是要彻底的改变学生以往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需要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该文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能够思考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中,会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积极接受,第二种是中间模糊,第三种是排斥,如果老师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就会处在第二种、第三种的状态当中,因为学生不是无条件接受的机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转化成他的财富力量,如果学生不思考,不记忆,不主动努力学习,他们就无法意识到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们学习。这就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意识和能动的作用。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知识的积累,智力水平还没有成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贯穿着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在老师多方面的引导下,学会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行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关键在于教师主导能力的发挥。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制定他们探索、质疑新知识,能够善于运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学习的新知识,总结新知识的方法,进而能够运用新知识等等。

(二)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全身心参与知识获取的全过程以及是否可以主动的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就是如果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要学习什么、如何学习,进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欲望。通过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学生进行尝试自学。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还能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二、在探索中学习

科学的本身并不是知识,而是是一种科学生产。科学是一种社会组织起来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探究性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并加深对知识的体会和理解,充分的掌握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科学方法,并且能够逐渐形成一种探索能力和科学的态度,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在通过模拟科学家研究方法和过程,来创造性的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进而来形成创新意识的一种学习能力。学生在研究中获得体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带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实验活动的时候,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创造一种学生喜欢的情景氛围。其次,给学生充分探索探究的时间,在整个的教学当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在亲自体验和创新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个特点,不能简单把他作为对应学习的三种方式,在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当中,他们可能会进行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也有可能参与到同伴的合作当中进行探讨,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具备这三个特点中的其中一个,两个,或者是三个特点的整合。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施中,都可以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有效的 探索,成功的合作。

因为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形式已经形成习惯,所以,在学习内容和教学的条件变化不大的提前下,想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三、使用网络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一定要从注重电脑知识技术,转移到信息技术和常规的课堂当中,充分的利用电能网络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网络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及灵活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教学模式,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设计自主学习的策略

1.设计学习任务:首先要提出学习任务,其次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最后,把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用图像、动画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

2.设计导航:因为网络课程的信息量过于庞大和开放,所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网络课程的设计就需要非常的清晰、明确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导航方式的指导。不仅可以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还能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

3.设计时间策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计划新課程的导入时间,材料的阅读时间,讨论以及发言时间等等,都需要将各环节的时间明确的告诉学生,使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出现,从而培养高效学习的能力。

4.设计教学流程策略:是一节网络课程成功的关键,要合理的把握好全体播放和关闭收放的时间,切换的时间也同样关系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全体播放是学生各自的电脑屏幕播放的内容由老师统一控制,教师在讲解关键问题活动要求的时候进行指导使用,全体播放的时候以短时间效果最佳,以防学生长时间固定不变的屏幕容易分散注意力,出现疲劳。关闭是把上网控制的权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操控,这段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效果。在整个教学课堂当中应该以学生自由控制为主,教师的统一控制作为辅助,教师在整个的网络课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00FA5CB6-ED33-4723-AF30-0878274CD988

四、设计网络学习环境

(一)创造教学情境

在网络课堂的设计当中,需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庞大的优点和多媒體教学信息传播的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丰富的资源情境、问题情境、案例情境、活动情境等,用来充分调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

1.创造资源、案例情境

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都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好的资源来帮助学习有效率的利用时间,能干让他们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并且能够领会。所以,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做到的就是,可以选择难点材料,学生知识方法应用有困难的材料。选择热点材料,就是社会中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影响力比较大的问题。也可以选择盲点,就是在正常思维逻辑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是时间生活中能够影响正确思维逻辑的问题,这样可以拓展学生探究思维能力。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反映问题的资源、案例,呈现出的信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每段材料都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学习,并且减少与学习无关的注意力和时间。

2.创造问题情境

问题的创造就是针对所选定的资源,为学生量身做题目,在提到程度可以从易到难,让题目做起来有新鲜感。问题的创造可以先从选择正反案例资源,专题资源进行输入来创造问题情境。进一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达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

(二)设计协作学习的环境

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搭建良好的支持平台,可以在该环境中通过协商来共同完成特点的学习。教学是应该要确定好协作学习的内容、目标等。一般的协作学习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协作,可以分别负责问题组织,成果的阐述,课堂交流整理积记录等,教学中要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某一个小组发言是本组的其他成员作为补充。在讨论题目时小组人员可以同时交叉分工完成,提高效率。最后以阐述的情况来对各小组做出评价并给予奖励。

网络教学可以构建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来创造如同现实的情景,利用虚拟教学,让学生们的体验感受比以往传统教学更加贴近现实,不仅可以给思想政治课的气氛注入活力,同时还启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好的领会教材的内容,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需要倡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并且亲身经历并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能够在深入思考和交流探讨中获得感悟和更深的理解。更加倡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参考文献:

[1]安志军.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与研究[C]//.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4:123-126.

[2]马向阳,刘喜玲.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2):73-75.

[3]钱海涌,严立飞.基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小学品德课例研究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 (03):121-12300FA5CB6-ED33-4723-AF30-0878274CD988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