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6-26林月嫦
林月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已经不满足于主科课程的学习,而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由此便突显出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而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备受教师欢迎,文章针对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微课;小学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引言:
微课是指借助信息技术的便捷性而产生的一种时间短且内容丰富的全新教学模式,有效改善传统课堂中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渐成为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工具,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德育精神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部分课堂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微课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小学道德与法制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微课教学处于发展阶段,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微课教学的必要性,不知道它存在的巨大使用价值,导致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没有形成完善的应用模式,使用过程有待优化。而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法治精神的学科,仅依靠教师单纯的用语言转述,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内涵,导致再遇到具体情况时不能灵活运用,课堂效果得不到保障。此外,微课的使用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加以展示,通常以视频形式呈现,有些教师还不具备灵活运用网络的能力,尤其是一部分资深教师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较短,即便他们想利用微课却没有能力制作相关课件,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使得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使用受到限制。
二、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用单一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同样如此,通常由教师先行介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将理论知识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在反复的朗读和抄写中加深印象。枯燥的流程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班级学习氛围低沉,无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久而久之极易使他们对道德与法治产生抗拒的心理。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的特殊性,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待新鲜事物依旧会用“是否有趣”作为判断标准,来决定自己对待它的用心程度,单调的课堂定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借助位微课创设多元化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此保证课堂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认识到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辛劳;意识到我们要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在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们缓解忧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短片,其中包括多个孩子的家庭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并对行为做出点评,明确需要改进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借助多媒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精彩的视频吸引他们的目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强化课程的重点知识[1]。
2.围绕课程重点,实施探究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依赖语言的描述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精髓,且单调的课堂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重难点所在,利用微课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详细的介绍,借助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同时,要给予大家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变原始的授课模式,利用互联网给学生提供更多时间探究的机会,培养大家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思维意识,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教学目标是知道汉字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并尊重文化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将不同时期的文字真实的呈现在大家眼前,深刻感受文字的魅力。接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它的特点,派出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而后观看由教师录制的亲自书写汉字的视频,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肩负起传承的重任[2]。
3.丰富授课手段,拓展教学空间
在互联网没有得到普及之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通常是教师借助粉笔和黑板这样原始的教学手段展开授课,其中一些较为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强化记忆,不能深入的理解它們的内涵,导致在具体的习题中不能正确的分析材料,失去了政治课堂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利用微课丰富授课手段,不断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内容,发挥道德与法治的思想内化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教学目标是了解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知道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明确依法维权的途径,对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的功能和指责有初步的认识。本课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教师可以安排情景演绎环节,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片段放到大屏幕上展示,引导学生说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班级划分为五人一组的形式,大家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自行选择角色,而后编排语言和剧情,必须保证每个人都参与进活动中。在表演的同时教师在旁边用相机录制视频,抓住每一句话或是每一处细节,上传到大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看。接着展开自由讨论,用法治的角度评判人物的行为,以此加深对法律的了解。最后播放法治相关的节目,带领学生共同观看真实事件,让他们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的公民,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守法意识和习惯,为日后长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创设多种情境、丰富授课手段以及围绕课程重点这三个方面,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教师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借助微课的表现形式培养大家的道德意识和法治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芬.浅谈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79-80.
[2]陈静.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06):60-61.
[3]闫茂峰.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9(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