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
2022-06-26李丽娜武智
李丽娜 武智
[摘要]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等育人主体按照“目标共生、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的,旨在创新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实现个性化发展而共同发挥协同育人合力的结合体,具有价值取向人本性、功能布局整体性和精准育人实效性三个显著特征。但是,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仍有发展理念存在偏差、有效供给尚显乏力、运行管理不畅和软硬件方面缺乏创新等问题。基于此,建议重点从坚持“学生至上”的育人理念、发掘红色资源、彰显 “四史”教育特色、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大思政”研究范式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
[作者简介]李丽娜(1980- ),女,河北承德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武智(1981- ),男,江苏泗洪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江苏 扬州 225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全课程劳动育人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145)、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JZDA082)和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一般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SJG4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1-0085-05
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重要的育人理念,是高职思政课引航铸魂工作的出发点、价值践行的着力点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高职院校一直注重不断革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受思维观念和实践条件的限制,从形式上看,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常常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从空间上看,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还是显得过于碎片化,组织形式难免陷入课堂展示、校内参与和社会参访的“老三样”的窠臼。破解思政课实践育人瓶颈的当务之急,在于聚焦新时代高职立德树人工作,致力于构建科学、系统、有效的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这既是国家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思政教育的新要求,也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服务和提升高职“大思政课”建设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力抓手。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1.基本内涵。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具有旨归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虽然人们并不否认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应然存在的,但对其具体内涵却众说纷纭。本研究倾向于把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看成是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等育人主体按照“目标共生、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的,旨在创新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实现个性化发展而共同发挥协同育人合力的结合体。
具体来讲,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意涵:一是价值共同体。各育人主体以实现共同价值作为共识,并将此作为相互凝聚和普遍认同的精神纽带,这赋予了实践育人活动更深层次的价值意涵。也就是说,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按照“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有机衔接”的要求,在高职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和社会阅历拓展、专业知识转化等方面形成协同育人共识,并作为共同体鲜明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二是资源共同体。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头绪繁多,任重道远,非常有赖于优质资源的整合。政府有丰富的政策杠杆,高职院校有密集的人才智力资源,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和技术资源,社会富集了大批的文化、信息和场地资源等,而这些优质资源经过优化整合都将成为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重要条件保障和实体支撑。三是利益共同体。思政课实践育人要实现效果最大化,关键在于各协同育人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政府矢志不渝追求的是公共利益的达成,企业的天性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高回报,高职院校力求实现正当的办学效益,社会层面也有自身的合理利益诉求。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围绕人才培养与效益收益,共享政策、金融、师资队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利益趋同和协同共赢。
2.主要特征。一是价值取向的人本性。一方面,尊重人性和人格尊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人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满足人的现实需要为中心,坚守为实现人的生存价值、生命价值及生活意义等价值取向,着重强调回归人的本真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尊重人的全面发展权利。通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高职思政教育独特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文化素养。二是功能布局的整体性。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一方面,从整体上对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进行系统化设计,充分考虑所有可能影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和关键环节,防范共同体各组成要素之间发生系统性割裂。另一方面,基于整体性思维从育人功能上对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进行全过程统筹规划,如政府如何政策引导、高职院校如何有效主导、企业如何因势利导、社会层面如何调适疏导等,从而整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格局,整体性发挥共同体的协同育人合力。三是精准育人的实效性。一方面,精准把握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點和成长规律,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按需供教,把立德树人的外在规范和具体要求内化为学生为实现自身成长与个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引领高职学生不断挖掘思想道德素养潜能,厚植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精准性。另一方面,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确保了各育人要素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价值诉求、奋进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效避免了各育人主体之间出现育人效果上掣肘牵制和内耗抵消的尴尬局面。通过精准育人,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好、学校思政教育效应好、企业社会评价反响好三个方面不断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二、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理念存在偏差。一是对“学生至上”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实践育人目标实现难度大。一段时期以来,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一师对多生”的“投食式”教学模式,思政课实践育人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形式开展,更多是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过多地强调了“本本”,忽略了“人本”,导致思政课实践育人形式单一,学生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二是对实践育人活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过于注重拿到学分,而忽视课程对于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作用。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都过于考量眼前的功利得失,难以避免地把国家对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要求停留在“制度文件”里,体现在“理论说教”上,落实在“经验总结”中。可见,思政课实践育人理念的纠偏已经迫在眉睫。三是存在“重管理、轻内容”的偏差,实践管理目标片面化。比如,部分高职院校以参观考察代替实习实践,这种理念偏差易导致高职院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实践组织上,弱化了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此外,有的高职院校对思政课实践育人还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等情况。
2.有效供给尚显乏力。一是对思政课实践育人形式及共同体建设的规律研究不够,缺少对操作层面的经验借鉴和典型示范。比如,有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说学做”分离,教学内容不够鲜活,教学案例过时死板,存在思政课教师讲起来费劲不讨好,学生听起来吃力学不好等现象。二是实践动手类的体验式实践项目设置匮乏,偏离了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初衷。当前,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环节在实践项目的设置上还是以静态的知识识记类项目为主;在实践组织上还是热衷于文献梳理、网络调查、观看视频或是集体参观等,“走过场式”实践居多;在实践成果方面,过多强调撰写心得体会、撰写小论文或者结对汇报展示等,缺乏动手实践和田野调查,没有将高职院校实践的优势体现出来。三是共同体体制机制建设略显滞后,严重影响协同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方面,经费投入、项目提供、信息技术和虚拟实践平台等硬件条件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政策牵引、配套制度等软件条件难以满足共同体建设需要。
3.运行管理不畅。一是与学校现有行政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对接,难以实现各院部间的协同推进。一方面,思政课建设本身是全校一盘棋,但因为长期以来存在思维和工作惯性,高职院校大都把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简单地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政课教学部的“一家之事”,导致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连续性不强,整体效能下降;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一环,但因学校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有效的评价手段,导致各院部责权利不清,工作上不能有效协同。二是与现有校园文化建设机制不能有效对接,导致难以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场域和有效载体理应发挥更好的作用,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专业文化的多,对思政文化关注不够,仅有的思政文化大多以标语文化的形式呈现,对红色文化、信仰文化的彰显不足。三是与现有思政课建设机制不能有效对接,存在“两张皮”现象。高职思政课建设迎来了春天,政策规定、经费支持、建设标准都非常明确,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有的高职院校因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政策落地走样变形。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各院部、专业都高度重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课程思政。但从建设效果看,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融合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实现“1+1>2”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上,没有很好地研究教学规律,甚至存在生搬硬套、“赶鸭子上架”的嫌疑,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4.软硬件方面缺乏创新。一是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投入不足,且存在壁垒。比如,VR思政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块价格不菲,有的高职院校不舍得或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导致思政课VR实践平台建设项目无法实现;有些院校虽勉为其难地使实践项目得以立项,但却存在现有信息平台端口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致使实践项目立项难、建设难、使用难。二是利用项目化模式推动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动力不足,实践项目拓展乏力。思政课实践项目设置较单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不多,课内实践教学载体相对固化,与专业实践融合不深,课外实践教学载体比较碎片化,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很难常态化开展,实践项目拓展也显乏力。三是实践育人成果的宣传推广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缺少品牌化运营意识,难以形成集聚效应。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同质化,在地方文化、本土资源、校园文化、专业文化等方面的育人特色不鲜明,缺乏对优质教材、师资、技术、方法和案例等方面集成化建设及一体化推广。四是历史传承教育实践存在淡化趋势。主要体现为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手段单一,对历史传承实践缺乏统一谋划和系统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举措不多,导致部分学生历史知识匮乏。
三、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优化路径
1.坚持“学生至上”的育人理念,对接社会有效需求。一是引入企业考官和企业标准,实现校企联动、过程共管和人才共育。将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前置到高职自主提前招生工作环节中,邀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面试官,对标岗位需求,重点考察学生职业倾向,确保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提升企业协同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二是把建成多元协同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重点放在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将理论教师授课与实践导师授技相配合,共同培养实践型人才,如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让校企协同实践育人做到“一校一企一特色”。三是与政府、企业等探索共建职教联盟、产教联盟和“双创”特区等,加强校企人才联动共育,优化思政课课程群设置,努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法治素质、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融合培养,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岗位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
2.发掘红色资源,以“四史”教育彰显思政课实践育人特色。一是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信仰教育为重点,创设信仰故事汇平台,让学生品味信仰的味道。抓住社会热点和焦点,以及思政课教学的难点,采取现场交流互动的形式,讲好信仰故事、中国故事和身边故事,真正让信仰走进青年思想深处,融入他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大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二是将“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探索构建“线上自学、线下领学、课堂教学、实践研学”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依照“面对面”研讨、“手拉手”备课、“心贴心”打磨的思政課教改工序,打造温暖、温情、温馨的思政课堂。三是采取“一教一案一专题”举措,创新设计课堂教学,增加“‘四史’知识我来秀”环节,按照教学案例故事化、教学语言生活化要求,积极让“四史”案例说话、让历史故事发声,把“人生大道理”融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小故事”。四是师生“换位”,创新师生“四史”学习互助模式,让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导学员,让学生从聆听者变成讲述人,实现教师教学从交流到交心,学生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五是创新“教、学、研、践”立体化一站式网络思政育人模式,聚力打造“行走的‘四史’思政课堂”,让思政课充满“历史味道”,成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加油站”,成为引航铸魂的“直通车”。
3.打造多层次实践育人平台。一是明晰责任目标。围绕服务德育实践、文化传承、劳动体验,从顶层设计中将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贯穿到政府治理、高职改革、企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等过程中,统筹规划共建活动、实践项目和育人基地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供给,出台专项计划和推进措施。二是加强过程监管。一方面,要对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所涉及的各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点梳理,形成完整的监管链条;另一方面,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法,形成各司其职而又密切配合的监管机制。比如,高职院校应建立起快捷的信息沟通和问题协商解决机制,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补正。三是落实条件保障。区分不同类型层次,各育人主体应发挥各自优势,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场地保障等方面发力。比如,以高职院校牵头建设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企業要给予相关技术支持等;以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牵头建设的实践育人共同体,高职院校应加强师生参与引导,企业应提供资金赞助等;以企业牵头建设的实践育人共同体,高职院校应提供科研成果并促进成果转化,政府要给予适当政策奖励等。
4.创新“大思政”研究范式,共享实践育人资源。一是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风教风教育、科研素质教育等活动,搭建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高职院校应探索创新“大思政”研究范式,努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育人的难题,吸收优秀理论成果,在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加强中国精神等教育内容,提高“大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二是拓展实践活动类型,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形成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新机制,如借鉴国内外高等应用技术院校实践育人经验,秉承“协同推进、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思政、“双创”等多种资源,实现实践育人主体协同共享。如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双创”类课程思政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创新科研活动提高学生专业发展能力,组织创新成果创业转化激发学生“双创”热情等。三是提高思政课教师主动参与实践育人的意识,推进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创新。如开设思政示范课程,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和团队建设等提升教师实践育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远,牧士钦.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精准化理念与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21(10):104-108.
[2]王丽霞,曹顺.基于理实融通的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15):98-102.
[3]董广芝,夏艳霞.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132-135.
[4]武智.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0):49-52.
[5]查广云.高职思政课“虚实融合、理实一体”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64-69.
[6] 何侃侃,晏宁,周志成.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47-150.
[7]景宏华,魏江南.精准施教:班主任建班育人的时代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5):25-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