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能力养成为导向的本科导师长效配置机制*

2022-06-25王晓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6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教育资源

摘  要  为本科生配置学业导师是英美学院制大学常用的学生培养方法,在我国则由班主任作为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力养成,但面对师资不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畅等情况,我国现行本科导师制仍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以学生能力养成为导向的本科导师长效配置机制是在该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成果,该机制同时兼顾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长期有效性,可作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  导师制;本科生;学生能力养成;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6-0098-05

0  引言

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以胜任各种岗位和任务。因此,除了知识传递之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本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依然存在一些结构上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不畅,另一方面是本科人均教育资源仍显不足。从结果上来看,这导致我国本科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缺乏明确的目标,对于本专业日后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定位以及需要储备的知识体系认识不足,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1]。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能力养成导向的本科导师长效配置机制研究已凸显其重要性,该机制参考英美国家大学教育中普遍应用的学院制,结合我国大学中的班主任制度,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将有学习意愿的学生与有指导意愿的教师结合在一起。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进行权衡,探索如何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有条件地集中优势资源且公平地在学生中进行分配,使获得指导的学生可以长期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接受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行业认知,并且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  学生能力养成面对的结构性困境

目前,从高中升入本科的学生普遍积累了很高的倦怠感,同时对未来感到迷茫无措,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将学习目的限定为应付考试的层面[2]。这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输的现状:一方面,教师为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大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备课、上课、答疑、批改作业、组织考试等,为学生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学生通常观察不到教师除上课之外所做的工作,即便是在上课期间,学生作为大规模群体中的个体,也会低估自身的存在感和重要性,从而降低学习参与意愿。最终结果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倦怠,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师生双向互信程度也受到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教师不愿意好好教,或者学生不愿意好好学,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来自目前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困境,主要包括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畅和师资不足两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说明。

1.1  基础教育阶段压力积累过重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即2021年7月2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规定的内容。“双减”政策的适用范围最初设定为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现在已经推广为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这是我国对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压力积累过重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接受的就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学习培养,他们会在学校、家长、课外补习班的多重压力下连续从事长达12年或更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心理上积累的压力过大,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从长期来看,减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负担,另外增加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强度,是在顶层设计上的合理安排,其最终目的是让大众在教育问题上减少不必要的零和博弈,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内部竞争回归到合理水平。

与“双减”政策配套出台的中考分流政策,即中职与普高的招生比例需要达到5∶5,这也是在顶层设计上对人才定位与分工的重要举措,指导大众尽早明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入中职与普高学生之间不再进行高考竞争,以减少普高学生高考的竞争压力。但是,需要注意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教育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下,大众对于子女教育的惯性思维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转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程度依然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随着中考分流政策的推行,大众对于该政策也存在很高的误读风险,将初中的竞争水平提高到与高中竞争同等的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高等教育不能一味被动地依赖基础教育改革所能带来的现状改变,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进入高校的学生设定一套完整有效的过渡方案,以改变因基础教育阶段压力积累过重所导致的厌学情绪。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很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被灌输的关于高等教育的错误思想,即认为“考上大学就自由了,再也不用这样学习了”,学生考入大学期待的学习环境是宽松和放任的,但实际的情况刚好相反,即到了大学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我国现行的本科教育仍然缺乏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及时进行疏导和纠正。虽然入学前的军训生活会在一定程度上磨炼学生的精神意志和集体意识,但短期的培训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认知。

1.2  学生自主规划能力不足

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各种事情都被安排好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学习目的通常被简化为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的分数,而填报志愿仅作为高考结束后的一种基于分数的分流手段。在高考前,学生通常并不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去哪个学校、学习哪个专业、进行哪方面的学习或者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早地进行规划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风险,因为高考分数本身对于学生未来规划的影响可能会使得先期的规划都成为沉没成本,因此,学生会更倾向于接受基于分数的院校和专业分流。换句话说,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通常是在高考结束后到填报志愿前的这段短暂的时间内仓促决定的,这就很难保证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另外,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通常有深度介入,会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和校方密切的交流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实时状态。为了增加孩子在考试中的竞争力,家长安排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或者亲自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因此,学生基本上不用关心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事情,而只要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做即可。

但是,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其家长基本不再参与学生的学习安排,学校方面也不会像高中那样要求学生,而是认为学生已经成年,应该具备足够的自主性,从而在很多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两种教育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且在我国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过渡机制,这就使得学生在相对宽松、要求自主的环境中有可能将高中阶段的厌学情绪在大学阶段发展成涣散的生活态度[3]。

1.3  人均教育资源不足

由历年教育统计数据可知,在1998—2020年间,我国本科生人数从340.9万人增加至2 971.33万人,而同期专任教师的人数仅从41万增加至183.30万。从总体生师比的角度来看,从1998年的8.3∶1提高到2020年的21.7∶1,其实这已经超过教育部于2004年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师比不得高于18∶1的规定。而且,统计数据中并不包含研究生部分,如果加上研究生部分,则高校的生师比已经达到23.4∶1[4]。

另外,在高等教育阶段,授课方式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授课制,转换为以课程为单位的选课制,师生关系疏远,缺少了解和互动。在高中时代,学生会与少数几名教师在长时间内做深度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很深,容易形成默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大学选课制的指导下,学生每天奔波于各个教室之间,与众多不同科目的不同教师有着短暂的课内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只能维持在一个学期的一门课上,同时一门课的人数通常在60人以上,教师很难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客观上说,这也是因为教育资源的限制引起的,如果都能够做到20人以内的小班教学,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就会高很多,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增加很多[5]。

以上讨论的三个问题,都是目前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面对结构性困境的情况下,对本科生学业导师配置的优化可以成为缓解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2  导师制研究现状

2.1  纽曼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导师制

约翰·纽曼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该书中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便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同时具有足够多科学与人文素养的通才。因此,该理念并不强调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在选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尽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后续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能力培养进行准备。

与这一理念相对应的办学制度为学院制。需要注意,国际上的学院制是指英美以学院为中心的教学制度,这种制度与我国分专业的学院制不同,它不以学生所学专业来进行划分,而更像一个生活社区的划分,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生活学习,这就提供了一个能让学生之间在更大范围内取长补短的平台[6]。

学院的导师更像是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导师跟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并且随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建立起更为牢固的私人关系,这种私人关系将会在毕业之后的社会生活中进一步延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形成校友的资源平台继续发挥作用。

学院制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毕达哥拉斯组织的教学团体已经初具学院制的雏形。而在我国对应的类似学院制教学团体可以追溯至孔子基于有教无类理念建立起来的学校,这种教育理念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育成,追求在“道”层面的修养,反对过于细节技术层面“术”的教学。例如:面对樊迟学习种地、园艺技术的请求,孔子拒绝了他,并且批评他:“小人哉,樊须也!”由此可见,有教无类并不是指杂学,而是指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学习大道,以成为综合素养很高的人。

在现代大学中,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很好地继承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将大学划分为若干直属学院(Constituent College)来进行管理。美国的很多大学也继承了这种教育理念,如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设置了与直属学院很类似的寄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

2.2  洪堡专业教育理念下的导师制

威廉·冯·洪堡曾负责管理普鲁士的文化和公共教育事业。为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向社会输送有用的工业人才,洪堡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通识素养的基础上对某一专业具有精深的了解,因此,一般将学制设定为五年,在最后两年完全学习非常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洪堡教育理念下,大批的有用人才被迅速推向工业社会的各个岗位,为普鲁士国力的积累作出重要贡献。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是以这位教育家的名字命名的,而该校至今已经为世界贡献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培养过马克思、恩格斯和海涅等人文科学大师,可见此种教育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适性。

基于洪堡教育理念开设的学院一般以专业来进行划分,如物理学院、化工学院、建筑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各个学院的人才以专业进行划分,在学院内进行相对独立的培养。学院中的导师通常也仅仅是专业学习上的导师,并不介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而是强调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在专业领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不断地钻研和积累,在该专业领域内获得较为高深的造诣。

2.3  我国教育理念下的导师制

相比英美推行的纽曼通识教育模式,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学习的是苏联模式[7],而苏联又是学习的德国洪堡专业教育模式,普遍推广单科性学院建设[8]。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本科教育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洪堡模式,具有严格专业划分特点,各个学院的划分都是参照学科的专业性进行的,颁发的学位也都会注明细分的专业。这与英美高等教育中的纽曼通识教育理念形成鲜明对比,两者的异同可以总结如表1所示。

学院制在英美国家历史悠久,已经发展出完善稳健的学业导师制度,而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历史相对较短,现行导师制度起步较晚,在体系建设上还很不健全,但也不乏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9]。

3  导师制改革方案

3.1  改革目标

针对目前面对的问题,主要设定两个改革目标:1)建立一套双向的师生选择机制,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兼顾公平性和有效性;2)建立一套分阶段的长期培养机制,同时参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导师的科研方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况安排指导内容,从知识学习导向的指导逐渐过渡到问题解决导向的指导,从而使接受指导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2  改革内容

3.2.1  学生选择教师

为了体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导师应该在新生入校之后清楚完整地把导师制度向所有学生进行介绍,保证全体学生对于这一信息接受的公平性,并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自愿报名。在选定导师后,学生可以综合对导师指导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选择继续接受导师指导或者退出,保证不同情况的学生自由地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指导。

3.2.2  教师选择学生

为了确保教育资源分配的有效性,报名应设定适当门槛。这里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导师安排的指导活动。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并不小,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会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如果基础较弱,学生应以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主,保证基础层面的学习。另外,不同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规划不同,有些学生偏向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有些学生希望更多地参加兼职实践活动,还有些学生希望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等等。学生个体的差异是显著的,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是多样的,在尊重学生对未来选择的基础上,最优的选择是那些真正对学术感兴趣并且有足够时间的学生来参加双向选择。

3.2.3  组织课题组研讨活动

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依托导师的教育、工作和科研背景,参照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培养。从大一开始组建课题组,每周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学习基础的方法,并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大二注重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决方案的重现;大三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四注重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3.2.4  配合学校大学生训练计划(URT)及各种学科竞赛

开展指导安排兴趣小组成员申报参加URT项目和各种学科竞赛,从大一入学就开始磨合的团队成员和学业导师对于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有着更加充分的准备,可以避免师生之间临时组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配合都不默契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得URT项目以及各种学科竞赛安排更加合理,进而实现学校层面对学生培养的优化。

4  导师制改革实践

4.1  双向选择实践

改革实施的范围设定为某高校2018级信息管理系学生,该校于2018年招收的信182教学班学生共28人,最初双选确定学生人数11人,后根据淘汰机制人数稳定在七人,组成兴趣小组。双选的过程参照英美大学招生惯例,在报名时要求学生提交报名表、个人简介以及一份对大学生活规划书。这样设置报名材料的做法,可以兼顾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但对报名材料的难度设定需要适中,否则可能会造成无人报名或者太多人报名的情况,以至于造成后续遴选的困难。

另外,在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设定适当的淘汰制度,对于多次不能按时参加指导的学生,以及专业课程平均分过低的学生,都应该及时地沟通了解,对于确实不能继续参加导师指导活动的学生进行劝退,让这些学生可以有精力去从事对他们来讲优先级更高的事项。设定这种师生双向选择的制度,就是希望可以在兼顾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集中部分教学的优势资源对有意愿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从而达到有限教学资源的优化分配。

4.2  长效培养机制实践

在2018年9月—2021年7月的近三年间,展开学生课题组研讨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每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2018秋季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对于行业背景的认知,锻炼演讲报告能力,初步组建学生课题组,通过集体活动进行团队磨合。

2019春季学期:主要培养学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的能力,通过实战案例训练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019秋季学期:主要探讨用于数据分析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及实现方法,期间为营造课题组的良好氛围,同时消除学习畏难情绪,定期组织茶话会活动,在轻松的环境中讨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增进课题组成员的凝聚力。

2020春季学期: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本着“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采用线上指导的方式继续坚持组织课题组学生讨论数学建模方面的知识,以维持课题组活动的连续性。

2020秋季学期:将课题组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小组设定一个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论文撰写活动,学生在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论文框架设定、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021春季学期:课题组成员已经成为大三下学期的学生,七人中有六人选择报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根据这一情况,课题组活动主要为以英语文献阅读和分析为中心,在英语训练层面给予学生最大限度支持。

4.3  改革实践结果分析

本次改革实践的成果表明,学生能力养成导向的本科导师长效配置机制确实可以在现有条件下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即同时兼顾公平性和有效性。从参加课题组的学生人数变化可以看出,师生双向选择的结果会趋于稳定。另外,从指导成果来看,三年间长期接受指导的学生在求知欲、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可知其在有效性上也达成预定目标。

首先,本次改革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入学时为其普及行业背景认知,帮助其建立对行业的认知框架,激励其更有目标地探索自己的兴趣,为其在未来进一步探索行业新知打下基础;其次,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自律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学生兴趣课题小组,教与学采取分团队方式进行,作业汇报采取演讲的方式进行,保证学生在团队合作的同时自觉、自律完成作业;最后,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论文撰写是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过程,对学生未来养成独立思维至关重要。

但是,整个三年间的改革实验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值得高校管理层面思考和改进。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以现有的教师考核体系,导师制很难被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中,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如果学校的财务补贴无法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指导只能依靠情怀和热情,其推广范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许可以从反向思考,可能的方案是降低指导教师在其他方面的考核压力,尤其是论文与科研经费到账资金要求,从而使学业导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长期的、有效的指导。

5  结束语

学生能力养成导向的本科导师长效配置机制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在师生双选过程中保证有限教育资源的分配兼顾公平性和有效性;二是构建一种长效深入指导机制,该指导机制涵盖本科生四年学习生活全过程,以保证学业导师对学生指导的广度和深度。虽然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本科导师制度面临诸多困难,但本科导师制这一方向必然是日后本科学生精细培养的发展趋势。学生能力养成导向的本科导师长效配置机制就是在该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成果,该机制同时兼顾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长期有效性,可作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进行学生培养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艳梅,马姗妮.大学新生迷茫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公关世界,2021(18):112-113.

[2] 杜衍姝.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效应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6):20-23.

[3] 雷敏,邹萍,颜笑盈.大学生厌学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11):63-64.

[4] 陈文博,张珏.大学生师规模、比例与学术产出的关系研究:基于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7—2018年间的校际面板数据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5):111-122.

[5] 刘海燕.浅谈高校小班教学制约因素及改革措施[J].才智,2020(8):164-165.

[6] 黄厚明.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08-113.

[7] 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3.

[8] 谢雪峰.试论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6-10.

[9] 何毅.英式住宿学院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及审思[J].大学教育科学,2019(4):66-73.

*基金项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双向选择的本科导师制探究”(基金编号:YB20190401)。

作者:王晓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102617)。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