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PG 负压振动治疗仪对偏瘫上肢肿胀的疗效观察

2022-06-25古怡贞李林梁海岐

智慧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治疗仪患肢负压

古怡贞,李林,梁海岐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0 引言

偏瘫上肢肿胀在长期卧床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发病之后若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溃疡,一些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脓毒症及并发感染[1]。在以往治疗中主要是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但是总体治疗效果不好,尤其是在恢复皮肤温度及改善患肢血流动力学上效果不好[2]。当前,倡导在偏瘫上肢肿胀疾病临床治疗中使用LPG负压震动治疗仪治疗,该治疗基于细胞的机械信号转化原理,使用纯机械刺激,综合淋巴解剖,生理病理,结合专业手法进行按摩以达到安全有效的引流疏导,治疗中穿治疗服[3],或戴治疗袖套,在疾病治疗期间使患者的皮肤能够感受到舒适的被抽吸式按摩,具有无痛、无创操作性,确保患者能够在舒适及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4]。为了能够充分地了解到在偏瘫上肢肿胀疾病治疗中使用LPG负压振动治疗仪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本文将50例偏瘫上肢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偏瘫上肢肿胀疾病治疗中使用LPG负压振动治疗仪所取得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3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50例偏瘫上肢肿胀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58~84岁,平均(69.5±2.9)岁。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57~86岁,平均(68.2±2.6)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偏瘫上肢肿胀;②患者无明显的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患者无视觉、认知、理解功能障碍;②患者无意识障碍;③患者无心肝脏神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④患者无精神疾病。本次研究活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进行,患者对本次研究活动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法,给予患者降黏、降脂、降压治疗,同时给予vitB1和vitB12;给予患者地巴唑(国药准字H14021429,山西省临汾健民制药厂),口服,每日3次,1个疗程为1个月。

观察组,行LPG负压振动治疗仪治疗法,使用LPG-负压振动理疗仪,要求患者穿治疗袖套,在治疗床上保持仰卧位姿势,选择Health模式,进入处方:Lymphedema模式,进行调节,活动,排泄,三步治疗。频率为8Hz~16Hz,强度为6~8,周期比为40%,在偏瘫上肢进行肢体远端向近端进行负压振动疏导治疗,每次治疗20min,疗程QD×14。治疗后告知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水置换法测量肢体体积:①一种是在特定大小的钢桶内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肢体放入桶内一定长度,根据水面的高度变化推算出肢体的体积,另一种即在容器中放满水,将肢体放入容器后直接测量溢出的水的容积,或对此部分水称重后计算体积。测量公式为△V=r2h,其中,r为桶内径,h为水面高度变化值[5];②将水放入到容器中,将肢体放入到容器中之后,对溢出水的容积进行测量。

肢体肿胀:无0分;上下肢轻度肿胀纹理变浅1分;手足变厚2分;轻度可凹性水肿3分;明显可凹性水肿4分;皮肤绷紧纹理存在5分;皮肤光亮纹理消失6分。肿胀范围:无0分;及脚趾1分;及掌跖前部2分;及腕踝3分;及肘膝下4分;及肘膝5分;及肘膝以上6分[6]。

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轻,重度疼痛度评分为≥7分,中度疼痛评分为4-6分,轻度疼痛评分为1~3分[7]。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水肿全部消退,伴随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为痊愈;水肿明显减轻,肢体肿胀评分范围<3分,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改善为显效;水肿有所减轻,但仍明显存在,肢体肿胀、范围评分≥3分为有效;水肿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肢体肿胀、范围评分中有一项仍≥5分或上升,出现溃疡为无效[8]。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2.0软件分析,肿胀程度、范围及肤温水平及患肢疼痛评分用(±s)表示,用t检验;临床治疗有效率用(%)表示,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范围及肤温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肿胀程度、范围及肤温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胀程度和肿胀范围低于对照组,肤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范围及肤温水平对比(±s)

2.2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疼痛度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肢疼痛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疼痛度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疼痛度评分对比(±s,分)

2.3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偏瘫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体征表现,在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后较为常见,临床上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患有急性脑梗死疾病之后,偏瘫率高达60%~70%,偏瘫疾病本身属于一种严重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9],在发病后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卧床状态,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康复治疗技术取得了突出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但是偏瘫痊愈率较低[10],患肢在长时间的感觉障碍及废用状态之下,极易诱发肢体出现血供不足及回流障碍等情况[11],并且末端部位处的温度也会随之而下降,在压力的作用之下,会诱发局部软组织出现严重的损伤,肢体部位处会出现肿胀及湿冷感。偏瘫肢体肿胀作为急性脑梗死疾病后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现阶段引发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交感神经受损有直接关系,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微循环障碍,导致肢体局部温度出现降低,还与发病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活动有直接关系[12]。在偏瘫肢体肿胀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但是治疗后患者仍然会伴有明显的疼痛感,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当患者出现水肿之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管微循环不畅,还表现为整个患肢局部组织部位处出现系统疾病[13]。现阶段,在偏瘫上肢肿胀疾病临床治疗中倡导使用LPG负压振动治疗仪治疗方法,该治疗基于细胞的机械信号转化原理,使用纯机械刺激,综合淋巴解剖,生理病理[14],结合专业手法进行按摩以达到安全有效的引流疏导以此来使患者的循环得以显著改善,帮助患者重建病变组织[15],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静脉循环,减轻肢体的肿胀,缓解患者疼痛感,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16]。

本文研究结果为,治疗前,两组肿胀程度、范围及肤温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胀程度和肿胀范围低于对照组,肤温高于对照组,患肢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偏瘫上肢肿胀疾病临床治疗中使用LPG负压振动治疗仪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使患者的肿胀状态及疼痛感得以显著改善,提升患肢活动功能,能够快速消肿,起效迅速,有助于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偏瘫上肢肿胀临床治疗中使用LPG负压振动治疗仪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肿胀感、减轻疼痛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推荐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大力使用。

猜你喜欢

治疗仪患肢负压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