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调控研究
2022-06-25柯晓清
柯晓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创建趣味化的数学课堂。想要达到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则需教师对课堂提问环节进行预设与调控。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课堂提问的预设与调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预设;调控
前言:
课堂互动环节是保证小学数学课教学质量的秘诀,从教育教学制度设立之初,教师们就从未放松过对提问的探索。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经强调过循循善诱的重要性,教师使用恰当的方式引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培育核心素养,满足当下多元化的教学需求。
一、借助多媒体,探究数学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尤其是综合难度比较大的数学题目,教师更是可以借助这多媒体引导学生综合分析。
例如:讲解“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几何上升到立体几何,虽然学习的思维逻辑是相似的,但学生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难题概率却成倍上涨。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部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问题。比如某节课教师刚给学生讲解了圆柱表面积的算法,此时学生還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立体几何数学思想,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微课,然后围绕微课内容提出和表面积有关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刚刚这段微课视频中,小老师谈到了“用拆解法”解开立体图形,大家想一想老师手中的这个圆柱应该如何拆解最为简单呢?借助多媒体先减轻学生的思考难度,然后利用口头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数学问题,还可以取得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助积分制,激发互动欲望
小学高年级阶段,很多学生已经提前进入了青春期,面对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并不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总显得非常被动。为了解决这种难题,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制度激发学生群体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
例如: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每次讲解颇有难度的数学知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提问,无论问题本身有多简单,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回答。此时,教师建构一个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互动,主动举手回答教师问题的人可以获得加分奖励。以一个星期为界限,学生给所在小组积极加分,加分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准备的惊喜小礼品。虽然这样的教学引导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很多学生却愿意买账,这是因为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好胜心特强。只要在课堂上引入比赛性质的内容,都可以取得十分出色的课堂互动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培育核心素养。
三、借助巧沟通,了解学习状况
虽然前面已经分享了在课堂上构建趣味化数学互动模式的一些手段,但是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也会发现,提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除了在教学方法和互动形式上做文章,教师还必须深入走进学生群体的内心,只有了解了学生想要学习什么知识,或者需要学习哪些重难点内容,才可以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课后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
例如:学习分数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判定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计算法则。然而,很多学生处理应用题时就显得没有那么得心应手,此时教师可以主动和学生联系,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看看哪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比较满意,而哪些学生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根据学生自身的反馈情况,教师设计划分层次性的提问。比如,对于那些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自信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着提高问题难度,对于那些稍微欠缺信心,而且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不够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更加简单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自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回答数学教师的问题获得成就感时,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便被构建出来了。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定力、自制力不足,无法在整堂课中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就十分考验教学者对于课堂的把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有效的课堂预设与调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带动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天津教育,2019(34):78-79.
[2]刘明耀.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试题与研究,2019(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