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野下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2022-06-25吴雪莲
吴雪莲
[摘 要]语文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通过有价值的生成性事件、主题式学习、第二课堂等进行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要充分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这样,有利于强化主题式学习的效果,实现语文课程多样化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成性学习资源;课程视野;主题式学习;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0-0019-0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发以学生兴趣和现实需要为基础的生成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积极开发以学生兴趣和现实需要为基础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目前,对教与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的研究不多。查阅万方资料库,我们发现王胜远、杨霞、王运武三位老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对生成性学习资源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生成性学习资源又称过程性学习资源,是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由学习者或师生协同创建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说,生成性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或通过同伴互助、师生交流生成的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包括学习者上传的与主题相关的拓展性资源及其学习社区中的评论、反馈、反思、讨论、答疑等。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生成性的学习资源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既包括对教材文本的整合生成的新的学习资源,即物质资源,又包括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课堂事件,即观念资源,还包括根据教材和教学事件进一步开发生成的主题学习资源等。那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进行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呢?
二、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的路径
(一)抓住有教育价值的生成性事件进行开发
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生一些与教学预设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有的会干扰教学过程,有的则蕴含重要的课程价值和教育意义。这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课程意识,区别对待,积极捕捉,生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源。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练习一》的“语文与生活”板块的第一题:
读读下面的诗句。你能模仿这两节续写下去吗?看谁续写得多,续写得好。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树梢轻轻地摆动,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
在展示时,有个小男孩说:“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看,屋顶的瓦片已被掀翻,风儿已从那里走过。”这时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注视着我,小声地说:“老师,这样说不对。风儿给人的感觉是温和的、可爱的,怎么能把瓦片掀翻呢?”我也一惊,于是请大家一起讨论:“这样说,符不符合情境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刚才小声嘀咕说“大树已被拔起,房屋已被吹塌”的学生也恍然大悟,沉默不语了。这时,我说:“是啊,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善于思考。诗的前两节已经揭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风儿和雨儿一样都是轻微的,温和的。老师知道有個写风的高手,就是唐朝的李峤。他写有《风》一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请大家仔细品读,读出风这一意象的味道吧。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更多描写风的诗句,品读鉴赏。”这样以“风”为主题的学习资源已经在师生互动交往中生成。通过参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学生对“风”这一意象的认识更深刻,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也有了具体的认识,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基于主题式学习,整合生成性学习资源
日本的佐藤学老师认为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主动学习。主题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在主题式学习中,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他们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从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潜能不断地得到开发。在这过程中,生成性的学习资源不断地产生,教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写日记”时,在与同年级的教师讨论交流后,我以写日记为载体,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学习。我先要求学生去采摘秋天的树叶,认真观察,再写下观察日记。一周后的作文课,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变化。他们不像以前那样,一到作文课就沉默,当天的教室似乎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学生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小手在不停地摆弄着自己的树叶。我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示习作任务,而是直接让学生说说自己采摘树叶的故事。有的说:“这些大大的梧桐树叶是我和妈妈在公园里捡到的。我和妈妈手牵着手,走在梧桐树的林荫大道上,仿佛走在时空隧道里。”有的说:“我的枫树叶子是在小区的门口捡到的,上面还有雨水和泥土的味道呢。”在学生兴趣高涨时,我出示本次习作任务,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具体描写。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充满生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单是写作教学,到这里算是完成任务了。但是,作为主题式学习,目的是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接下来我组织开展“树叶贴画”活动,要求学生把采摘的树叶用到自己的画中、习作中。他们根据叶子的形状、颜色等进行创意设计。有的把银杏叶变成小姑娘的裙子,裙角飞扬;有的把尖尖的榛树叶子变成小鱼……儿童的世界充满惊喜,树叶的魔力生发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通过与树叶的亲密接触,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最后,我让学生再写一篇作文,学生能轻松完成。这样,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这样的主题式学习,充分利用和整合了生成性学习资源,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三)依托第二课堂开发生成性学习资源
第二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延续,而且能给第一课堂提供生成性资源,促进第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建构第二课堂,开发具有语文味的学习资源。如,我校有位教师组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二课堂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第二课堂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为诗配上插图。不管是细致的工笔画,还是简单的线条勾勒,都是学生思想的外化。在诗歌配图的过程中,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对古诗的理解。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符合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体验更加深刻,也促进了学生第一课堂古诗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的价值
(一)有助于强化主题式学习的效果
目前,课程论专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课程模式,如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批判模式等,令人目不暇接。尽管课程模式有很多,但大体上仍然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目标为中心,可称为目标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偏重于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回答课程设计的“应然”问题,故又称为应然模式。二是以过程为中心,重视内容、活动自身的价值和学生的自主性,认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指导作用,不必依赖目标,称为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大多偏于理论、概念的分析,对课程设计过程仅做出实际的描述,很少提出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常常是给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作为课程设计的参考,故又可称为实然模式。这两种模式有什么不同呢?请看下表。
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发现进行小学语文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应遵循过程模式的原则,这种模式更适合小学语文教学,也更有效。因为,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通过个案进行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发现教材的价值,关注课堂偶发事件生成的课程资源;在评价方面,强调模式的实效性,不受目标的限制,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这样,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就能发挥个体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题式学习模式强调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在主题式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捕捉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将它们进行分析、整合、归类,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深化学生的学习思考,使学生在熟悉而陌生的学习资源中展开合作探究,获得对相关主题的深刻认知。这样,使主题式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二)促进语文课程多样化
王荣生教授在他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揭示了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今后走向:一是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二是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三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步。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作为教材使用者的一线教师的专业化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删减、重组、创编,确定最终的教学内容,积极探寻有效的组织教学的模式。而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生成性教学事件、多元解读教材、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就会创生出更多的具有活力的课程资源;对这些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便可以构建创造性课程,开发出属于教师自己所独有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创生课程的源头活水。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学校的兴美校本课程的建设,我们五年级组根据课堂实践开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建构了具体鲜活的课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1.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更加多元化
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往学生认为语文课程就是课程表里的语文,就是语文教材,就是教师上课传授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就是机械地背诵、简单地默写和考试。而如今学生认为语文不等于教科书,更不局限在课堂上传授的语文知识,应该在实际的生活中根据自己语文学习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开发并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他们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2.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原先不善言谈、不爱沟通的学生在和同伴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越来越自信;现在他们学会了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地增强。
3.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看到他们不同程度的进步,真的很欣慰。在一次又一次的主题活动中,学生置身其中,或喜,或忧,或乐……他们用生动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生活是表达的源泉。语文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语文课程形态更加多元化,语文教材使用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现实。
[ 参 考 文 献 ]
[1] 佐藤学,著.静悄悄的革命 [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 董一菲.生成性課堂的生命之美.[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8.
[3] 陈青天.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政治课堂的获取与运用[J].网络财富,2009(12):119-120.
[4] 杨澄宇.语文生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5]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6]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M]广东: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7] 王胜远,杨霞,王运武.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7):99-105.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