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之夭夭

2022-06-25匡济

读者欣赏 2022年6期
关键词:桃木蟠桃东方朔

匡济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有个蟠桃园,凡人吃了那园中的蟠桃即可长生不老。这并非吴承恩的个人杜撰,而是有着相当久远的渊源。

先秦时期,有一部奇异程度不亚于《山海经》的典籍《穆天子传》,记载了西周第五代君王周穆王巡游四方的故事,其中提到他去昆仑山向西王母求取不死丹药,从而与之结下情缘的情节。

天子对长生不老的痴迷永无止境。据《汉武帝内传》记载,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西王母与汉武帝相会,送给汉武帝四个蟠桃,汉武帝吃后只觉通体舒泰,唇齿生香,便想在御花园中栽种。西王母告曰:“中夏地薄,(蟠桃)种之不生。”

汉武帝贪恋蟠桃的美味,此后三次派大臣东方朔长途跋涉,去昆仑偷来蟠桃。汉武帝还把吃过的桃核一个个收藏起来,这些桃核甚至一直传到明代。

桃树在民间文化中具有辟邪的属性,传说中的驱鬼逐魔之人通常佩戴一把桃木剑,比如钟馗。《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到朝歌面见纣王时,奉上的也是一把桃木剑。在辞旧迎新之际,古人用桃木制成桃符悬挂于门额,意在祈福、镇邪。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位英雄于桃园“三结义”,这不是罗贯中的随兴创作,而是有着深刻的寓意—三位立志终结乱世的英雄,之所以选择在桃园开始他们征战天下的征程,是因为桃很早就有象征兄弟之谊的意义。

桃花源的意象则源于陶渊明的构思,代表“自由自在、沒有世事纷扰的理想社会”,桃园也因此成了许多“人间乐园”的代名词,出现在名篇之中、名人笔下,比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桃花岛,唐伯虎笔下的桃花坞、桃花庵……

中华大地是桃的起源地,五六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桃已在黄河流域大量种植。在描述上古时期中华风貌的《山海经》中,与桃有关的记录大约出现了16次。那时的桃基本都是野生的,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分布颇广,且果实硕大,可口多汁。

桃木因质地坚韧,在上古时期被作为制造武器的材料,甚至成了武器制造人员的代称。据《周礼》记载,制造刀剑的工匠被称为“桃氏”。在《周易》《左传》中,又提及人们以桃木制作弓箭之事。

春天在上古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节,熬过了肃杀的寒冬,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繁殖、农业等与人类命运攸关之事,都与春天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将结婚之日选在阴阳交合、桃花烂漫的春天,似乎才符合天意。“桃花运”的源头,大概就在这里。

秋桃绶带图 缂丝 清

桃李园夜宴图 绢本设色 明 仇英(传)

权力的舞台上,桃也没有缺席,它出现在许多政治事件中,如春秋时期的“二桃杀三士”:齐国国君为了除掉三个桀骜难驯的武将,用了齐国名臣晏子的计谋,以两个桃子为饵,在三个武将之间制造矛盾,竟迫使三人集体自杀。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桃子本身具有的“魔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魏晋时期开始,桃频繁出现于道教神话传说之中,成了一种通仙之物。在唐诗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云烟缭绕、夭桃灿然;仙人则鹤发童颜,食桃而生,就连其日常所用物什,如杖、笙、弓等,也都以桃木制成。

据《拾遗记》载:“西王母进周穆王嵚州甜雪,万岁冰桃。”唐人对此心驰神往,屡屡歌咏其事,如“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韦应物《王母歌》),“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

东方朔盗桃的典故则见于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东方朔谈吐诙谐,擅言辞。传说其幼年丧母,由邻居抚养长大,后得一白猿相助,进入天宫,恰逢西王母开蟠桃会,他便在瑶池偷吃了仙桃,被守护神捉拿后押见西王母。他以滑稽之语申辩,说得西王母不仅免去其罪,而且赐以琼浆佳肴。李商隐据此曰:“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后世帝王寿辰,臣子常以“东方朔偷桃图”作为寿礼来为帝王庆寿。

古人描绘皇宫禁苑时,也常用桃意象。在常人眼里,天子虽不是神仙,但其君临天下、威及四海,地位、权势、财富等都胜似仙人。皇宫紫气升腾,那是真正的人间仙境。

《唐六典》载:“玄宗所居隆庆坊之东,有井,忽涌为小池,周袤十数丈,常有云气或黄龙出其中。”既有云气升腾,又有黄龙出没,皇宫自然就似仙宫,当然也少不了仙桃。客观地看,禁苑中的确广种桃树,而且日常宴饮也少不了桃子。和凝的诗句“宫木交芳色尽深,和风轻舞早莺吟。侍臣不异东方朔,应喜仙桃满禁林”(《宫词百首》),殷尧藩的诗句“迎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帝京二首》),都反映了这一情形。这些诗歌无一例外地视皇宫禁苑为仙境,体现了诗人们对这座宫苑的无限神往。

猜你喜欢

桃木蟠桃东方朔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报恩陶家村
西王母蟠桃会上大阴谋
金秋八月,新疆和静县举办第三届蟠桃节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东方朔割肉
树为何名
卧佛
巧取桃木钥匙
王母蟠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