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问题无小事
2022-06-25
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教材编辑出版上,我国执行的基本都是“一纲一本”的教材政策,即一个教学大纲,主要科目均采用统编的教材。到了1990年代初,开始有个别地方作一些尝试,局部使用非统编教材。20世纪末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启动,在强调个性、赋予学校与教师更大自主权的理念推动下,实行了几十年的“一纲一本”教材政策逐渐被“一纲多本”取代,后者成为此后多年教材编制出版发行的主导思想。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小学教材的编辑出版一度非常活跃,各个出版社都介入到教材出版中。仅按照《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审查的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多达22个学科167种,普通高中为16个学科67种,“形成百花齐放的教材建设格局”。客观而言,“一纲多本”为基础教育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这种“百花齐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科学性、准确性的问题;二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教材的编辑出版是极为严肃的事情,更是专业的科学问题、教育问题,需要编者对基础教育相关课程有着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具有长期经验。同时,在技术层面,普通图书是允许出版存在差错的,但在教材上,这是不被允许的。更严重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教材与课程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抓手,但是一些教材,尤其是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教材,因为把关不严、编辑出版者的政治意识与素养不足出现过一些错误。2015年前后,这些问题一度集中爆发,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教材建设的中央文件。2017年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对于“一纲多本”的政策也適时作出了调整,同意识形态直接关联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三科全部改为国家统编教材,即回归“一纲一本”。此后,全国的教材编辑出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质量的审定与管控越来越严格,并持续推进对教材的全方位质量审核。
2017年以来,中小学教材曾经的乱象得到根本性遏制,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显然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比如这次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事件。同时,相关舆情再次提醒我们——教材无小事,哪怕是一个插图、一个错字、一个标点符号。
(摘自《环球时报》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