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线面三重结构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2022-06-24杨欣宇朱文龙李诚张浩鹏刘明

高师理科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原理计算机思政

杨欣宇,朱文龙,李诚,张浩鹏,刘明

点线面三重结构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杨欣宇,朱文龙,李诚,张浩鹏,刘明

(齐齐哈尔大学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新理念.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混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构建了点、线、面三重结构的课程思政体系.从细微之处入手,贯穿于教学始终,全方位覆盖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基于此背景,各高校迅速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和措施,促使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得到了显著提高[2-6].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专业课程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设计,与思政似乎“相距甚远”.如何让思政元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是理工科专业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7-8].为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工作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9-12].通过开展探究、反思、讨论、合作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丰富的线上资源,开展团队合作的项目化教学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混合式教学中,大量的师生互动也可以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探讨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方法.

1 课程思政体系整体框架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采用自底向上的框架结构,首先分模块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实现方法,再结合指令系统研究各部分协同工作的思想和过程.课程已具备多年的混合式教学经验,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方式,课程思政体系采用了点、线、面三重结构,其整体框架结构见图1.

图1 课程思政体系整体框架结构

其中,点指的是具体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散于课程的各个章节;线贯穿于课程教学工作的始终,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并最终汇合于项目研究环节;面则是将诚信、自信、团结、创新等意识融入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各项活动之中.

2 点——从细微之处入手

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都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搭建进来的,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层次梳理.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各知识点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其归纳为8个大类,并结合该知识点的内容、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从细微之处入手,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思想意识方面有所感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融入点见表1.

表1 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续表1

3 线——贯穿于教学始终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贯穿着2条思政线.一条是知识线,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和讨论计算机硬件系统中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系统四大模块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再结合指令系统将各模块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建立整机的概念,强调各部分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分工协作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条是能力线,在课程教学过程注重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全国统考试题,对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最终,2条线汇合于项目研究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在实际操作中深入领悟其内涵.项目研究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项目研究内容

4 面——全方位思政融入

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全方位覆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讲思政,还要做思政,做到线上线下相混合,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督促、鼓励和引导,以及教师行为的以身作则,把诚信、自信、团结、创新等意识全方位融入其中.

诚信,是要求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个人任务,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自信,是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克服畏难心理,逐步解决高阶问题.团结,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内互帮互学,研讨交流,共同进步和提高,并能够分工协作完成各项团队任务.创新,是通过计算机各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新技术、新发展,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配合思政教育的全覆盖,课程还配备了丰富的线上资源.(1)开发了闯关游戏式的微信小程序,配置大量的习题,按知识点和难度设置不同的关卡和竞技形式,使枯燥的专业知识具有了趣味性,帮助学生在轻松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竞争意识.(2)在课程平台上设置了视野拓展栏目,包括传统文化、风云人物、科技前沿、华夏之光等子栏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爱国情怀、创新意识等素质.其部分内容见表3.

表3 视野拓展栏目部分内容

5 结语

作为一种与专业结合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之中.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弘扬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构建了协同育人的教学合力,使学生从专业知识中汲取智慧,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价值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合,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通过线上线下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课程平台和各种社交软件的全天候互动,随时随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到“融盐入水,润物无声”,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思想意识方面有所感悟.点、线、面三重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达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目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5-28)[2021-11-01].http://ww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韦春北.把握好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9):22-23,56.

[3] 吴寒斌,高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文化理念与基本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0):152-155.

[4] 周立斌,王希艳.以双向融合为突破口,带动高校“课程思政”的整体改革[J].高教学刊,2020(22):132-135.

[5] 邵明英,付宇杰.移动互联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师生互动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思想教育研究,2020(4): 155-159.

[6] 韦诗业,李素芬.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36-39.

[7]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64-66.

[8] 叶志明,汪德江,赵慧玲.课程、教书、育人:理工类学科与专业类课程思政之建设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20,42(2): 214-218.

[9] 郑晓霞.思政元素融入“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5):234-236.

[10] 顾锦彤.一流课程背景下打造“热工学”金课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0):24-25.

[11] 沈火明,刘娟.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29):189-192.

[12] 张强,孙雪莹,齐亮,等.课程思政融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科教文汇,2021(29):94-96.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 based on triple structure of point,line and plane

YANG Xinyu,ZHU Wenlong,LI Cheng,ZHANG Haopeng,LIU Mi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ntrol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s a novel concept of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electing the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with a triple structure of point,line and plane is constructed,with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in and out of the class.Starting from the nuances,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Virtually the teaching links of the curriculum are covered,so that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in the same direction,which ensures the realization of fundamental goal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mixed teaching

1007-9831(2022)05-0076-04

TP303∶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2.05.014

2021-11-2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200774);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GJZRYB202011);齐齐哈尔大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QDJG-2020kcsz25);齐齐哈尔大学党建研究项目(QQHRUDJ2020-28)

杨欣宇(197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应用研究.E-mail:705046683@qq.com

猜你喜欢

原理计算机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