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建设
2022-06-24吕文龙梁学文吴卫熊张雪梅
吕文龙,梁学文,吴卫熊,张雪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广西水工程材料与结构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3)
广西山洪灾害影响区面积约为14.82万km2,占全区总面积62%,影响区内涉及人口约为1995 万人,山洪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多年平均因山洪灾害死亡失踪约31人,防御任务繁重。面对严峻的防御形势,自治区水利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为目标,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为依托,积极有效应对,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2020—2021年连续两年历史性实现全区山洪灾害“零死亡”。广西完成的全国首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确保及时预警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1]。
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情况
广西2010年开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截至2021年底,共建设自动雨量站5433个,自动水位站384个,水库监测终端4278个(其中有858个站点已更新改造),视频监测站190 个,无线预警广播(I 型)10 192 套,无线预警广播(Ⅱ型)主站3 个,从站26个。基本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气象、水文、山洪监测信息自治区、市、县三级共享,完成了县级平台巩固拓展和1044 个县级平台延伸到乡镇,解决了基层山洪灾害防御缺乏监测手段和设施的问题,实现了雨水情自动监测、实时监视、预警信息生成和发布、责任人和预案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基层防汛部门对暴雨山洪的监测预警水平,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山洪灾害影响区的防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化支撑,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改变了临灾被动避险的局面,山洪灾害因灾死亡人数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山洪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和因灾死亡人口变化折线图分别见图1~4,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以来灾害损失情况见表1。
表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以来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
图1 山洪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变化折线图
图2 山洪灾害造成受灾人口变化折线图
图3 山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变化折线图
图4 山洪灾害造成死亡人口变化折线图
2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1)自动监测站网和预警设备正常运行率偏低,部分设施设备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广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自2010年开始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监测预警网络全覆盖,在广西山洪灾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建设初期经费不足,同时受限于设备生产技术不成熟,配置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标准偏低。同时,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指南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的通知》(办防〔2019〕102号)的要求,山洪自动监测站和预警设备使用年限为5~7年,全区大部监测预警设备已过设计使用年限,设备“带病”运行或者完全损坏,加之各项目县委托的运维公司水平参差不齐,运维工作不到位,导致近年来全区自动监测站网和预警设备正常运行率偏低。
(2)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功能和管理使用能力不足,监测预警建设区和预警信息发布覆盖不够全面,预警预报的预见期不长。全区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同监测预警设施设备一同开发部署,各项目县平台为自治区水利厅按当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要求统一组织建设,平台建成后各项目县一直未按照辖区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平台升级,随着我国通讯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山洪灾害防治技术不断提高和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现有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功能不能支撑山洪灾害防御人员正常决策会商分析,预警信息发布覆盖不够全面,预警预报的预见期不长[2]。同时,部分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技术人员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掌握不足,对于平台的使用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3)监测信息报送受地理及通讯因素影响,缺乏保障。广西在山洪自动监测站点和预警系统建设初期,建设站点未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地点随意性很大,部分建在偏远的山区,加之自动监测站网主要采用公网通讯信道,仅有小部分增加了卫星通信信道,恶劣天气情况下出现线路中断,监测信息无法及时报送,缺乏通讯保障。
(4)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经费落实难,影响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技术难度高,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需要高度依赖于专业的信息化公司,受限于项目县财政等原因,大部分项目县一直未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资金投入渠道,仅依靠山洪灾害防御部门工作人员运维,难以构建稳定运维体系,影响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3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建设
按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和相关规范文件要求,为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正常开展,有效发挥监测预警系统防灾减灾效益,自治区水利厅以实现山洪监测数据到报率90%、预警信息发布率95%为目标,2020 年受全区有关市、县(市、区)水利部门的委托,完成了广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的集中统一招标工作,并下发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评价标准》等配套文件,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统一的运行维护及考评体系。
3.1 建立统一的运维组织体系
全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由4家专业运维单位承担,共同组成自治区水利厅运维组,开展全区运维工作,解决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每个市水利局派驻1名技术联络员,每个县配备2名现场运维人员;派出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若干组机动服务队伍,迅速支持现场运维工作,构建了自治区、市、县三级统一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解决了项目县委托技术单位运维水平参差不齐、运维单位服务不到位问题,保障了自动监测站点在线率90%以上,监测预警平台正常运转,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发布,有力支撑了全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广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和考评框架图见图5。
图5 广西山洪灾害运行维护体系和考评框架图
3.2 建立统一的年度考评制度
自治区水利厅制定了《广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评价标准》,从自动监测体系、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维护、预警信息发布、指导群测群防等方面细化各项加分、扣分标准。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次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与运维资金分配挂钩,制定奖励、处罚措施。制度的颁布加强了各项目县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搭建的重视程度,确保搭建的运维体系正常运转,有效发挥监测预警系统防灾减灾效益。
3.3 建立统一的备品备件库
广西实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核心产品备品备件库动态管理,明确运维设施设备参数及限价,确保监测预警数据统一共享,保障运维设施设备供给和质量。同时,通过建立统一的核心产品备品备件库,运维单位在运维中逐步更换核心设备,使全区监测设施设备相对统一,解决已建设站点核心设备型号多样、杂乱的问题,同时彻底解除受部分设备供应商技术封锁的现象。
3.4 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补助资金力度
自治区水利厅建立了运行维护补助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资金来源为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自治区部门预算资金。根本性解决了各项目县运维资金不到位,导致运维服务不及时,自动监测站点运行率低,预警信息发不出,运维体系不运转的问题,确保已建设的运维体系长期有效运转,更好地服务于全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普查,摸清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底数。全区自2010 年开始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除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统招建设,各项目县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站点建设,自治区水利厅仅掌握统招站点建设情况,对全区非工程措施缺乏全面详细的了解,因此急需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普查,摸清山洪灾害监测设施设备等底数,为“十四五”期间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和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2)实行危险区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每年汛前组织项目县开展辖区内山洪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对新增危险区补充调查评价,科学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实现危险区动态管理。同时,对新增危险区关联相应的自动监测站点,补充建设预警设备,及时调整完善运行维护体系,以适应不断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的需要,更好地支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3]。
(3)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技术培训。组织全区山洪灾害防御人员对项目建设管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进行重点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对山洪项目建设管理的认知和系统平台的操作熟练程度。
(4)开展督查暗访,加强行业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实地督查暗访,持续加强对县级自动监测系统和监测预警平台的监管[4],加强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管力度,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体系正常运转,发挥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