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临空园区12-01地块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分析
2022-06-24张瑛
张 瑛
(上海虹桥国际科技产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0 引言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递进,当代城市环境呈现出了动态、活跃、集中、高度竞争的空间特征,这种动态和繁荣也会带来拥堵、噪声和污染等消极影响。时代不断变迁,职场主力人群也发生了迭代更新,从出生在20 世纪60 年代的婴儿潮一代、70 年代的X 时代人群,到出生在80 年代、90 年代的千禧一代和出生在21 世纪初的Z时代职场新秀,他们对生活和办公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生态友好的环境、复合多元的文化、整合有序的空间、安全便利的交通等等,这也成为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以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12-01 地块办公和科研项目作为案例,开展具体的分析讨论。
1 项目概况
1.1 区位及位置示意
项目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西部,邻近虹桥交通枢纽,南临北翟路,北接通协路,西至广顺北路,东至协和路,区域优势极为便利。具体位置是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12 号地块内,12 号地块内共有5 个小地块,包括: 项目用地12-01,涵盖办公研发、配套商业及文化体育等功能;12-02 为已建居住用地;12-03 为地块内部L 型公共通道;12-04 为北翟路公共绿带;12-05 为已建成办公用地[1],见图1,图2。
图1 项目区位环境
图2 项目用地划分示意图
1.2 项目定位
作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东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定位为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总部,并提供基础软硬件开放共享服务、支撑中小微企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应用。
1.3 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为科研办公用地,用地面积86 277 m2,容积率2.9,总建筑面积约40 万m2,地上建筑面积25 万m2,建筑面积比例为:科研不大于30%,商务办公不小于70%。根据机场控高要求,建筑限高40 m,项目绿化率为25%,屋顶绿化不低于30%建筑占地面积。
2 项目设计挑战
2.1 速度与尺度
项目位于虹桥交通枢纽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西部门户位置,地处外环高架和北翟路交叉口,外环高架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交通环线,路幅达到120 m,北翟路作为城市东西向交通干道,路幅为70 m。从城市发展的策略来讲,建筑的尺度是与城市尺度相呼应的,随着城市道路尺度的增大,周边的建筑尺度也要体现出应有的城市界面和体量,以对应在快速道路上的观看视角尺度;从建筑使用功能出发,建筑的尺度要关注使用群体的感受,在近人的尺度上做更多人性化的考虑[2],见图3,图4。
图3 项目门户位置示意图
图4 项目基地
2.2 当前与未来
项目定位为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总部,未来将集聚一批引领时代的尖端企业,共享着这里的空间和时间并向世界传递着各种创新信息。如何为这些企业打造一个崭新的工作平台和生活方式,为其提供可激发创造思维的内、外部交流空间,创造高效、好用的共享、交流空间,以及提供具备主流价值观、前瞻性和未来感的建筑形象,是值得我们在当下进行思考的。
2.3 对标与呼应
项目南侧是凌空SOHO 项目,项目占地8.6 万m2、总建筑面积约35 万m2,建筑高度32 m,是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设计的超大型建筑体,由12 栋建筑16 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网络。由此对项目带来的挑战是在周边区域已经有一个大师作品的前提下,是以相近的设计手法来对标其大体量的城市界面还是与其兼容互补,形成和谐的整体的城市界面,这是一个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
2.4 冲突与包容
项目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规划布局、规划措施等方面尽可能的减少高架道路及飞机噪声对项目的冲突影响; 项目还要充分考虑东北侧的住宅这一敏感环境,规避对其日照遮挡,通过一体化的空间形态设计,打造具有文化包容性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作+生活+休闲”的街区生活。
3 规划设计方案
3.1 设计方案分类
受到机场控高要求,项目建筑限高为40 m,通常在容积率不超过2.5 的情况下建筑布局和空间布局都是比较舒展和合理的。但是项目的容积率为2.9 时,建筑密度就要达到40% ~45%左右,这对整体的空间布局形成的很大的制约性。项目在经过第一轮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和整理后,根据规划布局形式进行了分类,主要有: 围合式、独栋式和发散式(见图5 ~图10) ,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混合式、半围合式等,下面将对发散式、独栋式和围合式这三种规划方案,分别从城市形象、空间构建、交通便捷和功能融合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图5 围合式布局示意图
图6 独栋式布局示意图
图7 发散式布局示意图
图8 围合式方案总平面图
图9 独栋式方案总平面图
图10 发散式方案总平面图
3.2 围合式方案
3.2.1城市形象
1) 门户形象。运动和高效是虹桥枢纽地区的背景基调,项目南侧凌空SOHO 的建筑形态模拟了高速列车形态,同样,围合式方案也是选择模拟高速运动的韵律并通过数字化参数化渐变形成了连续的城市界面,柔和了凌空SOHO 的列车形态对周边环境的冲击力,比肩共同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城市门户形象,见图11。
图11 围合式方案的城市门户形象
2) 街区形象。南侧建筑的体量较大,通过在南侧建筑的长立面上打开ABCD 四个入口,仅在屋顶构架处进行连接,使其从城市大尺度逐渐过渡到街道尺度,使得建筑形象在不同的视点有不同的变化。每个开口的距离都在舒适的步行范围内,即步行距离不超过100 m,少于2 min,这样无论从快速车行的感受,还是地面人行的感受,其变化都是温和细致的,从而提升了街区秩序感,见 图12,图13。
图12 围合式方案的南侧建筑
图13 围合式方案南侧的4 个入口
3.2.2空间构建
1) 外部空间。围合式的布局可以应对外部复杂的城市环境和交通环境,并通过标志性的长立面打造开放的、活力的、标志的外部空间,并通过立面上的4 个开口,打造出步行尺度的空间。
2) 内部空间。围合式的布局减少了外部环境噪声和扬尘的影响,形成闹中取静的空间格局。通过围合把内院尽大化,来打造共享的、安静宜人的城市绿洲。
3.2.3交通分析
围合式方案不能完全做到人车分流,结合规划的L 型内部道路,设置一条贯通东西向的主要的交通干道,其余的机动车道围绕地块周边设置,以减少对内部环境的影响。在地块中心区域设置了完善的步行系统可以到达各类服务配套场所,形成舒适安静的内院活动空间,见图14 ~图16。
图15 围合式方案的人行流线
图16 围合式方案中心区域步行系统
3.2.4功能布局
根据产业特性将科研设置在地块北区,极大屏蔽了南侧高架道路的影响,提供了开展科研活动的安静环境;办公设置在地块南区,并考虑各幢建筑的均好性,达到相对的建筑品质平衡;在地块中心区域及办公建筑的底层设置商业、文化配套设施,提供复合、融合的社区服务功能。项目东北侧的住宅人群,也可以来到社区中心,参与社区活动,形成办公、生活、健康运动与文化交融的宜居、宜乐、宜创的活力街区。在规划设计上不足的是,超大的办公科研建筑体量在对接不同规模的企业客户的需求上有一定的局限,对于其使用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且在今后运营也要加强精细化管理,见图17,图18。
图17 围合式方案的功能布局
图18 围合式方案的社区中心与住宅互动
3.3 独栋式方案
3.3.1城市形象
1) 门户形象。独栋式方案是沿着城市高架道路形成了由多个独栋建筑排列而成、有节奏感的城市界面,和南侧凌空SOHO 较长的、大体量的建筑呼应关系较弱,难以形成显著的城市门户形象,见图19。
图19 独栋式方案的城市门户形象
2) 街区形象。以地块中心的社区中心为核心,周围环绕布置多幢办公科研建筑,通过划分组团和楼宇灵活结合的方式便于未来入驻企业的多种组合和特殊使用。对于住宅而言,独栋式布局体现了友好型,既加强了空间通透感,也避免了对其的日照影响,如图20,图21 所示。
图20 独栋式方案的建筑布局
图21 独栋式方案对住宅的友好开放
3.3.2空间构建
1) 外部空间。独栋式方案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均好性,缺点是空间同质、缺乏城市特色空间。另外,独栋式的布局使得城市外部环境通过建筑之间的空间渗入到地块内部,包括南侧高架道路上的汽车噪声和扬尘,影响了地块内部的环境品质。
2) 内部空间。通过围绕社区中心的螺旋放射状的建筑布局来改善建筑之间的距离,减轻压迫感。在社区中心设置文体、商业、共享办公等配套服务,服务于科研、办 公和住宅人群。
3.3.3交通分析
独栋式方案设置了高效、友好、立体的人车分流系统:结合规划要求的L 型内部道路,在地面设置了能够到达每一幢建筑的环形车道;在二层设置贯通的环行天桥,形成了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可以到达每一幢建筑的二层大堂空间,在天桥上设置局部放大的公共性平台,提供人们聚集、互动和交流的共享空间,见图22,图23。
图22 独栋式方案地面层车行流线
图23 独栋式方案二层人行流线
3.3.4功能布局
考虑到大型人工智能企业对科研和总部办公功能的综合需求,地块内办公和科研混合布置,并且规划多个组团便于入驻企业的灵活组合和专属使用。以社区中心为核心,设置文化体育、展示、餐饮、便利店等配套设施,辐射办公、科研和住宅人群,打造共享互动,复合多元的社区文化,见图24 ~图26。
图24 独栋式方案的功能布局
图25 独栋式方案的社区中心
图26 独栋式方案的组团布局
3.4 发散式
3.4.1城市形象
1) 门户形象。发散式规划方案整体性比较强,建筑布局由地块中心向外部发散,面向城市的展开面较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南侧凌空SOHO 在形态上对标,但是与其共同形成的城市界面缺乏稳定性和友好性,如图27 所示。
图27 发散式方案的城市门户形象
2) 街区形象。发散的建筑布局以及在建筑之间嵌入的同质化块状绿地,一方面让整个街区看上去具有一定的秩序感,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较差的建筑识别性和导向性,街区界面较为单一,街区活力略显不足,见图28,图29。
图28 发散式方案的建筑布局
3.4.2空间构建
1) 外部空间。整体上由内向外发散状的规划布局,使得西南侧的建筑暴露在城市嘈杂的外部环境中,形成了若干个不安定的空间。其次,东北侧连续的建筑体对住宅形成了“围城”效应,割裂了与住宅区的联系和互动,对居民产生了不友好的环境暗示。
2) 内部空间。地块的中心庭院平面尺度相对较小,再加上40 m 的高度,空间体验感局促,很难形成开放活跃、阳光的社区共享空间。
3.4.3交通分析
发散式的布局基本可以做到人车分流,车行系统沿着地块用地边线设置,步行系统除了地块从东南侧直接进入社区中心的轴线之外,其余的步行系统均是沿着发散的建筑周边均匀设置,见图30,图31。
图30 发散式方案的车行流线
图31 发散式方案的人行流线
3.4.4功能布局
在相对安静的地块西北侧设置科研功能,在地块中心设置共享庭院,环绕中心庭院设置文化体育、咖啡店、餐饮、银行、干洗店、便利店等配套设施,形成高效办公、便捷生活、健康运动的办公社区。不足的是,东北侧连续的建筑立面将住宅完全屏障,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互动,见图32 ~图34。
图32 发散式方案的功能布局
图33 发散式方案的社区中心示意图
图34 发散式方案对住宅的屏障
4 小结
项目所处的城市位置特殊且重要,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需要较好地协调周边的城市关系,形成有标志性的城市门户形象。围合式、独栋式和发散式这三个典型的设计方案各具特色(见表1) : 就规划设计方案本身而言,发散式方案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设计流畅、一气呵成,很有标识度,但是放到项目特殊的环境中,过于强势的设计风格让它和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冲突,显得有些突兀;从方案的均好性和实用性角度评价,独栋式方案是典型的“好用、好建设”的方案,空间紧凑而有序、交通合理安全、功能布局清晰、积极响应未来客户对建筑的灵活使用需求,但是标志性不强,在城市门户形象担当上略显不足;在综合权衡各个维度后,可以看到围合式方案和项目的契合度较高,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亦动亦静”,显示了开放的、活力的、标志的城市门户形象,并通过围合形成了闹中取静的空间格局,打造了共享的内庭院和安静的科研办公环境。
表1 三个规划设计方案在四个维度的比较
5 后续研究
综上所述,三个规划设计方案都有很多尚待优化完善的方面,如果以围合式方案为例进行深化,建议继续从四个维度进行完善和深化。
5.1 完整的城市形象
基于项目的特殊位置,使得项目成为飞机降落虹桥机场时首先映入左舷窗的建筑之一,从门户形象的完整性来看,需要考虑建筑屋面即第五立面,以及建筑夜间灯光的标志性效果。
5.2 友好的空间秩序
对地上总建筑面积达到25 万m2的大规模社区,需要增强建筑的识别性和空间导向性,形成分区合理、可达性好的功能空间,来提升社区的秩序感和友好型。
5.3 完善的交通系统
结合地面人车动线、后勤动线(含外卖和快递动线) ,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和地下车库规划,形成高效的系统性的交通解决方案。
5.4 优化的建筑功能
对南侧大体量、较长立面的建筑适当分隔,加入露台、采光通风天井以增加阳光和空气的进入,改善办公环境。同时通过对大体量建筑分隔,来对接未来办公灵活多变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