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秋风楼建筑特征探析
2022-06-24张力中
张力中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
1 历史沿革
秋风楼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后土祠内,因楼内藏有汉武帝秋风辞①[1]碑得名,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重建②[2]。据《荣河县志》③及《蒲州府志》④[3](如图1 所示) 载,古后土祠在城北十一里,汉武帝元鼎四年建于汾阴脽上,并在大殿后建有一座秋风亭,秋风亭内存放有秋风辞石刻,明隆庆年间黄河水患,秋风亭被淹没,亭石倶没。而后于后土祠前建层楼,将汉武辞石置于其中,署曰“秋风楼”,拥势华焕,赋咏尤众⑤。清顺治十二年又遭水患,后土祠被毁,仅有秋风楼及门殿遗存,至清康熙元年,黄河再决,秋风楼也一并淹没,于是汾阴脽上有关古后土祠的旧迹皆不存焉,后知县张锡文用后土庙旧木创建新祠,历经两任知县,然同治元年黄河再决,后土祠又毁,同治九年,知县戴儒珍重新选址,于闫村村北建后土新祠,即现在的后土祠⑥。可知,秋风楼原为秋风亭,以存放汉武帝所作秋风辞碑刻,通过前人所作诗词《汉武遗亭》《秋风亭故基》《秋风辞亭》⑦可以佐证,而后由于黄河水患,后土祠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秋风亭改建为秋风楼,至此,秋风楼的楼阁形制便延续了下来。
图1 荣河县图
2 建筑概况
秋风楼位于后土祠的最北端,正殿之后,是后土祠内体量最大的建筑(见图2) ,楼身高20.20 m⑧,砖木混合结构,坐落于10 m 高的砖砌方形城台上⑨,楼高24.68 m⑩,城台底部有通道东西贯通,登楼入口位于南侧,楼身三层四檐,二、三层下设平坐,十字歇山顶,一、二层于明间向四面各出抱厦一间,楼主体构造为通柱造,二层、三层廊柱内收,楼内三层现皆存有《秋风辞》碑一块,一层碑为2000 年新刻,二层碑为清同治年刻,镶于北侧内墙,三层碑为元代所刻。
图2 秋风楼入口透视图
3 建筑单体
城台:秋风楼建在一长16.13 m,宽17.50 m 的城台上,形如古代城门楼和钟鼓楼,采用砌砖外镶的做法,登楼入口位于南侧,处于城台中间高度的位置,门内有一砖雕匾额,上书“扫地坛”,由向东、向西两个方向的台阶登上,城台四周砌花砖围墙,城台底部有砖券东西向通道,通道自东向西降低,通道上部有砖雕匾额,东曰“瞻魯”,西曰“望秦”,城台排水口位于东西两面,每面两个。
主体结构:秋风楼楼身为砖木混合结构,整体结构属于通柱式楼阁[4](见图3) ,一、二层内檐砖砌外镶,楼身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各层出檐是在保持内檐通柱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副阶尺寸及斗栱出跳来进行调整。
图3 秋风楼通柱结构示意图
一层: 楼体与底部城台间沿外檐柱一圈为一高0.2 m 左右的砖砌浅台基,与城台间形成高差,利于雨水的排出,一层内檐为正方形,面阔三间,砖砌外墙,墙底厚0.96 m,向上收分,于四面明间各开一门洞,内檐设有立柱12 根,直通三层平板枋下,高约13.5 m,通过各层枋木相连构成楼阁的主体框架,外设副阶,并于四面明间出十字歇山顶抱厦,一层柱脚除副阶角柱及抱厦柱为鼓镜石外,其余皆为方形柱脚垫石(见图4(a) ) 。一层上二层楼梯共有三跑,第一跑为砖砌,位于墙内东北角,二三跑均为木构楼梯,紧靠北侧墙内,二三跑间休息平台由两根立柱支撑,并向内出厦,柱脚为木质柱础。一层与二层之间设平坐,平面为正方形,由一层单步梁上立童柱支承平板枋,上施坐斗,四角设附角斗。
二层:二层平面轮廓与一层一致,副阶周匝,并于四面出抱厦,内檐方形,砖砌外墙,明间开门,次间墙中开圆形窗洞,北侧明间墙内镶有一块清代所刻《秋风辞》碑,内檐通柱位置不变,外檐副阶柱由下层平坐支承,柱位与平坐斗栱位置保持一致(见图4(b) ) 。二层抱厦后尾向内延伸至墙内出厦,下设垂柱,上承三层(平坐) 梁架,二层上三层楼梯共两跑,位于南侧墙内,内抱厦位置为其休息平台。二层与三层之间设平坐。
三层:三层平面为方形,内檐立柱不变,外檐共20 根廊柱(见图4(c) ) ,立于下层平坐斗栱上的柱脚枋上,三层内外檐通过三层斗栱进行连接,不似一层、二层通过枋木连接。
图4 平面示意图
屋面:秋风楼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布瓦筒瓦屋面[5],琉璃剪边与琉璃脊兽,一层抱厦为十字歇山顶,二层抱厦为歇山顶,山花向外。各层檐只有一层檐下设飞椽,其余只设檐椽。
4 建筑特征解析
从中国古代传统木构建筑的发展来看,在唐以前多用土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如夯筑高大的多层土台或使用无柱的夯土墙,在盛唐以后至宋代,建筑逐渐开始采用全木构架[6],发展到清代,木材资源由于千百年来的使用已不断减少,而建造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与日俱增,木构技术也必须寻求改进,进而表现出了与前朝不同的构造措施,如《营造法式》中出现的侧脚、生起逐渐减弱至消失,斗栱结构功能的退化,木构件的修饰由外形加工而转向表面的装饰(如彩画及雕刻) ,木材的不断减少也使得清代开始大规模使用拼合梁柱,抹角梁的熟练运用则更是解决了各层平面角部收缩后的构造问题,为了增强多层架构的稳定性,开始在柱间加设实体砖墙来抵抗构架水平位移产生的剪力作用,形成了如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框剪结构[7]。屋顶形式的发展成熟,使建筑出现了多种屋顶组合形式,秋风楼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此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发展应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元明时期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便为各地的城墙及房屋的围护结构使用砖墙提供了有利条件[8]。从现存秋风楼的建造时间及形式特征来看,也基本符合这种发展规律。
由于秋风楼内檐在一层、二层由砖砌外镶,内部结构的具体情况无从分辨,但是可以从一层地面高度的墙体留洞看到内檐柱的位置,以及从二层墙体上部可以看到柱间有枋木连接,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墙内不同高度处应有横向的枋木连接内檐柱身,以此来组成楼体结构的主要框架,砖砌外墙也能抵抗水平方向的剪力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各层出檐则是通过副阶尺寸及斗栱出跳来进行调整(见图5) 。
图5 秋风楼结构轴剖示意图
从外部看,秋风楼上层檐的内收方式并非均匀变化,内檐为12 根通柱直达三层,为三开间,但从外檐来看,各层开间数上下层并不相同,一层为五间,二层为七间,三层为五间,除一层外二三层开间尺寸并未与内檐有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一层、二层之间和二层、三层之间的平坐来进行调整(见图6) 。
图6 秋风楼结构分层示意图
二层平坐的布置方式: 童柱立于一层各面进深方向的单步梁上,单步梁后尾插入内檐柱中,前端由另一童柱立于外檐双步梁上,在双步梁与内外檐柱间额枋间亦有童柱承托,至此将荷载层层传递(见图7(a) ) 。在童柱上立平板枋,由一圈平板枋联系各童柱形成圈梁,再于平板枋上置坐斗,并在转角处使用附角斗,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其余坐斗位置可根据需要布置,不再局限于内檐通柱柱位,并通过平坐斗栱的出跳,使得在方形的平坐平面上形成了二层平面同一层平面相似的外廊并四面出抱厦构图,实现了平坐层与一层和二层的收分过渡,二层平面相对于平坐平面收分的部分做筒瓦屋面,在保护了主体结构不受风雨侵蚀的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立面。《营造法式》中对楼阁建筑并未单独分类,而是在“卷四 平坐”中提出了处理楼层间构造关系的三种做法,分别是叉柱造、缠柱造和永定柱造。秋风楼的二层平坐(见图7(a) ) ,若按《营造法式》来分类,符合“每角于柱外普拍枋上安栌斗三枚,每面互见两斗……”[9],秋风楼虽属通柱式楼阁,但与《法式》中的永定柱做法并不一致,平坐柱并非是自地立柱,因此应属缠柱造,法式中描述的建筑架构是层叠式的,平坐是起结构交接作用的基座,是可明确分层的结构层,而秋风楼的平坐是通过梁枋插于内檐柱上,因此二层平坐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层,只能称其为平坐而非平坐层,但也有研究认为,不能仅强调平坐的结构作用,也可以从使用功能来进行解释,平坐的作用是在多层建筑周边形成平台或回廊以供人登临[10]。
三层平坐(如图7(b) 所示) 相较二层平坐来说就简单许多,由插入内槽柱身的枋木来承托坐斗,坐斗位置也不似二层平坐般可以自由移动,而是跟内檐柱对应,与二层平坐不同的是三层外廊柱立于三层平坐斗栱上的柱脚枋上,因此三层外檐柱位也可根据需要调整而不用拘泥于内檐柱位,以此来调节立面比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确定支承三层平坐斗栱的枋木与内檐柱内额枋或绰幕枋是否为一体,但从平坐枋下的支承柱来看,是为了避免三层外廊下倾而设,因此是否一体并未影响整体的结构形式) 。三层内外檐的连接方式十分巧妙,利用内檐柱与外檐柱的高差与距离,通过斗栱出跳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内外檐形成一个连接的整体。
图7 平坐示意图
宋以前,如《法式》中所述,层楼构造主要是由一层层叠落起来,这种构造方式的缺点是在受到水平荷载时会产生不均匀变形,使得楼体发生倾斜或扭转[11],至宋以后,层叠式构架在楼阁建筑中便不再使用,逐渐的被从地面直通屋面的通柱式构架取代并得到更大的发展,距秋风楼不远的今万荣东岳庙内的飞云楼便是通柱式楼阁在此变化过程中的典型实例,建于清末的秋风楼的结构形式也属通柱式,虽然古时飞云楼与秋风楼分处万泉、荣河两县,但两县相邻,并且二者均属于通柱式楼阁,并于四面出抱厦,不论是建筑构造还是出檐方式都极为相似,亦可能是秋风楼借鉴了前者,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了调整,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时期的楼阁建造技艺。
在主体构架外,秋风楼的斗栱、雕刻也是其一大特色,从入口开始,就不断出现的石雕、砖雕、木雕,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秋风楼的斗栱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用材也较为接近,不设槽升子,散斗也以平盘斗为主,一层斗栱散斗均用平盘斗,至二层、三层散斗逐渐出现斗耳。斗栱雕刻的复杂程度也似檐部一般自下而上逐渐简化,一层斗栱几乎集齐了秋风楼斗栱雕刻的全部元素形式,下昂为琴面昂带浮云头,耍头除浮云耍头外,斜45°方向耍头根据位置的不同有象头和龙头,角科斗栱于45°设垂柱,垂柱造型也各有不同。二层在内外抱厦均设垂柱,角部不设垂柱,昂头采用琴面昂,耍头均为云头。三层斗栱于角部设垂柱,斜45°出龙头耍头,其余均为云头,昂头均为琴面昂。此外,秋风楼各层额枋、翼形栱以及屋顶的驼峰的雕刻也十分精巧。秋风楼的这些细部特点也符合了清代晚期在建筑结构的简化中追求装饰效果的时代特征。
5 结语
秋风楼作为楼阁建筑中的精品,因《秋风辞》得名,虽然建造年代相对较晚,但是通过其特有的构造形式及装饰手法,为我们呈现了前人对于建筑构造及艺术的思考,其构造特点也符合我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呈现了清代晚期木构楼阁建筑的建造技艺,为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优秀实例。
注释:
①秋风辞,《荣河县志》民国间(1912—1949),第二卷 集文。
②汾阴后土祠,《荣河县志》清光绪七年(1881) ,卷之二壇庙。
③祠庙,《荣河县志》民国间(1912—1949),第一卷 祠祀志。
④秋风亭,《蒲州府志》清乾隆20 年(1755)第三卷 古迹。
⑤山川,《荣河县志》清光绪七年(1881) ,卷之一。
⑥汾阴后土祠,《荣河县志》清光绪七年(1881) ,卷之二壇庙。
⑦《汉武遗亭》《秋风亭故基》《秋风辞亭》,《荣河县志》民国间(1912—1949) ,第二卷 集文。
⑧从城台顶算至屋顶宝瓶顶。
⑨以西面通道入口处计算。
⑩从南侧入口室外地坪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