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改善心血管健康饮食指南》解读:适合中国人群的健康饮食模式

2022-06-24程妍张彦余星程效江宇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钠盐谷物心血管

程妍 张彦 余星 程效 江宇

不良的饮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1],而良好的饮食模式可以降低CVD和慢性病的发生率及死亡风险[2]。因此,良好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当前CVD的治疗基础,也是该疾病一级预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美国心脏协会(AHA)2021年公布了《2021年改善心血管健康饮食指南》(简称AHA健康饮食指南),提出了维持能量平衡,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选择全谷物食品、优质蛋白质来源、轻加工食品、低钠盐或无钠盐食物,使用液体植物油,减少含糖饮食以及限制饮酒量等健康饮食模式[3]。该指南强调了改变饮食模式的整体获益,以及从出生开始就采用健康饮食模式对心血管健康的好处。本文综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对AHA健康饮食指南进行解读,进而提出适合中国人群且有益于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饮食建议。

1 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慢性病发生的基础[4]。临床上以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依据对成人超重或肥胖进行判定: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针对腹型肥胖,以腰围为判定标准,即把男性≥90 cm、女性≥85 cm定义为腹型肥胖[5]。AHA健康饮食指南中指出,维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基础[3];体重是评价营养状态和健康的客观指标,保持健康的体重对防治CVD和代谢性疾病有重要意义。Meta分析显示,限制能量摄入能够显著降低超重者的体重[6]。然而,每日的能量需求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还会受到日常活动、年龄、性别、体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体的能量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需根据年龄对能量摄入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还需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消耗多余的能量,以维持能量的“收支”平衡。运动是预防CVD和改善其预后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保持30 min/d、每周3~5 d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75 min的高强度运动[7],可降低CVD的发生率和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且有利于控制体重。因此,维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保持健康的体重,需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结合适当的运动来实现。

2 多吃水果和蔬菜,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

AHA健康饮食指南中指出,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模式可以降低CVD风险,且有利于均衡营养[3]。多项研究表明,水果和蔬菜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它们含有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以防止组织损伤、抑制动脉斑块的形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不仅可降低成年人CVD、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8],而且还可以降低绝经早期妇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应基于平衡饮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日尽可能摄入12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10]。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成年人每日应摄入300~500 g 新鲜蔬菜和200~350 g 新鲜水果(而非果汁),尤其推荐食用深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葡萄、桑葚等[11]。

3 多吃全谷物食品,少吃精制谷物食品

AHA健康饮食指南指出应多吃全谷物食品,少吃精制谷物食品[3]。谷物类食品既可以是完整的籽粒,也可以是碾磨处理后的产品;只要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麸皮、胚芽,就属于全谷物食品[12]。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谷物类消费量减少、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多且食用的谷物大都为精致米面,并非全谷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就提及,我国仅有1/5的成年人每日全谷物摄入量达到50 g以上[13]。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因此,选择摄入更多的全谷物食品,可以更好地控制体重,降低肥胖和超重的发生风险,也可以降低CVD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另有研究显示,每日额外食用50 g全谷物食品,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23%[14]。依照《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的建议,成年人每日谷薯类摄入量应达到250~400 g,其中需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11],且烹饪时应考虑“粗细结合”。全谷物食品除了能带来心血管的获益外,还可起到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排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谷物虽然对健康的好处众多,但消化功能有所减退的人群食用量不可过多。

4 选择健康蛋白质来源

AHA健康饮食指南建议选择健康的蛋白质来源,以促进心脏健康[3]。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降低罹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风险。蛋白质主要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应优先选择摄入植物蛋白(主要包括豆类、坚果等),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有利于保护地球[3]。Meta分析探究了豆类摄入量与CVD之间的关系,发现增加豆类摄入量可以有效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增加坚果类食品的摄入也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15]。因此,《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推荐,应提高豆制品的食用频率,每日食用大豆 25 g(相当于南豆腐约125 g或豆腐丝50 g)[11];在健康的动物蛋白方面,应优先选择海鲜、蛋、低脂或脱脂乳制品作为主要来源。该指南还建议成年人每周摄入鱼类300~525 g,烹饪时应避免油炸,以防营养素流失;摄入不同种类的乳制品,约合每日150~300 g 的液态奶[11]。此外,摄取畜禽类时应尽量选择精瘦肉,限制加工肉和红肉的摄入量,并建议每日摄入畜禽类食物 40~75 g[11]。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肉包括通过腌制、烟熏等方式制成的肉类,或者是通过添加化学防腐剂保存的肉类、家禽或海鲜产品,这类食物中盐、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含量极高;红肉包括猪、牛、羊肉等肉类,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红肉会使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并增加发生腹型肥胖的风险,还会导致BMI升高[16]。但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居民的动物蛋白摄入比例逐渐升高,CVD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因此,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同时保证足够的植物蛋白摄入。

在此基础上,关于“植物肉”代替肉类仍存在争议。AHA提醒人们应谨慎选择“植物肉”,认为其属于过度加工食品,含有防腐剂和稳定剂,对心血管短期和长期影响的证据有限[3]。

5 选择液体植物油和不饱和脂肪酸

AHA健康饮食指南建议用液体植物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菜籽油和橄榄油等)来代替热带植物油(椰子油、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等)、动物油(黄油、猪油、牛油等)和部分氢化脂肪,从而有效降低LDL-C水平及CVD发生风险[3]。AHA还指出,需要用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3],其原因在于后两者均会使LDL-C水平升高,并刺激炎症因子产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17]。《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摄入液体植物油≤20 g(约2瓷勺)[11],且应定期替换食用油品种,同时应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奶制品等。

6 选择轻加工食品,避免过度加工食品

NOVA食品分类系统将食品分为4类:第一类是原始食品,即未加工或最低加工的食品,如水果、坚果等;第二类是烹饪食品,即加工过的用于烹饪的原始食品,如由坚果制成的食用油等;第三类是加工食品,即经过盐、油、糖等特殊处理后,性状被改变的食品,如鱼罐头、新鲜面包、奶酪等;第四类是过度加工食品,即在已经加工过的食品基础上再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通常含有≥5种工业制剂,并且是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如含糖饮料、饼干、火腿肠、冰激淋、蛋糕等。AHA健康饮食指南推荐,应选择轻加工食品,避免食用过度加工食品[3]。摄入过度加工食品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而且还会造成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度加工食品逐渐占据了食品供应链的主导地位,且其消费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2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每日多食用一份过度加工食品(如28 g薯片),心肌梗死、脑卒中、猝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将增加7%,心脑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9%[18]。此外,近期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报道了过度加工食品会影响机体的氧化水平和炎症机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19]。

综上所述,面对过度加工食品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遏制这一现象,如减少食用过度加工食品,并大力宣传轻加工食品的益处,推广健康的饮食模式。

7 限制含糖饮料及食物的摄入

AHA健康饮食指南建议限制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 SSB)及食物的摄入[3]。研究表明,随着血液中糖分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机体氧化应激相应增加,LDL-C水平升高,并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SSB即添加糖含量>5%的饮品,常见的添加糖包括葡萄糖、蔗糖、玉米糖浆、蜂蜜等[11]。除SSB外,蛋糕、冰激淋、糕点等食物也含有较多的糖。虽然研究已明确含糖饮食的危害,SSB 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和CVD的发生风险[20],但我国SSB及食物的消费量仍呈上升趋势,人们对其危害性未引起足够重视。除此之外,AHA还提出使用添加人工甜味剂(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ASB)来代替饮料中的添加糖,但目前Meta分析结果并不一致,ASB对健康的好处尚不明确[3]。然而,包括美国妇女健康行动(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表明,ASB并非一种更健康的糖类替代品,ASB的摄入不仅会增加个体对食物的渴望,还会使脑卒中、冠心病及总死亡风险上升[11]。总之,限制每日饮食中糖的摄入量,对维持健康体重和降低CVD风险有重要意义。

8 选择低钠盐或无钠盐食物

AHA健康饮食指南指出,高钠盐饮食和高血压有直接关联,建议选择低钠盐或无钠盐食物,还提出可使用低钠高钾盐来代替普通盐[3]。根据国家标准,氯化钠占60%~80%、氯化钾占10%~35%的为低钠盐。相比于普通盐,低钠盐的钠含量更低、钾含量更高[21]。研究表明,钾通过扩张血管、减小血管阻力和增加尿钠排出,抵抗高钠的升压作用,而相应地控制钠盐摄入同样对高血压有预防作用,也有益于降低CVD的发病率及死亡风险[22]。但低钠盐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有潜在高钾血症风险及肾脏功能异常的人群不适合使用低钠盐代替普通盐。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烹饪中应减少盐或其他高钠调味料(如蚝油、老抽、鱼露等)的使用,可利用限盐勺、量杯等准确度量,以养成逐步减少钠盐摄入和清淡饮食的良好习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7月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人均食盐摄入量≤5 g/d[23]。从2000年开始我国居民钠盐摄入量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上述推荐标准。

9 不饮酒或限制饮酒量

AHA健康饮食指南指出,饮酒量与CVD的关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酒的类别及摄入方式等。饮酒量的增加与出血性脑卒中和房颤风险的升高呈正相关,但对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饮酒与疾病风险存在J型或U型相关关系,即每日饮酒1~2杯的疾病风险最小[3]。《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乙醇摄入量成年男性<25 g/d(约合葡萄酒250 mL或啤酒750 mL)、成年女性<15 g/d[11]。2022年1月,世界心脏联盟提出,饮酒不存在“安全量”,并批判了少量及适量饮酒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观点,认为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会使心肌细胞和心肌间质纤维化,并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鉴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不足,考虑到饮酒带来的健康风险可能超过了潜在的心血管健康获益,故AHA暂不支持通过适当饮酒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观点。

10 小结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数量正稳步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AHA健康饮食指南提出了促进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旨在通过改善饮食模式来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AHA指南主要立足于美国人群,其饮食模式与我国居民有较大不同,但对我们提出符合中国人群的健康饮食模式、有效地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仍有启迪作用。

猜你喜欢

钠盐谷物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钠盐添加剂对制备碳化硅的影响
三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低钠盐=送命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