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塑造行为的三种机制
——以芝英祠堂为例
2022-06-24樊砚莹
樊砚莹
文章从建筑空间本体特征出发,讨论空间塑造人行为的具体机制,以及对感知、记忆的影响。以永康县芝英村祠堂这种建筑形制为例,说明在空间分隔、空间逻辑、空间氛围三个维度上,建筑空间对人的社会日常行为发挥的引导作用。探讨城乡发展建设中,祠堂性质、形式发生转变,导致这一建筑形式缺乏活力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解决策略。
图1-1 芝英航拍(来源:网络)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1.1分析框架的提出
建筑空间作为日常生活发生的载体和社会文化的容器,其本身容易被忽视。人的行为在研究建筑问题时常处在首要的位置上,承载这一切的容器总是被动地被讨论,人的需求改变空间布局总是被强调,其实空间本身也可以引导人行为的发生,容器也可以对内容进行塑造。
首先,空间的分隔方式可以引导使用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这一过程也是人将社会习惯内化为自我行为思想的过程,个人意识继而发展为群体意识,影响其所处环境。其次,特定空间会诱发特定的行为,空间应该有其自身的逻辑,可以充当行为的媒介,同时也可以成为行动的原因和结果。最后,空间氛围是存在于建筑内的场,由于难以被定量分析的性质,在研究建筑空间时,氛围被消解了,成为一种主观不确定的形容。但空间氛围应当被重视,它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美学意义范畴,而是帮助人们整体把握和感知空间的有力工具。
文章从建筑空间本体入手,以永康县芝英镇祠堂这种建筑形式为例,从空间的分隔、空间的逻辑和空间的氛围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在这三种不同维度上,空间塑造人行为的具体机制,以及不同空间特质对感知、记忆、想象的影响。
1.2研究对象
永康县芝英村拥有数量可观的祠堂群落,21平方的保护规划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祠堂63座,其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全国罕见。随着社会和城乡发展建设的进程,祠堂逐渐失去敬神娱人的功能。近年来当地政府着手保护宣传,然而功能置入随意,规划政策不明确,导致结构形态遗存比较完整的祠堂原有空间氛围消失,大部分祠堂仍处于空置或半空置状态。
本研究围绕建筑空间本体展开,提炼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特质,在此基础之上关注空间特性对人行为的限定和诱导,以及空间发生变化后对人感知、记忆和想象的影响。
二、空间分隔
2.1特定的空间
祠堂除祭祖外,还是村民集体议事,举办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因此祠堂会在特定的时间开启,由专人负责。祠堂每一次开启都意味着一项非日常活动的发生,拥有相对固定的流程,祠堂内部还可能出现特定的装饰道具,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时,空间产生特定氛围,在人们心中催生仪式感,这类事件会周期性发生,情节的重复会不断加深着这种心理感受。祠堂庄重的氛围和仪式感被不断强化,成为一种约束人行为活动的力量。
2.2神的空间
祠堂作为祭祖敬神的重要场所,其结构样式、平面布局、装饰陈设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浓重的尊卑伦理观念。祠堂中最重要的空间是祭祀空间,位于祠堂中轴线上,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理念。对比庭院轻松明亮的氛围,敬神的空间相对封闭严肃,动线前后氛围的对比突出衬托了神的空间崇高不可侵犯的特质。
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更多地仰赖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芝英祠堂由族中德高望重的成员监督执行,各房祠也设自己的管事会,这些管事会成员是芝英权力秩序的代言人,宗祠则是承载秩序维护行为的容器,规范人们的行为,物化为社会规则,在他们心中筑起神的空间。
2.3性别的空间
传统礼制社会中的空间分割是一种隔离体制,是权力格局的反映。芝英有一座女性祠——婆婆厅,位于方口塘边紧邻小宗祠堂,建于清咸丰年间,建筑形式为二进三开间,平日里是村中女性议事聚集的场所。婆婆厅的空间处处显示出封建社会男女尊卑有别的思想。厅的入口并不居中,也无牌匾标识,装饰简单几乎无雕饰,与芝英祠堂处处可见的华丽雕花牛腿装饰形成鲜明对比。
空间将伦理纲常写入人的日常中。笔者调研芝英村时发现灶台厨房只能见到女性的身影,白天走访时,在家的都是女性,受访者罗志珍表示家中的男性出门工作了,她就在家负责一日三餐,家中的男性是不会下厨房的。厨房在这里几乎仍是专属于女性的空间,性别隔离的日常生活将男女有别深入到思维中去。
三、空间逻辑
空间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人会根据空间特点自发做出一系列趋利避害的选择。芝英七村的渐逵公祠大门朝向经历过更改,最初的开门方向正对祠堂享堂,此时的入口空间主要作为门厅使用,是等待和过渡的空间,庭院和两侧的廊道是交通空间。更改后,大门位于渐逵公祠一侧,此时原有的中轴对称格局被打破,享堂空间从原先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解放出来。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接近大门的一侧是现在的会客厅,距离大门较远的一侧成为了休闲空间。门厅不再联通室内外,私密性增加,成为主人的休息创作空间,庭院的交通功能被削弱。
空间的构成逻辑会影响人们对空间的使用,原先中轴线明显,过于对称的布局使得享堂中心的地位被烘托出来,这样一个正式的,直面大门的空间是很难作为会客厅去使用的,而大门位置的变化改变了原先空间的组织逻辑,轴线偏向一侧,空间主次区别不如原先那样强烈,私密性随之改变,人的行为也因此被引导作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图2-1 婆婆厅入口(来源:作者自摄影)
图2-2 婆婆厅内部(来源:作者自摄影)
图2-3 婆婆厅细部(来源:作者自摄影)
图3-1 渐逵公祠休闲区域 (来源:作者自摄)
图3-2 渐逵公祠庭院空间(来源:作者自摄)
图3-3 渐逵公祠因门位置改变带来的行为变化(来源:作者自绘)
图4-1 尚德公祠铺地(来源:作者自摄)
图4-2 宪辅公祠吊顶(来源:作者自摄)
图4-3 思文公祠水塘(来源:作者自摄)
图4-4 思文公祠牌楼
图4-4 天成公祠牌楼
四、空间氛围
4.1建筑本体
除去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祠堂结构本身足以给人留下深刻感官印象。进入祠堂前看到的是没有多余装饰的粉墙黛瓦,高大的马头墙,粗糙石料堆砌的墙角,营造了初步的印象。进入内部后爬满青苔的石板路,裸露的排排梁架,褪色甚至略微弯曲的木头,巨大的雕花牛腿,这一独属中国南方乡村的建筑氛围将观者包围。进入建筑的内部,它的结构真实直接地暴露在你眼前,仿佛观察一具透明的标本,几千年木结构演化结果完全呈现,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手段,你的身体与建筑产生了互动,你已完全沉浸在它的氛围中。
4.2材料兼容性
砖、石和木头,是你在芝英能找到最多的建筑材料。打磨的方式,外表的色泽,经过长久的磨合,它们配合无间。即使部分祠堂因年久失修,木料都残破了,从这和谐的搭配中,你还是无法找出破绽。然而在一些公祠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推开尚德公祠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刺眼的绿色塑胶地板,你很难忽视它,它仿佛一边叫嚣着“看啊,我在这里”,一边夺取了其他材料在空间中的存在。你很难理解塑胶地板是如何加入这里的,整个空间被割裂了。相比之下宪辅公祠的状况要好一些,原先小池塘的部分现在是两个玻璃房。主要的不和谐出现在房屋上方,人们为房屋吊了顶,屋顶的结构被整个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塑料板,空间上部原有的起伏变化消失,对空间的软性划分也随之消失了,空间氛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4.3空间的声音
建筑是有声音的,这声音指一切在建筑范围内发出的声响,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心理层面的。芝英祠堂的声音,随着祠堂形制功能的转换而发生改变。从前祠堂是祭祀空间,声音有明显的动静对比。关闭的祠堂是安静肃穆的,只有风吹虫鸣,雨滴落入水塘的声响;祠堂开启时,朝拜声、交谈声、甚至可能是舞龙鞭炮声,此时的空间是热闹嘈杂的。前后动静对比,营造出完全不同的空间感受,但都同祠堂敬神娱人的主题丝丝相扣。今天芝英的祠堂依然定时开闭,紧闭的门扉后庄严肃穆凋零,寂静的空间显得落寞,开启时的祠堂或是打牌或是广场舞太极拳,全是属于老年人的喧闹,原本祠堂的空间氛围变得世俗日常。
4.4空间的温度
温度对创造氛围至关重要,当人们在最初营造祠堂时,这一点已被纳入考量,祠堂拥有单独调节局部小气候的水塘,还会生出杂草,使庭院内部拥有自己的小生态。祠堂的主要构造部分都使用了木材,冬日寒冷时,原色的木材带给人温暖和归属的感觉;夏日酷暑时,木构架的房屋仿佛会呼吸,吸收着我们辐射出的热。
“钢材,是冷的,并且会把温度拉扯下来——诸如此类。但当我想到自己的工作时,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动词‘调试’——可能有点像调试钢琴,找寻合适的状态,其意思既可指乐器调谐,也可指氛围。”温度在这里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最初营造的祠堂,温度的乐章应当是悦耳动听的,如今年久失调的音调却有些刺耳,雨天的祠堂阴冷潮湿,还会因瓦片的滑落导致漏雨,木材表面的涂层剥落,出现裂纹甚至腐朽。如不及时修复,祠堂便只能日复一日发出阵阵刺耳声,使人避之不及了。
五、结论
芝英祠堂一般作为各村文化祠堂使用,是对祠堂部分功能的继承延续。但小型支祠的状况参差不齐,功能复杂多样,祠堂内部根据功能进行了改造,但手法粗糙,对原有空间氛围破坏严重。近几年来,关于芝英村未来发展方向,政策发生过许多调整,效果不佳。政策频繁更改的背后是当地政府企图通过复制其他历史文化名镇“成功经验”,急于将现有文化遗产变现的焦虑。
芝英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空间氛围,何必放弃个性去追求共性。现在对祠堂的修复和宣传更多的只是一遍遍细数往日辉煌,完全变成了可塑的容器,变换形态去承接功能。笔者希望能调转思路,思考拥有什么,能提供怎样的空间,为村内人提供服务的空间也不应直接套上一个文化祠堂或是活动室的名字,施以简易的装修,全然不顾祠堂空间本身的特质。祠堂里堆砌了大量不必要的宣传图板,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交由空间自己诉说。作为环绕主体的周遭环境,空间可以直观地影响主体主观感受,对记忆感知造成的震动远大于文字。祠堂是具有群体纪念意义的空间,做出改变时,这一特质不应丢失。我们应当尊重空间原有的属性特质,接受它的引导,恢复感知的记忆,在空间环境氛围的语境下探讨思考未来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