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而学,为“理解”而教
2022-06-24承晓丽
承晓丽
数学教学应引领学生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获得对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实现对数学意义的自主建构。笔者聆听了特级教师张齐华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很受启发。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校接触度量知识与技能的初始,对于后续度量知识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张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推理、验证和交流,引导学生逐渐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学生在对话、互学、互教的过程中不断触及、深化对度量本质的认识,获得理解、体验成功、提升素养。这种为“深度”而学、为“理解”而教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片段一】自主操作,触发学习
师:请同学们拿出直尺,先试着量一量小棒的长度。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生:我把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上的0,另一头正好对着6。所以,我认为这根小棒的长度是6厘米(如图1)。
师:有没有谁的测量方法或结果和他的不一样?
生:我把小棒的这一头对着尺子的一头,另一头不到6厘米,所以我认为这根小棒的长度比6厘米短(如图2)。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你们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赞成第二种,因为测量的时候要一头对齐。
生:我赞成第一种,因为测量的时候要从0开始,如果从直尺的头开始,(手指直尺的前端空白处)这里什么都没有。
……
【赏析】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数学理解。而不同的数学理解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创造了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模糊的思路变得清晰,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感性的认知趋向理性。上课伊始,张老师并没有直接演示怎样用直尺来测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不同的操作对应着学生不同的数学理解,测量究竟是“从0开始”,还是“从直尺的头开始”;测量为什么要“从0开始”,抑或是“从直尺的头开始”……学生思维的深与浅、异与同为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学、互教提供了可能。学习由此而真正发生。
【片段二】对话交流,掌握操作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直尺上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的1厘米?如果直尺上只剩下一个1厘米(如图3),我们还能用它测量出这根小棒的长度吗?
生:我觉得不行!如果只剩下一个1厘米,那么,小棒的一头对着0,另一头就看不到数字了,我们就没法知道小棒到底是几厘米。
生:我觉得可以,只是麻烦一些。我们可以先用这把直尺量出小棒中的1厘米长,做上标记;然后从标记往后再量1厘米,再做标记。这样一直量下去,量6次正好量完。所以,这根小棒的长度就是6厘米。
师:如果这根小棒再长一些,这种方法还能用吗?
生:能!只是测量的次数要更多一些。
师:看来,直尺上有几个1厘米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想办法知道这根小棒里究竟有几个这样的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是更愿意用图3这样的直尺,还是用自己的直尺呢?
生:我更喜欢自己的直尺,因为这样很方便,不用一次、一次地去测量。
生:我也更喜欢自己的直尺。用自己的直尺,我们只要一头对着0,另一头对着几,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它是几厘米。
师:为什么另一头对着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生:因为它的一头对着0。(学生一时找不到更好的理由)
师:想一想,当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的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6,那么,这根小棒中包含了几个1厘米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学生数完后,发现里面包含了6个1厘米)如果另一头指着刻度7,那么它的长度里就包含几个1厘米?
生:它的长度里包含了7个1厘米。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棒的一头指着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吗?
生:因为一头指着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几,它里面就包含了几个1厘米。所以,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赏析】灌输传授、机械训练层面上的知识累积并不必然带来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相反,这样的教学行为还会割裂数学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衔接性。因此,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不能止步于学生“会操作”,而应引导学生将学习逐渐引向深入,追溯知识的内在源头和内在道理,引导学生“懂操作”。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打破常规,借助“只剩一个1厘米”的特殊直尺,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学生面对“被破坏的直尺”时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在表达、倾听和质疑中积极做出思考与回应,在理解中不断走向深入,逐渐触及和理解“用厘米量”的本质就是看“被度量的对象里包含了多少个1厘米”。学生在学会“用厘米量”的技能的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另一头对着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一操作背后的数学原理。而且,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丰富了学生对度量内涵的理解:度量就是计算被度量的对象里包含了多少个度量单位,为后续度量面积、度量体积、度量角度等技能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先行组织者”。
【片段三】协同学习,培育素养
师:其实,不只是同学们的直尺上能找到1厘米,在其他各种尺子上,都能找到1厘米。(出示米尺、小卷尺、大卷尺等)猜猜看,这些尺子中的1厘米一样长吗?如果不一样,哪种尺子中的1厘米更长一些?
生:我觉得大卷尺中的1厘米更长一些。
生:我觉得尺子越长,它的1厘米就更长。
师: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四人小组拿出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三种尺子,以及自己准备的直尺,相互比一比,看看究竟谁的1厘米更长。
(学生活动,随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发现,不管是短尺,还是长尺,它们的1厘米都是一样长的。
师:看来,1厘米的长短和尺子的长短没有关系。不过,为什么每种尺子上的1厘米都要规定得一样长呢?
生:如果不一样长,那么,用不同的尺子测量相同的物体,得到的长度就不一样了。
师:其实,国外的尺子上也有1厘米。猜猜看,和我们中国的1厘米一样长吗?
生:一样长!
生:如果不一样长,同样的东西,在中国和国外,测量到的长度就不一样了。
师:的确如此。为了使测量的结果统一,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长尺还是短尺上的1厘米都是一样长的。所以,我们说,“厘米”是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
【赏析】大数学家克莱因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的确,数学教学应该深度挖掘育人资源,充分发挥育人价值,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引导学生回归本节课的起点。通过“不同尺子中的1厘米一样长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思维,真实感悟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克服“尺子越長,它的1厘米就更长”的思维定式,领悟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标准的意义以及标准的影响力,在知识与技能之外获得对数学素养的感悟,再一次加深了对一个度量单位“1 cm”的认识。这一环节虽是本节课的终点,但更是学习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1度(角度)等知识的生长点、新起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