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行,根本在创新
2022-06-2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杨金海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2.3
58.00元
杨金海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和传播史研究,主要作品包括《人的存在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研究读本》等。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和发展的百年历史为主线,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主要内容、重大影响和历史意义,并对其中的理论成果、经典著作、人物故事、经验方法等予以学理分析,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正面的例子有很多。完全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特别是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又突破前人的思想,才创立了自己崭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发展自己的理论过程中又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突破原先的观点,提出新思想新原理,使自己的理论日臻完善。20世纪初,列宁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和俄国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承前人而又不断超越前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马克思主义必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反面的例子也不胜枚举。马克思在世时,就有一些赶时髦的法国青年声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机械地理解和照搬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结果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反而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象。实际上他们并不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而只是了解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只好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义者。”甚至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在后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种情况也不鲜见。苏联为什么垮台?原因固然很多,但长期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比如长期搞计划经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脱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曾经多次出现“左”倾或“右”倾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其根本原因也是教条主义惹的祸,也就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照抄照搬经典作家的观点或共产国际的指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犯过错误,根本原因也是教条主义地搞阶级斗争扩大化,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形成适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一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既是对前人先进思想的发展,又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的,还需要后人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源头活水、常在常新的根源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任何理论相比所具有的发展优势。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理论,新理论需要新实践。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重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日益加深,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实现。然而,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国际社会并不太平,国内的主要矛盾解决起来仍然需要付出极大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解放思想,继续拓展新思路,实现改革新突破,创造开放新局面;需要进一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只有很好地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才能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理论创新成果,需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历史,并从中汲取理论源泉和思想营养,有助于我们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克服思想僵化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同时防止忽视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倾向。这正是写作本书的主旨所在。92F380D0-E112-4728-BDC4-8ECB3FDC7E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