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油气聚集网*

2022-06-23赵贤正蒲秀钢金凤鸣姜文亚张宏利邱兆轩

中国海上油气 2022年2期
关键词:油气藏内圈外圈

罗 群 赵贤正 蒲秀钢 金凤鸣 姜文亚 张宏利 邱兆轩 文 璠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 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天津 300280)

中国因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复杂,受太平洋、西伯利亚、欧洲、印度4大板块长期作用多旋回构造演化影响,致使构造运动、沉积发育极为复杂,形成了地层极为破碎、海陆频繁交替、岩性岩相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复杂的地质特征,导致了油气藏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也极为复杂,油气勘探难度大。但中国石油地质家并没有被难倒,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提出和完善了一系列油气地质理论与认识,有效指导了中国油气勘探。这些理论认识包括陆相生油论、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理论、煤成烃理论、环带论、含油气系统理论、断控论、满洼含油论、坡折带论、洼槽聚集油论以及连续型油气聚集论等,每个新理论和新认识的提出,都促进油气勘探新发现。但近年来,中国油气探明地质储量呈现总体平稳甚至下降态势[1-21],表明常规复杂和非常规油气藏的成藏与分布规律仍需要进一步总结。

关于油气网络成藏,早在2003年,张善文 等[22]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概念,即下伏层系的它源油气通过网毯式运聚形成的次生油气藏组合。所谓“网”指体系下部的油源通道网层(由切至油源层中的油源断裂网和不整合面组成)和上部的油气聚集网层(由被次级断裂网连通的树枝状砂岩透镜体组成);所谓“毯”,指稳定分布的巨厚辫状河相块状砂砾岩(仓储层)。“网毯式成藏理论”的提出为揭示断砂成藏规律与它源次生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以及相关油气藏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庞雄奇 等[23]通过对陆相断陷盆地形成演化特征的整体剖析和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控油气作用的系统研究,明确提出油气网络成藏的新概念。油气网络由4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形成油气网络的物质来源——烃源灶,聚集油气的网端——圈闭,联接网源与网端的网路——输导体系,促使网路中油气运移的网势——运移动力。油气网络成藏概念的提出,为复杂油气藏的成藏研究与有效预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以上两个有关油气成藏网络的理论认识对深化油气成藏规律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但网毯理论主要从纵向上提出讨论了源外油气成藏体系,强调纵向沿断裂的运移和对次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没有深化断裂、砂体形成的网络特征;油气网络成藏理论只涉及到常规油气藏的成藏规律,没有明确油气网络成藏的具体特征和油气藏有序分布规律,其预测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待提高。

1 油气聚集网相关概念

1.1 油气聚集圈

油气聚集圈即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圈层结构[24],盆地依据地形高低和坡形特征,分为深洼槽、低斜坡、中斜坡、高斜坡和构造高,分别在平面上则对应内圈、中内圈、中中圈、中外圈和外圈共5个构造圈层(其中中内圈、中中圈和中外圈统称为中圈,有时中圈也可2分)。这5个构造圈层大致控制了深湖相、半深湖相、浅湖相、滨湖相和河流相的发育,不同地区圈层的划分也有差异,如有时也将滨浅湖及以外划为外圈。同一圈层具有相同类型的油气藏分布[24],从内圈的页岩油气藏、浊积体油气藏,到中内圈的致密油气藏、中中圈—中外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再到外圈的构造、地层油气藏。

1.2 油气聚集链

油气聚集链指由烃源岩中心到盆地边缘由优势运移通道所串联起来的不同类型的油气藏的组合。优势运移通道为油气聚集链的链节,油气藏(圈闭)为油气聚集链的链环,链节将链环串联起来,形成油气聚集链。油气聚集链具有同源多链、一链多藏、多链成环、主链富集的4大特征。基于油气聚集链认识可在成熟探区发现更加隐蔽难找的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甜点区,在勘探新区也会有效提高勘探成功率。

1.3 油气聚集网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化油气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的认识,总结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和成藏网络的关系,提出油气聚集网的概念:在一套烃源岩发育的油气成藏系统中,同类油气藏横向并列形成油气聚集圈、不同类型油气藏纵向有序排列成油气聚集链,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交互形成的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呈放射状辐射的网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布局。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的网结点是各类常规油气藏(圈闭)或非常规油气甜点区,网端为距离油源最远的构造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分布区,网源是页岩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分布区,油气运移通道为网的经络(图1)。

图1 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网立体模式

2 油气聚集网的基本特征

油气聚集网具有同类油气藏横向并联(列)成圈、不同类型的油气藏纵向串联成链、纵横圈链交织成网、常规—非常规油气藏有序共生的4个特征。网的结点位置是油气成藏或油气富集甜点区。

2.1 油气藏横向并联(列)形成油气聚集圈

不同类型油气藏形成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如构造高部位可形成构造或地层油气藏,中、高斜坡带可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低斜坡的半深湖构造沉积背景中可形成致密油气藏,深洼区深湖的构造与沉积背景中则可形页岩油气、岩性油气藏、深潜山油气藏。不同构造背景在空间上形成了不同圈层,这是同类油气藏在平行于盆地边缘的横向空间并列分布于同一圈层的根本原因。圈层的形态受控于盆地的整体形态,油气聚集链的延伸方向和弯曲程度取决于沉积体系主轴和汇聚脊的位置、延伸方向和弯曲程度。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深盆区主要目的层为渐新统孔二段,依据地层厚度、构造高低、坡型变化,将沧东凹陷划分出深洼区、低斜坡区和中-高斜坡区;对应的沉积相也表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即从深洼区的深湖—半深湖相到低斜坡区的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相,再到中—高斜坡区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位于深洼区的官1508井孔二段产油层为深湖相暗色页岩和暗色云质页岩;孔南7井、孔南6井在孔二段揭示致密砂岩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沉积;营106X1井在孔二段揭示砂岩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沉积。沉积环带决定油气藏类型也呈环带分布,即深盆区以分布页岩油为特征;低斜坡区主要分布致密油;中-高斜坡区则分布常规油气藏,呈现油气在平面上呈环带圈层结构有序展布的规律(图2)。

图2 沧东凹陷南部孔二段油气藏分布环带圈层结构及剖面

2.2 油气藏纵向串联形成油气聚集链

在垂直于盆地边缘的纵向上,因构造高低差异,形成了一系列同心环状构造圈层,不同圈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这些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物源、沉积体系和优势运移通道的共同控制。如同一个(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别在外圈、中圈(包括中外圈、中中圈和中内圈)、内圈提供了河流、(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浊积扇沉积的物源,为各类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储层。内圈优质烃源岩生排出的油气,首先充注页岩储层、浊积体储层、致密储层,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优势输导体系,向上运移进入各种岩性、构造、地层圈闭聚集成藏,从而形成了由优势运移通道将各圈层不同类型油气藏贯穿起来的油气聚集链。

蠡县斜坡—任西洼槽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的西部,呈北东走向,西抬东倾,它西部高部位与高阳低凸起相接,东部低部位与任西洼槽相连,面积近2 000 km2,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下亚段、沙三段和沙四段3套烃源层,主要含油气层系为沙一下亚段和沙二段的浅水型三角洲相和滨浅湖滩坝相砂体。沿来自西北物源的三角洲体系,在斜坡上形成5条汇聚脊,即5条优势运移通道,将外圈的断鼻构造油气藏、中圈的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以及内圈的致密油、页岩油串联起来,形成了宁52—高29、西柳8—高64、西柳1—高43、淀26—高20、淀23X—淀29X等5条油气聚集链(图3)。钻探表明,在这5条油气聚集链上均发现了多个构造、岩性和致密油气藏。在认识到油气聚集链之前,仅找到了少量的油气藏(原探明储量的油气藏),在油气聚集链认识指导下新发现了多处油气藏。

图3 冀中坳陷蠡县斜坡-任西洼陷勘探成果与油气聚集链分布

2.3 圈链纵横互联形成油气聚集网

油气聚集网由呈不规则同心环带分布的油气藏圈层,与从盆地沉降沉积中心向盆地边缘放射性延伸的油气聚集链交织组成。圈层的边界是不同类型油气藏成藏与分布差异的界线,优势通道为同一沉积体系不同类型油气圈闭输送油气和传递动力。除了横向的油气聚集圈和纵向的油气聚集链以外,网源、网结和网端也是油气聚集网的组成要素,网源为同心圈层的核心,也是烃源岩的中心,为油气聚集网提供油气源;网端是油气聚集网最外端的油气藏,通常是构造高部位的构造油气藏或地层油气藏;网结为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相交的网络结点,为各类常规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部位或非常规油气藏的甜点区域(图4)。网源、网端和网结之外的其他部位因缺乏油气源、储层和圈闭等条件,成藏可能性小。

图4 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网成藏要素耦合模型与 油气藏分布模式

accumulation network in petrolify-bearing basin

廓固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北部,勘探面积2 600 km2,含油气层包括新生界的明化镇组、沙河街组、孔店组和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等8套,油气藏类型多样,包括构造、地层、岩性等类型,探明油气当量超亿吨。廓固凹陷沙四段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油气聚集网络特征,位于凹陷中心的构造内圈以深湖—半深湖相富有机质泥质岩为主,生烃强度最高,超过4 500×104t/km2,分布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岩性(浊积体)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中圈以浅湖相砂泥互层为特征,生烃强度(1 500~4 500)×104t/km2,主要分布岩性和地层油气藏;外圈以滨湖相沉积为主,生烃强度小于1 500×104t/km2,主要分布断鼻、断块等构造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纵向上,油气藏的位置主要位于优势运移通道上,优势运移通道与生烃强度圈层、构造圈层和油气藏圈层共同构成油气聚集网(图5)。

2.4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有序共生

含油气盆地特有的构造及其控制的构造圈层、沉积圈层、成岩圈层以及油气成藏圈层和油气聚集链,决定了不同圈层油气藏分布的具体位置、油气藏类型和规模及其有序共生特征。即从内圈的页岩油气、到中内圈的致密油,再到中中圈的岩性油气藏,中外圈的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直至外圈的构造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它们沿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有序成串展布,共生于同一含油气系统之中。时间顺序上,内圈的页岩油气、浊积体油气藏、潜山油气藏最先形成,随后是中内圈的致密油气藏;再次是中中圈、中外圈的岩性和地层油气藏形成;最终是外圈的构造和地层油气藏。不同类型的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分布在同一个含油气系统中的油气聚集网的网结上,反映了其时空上形成与分布有序共生规律,成为利用油气聚集网进行油气预测的理论依据。

图5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沙河街组油气聚集网

3 油气聚集网形成机理

“横向并列成圈,纵向串联成链,纵横编织成网,常规—非常规有序共生”的油气聚集网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客观原因和形成机理。

3.1 油气聚集圈层形成机理

不同圈层分布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表面上是不同圈层所在的位置高低的差异造成的,实际上是由于位置的高低与距离物源远近的差异导致的储层孔隙结构的差异形成的,即内圈的页岩油气藏因是纳米孔隙结构,故以滞留成藏为机理;中内圈的致密油气藏因是微纳米孔隙结构,故以停留成藏为机理;中中圈—中外圈到外圈的常规油气藏因是微—毫米的孔隙结构,故以截流成藏和汇流成藏为机理。不同圈层油气聚集成藏机理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受构造控制。

1) 内圈页岩油气成藏的滞留机理。

内圈是页岩油气藏分布的圈层,位于盆地中最低洼的深洼槽区,为水体最深的深湖相沉积区,远离物源,岩性以有机质丰富的泥、页岩级别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为主,源储一体,储层储集空间为纳米级孔隙,平均孔隙度多小于6%,平均空气渗透率多小于0.5 mD,孔缝喉空间中巨大的比表面积产生的强大的分子吸附力将很大一部分生成的油气束缚、滞留于页岩储层中,形成页岩油气藏。内圈页岩油气聚集以“滞留”成藏为机理(图6)。

图6 内圈到中圈油气成藏机理示意图

2) 中内圈致密油气成藏的停留机理。

中内圈是致密油气藏分布的圈层,位于盆地较低洼的低斜坡区,为水体较深的半深湖相沉积区,距离物源较远,岩性以有机质较丰富的泥页岩为主,夹粉砂、细砂岩及其对应粒级的碳酸盐岩、混积岩薄层或互层,单层储层厚度小于5 m,储地比大于30%,源储分离且大面积紧密接触,由于埋藏较深,成岩程度高,储层致密,微纳米孔隙、纳米孔喉特征的孔隙结构,储层平均孔隙度多小于10%,平均空气渗透率多小于1.0 mD。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强大的生烃膨胀力和异常高压驱动下,克服烃源岩内部强大分子吸附力,从生烃膨胀缝排出,沿着源储之间的孔缝网络输导体系,通过初次运移,充注进入致密储层孔隙空间,并由于强大的毛管压力将继续运移的油气阻止在致密储层之中,形成油气聚集。这种因毛管压力阻止油气继续发生运移而停留在致密储层中聚集成藏的机制为“停留”机制,这是低斜坡区致密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图6)。

3) 中中圈到中外圈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的截流机理。

中中圈到中外圈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的圈层,位于盆地较高的中、高斜坡区,为水体较浅的滨—浅湖相沉积区,距离物源较近,发育砂坝、三角洲平原、前缘相沉积,岩性以贫有机质的粉细砂岩、细砂岩甚至更粗级别的碎屑岩为主,源储有一定距离的分离,由于埋藏较浅,储层不致密,微—毫米级的孔隙结构,储层平均孔隙度大于10%,平均空气渗透率高于1.0 mD。浮力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浮力驱动下,克服毛管压力沿优势运移通道,通过二次运移,进入中、高斜坡上分布的岩性、地层圈闭空间聚集成藏,随着圈闭空间不断聚集运移进来的油气,圈闭逐渐被油气充满,多余的油气将溢出圈闭继续向更高部位的低势区运移。这种因在油气运移路途上将油气截流成藏的机制为“截流”机制,这是中、高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图6)。

4) 外圈构造油气藏成藏的汇流机理。

外圈位于盆地的高部位,是构造、地层圈闭发育的圈层,油气势能场中的低势区,也是油气运移的最终指向和汇聚区,来自于中、高斜坡区被截流后剩余的油气,将在浮力作用下继续向高部位的外圈运移,最终汇聚到低势区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构造油气藏。外圈构造油气藏的成藏机制是“汇流”机制。

3.2 油气聚集链形成机理

“油气聚集链”是指从烃源岩开始,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空间上沿优势运移通道呈链状排列分布的一系列油气藏(圈闭)组合。

油气聚集链的形成符合链式反应的“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的三个基本特征。油气聚集链的“链引发”指沉积盆地生排烃区(内圈)干酪根降解和裂解生成油气的过程,即在活化能作用下,干酪根大分子长链变短链、复杂链变简单链的链式反应过程。“链传递”指在生烃膨胀力、欠压实等动力作用下,生成的油气克服范德华力、分子吸附力等阻力,从烃源岩中排出,一方面沿优势缝孔通道在烃源岩发育区(内圈和中内圈)强力充注非常规油气储层物性甜点及深潜山、浊积体(岩性圈闭),促进非常规储层(页岩油气储层、致密油气储层)甜点油气的聚集与深潜山、浊积体等的成藏与富集,没有排出的部分,滞留在烃源岩层系中,形成页岩油气;另一方面,从烃源岩中生排出的油气,在压差、势差、浮力、水动力等动力驱动下,克服毛细管力、重力等阻力,沿沉积体系(如三角洲)和优势运移通道(输导层、断裂、不整合面的汇聚脊及其组合)向源外中、高斜坡(中中圈到中外圈)运移,在沿途的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的过程。“链终止”指往构造高部位(外圈)运移的油气,因各类封盖和遮挡因素,在构造高部位的构造、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以上机制使得非常规油气甜点、岩性圈闭和构造、地层圈闭成藏富集所形成油气藏,沿优势通道呈串珠状链式分布特征。

3.3 油气聚集网形成机理

油气聚集网的形成机理是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2种油气聚集带的聚集机理的综合,具体包括:①横向并列形成油气聚集的同心状圈层结构,内圈与中内圈形成页岩油气留滞型聚集圈和致密油气停留型聚集圈,中中圈—中外圈形成截流型岩性和地层油气藏聚集圈,外圈形成汇流型构造、地层油气藏聚集圈,各圈的成藏机制共同组成油气聚集圈的形成机制;②纵向排列形成的油气聚集链的串联结构,由各类优势运移通道将各类圈闭串联在一起,通过从盆地中心的滞留、停留,到斜坡区的截流,最后到盆地边缘高部位的汇流等成藏机制形成的油气聚集链。

4 油气聚集网的形成及预测功能

同一个含油气系统内不同圈层油气藏的成藏特征呈现有规律的、有序的演变或突变特征。受物源和沉积体系、构造脊等因素制约,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会形成有利沉积相带和构造脊,两者重叠或靠得很近,则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油气优势运移通道近垂直于盆地岸边展布,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延伸呈放射状,类似辐条车轮的辐条。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将经过它的油气藏(圈闭)串联在一起,形成油气聚集链,多条纵向延伸的油气聚集链与多个横向展布的油气圈层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油气聚集网络空间。

油气聚集网通过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纵横二个维度的相交,形成空间上多个网络结点,每一个网络结点,就是一个潜在的油气藏位置;没有位于油气聚集链上的圈闭很难聚集油气,成为无效圈闭。这对于准确预测油气藏类型、规模和位置有重要意义。基于油气聚集网认识提出“油气聚集网络结点油气藏预测法”,即:横向成圈、纵向成链、纵横成网、有序共生,根据油气聚集圈和油气聚集链(优势运移通道)的交点(网络结点),来预测和确定油气藏的位置、类型和规模(图4)。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依据盆地构造背景、构造高低和坡型特征,划分构造单元如深洼槽、低斜坡、中斜坡、高斜坡、构造高,再依据构造单元确定各构造圈层如深洼槽的内圈、低斜坡的中内圈、中斜坡的中中圈、高斜坡的中外圈和构造高的外圈。

2) 判定各圈层确定其存在的油气藏的类型,如内圈主要发育页岩油气藏、浊积体岩性油气藏、低潜山油气藏等;中内圈主要发育致密油气藏;中中圈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中外圈主要发育岩性、地层油气藏;外圈主要发育构造、地层油气藏。

3) 依据目的层汇聚脊(从盆地中心到盆地边缘)包括砂岩顶面构造脊、不整合面构造脊、断层面构造脊等,确定优势运移通道(或油气聚集链)的位置。

4) 以圈层油气藏类型等信息为横坐标,优势运移通道(或油气聚集链)为纵坐标,两者的交点(油气聚集网结点)即为预测的油气藏的位置,当交点存在圈闭时,其形成油气藏的可能很大,对应圈层发育的油气藏的类型即为预测的油气藏的类型。

5) 油气藏或甜点的规模,可依据该网络结点对应沉积体系的规模(粗粒沉积物的面积、厚度、储地比等)来判定,对于非常规油气藏(如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可进一步依据优势级构相的类型、优势级构相-滞留烃超越效应发育的情况[25]、优势缝孔耦合的类型[26]来综合判定。

5 典型实例

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白垩系下沟组为例,分析油气聚集网。青西凹陷位于酒泉盆地西部,面积约为170 km2,下白垩统主要为咸化沉积背景下的滨浅湖扇三角洲碎屑岩相与半深—深湖白云质混积岩相,其沉积岩最大厚度为7 000 m。下白垩统下沟组是凹陷主力烃源层,为富有机质的泥页岩、白云质泥岩,有机碳含量 1.41%~3.54%,Ro值为 0.8%~1.2%,也是页岩油、致密油的主要储层;页岩油主要富集在下沟组的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白云岩等页岩储集层中,分布在凹陷中心的柳沟庄油田周边的内圈,也分布有致密油;致密油分布于柳沟庄页岩油区周边的中内圈,致密层为混积致密集层,基质孔隙类型包括次生孔和微孔缝,孔隙度 2%~6%,平均值 3.89%,渗透率0.63~66.4 mD,平均值 1.94 mD;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孔隙度大于10%,为常规储层,围绕致密油呈环带分布于中外圈;最外圈层位于凹陷边缘,是各类构造、地层油气藏。油气藏的圈层环带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图7、8)。

图7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白垩系下沟组油气聚集网平面图

平面上,云质岩页岩油—致密油区位于青西凹陷沉降沉积中心的柳沟庄裂缝性油田周边,即深湖沉积为主的凹陷内圈;围绕内圈分布的中内圈为致密油分布区,以半深湖相为主,是目前进行非常规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再往外的中高斜坡区为岩性和地层油气藏的分布区,对应于中外圈区域;最外圈是构造高区域,已经发现了鸭西、窟窿山等构造油气藏。西南和东南共4条油气聚集链与内圈—外圈4个圈层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形成了青西凹陷白垩系下沟组油气聚集网,目前已经发现的各类油气藏,均沿优势运移通道有序排列(图7、8)。下步勘探应该在已经发现的油气聚集链或新寻找到的油气聚集链上与不同圈层交会的地方,寻找对应的油气藏类型或非常规油气的甜点区。

图8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油气聚集网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7)

6 结论

1) 在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圈、油气聚集链等理论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油气聚集网”概念。油气聚集网是对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网络特征的总结,即在一套烃源岩发育的油气成藏系统中,同类油气藏横向并列形成油气聚集圈、不同类型油气藏纵向有序排列成油气聚集链、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交互形成的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的放射状网状分布。

2) 油气聚集网具有“同类油气藏横向并联(列)成圈、不同类型的油气藏纵向串联成链、圈链纵横交织成网、常规—非常规油气藏有序共生”4个基本特征。构造控制圈层,圈层决定油气成藏机理和油气藏类型;而构造脊又控制了汇聚脊,汇聚脊又确定了优势运移通道、约束了油气聚集链的分布。

3) 以油气聚集网理论为指导,提出的油气聚集网络结点油气藏预测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分布的区带,而且可以预测和确定油气藏(或非常规油气藏甜点)的具体位置与规模。

4) 油气聚集网是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成藏规律的进一步总结,无论对成熟探区还是新区,无论对常规油气藏还是非常规油气藏的高效勘探,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油气藏内圈外圈
全陶瓷轴承外圈裂纹位置识别方法
一种全浸式油气藏工程课程设计方式研究
航空发动机高速轴承外圈开裂分析
调温水泵轴承开裂失效分析
滚动轴承打滑蹭伤微观分析*
无限追踪
关于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分析与勘探技术探讨
智斗灰太狼
Intersect大型油气藏模拟器助力高效开发油气田
复杂难采油气藏开发管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