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RCT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分析

2022-06-23刘海泽李丹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胸膜结核纤维化

刘海泽,李丹丹

(1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汕头 515000)

(2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 广东 汕头 515000)

矽肺又被称为硅肺,在尘肺患者中较为常见,与大量且长时间吸入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有关,促使患者肺部发生细节性纤维化,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产生极大的影响[1-2]。肺结核是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可达35%左右,肺结核同时也是矽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有报道指出[4],矽肺合并肺结核则病情更加严重,为了进一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对该类患者的肺组织代偿能力进行相应的检查,通常情况下病情早期肺功能无异常,伴随病情延伸,纤维化逐渐增多,此时绝大多数患者的肺活量、通气量、残气量等均有所下降。以往临床中对矽肺的诊断主要依靠高千伏X线胸片,其空间分辨优势不足,不能充分地显示患者的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情,为此HRCT应运而生,在HRCT检查中不仅能够提升CT空间分辨率,且能够清晰地观察患者肺部各项异常,如:胸膜下小结节和线影、蜂窝样影像、血管扭曲、肺内小结节等[5-6]。鉴于此,为了熟悉地掌握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通过HRCT检查的特征和效果,能够更好地为该类患者服务,现将50例患者的相关信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确诊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的临床详细材料,均经过胸片确诊为矽肺合并肺结核疾病,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修订《尘肺病诊断标准》[7],所有患者的职业均为石矿工,且全部为男性,年龄为35~65岁,平均(52.15±9.83)岁;接触粉尘时间为8~15年,平均(10.24±2.32)年;按照以上标准将所有患者进行分期:Ⅰ期为9例,Ⅱ期为23例,Ⅱ+期为10例,Ⅲ期为8例。临床表现:低热、盗汗、呼吸困难、反复性咳嗽、胸闷等,少数患者痰中带血、血沉增快、心悸、紫绀、杵状指等。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完整;②符合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标准;③对研究内容知晓且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者;④孕产妇;⑤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50例患者均行HRCT检查,其中4例患者因病情关系给予增强扫描。

仪器采用16层螺旋CT:GE LightSpeedV CT,实施高分率扫描,各项扫描参数如下:螺距1.375:1,准直宽度为0.625 mm,电压为120 kV,层厚为1 mm,层距为1 mm,病灶区域层厚为0.5 mm,层距补充窗宽为1 200 HU,窗位为600 HU。

扫描位置自肺尖至纵隔下端2~3 cm。对于敏感位置应在0.5 mm基础上增加若干层,4例患者采用增强扫描,造影剂采用碘普罗胺非离子造影剂,剂量设定为1.5 mL/kg,应用高压注射器的支持将造影剂注入,注射速率控制在2.5~3.0 mL/s。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HRCT诊断表现;②分析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矽肺合并肺结核HRCT诊断表现

50例患者HRCT双肺可见小结节影,表现为弥漫性或者分散性,直径为1~10 mm,同时边缘较为清晰。小结节影多见在小叶核附近或包围小叶核、小叶间隔内、胸膜下段、小叶中心。其中8例(16.00%)患者为卵圆形影响,多为块状或者不规则性,宽度或者直径>10 mm,6例(12.00%)患者存在空洞形成、坏死、点状钙化、斑片。通过HRCT诊断,37例(74.00%)患者可清晰呈现小间隔增厚,13例(26.00%)患者存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1例(62.00%)患者为小叶中心型气肿,5例(10.00%)患者为瘢痕型肺气肿,13例(26.00%)患者为磨玻璃样阴影。

HRCT诊断结核病灶可见23例(46.00%)患者为斑片影、小片状位置在双上叶尖后段。其中4例(8.00%)患者结核灶呈现为团块影,为轮廓不清,同时在其周围存在代偿性肺气肿,且卫星灶,少数患者发生分叶状改变,且中心处呈现钙化影,位置在肺门区域。17例(34.00%)患者发生空洞性病变,壁厚呈现不规整影像,其周围胸膜发生粘连性肥厚,且内壁凹凸不平。4例(8.00%)呈现结核结节状阴影,直径最长为9 mm,且多边界较为清晰,并呈现小圆形,而结节状则为高密度影像。2例(4.00%)患者为胸膜炎。

39例(78.00%)患者存在肺门以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者钙化,多数表现为蛋壳样,见表1。

表1 矽肺合并肺结核不同分期的HRCT诊断表现

2.2 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

50例患者中存在肺大疱和肺气肿11例(22.00%),肺部炎症为3例(6.00%),4例(8.00%)为气胸,胸腔积液1例(2.00%),22例(44.00%)为胸膜粘连或者增厚,2例(4.00%)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肺癌1例(2.00%),肺心病2例(4.00%)。

3 讨论

我国两大职业疾病中矽肺为其中一种,早在2014年全部共报告29 972例职业病,其中尘肺病为26 837例,所有病例中煤工尘肺以及矽肺占比高达94.21%,同时每年上报的病例数呈逐年增长[8]。矽肺病(硅沉着病)主要是在工作环境中长期且大量吸入含有SiO2(二氧化硅)的粉尘,同时在体内不断积累一定量后,引发肺组织出现弥漫型纤维化,亦是粉尘沉淀后引发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9]。矽肺属于病程长、危害重的疾病,治愈率极低,会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近些年以来,临床上对矽肺的诊疗技术已经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由于矽肺和肺结核之间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为此危害程度更加严重,肺结核加速了矽肺病情的进展,缩短晋期时间,提升病死率[10]。而矽肺则提升肺结核的治疗难度,延长抗痨时间,导致治疗药物剂量增加,疗效反而减低[11]。为此两组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得临床中在防治矽肺和肺结核病中难度更高[12]。

矽肺疾病引发肺结核的原因总结以下几点,首先吸尘会将大量的吞噬细胞破坏,使其杀菌能力减弱,直接削弱了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引发机体免疫力下降;其次因为矽肺引发肺间质纤维化,引发淋巴血管狭窄甚至是肺内部毛细血管堵塞,造成肺部防御功能降低,失去了对结核分歧杆菌的抵抗力;最后矽尘会直接刺激呼吸道,损伤气道纤毛,减弱其功能,降低肺自净功能,以上几点均为结核分歧杆菌的顺利侵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3-14]。

矽肺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且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导致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15]。X线是临床诊断该病的传统方法,具有成像清晰、对设备要求低、检查费用低的特点。疾病初期的病灶主要位于肺尖及锁骨临近区域,较容易被诊断出来,但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因为病变持续发展,且常出现增殖结节和肺尖矽结节的融合,此时的X线影像学特征较为复杂,单纯通过X线检查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易出现误诊情况[16]。数字X线摄影是我国应用最多的矽肺诊断技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一般可以获得诊断。但数字X线摄影的图像分辨率不高,在肺部阴影、并发症、肺间质纤维化程度等方面的显示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反映矽肺患者肺部病变时常发生影像重叠,导致矽肺分期困难[17]。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在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常规CT检查时,矽肺患者的矽结节影像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色灰白、具有质密性,且矽结节临近的增生组织具有同心圆分布特征。部分严重矽肺患者的CT影像常可见大阴影,且病灶临近区域会出现多个小结节或疤痕性肺气肿。相比于上述几种检查手段,HRCT的应用优势更为明显,主要归纳如下几点:首先为薄层,其次为高空间分辨率,最后为短时间扫描。薄层联合高空间分辨率在提升CT空间分辨率,因为扫描用时短,为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患者自主呼吸而引起的运动伪影,为此HRCT非常适用于诊断间质微小改变,同时亦能清晰地显示常规CT无法呈现的微小胸膜反应、叶间胸膜、更细走向的支管炎,亦能够清晰地呈现结核内部异常,如:胸膜下结节、蜂窝样网影、血管扭曲等;HRCT也不会出现影像重叠现象,因此有助于对矽肺分期的判断,特别是在肺间质纤维化肿块有无钙化、空洞的显示方面,其优势更为明显[18]。

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HRCT能够较为清晰地呈现纤维化块、矽肺结节、结核灶、网状影像以及其他相关合并症,在检出小结节影像(直径约为1 mm)、间质细微改变中检出率较高。如在诊断中发现矽肺患者两肺尖、下叶背呈现边缘不清、渗出病变应考虑肺结核的可能性,一旦矽肺结节与渗出性结合后,通过早期HRCT诊断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临床中需要结合患者实验室相关检查综合考虑。对于结核空洞且内壁凹凸不平的患者,在鉴别肺癌的基础上,必要时可行增强检查。此外HRCT在诊断合并症方面的效果突出,对肺大疱和肺气肿、胸膜粘连或者增厚等并发症均能检出。故可以充分证明:HRCT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间质纤维化病情发展情况,亦能及时发现微小的变化,且不受周围组织的影响,可尽早地发现矽肺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由于能够直观且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边界,无影响重叠的情况,分辨率高,故误诊和漏诊情况较少。

综上所述,矽肺合并肺结核采用HRCT诊断,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病情以及合并症,分辨率高、误诊和漏诊率低,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胸膜结核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胸膜多发孤立性纤维瘤 2例CT诊断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