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欢迎外国航天员来访
2022-06-23
今年中国计划通过6次航天发射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近日,外交部回应会否有外国航天员加入中国空间站。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国际合作是航天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当前,中国正在进行首批中外合作项目,中国空间站欢迎国外航天员来访。”
各方庆祝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宣传海报《九天漫书》,其创作灵感源于海南文昌发射场,画面主体取材于总装厂房内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摘星星的妈妈”中国航天员王亚平、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成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联合国邮政也发行了包括中国航天成果的火星邮票。
|短消息|
中国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表示,我国将完善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组织基本流程推演,争取不晚于2026年对某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抵近观测并实施撞击,就改变其轨道进行技术实验。
中国探月探火任务持续推进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截至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截至5月1日,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背工作了42个月昼,累计行驶1181米。嫦娥五号轨道器累计在轨运行523天。
中国团队研究在月球生产氧气燃料
5月5日,中国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的月壤含有活性化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借助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氢气、甲烷、甲醇。团队提出了利用月壤进行地外人工光合成的策略,支持月球探测、研究和旅行。
墨子号卫星助力1200千米地面量子态传输
近日,中国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相距1200千米的2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全球首次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成功发射
4月24日9时许,全球首次基于高空气球的全系统探空火箭发射试验在青海冷湖火星营地成功举行。高空零压氦气球将火箭带升至近4万米高空,通过遥控实现点火发射。该技术可缩小火箭体量,降低成本,完善大气物理研究及探测手段,未来有望降低卫星运载成本。
国产火箭千米级垂直起降试验成功
5月6日,深蓝航天的星云-M试验箭完成1千米级垂直起飞及降落飞行试验,其配备了国内首型3D打印整机制造的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未来,深蓝航天将采用与入轨火箭相同的全尺寸试验箭,继续进行高空回收试验,力争实现入轨火箭一子级的可控回收和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