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方法
2022-06-23夏楠特
夏楠特
【摘要】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更多的设计理念逐渐在现代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并推动了住宅小区整体品质的提升。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是住宅小区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围绕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展开分析,分别从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概述、设计常见问题、小区内整体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小区内建筑的易识别性设计等方面详细加以论述,为现代住宅小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易识别性;设计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4.037
引言:
建筑设计中既需要考虑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是否符合当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同时还需要融入更多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如在无障碍设计中能够充分考虑坡道电梯、同时在设计中更多考虑人的因素,注重对人流的引导设计、视线的引导设计等,这也就涉及到住宅小区的易识别性设计[1]。鉴于现代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住宅小区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需要注重易识别性设计,便于业主在进入小区后更便捷的知晓小区内环境与建筑分布,增加安全感与归属感,提高居住体验。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方法展开分析,凸显出住宅设计中的人性化。
1、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識别性设计概述
易识别性设计在不同行业设计中都有体现,如不同品牌设计的logo,消费者在看到相关logo后,可更好的记住公司主体以及品牌文化,还能够发挥企业识别和推广的作用。不同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同样也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也属于易识别性设计中的一种。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如果想从众多住宅小区中找到某一住宅小区以及小区内的某一户人家,在没有明确的标识以及业主的引导下,通常找寻难度较大,通过易识别性设计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指的是在小区整体环境以及建筑布局方面提供较清晰,同时可准确做出判断的环境条件,提高环境的易识别性、确定性、简单性与便捷性。易识别设计中需要注意易识的特点,如局部应具有统一性、环境内部存在高低/大小层次、有较明显且易识别的标志、整个环境中包含有多个控制性指标的正确指引[2]。
住宅小区在易识别性设计方面需要遵循功能性、经济性、美观性、整体性原则、多样性等原则。功能性、经济性与美观性是住宅小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易识别性设计中同样不能忽视,需要保证建筑与环境的功能发挥、考虑施工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并能够给生活在其中的小区业主有美的感受;整体性原则指的是在住宅小区内部建筑与环境易识别性设计中,需要保证建筑空间与环境的统一性,贯彻落实住宅设计理念,将更多人性化设计思想融入到住宅设计中。多样性原则指的是在住宅内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需要注重变化性、统一性,易识别性设计中应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开展多样性设计,便于对住宅小区内部建筑与环境有效区分,实现整体条件下对不同空间建筑与环境的更易识别。简而言之,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强调设计后的建筑与环境中含有较多的标志,可以是景观、建筑亦或是人为设置的标志,这些都能更方便的被人识别,作为到达目的地的参考[3]。
2、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常见问题
2.1 小区环境中标示地图的弱化
随着现代住宅小区规模的日益扩大与内部环境的复杂化,较多小区在规划设计中对道路节点、小区内部活动广场、主要小区出入口、车库出入口等区域的地图标示处于弱化状态。针对部分规模较大、内部道路多且复杂、包含多个单元楼且单元楼本身布局不规则的情况,弱化的标示地图造成小区内道路识别度较低,尤其是第一次进入小区的人们,通常会感到迷茫,甚至出现在小区内部兜圈子的情况[4]。
2.2 小区绿地设计与道路网络的识别度低
住宅小区在设计中本身含有一定的道路,而道路设置与建筑布局有关,当建筑布局不规则的情况下,使得小区内部的道路网显得错综复杂,绿化道路、住宅前的道路、人行道路、车辆道路等混在一起,呈现出棋盘式的道路,造成道路错综复杂。实际设计中考虑到上述问题,较多小区内部道路中包含多个弯曲段,不过因为小区内存在建筑环境要素,如绿地、绿化植物、垃圾桶、建筑雕塑、喷泉等,设计中没有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或在后期不能及时对小区绿化植物进行修剪,造成部分道路连接段在视觉上容易出现盲点,人们会将某些道路看成是“断头路”,降低了部分道路的识别度,出现迷路。
2.3 建筑形式、色彩等过于统一
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整体性与统一性的设计原则,同一住宅在设计中,很容易在建筑层高、建筑外观颜色、建筑风格、细部构造等方面保持统一,很容易使得小区内出现“标准化设计”,当建筑空间较大,建筑布局规则的情况下,不同建筑从外观观察,具有高度一致性,降低了人们对不同建筑的识别性,很容易发生走错路或者跑错单元楼的情况,增加了不同业主找寻居住场所的时间成本[5]。
2.4 楼栋标示较简单,忽视环境的阻碍
住宅小区内通常会包括较多栋楼,为了做好不同楼的区分,通常会表示某栋楼,并在出口上方标识某单元,这也是较多住宅小区在设计中的常规做法,但是设计中忽视了标识牌的高度、大小、位置等。较多楼栋号是后期施工中加上去的,多处于山墙位置,部分标识牌过小,业主在较远区域无法看清具体楼栋、单元;部分底层建筑中设置的楼栋单元号通常设置在二三楼之间,很容易受到地面树木的遮挡,只有走到楼底下才能看清,存在典型的“楼栋号牌高度低,牌子小,难看清”问题,如果是夜间,对不同楼的识别度更低,图1所示为某栋楼标识牌被树木遮挡实物图。
2.5 国内外现状差距
从国内外住宅小区易识别性设计方面分析,国外在设计中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以及公共空间安全,更加注重人性化考虑,建筑平面布局相对简单,容易识别。国内住宅小区设计中多处于保守状态,同时以现有的行业规范为依据,造成整体设计大同小异,并在人居环境、人性化设计方面有所欠缺,很容易忽视易识别性设计。
3、 小区内整体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分析
3.1 直观的标志与具体的指引
住宅小区在整体环境易识别性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需要重视标志的使用,提高各项指引的具体性,小区业主或其他用户通过小区内设置的相关标志可准确知晓自己需要寻找的位置,达到精准定位目的。设计明确指引标志的位置通常有中心活动广场、道路分叉点、小区内部主要出入口、人车分流区域等。针对不同方向主要楼栋、单元的分布也需要有准确的指引标志。住宅小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出入口相对简单,可不进行详细标识,而对于中型小区、大型小区,需要在主要的道路节点区域以及小区入口、出口方向给出明确的指引,便于人们在进入小区后能够在脑海中知晓这个小区的出入口设置。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还需要在比较显眼的位置给出整个小区的总平面指引图,图2所示为某个住宅小区的总平面指引图,总平面图中给出建筑分布情况,给出某个方向的具体楼栋号、小区物业位置、小区内广场、停车场等,便于相关人员在进入小区后通过总平面指引图更快的完成定位,提高易识别性,凸显出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思想。即使是陌生人在进入小区后也能够更快找到需要找到的楼栋或完成相关服务工作。
3.2 可观的路径与可探寻的捷径
住宅小区在道路设计方面,大多数人都有走捷径的习惯,同时对于陌生的道路具有恐惧感,因而在住宅小区道路设计中应注重可观的路径与可探寻的捷径。如在道路设计中不要过度弯曲道路,避免人們走捷径从中间绿化带或其它区域通过。
设计人员在设计主要道路过程中,需要保证道路有较强的可观性,不同道路指向明确,便于人们一眼就能看到道路尽头的状况,尽可能减少道路设计“死胡同”问题。住宅小区道路设计中难以避免的会涉及到绿化,需要协调拐角区域的道路与绿化,避免绿化植物或急转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盲区;道路宽度设计方面,与较窄的道路相比,人们更愿意选择宽大的道路,在住宅小区道路设计中应考虑小区的实际空间大小,避免出现过窄的道路,道路过窄很容易让人或车产生错觉,无法发挥道路在规划设计中的导向性。辅路设计中不能忽略主次,需要尽可能采取直线模式,便于不同人员可更快的从辅路进入主路,即在易识别性设计中需要探寻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捷径,更加符合人们日常出行心理,发挥道路的实际作用。
3.3 必要节点的简单化设计
住宅小区设计中还需要注重精细化设计,尤其是在小区的节点位置通常通过建筑小品、路牌的方式进行指引,设计中需要保证有明确的指向以及具体的指引目标。从住宅小区易识别性设计方面考虑,小区内的节点应尽量简单化,避免出现通过节点完成不同道路之间的衔接,增加节点设计的复杂性。小区内中心广场设计期间,也需要保证有明确的方向,采取简单的道路设计模式更符合人们的心理特点。针对一些中型、大型建筑小区,为了更好的进行区分,通常在设计中可将其划分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或在整体基础上划分为不同区域,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名称加以区分,当然简单的名称区分只能从大的方向进行不同建筑划分,作为整体易识别的基础。同时针对不同区域还需要在设计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不同分区有不同的标志特点,通过标志本身的不同加以区分,区分中需要兼顾统一性与特殊性要求,不同区分性标志还应避免被小区内的绿化树木遮盖。通过整体区分与局部区分的综合处理,帮助更多人可快速识别住宅小区内的不同目标与方向,提高辨识度,准确到达相应的目的地。
3.4 边界设计的安全性与可观性
住宅小区在进行分区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不同边界的安全性设计与可观性设计,不同人员在边界区域可看到道路尽头的情况,合理将照明设施应用于道路节点区域,更好的进行夜间辨识。利用不同的边界区分不同楼栋,让人们能够根据一些变化直观知晓楼栋变化,灯光设计、边界过渡性设计等有利于增强业主居住的安全感,提高对不同区域不同楼栋的易识别性,当然也需要通过其它措施保证小区业主的安全,避免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小区内。
4、小区内建筑的易识别性设计
在分析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常见问题、整体环境易识别性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小区内的建筑进行易识别性设计,促进整个住宅小区的易识别性设计。
4.1 建筑照明设计分析
白天住宅小区内光线较好,人们通过整体环境的易识别性可准确找到相关目的地,避免出现迷路等,但在夜间,小区内的照明成为易识别性设计的关键。住宅小区在建筑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较多因素,如根据周围环境光、视点的不同确定不同区域的照明亮度;依据不同住宅建筑的整体风格确定需要采用的灯光形式,保证照明与建筑风格的一致性;灯光的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隐蔽性,避免白天对整个小区内环境、景观造成影响,还应考虑不同照明灯具的后期维修,避免高空作业或复杂的作业环境。此外,小区内的照明还需要考虑光污染、眩光的问题,避免夜间照明对群众的视觉产生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易识别性的设计原则,重点加强对住宅小区内建筑边缘、不同单元楼出入口的照明设计。可在不同建筑的顶端或底端采取线性照明方式,提高在夜间对不同建筑的识别性,同时在不同单元入口处也需要设置较弱的灯光,能够用于不同单元门口门牌的区分,通过单元楼入口与不同楼栋建筑线性照明设计,更好的在夜间识别相关建筑,提高建筑的易识别性。
4.2 建筑细部的特殊处理
对于同一个住宅小区在建筑设计中,可重视细部的特殊处理,通过特殊处理后体现出不同,进而作为区分不同建筑,符合易识别性的设计要求。比如在不同建筑设计中,可将门斗用不同颜色区分,如可从橙、粉红、海蓝、香草绿等中选择不同颜色,保证南北方向的门斗为同一种颜色,东西方向的门斗为另外一种相同的颜色。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门斗尺寸予以调节,保证正常进出需要,同时符合美观要求,根据门斗大小变化反映出不同区域特点,提高易识别性设计效果。当然实际在设计中对于门斗颜色或门斗大小不宜调整的,可通过将女儿墙用不同颜色或不同样式标示的方法,从空间上达到区分的目的,增强对不同楼栋的辨识,此外,门窗采用的方式或颜色变化也可作为易识别性设计的要点,包括平开窗、推拉窗、落地窗等,这些也能够提高同一个住宅小区内不同建筑的识别度,易于识别,直观判断出不同楼栋,更快的找到需要到达的楼栋以及单元号。服从建筑造型的总体要求和建筑整体构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局部构图、样式、肌理、色彩等调整达到易识别性设计目的。
4.3 丰富建筑形态
同一个建筑小区在整体设计形式、设计风格方面应力求统一,但在局部形态设计方面可应用不同的设计元素达到区分效果。最常见的比如在山墙设计方面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便于人們直观看到不同,作为提高易识别度的重要依据。当然丰富建筑形态方面,需要立足于整体建筑设计风格,形态调整应力求简单,具体设计中还需考虑建筑位置分布,如果楼间距较小,通常大家关注的主要是两侧端头的建筑,此时可通过设置拐角窗、八角形边塔、细部构造变化等丰富建筑形态,依据局部建筑形态方面的不同加以区分,促使不同人员更好的区分住宅小区不同楼栋。建筑形态的丰富也需要兼顾整个建筑设计风格、设计规范,避免生搬硬套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美观性,当然施工可行性、造价也都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4.4 设计明显的建筑标志
人们在外出旅游时通常会选择具有明显标志的区域作为会合地点,这是因为一些地标性建筑、明显建筑标志具有更好的可识别度。实际在住宅小区设计中,也可视情况设置一些明显的建筑标志,通过建筑标志作为不同楼栋或相关分区划分的依据。如从楼栋标号的远近观察方面考虑,需要在建筑高区域范围、低区域范围内同时设置较明显的楼栋号,这样从远处、从近处都可识别不同楼栋。不同楼栋编号设置还需要考虑整个小区内的道路走向,设置的标志应处于公众的视野范围内,避免按照传统设计模式,全都将楼栋号粘贴到建筑山墙面。不同建筑正门、侧面都应有明显的建筑标志,设计时所使用的字体也需要满足规范、易读性、易识别性特点。部分住宅1楼还带有花园,不同花园的设计风格也可作为区分建筑的标志,满足易识别性设计要求。图3为某小区内清晰的指引图。
4.5 层次感的建筑高度
住宅小区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地理位置、照明、通风等设计要求,保证不同建筑设计的层次感,通过高层建筑设计与低层建筑设计灵活搭配,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也更有利于人们对不同楼栋的区分与寻找,如建筑设计方面可采取从高到低,从低到高或破浪形等设计,使其呈现出层次感。
结语:
随着对建筑设计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设计理念、思想都在新的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对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属于人性化设计中的一种,易识别性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整个建筑的设计要求、设计品质、设计风格,同时兼顾成本、美观性、安全性等要求,依靠对局部的优化设计,融入一些新的设计元素,更好的对住宅小区内不同楼栋进行区分。住宅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易识别性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们日常出行的一些心理与习惯,积极探索更多满足人们出行与识别要求的设计元素。
参考文献:
[1]张备,王英战.住宅建筑整体设计与环境问题的思考[J].居舍,2021(36):95-97.
[2]郑超毅.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1):34-35.
[3]白明轩,于汉学.浅析模式的使用对住宅建筑形象的可识别性的影响[J].城市建筑,2019,16(30):104-105.
[4]陈春森.可识别性在住宅外观设计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7(11):95.
[5]勾振宇.色彩设计在城市住宅建筑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7(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