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2022-06-23王艳
王艳
摘 要: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脉、灵魂和动力。但是,由于生存基础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外部冲击、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等各方面原因,传统农耕文化目前正遭遇着认同危机,面临着传承后继无人的困境。我们要汲取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磅礴力量,弘扬乡风文明新时尚,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拓展农耕文化产业链条,创新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关键词:农耕文化 产业 乡风 乡村振兴
一、传统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
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禀赋。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不仅是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而且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一)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秉承着“农为国本”的思想,乡村始终都是我们保障粮食供给和提供重要农产品的根基。无论城镇化怎样发展,都改变不了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中华文明注定是一部由乡村到城市的“农耕文化发展史”。农耕文化凝聚在世世代代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凝固在乡村的山水田林路、传统村落、古建筑等各种乡土景观中,流传在人文逸事、民间故事、乡贤传记以及各种乡规民约和风俗习惯中,包含着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基因。现在,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必然建立在传统农耕文明的根脉上。
(二)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果说产业、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形,文化就一定是乡村振兴的魂。而传统农耕文化则是乡土文化的精髓,是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寄托,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层面,如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低俗的婚闹等陈规陋习。这都背离了传统农耕文明所倡议的勤俭节约、守望相助等理念。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风文明,就是要把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都挖掘出来,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丰富滋润农民的精神生活,推动农村的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弘扬社会主旋律,守好乡村振兴的“魂”。
(三)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动力
农耕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维系社会稳定,生活在乡村的农民普遍的追求就是在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安居乐业,即使少数人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或者胸怀壮志闯荡世界,无论得志或落魄,最终都要叶落归根。但是现在的很多农村却衰落为了空心村,留守家园的只剩下了“386199”部队,极端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个人的村庄”现象。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和受益对象,如果乡村里没有人,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的农耕文明,让人们愿意回归到故土,让能人愿意成为新乡贤,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动力源泉。
二、传统农耕文化存在的传承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但是由于生存基础发生了变化、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外来文化冲击等各方面原因,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出现了渐行渐远的传承困境。
(一)认同危机
研究表明,我国流传下来的古代农业著作有600多部,今天仍然能够读到原著的也有300多部,这是一笔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但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可以说是一部赋税徭役沉重、农民慘遭压迫剥削的血泪苦难史。再加上工业革命之后,我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落后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使得一部分人对传统农耕文化持质疑态度,认为其代表着封建和落后。作为农耕文化直接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的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度普遍较低。
(二)外部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碰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都对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放眼世界,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依靠高科技发展为农业强国,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已经深入人心。科技在颠覆农民传统认知的同时,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所谓的新农村都成为了城市的复制品,许多传统的农耕习俗都逐渐消失,家乡成了回不去的故乡,乡愁无处安放。
(三)失传风险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转移到城市,或者在城里安家定居,或者游走在城乡之间成为农民工。农村里面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出现了“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现象。随着老一辈农民的逝去,传统农耕文化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农村里面的青壮年大多对传统农耕文化根本不了解,更没有传承的意识,长此以往,传统农耕文明的失传与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三、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断过的文明,充分证明了传统农耕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深厚底蕴。我们要利用好传统农耕文化的多功能价值,发掘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发掘传统农耕文化,弘扬乡风文明新时尚
传统农耕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经过不懈努力,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包含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重要内容,对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凝聚人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用传统农耕文化资源筑牢乡土文化的根基和文脉。自然村落、历史民居、各种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各类家书、图片等等都是农耕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一定要保护好。大量搜集整理农耕文化方面的报刊、书籍,支持有条件的村建立村史馆、农耕文化馆等,组织力量编著村史、村志,用地方文物和村志、村史馆等文化载体来反映厚重的乡村历史文化、打造乡村文化地标。这样不仅能够让农民记住、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还可以让城市的居民、青少年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生活习俗,引发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唤起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2.创作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优秀艺术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讲好农耕文明的故事,做好农耕文明的文章,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开发利用,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让广大群众在近距离接受视听艺术享受的同时,学习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勤劳勇敢、坚韧不拔、道法自然、和谐共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孝友耕读、勤俭传家的传统美德,切实增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3.开展传统农耕文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节庆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要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传统节庆”为文化因子,挖掘民俗演艺资源,打造系列节会活动。让广大农民在寓教于乐中接受传统农耕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让优秀传统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增加农民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二)传承农耕文化理念,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丰富,从精耕细作、水土保持、农时节气到病虫草害控制,可谓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农业的耕作理念和实践经验,在维系生物多样性、保障食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对我们今天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坚持以农为本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农业工作必须守住的底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业迅速发展,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同比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470公斤左右,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但是,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给我们的粮食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世界的粮食安全都出现了断链,部分国家甚至停止或暂缓粮食出口。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秉承传统农耕文化中“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的理念,夯实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绿色农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随之凸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违背轮作休耕规律,过度毁林垦荒,对资源掠夺性使用,不仅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其重压,而且危害到了人类身体健康。稻鱼共生、桑基鱼塘、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等,这些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依据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独创的耕作技术纷纷被搁置或遗弃。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遗失。农业是农作物、自然环境和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的一个生态有机系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借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精华,处理好天、地、人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顺从自然趋势,减少化学品的投入,发展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农业。
3.注重精耕细作发展高效农业。早在原始社会向传统农业演进的过程中,我国黄河流域就开始出现了精耕细作技术。唐朝时期曲辕犁的发明,更是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以耕、耙、耖相配套的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逐渐形成并长足发展。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继续弘扬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精耕细作理念,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作物种子技术攻关,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开展集约化经营,千方百计提高土地生产率。
(三)拓展农耕文化产业链条,创新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
传统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创产业的重要资源。要立足各地实际、充分发挥传统农耕文化优势,不断丰富拓展大众需求的传统农耕文化产品,全力推进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时代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农耕文化产业链。
1.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并不是只能从事农业生产,还具有调节生态、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其中,传统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根脉,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动力源泉。无论是发展什么形式的乡村旅游,都要坚持以农为本,以文化传承为主,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落脚点。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以及农业生产,对传统农耕文明进行适度开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既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的机会和场所,也能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因素,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2.挖掘乡村教育元素,创新乡村旅游形式。建设一批乡村传统农耕文化示范教育基地,构建农耕文化展览室,设计“乡土文化特色课程”,包括赏乡村风光、读村规民约、学传统技艺、听乡贤故事、玩传统游戏、参与农耕节庆活动等,让广大游客在自然、乡土的浸润式体验中看到乡村之美,感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厚实底蕴,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以此带动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民俗文化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3.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乡土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统筹谋划、多措并举推进传统农耕文化与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康养休闲等各类旅游资源的叠加和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传统农耕文化+康养”“传统农耕文化+生态”“传统农耕文化+美丽乡村”“传统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特色化的建设和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乡村景观和乡土文化相映生辉,满足乡村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忠岫.关于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20,(19).
[2]黄海云.新时代重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0,(2).
[3]何绍辉.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村病”及其应对——来自多点田野调查的思考[J].湖湘论坛,2018,(5).
[4]宋才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J].青海民族研究,2020,(4).
[5]徐宏,张治东.在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J].宁夏大学学报,2020,(6).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