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9年我国机构知识库研究综述

2022-06-23麻敏邵志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可视化

麻敏 邵志毅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文献计量;CiteSpace;可视化

摘 要:文章利用Excel和CiteSpace分析了我国2010—2019年机构知识库领域文献的发表状况,以期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研究者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122-05

1 研究设计

笔者以CNKI(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进行高级检索,在主题栏输入“机构知识库”,频次选择2,检索出主题词中至少出现两次“机构知识库”的文章,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9年”,期刊来源选择“核心期刊、CSSCI”,文献分类目录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得到328条结果,进行数据清洗后得到316条记录,检索时间为2020年4月15日。笔者利用Excel统计出316篇論文的期刊分布情况、年度论文发表情况和作者发文量等,得到研究数据的基本特征,对相关数据利用CiteSpace进行转化,以便能被CiteSpace识别,分析机构知识库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话题和主要作者等。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发文量时间分布。表1是对316篇论文进行时间分析后得到的分布图。由表1可以看出,2010—2015年机构知识库领域发文量呈波浪上升趋势,其中2014—2015年学者在机构知识库领域比较活跃,年度发文量均在40篇以上,2014年发文量最高,达到46篇。2017—2019年,机构知识库领域年度发文量稳定在25篇左右,低于年度平均值31.6篇。

2.1.2 论文发表期刊情况。笔者对316篇机构知识库领域论文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后发现,文献共发表在35种期刊上,发文量在10篇及以上的期刊共有14种,尤以《图书馆学研究》发文量最高,达33篇。发文量前10的期刊见下页表2,合计发表文章220篇,占比69.62%;其余25种期刊发文量在1篇至12篇之间,《新世纪图书馆》《图书馆杂志》《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论坛》均是其中发文量较高的期刊,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2.1.3 文献作者分布情况。笔者利用Citespace统计分析机构知识库的文献作者分布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发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为祝忠明、姚晓娜、张旺强、刘文云、刘巍、崔海媛、卢利云、聂华、姜颖、司莉,这些作者在机构知识库领域的研究产出较多,研究者应着重探析这些作者的论文成果。此外,笔者利用CiteSpace对作者进行突发性检测,见图1。由图1可知,突变强度最大的作者是司莉,其突变强度为2.6542,影响

时间从2017年持续到2019年(有可能还在持续),说明该作者的研究对机构知识库研究领域的影响很大。卢利农、刘莉的突变强度次之,是机

构知识库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郎庆华、周婕、陈嘉勇、李玲在机构知识库研究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致力于机构知识库的研究人员应先研读这些学者的文献,再开展深入研究。

2.2 发文机构分布

机构知识库研究的发文机构分布见下页图2。由图2可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该研究领域的论文产出较多,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可重点关注以上机构的机构知识库发展态势。

2.3 研究热点分析

图3是机构知识库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由图3可知,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共出现了349个关键词(N=349),关键词出现频次较多的节点有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开放存取、ir、内容建设、dspace、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高校、altmetrics、日本、机构知识库联盟、cali、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数据管理、策略、文献计量学、学术机构知识库等。由此可知,机构知识库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获取/开放存取、内容建设、知识服务等主题上。

此外,笔者利用CiteSpace做出关键词时区图谱,见下页图4。图4中每一列代表一个年份,从左至右依次是2010年至2019年。由图4可以看出,在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过程中,开放获取是持续的研究内容。在机构知识库研究早期,学者注重知识服务、内容建设、资源共享、机构知识库联盟的研究。近年来,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服务创新、区块链技术、互操作规范等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对机构知识库感兴趣的学者可以多关注这些方面。

2.4 研究内容分析

2.4.1 政策机制研究。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是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和政府有关机构为解决学术期刊危机、推动学术成果自由传播而构建的学术交流体系[1]。机构知识库是OA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致力于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学者都会关注OA政策。杨茗溪调研了424所美国高校机构知识库,指出这些机构知识库普遍对OA政策较重视,对内容政策和提交政策关注度最高[2]。相丽玲、樊晓璐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适用法律、权益分配等法律问题进行了比较,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3]。版权问题也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李楠楠提出了几种解决机构知识库资源版权问题的有效对策[4]。麻思蓓、许燕论述了开放获取政策的效力,并指出开放获取政策以及出版商存档政策决定了知识库存档作品的版权是否具有合法性[5]。

2.4.2 构建问题研究。纵观300多篇文献,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有关机构知识库的构建问题。郎庆华指出,现有机构知识库服务难以满足科研用户的知识需求,应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机构知识库服务体系[6]。张晓丹、张志平对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构建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构建了机构知识库框架模型[7]。董国华对机构知识库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合适的组织结构是机构知识库建设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8]。严潮斌、郭文丽等提出了将机构知识库集成到现有机构知识环境的设计思路与实现途径[9]。

2.4.3 实践与技术探讨研究。从技术维度看,机构知识库实质上是一个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利用系统。邓君、邢宝山从技术标准层面分析了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中的数字信息长期存取技术、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技术、应用软件系统以及内容提交程序[10]。周婕、陈嘉勇等设计了文献实体关系模型并进行高校实体的扩展,自主研发了机构知识库[11]。龚晓阳、刘啸等分析了CRIS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以探索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转型方向[12]。吕方婷提出区块链技术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3]。陈和、周绍彬等以厦门大学机构知识库微信小程序为例,介绍了小程序的应用需求、主要功能模块特点、系统功能实现以及系统推广成效等[14]。

2.4.4 质量控制研究。在机构知识库的迅猛发展过程中,收录内容质量问题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刘丹认为机构知识库元数据质量控制是机构知识库内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数据质量决定了内容的质量,进一步决定了机构知识库的共享性以及效用性[15]。邓支青提出应从完善内容政策、建立主体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机构知识库的内容质量控制[16]。刘文云、苏庆收等从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规范元数据标准以及加强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7]。

2.4.5 发展趋势研究。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图情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很多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热点和前沿,使读者快速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机构知识库领域的发展脉络及趋势研究同样是研究者所关心的,从分析角度看主要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马自坤、彭丽娟基于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数量、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研究行业和研究方法等层面对国内机构知识库的研究现状做了归纳,并从机构知识库的微观实践层面研究、机构知识库联盟、国外机构知识库研究等方面分析未来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趋势[18]。刘子辉、陈祖琴等利用CiteSpace软件将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的研究热点,从而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9]。邱均平、祖旋等对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文献分别从时间、地域、研究机构、期刊、高被引文献、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示国外机构知识库的研究现状[20]。

3 结语

本研究以CNKI近十年收录的机构知识库有关文献为研究来源,分别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机构知识库研究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确定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莉,刘文云,马伍翠,等.英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3):171-176.

[2]杨茗溪.美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调查[J].图书馆建设,2018(8):33-39.

[3]相丽玲,樊晓璐.中美机构知识库利用中的政策法律机制比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5):114-118.

[4]李楠楠.机构知识库资源版权问题的解决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2(7):1-5.

[5]麻思蓓,许燕.機构知识库保存作品版权之合法性辨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3):28-31,57.

[6]郎庆华.基于知识管理的机构知识库服务体系构建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9):64-67,114.

[7]张晓丹,张志平.科研机构的机构知识库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14(7):45-49.

[8]董国华.机构知识库之组织结构建设问题研究:以党校机构知识库建设为例[J].情报杂志,2014(4):174-178,207.

[9]严潮斌,郭文丽,吴旭.知识生态环境理念下的机构知识库构建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为例[J].情报杂志,2015(10):140-145,182.

[10]邓君,邢宝山.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技术成本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0(7):1094-1099.

[11]周婕,陈嘉勇,李玲,等.基于文献数据规律的机构知识库关键技术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机构知识库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5(1):65-70.

[12]龚晓阳,刘啸,邵波.CRIS技术发展及应用对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9(10):38-44,67.

[13]吕方婷.区块链技术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4):70-73.

[14]陈和,周绍彬,林静,等.微信小程序在机构知识库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与分析:以厦门大学机构知识库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9):123-127.

[15]刘丹.机构知识库元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4):59-66.

[16]邓支青.高校机构知识库内容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8(9):173-178.

[17]刘文云,苏庆收,马伍翠,等.机构知识库内容质量控制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36-40.

[18]马自坤,彭丽娟.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5):28-32.

[19]刘子辉,陈祖琴,向李娟.国内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脉络及趋势研究[J].图书馆,2017(9):61-67.

[20]邱均平,祖旋,郭丽琳,等.机构知识库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12-17.

(编校:崔萌)

收稿日期:2022-04-12

作者简介:麻敏(1992—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邵志毅(1983—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 本文系2018年度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内科研项目“机构知识库研究可视化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SDT201802。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