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以喀什地区为例

2022-06-22赵芮田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8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十三五土地利用

赵芮田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行为会改变自然环境,进而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会反过来改变人的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土地能否高效集约利用逐渐成为决定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此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保护耕地刻不容缓;由于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多;而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也使得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研究:一是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二是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变动的作用机理;三是模拟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

国家十三五规划南疆地区要重点发展喀什地区城市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一带一路”的引领,使喀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提高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基于此背景,本文以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傍依,获取2018、2020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库和1km栅格数据库,进而分析十三五规划期间喀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为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和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喀什地区地处南疆腹地,地势较高的西南方向分布着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地势较低的东北方向多为冲积平原,东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接壤,叶尔羌河及克孜勒疏河流经此地。高山阻隔了北冰洋的寒流和印度洋暖流,使这里的气候变得干燥炎热,从而形成荒漠景观。喀什地区虽然降水量不高,但其地下水和冰川融水储量较高,山区的冰雪融水为绿洲提供长期持久的水源。

图1 喀什地区坡度图

2.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中国地市行政边界数据和喀什地区2018年、2020年以Landsat数据为基础的1k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首先对获取的中国地市行政边界数据进行图像裁剪得到喀什地区行政边界数据,再对喀什地区行政边界数据掩膜提取2018年和2020年喀什地区1km土地利用分类的栅格数据。把提取后的栅格数据按土地类型转为矢量数据,将转矢量后的数据按土地类型融合。叠加分析2018年和2020年融合后的数据,根据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方式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六大类。最后提取土地类型变化的区域,制作转移矩阵,制图统计分析喀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变化差异。

3.分析与结果

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喀什地区尤其是东部常年面临被沙漠蚕食的风险,人工防护林的建设有利于防风固沙,使绿洲、山区和荒漠天然植被得到保护;耕地有机质含量较低,生态退耕及建设用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工植树造林的成果显著,草地不断改良升级,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

从空间上看(图2),喀什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河流附近,有利于农业灌溉,城乡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由内而外,呈块状集聚分布特点。研究期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不大,总体是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小部分填充式扩展,在西北方向的城市中,英吉沙县和岳普湖县的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大,耕地面积减少,但中覆盖率草地面积有所扩大,这与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的政策有关;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多出现在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市,如喀什市。

图2 2018—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

从时间上看(表1):①喀什地区未利用土地面积最多,多为利用难度大的沙漠,其次是草地、耕地和水域,2018年分别占比29.92%、12.03%、4.28%,2020年分别占比29.97%、11.97%、4.16%。除草地稳定增长外,耕地和水域都有一定的减少,且水域减少的面积近似耕地的二倍;②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多,99%以上是耕地转化而来的,两年间由675.94km2扩大到715.65km2。其中又以工业区、工厂、矿场、交通道路等建设用地的增长最多,分散型的农村居民点大量减少,转变为集约式的城镇用地,这是由于经济发展促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的,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

表1 2018—2020年喀什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3.2 土地利用动态度

分别将六大土地利用类型在2020年与2018年所占的面积作差除以2018年时的面积和研究时长(本文为2年),即得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用于描述各土地利用类型在某一时段内的变化情况,进而间接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通过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和变化图斑,可以看出:①在研究期间内面积变化最大的是未利用土地,增加了133.25km2,动态度为0.11。可见喀什地区即使实施人工植树造林措施,仍面临较大的土地威胁,因此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工作任重而道远;②水域面积的变化次之,减少了128.47km2,动态度为-1.35,处于持续减少的状态。由于基本农田、草地和建设用地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季节性河流为该地区供给的水资源较少,加剧了水库面积的变化;③虽然建设用地增加幅度不大,但是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却是最高的,为2.94,说明年扩张速率较快,主要零星增长在喀什经济开发区,交通路网附近以及疏附、疏勒城区等地;④虽然耕地的动态度比林地小很多,分别为-0.23、-1.86,但其面积变化近似林地的二倍,这是林地面积基数小所导致的。在耕地面积总转出的2199.41km2中,有1162.67km2转化为草地,另有1066.7km2的草地转入耕地,这种耕地与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有利于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

3.3 十三五时期成效与展望

十三五末,喀什地区耕地面积为13923km2,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1200万亩(8000km2)的任务,协调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障了人地和谐。在用地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建设用地倾向人民群众重点关心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援疆项目的推进和经济政策的扶持,社会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点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2020年喀什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130.2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240.08亿元;2020年初与2018年末相比,城镇人口由106.53万人增长到107.4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了0.25%。

两年内,草地增长了51.68km2,而林地减少了34.97km2,耕林草三地转入转出不平衡,森林覆盖率仅达到了4.88%,未完成规划目标中6%的任务。因此喀什地区要加快推动土地综合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创建工程,重视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重点建设城镇外围防护林,重点关注麦盖提县等荒漠化生态功能区的治理工作,重点保护喀什噶尔河和叶尔羌河流域生态环境。

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增长极,喀什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应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结合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发展;加强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叶尔羌机场和帕米尔支线机场的建设,使区域性重要的交通枢纽聚集于喀什;提升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用机械化、现代化手段发展农业,增加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北部、南部、东部和中部产业区有序发展,同时,将旅游业作为第一形象产业和便利群众的福祉产业,推动经济高效优质发展,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4.结论

本文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定量分析了2018—2020年喀什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并与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

4.1 研究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城乡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分布较为集中,变化区域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填充扩展的,农村居民点不断转变为集约式的城镇用地。

4.2 未利用土地仍是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其变化也是最多的。水域动态度较大,达1.32,因建设用地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应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

4.3 十三五年末,喀什地区已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1200万亩的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1130.2亿元,城镇率也大幅提高,但存在耕林草的转换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4 喀什在未来应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和政策扶持,敢于创新,不断推进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十三五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