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

2022-06-22曲艺编辑白宇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4期
关键词:渤海页岩勘探

■本刊记者 曲艺/编辑 白宇

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等任务,《“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等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石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和主基调。

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目标料年内可实现

记者注意到,《规划》在“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一节,位列第一的便是“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

聚焦油气领域,《规划》要求,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

后续的“强化战略安全保障”一节,则对“增强油气供应能力”提出了更为细致具体的要求。尤其对原油产量,明确“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力争2022年回升到2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紧迫性不言而喻。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提到,2022年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

对于原油产量2亿吨的目标,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原油生产稳定增长,生产原油3347万吨,同比增长4.6%。“该涨幅是2012年同期以来最大的涨幅,预计今年全年我国的原油产量可达到2.05亿吨。”金联创能源原油分析师奚佳蕊预测称。

今年初发布的《2021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认为,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将达到2亿吨。这主要得益于“各石油公司将继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推进一批有潜力的产能项目建设,有力突破油气勘探开发‘卡脖子’技术”。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文智看来,“十四五”油气产量目标符合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际,未来“稳油增气”仍然具有较雄厚的资源基础。

“近3年来,我国年新增原油探明地质储量均超10亿吨,未来仍有保持的资源基础。同时由于储量品质下降,未来产量难以实现规模增长,但在2亿吨稳产还是可以实现的高置信度目标。”赵文智指出。

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刘红日前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以渤海油田为代表的新阵地加快上产,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由陆地加快向海洋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稳油增气的过程中,海洋石油将成为我国原油增产主力军。

数据显示,2021年渤海油田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如今,渤海油田正以奋进者的姿态、改革者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和目标——2025年实现油气产量4000万吨。”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告诉记者。

张春生介绍,4000万吨产量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基础产量、措施产量、新井和调整井产量以及天然气产量。

“围绕这四大块,在油气勘探方面,我们将继续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做精做强勘探,实现油区‘节节高’、气区‘新突破’,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储量接替。在油田开发生产方面,以‘新优快’理念为指引,‘优快’开发生产,深入提质增效。”张春生表示,创新引领是实现年油气产量4000万吨的重要抓手,渤海油田将围绕关键领域坚定不移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解决痛点难点问题。

《规划》与《意见》,均对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寄予厚望。

《意见》指出,积极做好四川盆地页岩气田稳产增产,推动页岩油尽快实现规模化效益开发。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煤层气资源探明和产能建设,推动煤系地层多气综合勘探开发。

《规划》也要求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认为,近年来我国的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中,非常规油气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是‘十四五’,还是未来更长的时间,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都将成为我国油气行业增储上产的重点工作,预计2030年我国原油产量的约20%和天然气产量的约50%,都将依靠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来实现。”

“技术创新是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根本之所在。”王能全强调,要实施深层页岩气、页岩油、海洋深水油气、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示范应用,这些领域都是当前和未来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关键工作,要有细化的工作计划具体加以落实。

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

《规划》要求,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推动化石能源绿色低碳开采,加大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加快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推广应用。推广能源开采先进技术装备,加快对燃油、燃气、燃煤设备的电气化改造,提高海上油气平台供能中的电力占比。

记者注意到,在这方面,中国海油已及锋而试。

面对“十四五”期间强劲增长的电力需求,中国海油以加快绿电交易市场化作为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绿色油田建设,扩大绿电交易比例。

作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继2021年突破“岸电入海”技术瓶颈后,2022年又在国内海洋石油行业中率先实现“绿电入海”,将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绿色风能和太阳能通过高压线路输送至渤海,让来自内陆地区的新能源成为海上生产平台的动力引擎。

最新数据显示,在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与冀北电力交易中心达成“绿电”采购交易后,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渤海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和曹妃甸11-1油田群的29个海上生产平台已全部接通绿色电力供应,使用绿电量近2000万千瓦时。

“我国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减少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继峰表示,现有油田若全面实施以绿色电能替代自耗油气,每年可节约油气上千万吨油当量,增产增效的同时,可使油气开采业减少超20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

李继峰认为,围绕油田绿电替代油气,在压实油田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也要适度放松国企项目投资的经济指标约束,以及在构建油田区域微能网方面给予适度政策支持。

“要着眼长远,加快CCUS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探索利用,加大力度推进新疆、南海油气田‘CCUS+EOR’项目示范,以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同时利用油田地下空间存储二氧化碳。”李继峰建议。■

猜你喜欢

渤海页岩勘探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渤海竞渡帆高举——记渤海轮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立秋
渤海国文化浅析
渤海国后裔第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