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教育
2022-06-22金华魏万林韩泽蓉
金华,魏万林,韩泽蓉
金华 教授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各类原因导致猝死的医务人员超十余起,且猝死年龄趋于年轻化,不禁令人惋惜。相关学者开始探讨医务人员猝死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方式,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加强自身健康意识培养,是目前探讨的重点。
1 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
医学是不断探索的实践科学,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日新月异。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不断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扩充,相对而言非常辛苦。医学也是一项高强度、高紧张度、高风险的职业,不仅需要在工作中精力高度集中,而且劳动强度很大。据《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1]显示:77%的医生1周工作超过50 h;19%的医生1周工作时长超过80 h;超过4成的外科医生日均手术时间超过8 h。
2 影响医务人员健康因素
2.1 久坐久站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久坐久站在临床十分常见,门诊时一上午就诊几十名患者,医务人员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做手术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值夜班时经常通宵无法入睡,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生活极不规律。
2.2 长期高强度、超时工作过度疲劳可增加高血压、肝肾病变、颈椎病和癌症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2.3 情绪紧张、情绪波动大中青年医生易因患者病情变化而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同时还要平衡生活与工作中的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情绪紧张的状态。
2.4 心理健康问题《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对我国246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被调查者可能存在抑郁倾向。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心理应激状态,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
2.5 放射性侵害和疾病感染等风险由于工作岗位特性,部分医务人员会受到X线等放射性伤害,及感染传染病等风险。
3 医务人员猝死高发的原因分析
3.1 猝死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源性猝死,原因多为器质性心脏疾病所致,大部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等),最终导致猝死。另一类是非心源性猝死,包括其他脏器出现急症以及非器质性因素,如各种外界因素的连续刺激,过度劳累、情绪强烈波动等。
3.2 猝死的诱因
·过度劳累→心律不齐→心源性猝死;
·精神高度紧张→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长期焦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情绪剧烈波动→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或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情绪剧烈波动→周围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脑出血猝死;
·吸烟、酗酒→减少抗凝→易发血栓→栓塞性猝死。
3.3 医务工作者猝死高发的客观原因
·工作时间长,饮食睡眠不规律、缺乏锻炼;
·工作强度高,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尚不完全和谐。
4 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教育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突出强调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要从自身出发,提升健康意识,加强自身健康教育。
重视自身健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工作强度,减少超负荷的工作时间,重视团队协同和人才培养,制定个性化健康体检方案,定期体检。
专病专治,医不自治。改变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膳食知识,重视相关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肥胖等)。目前诊断肥胖多采用体质指数(BMI)法,BMI=体重(kg)÷身高(cm)的平方,BMI>25为超重,>30为肥胖。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仍较普遍。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15.9%,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居民人均食用盐、油含量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也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4]推荐值的上限。儿童青少年则存在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的现象。2019年成立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启动仪式上,向全国居民发出了“人人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倡议:
①食物多样、规律饮食、食饮有节是保证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的基础。成人每天饮水1500~1700 ml,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减少酒类摄入,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应饮酒。
②减少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品。调查显示,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与高盐饮食有关,高盐、高糖、高脂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饮食中要尽量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多选用原味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建议成人每日食用盐≤5 g,油≤30 g,糖≤25 g。儿童青少年要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③倡导公用餐具和分餐制。通过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有效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分餐制可把握食物摄入量,减少食用过量和浪费。
④尽量在家就餐。我国人口众多,加之近年来饮食新业态发展迅速,“味道”主导的饮食影响越来越广泛。据2018年网络餐饮调查显示,排名前20名的餐品均为“辣、咸、炸”,不利于健康。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让人们感到疲惫不堪,人过中年更是力不从心,人体生理机能由旺盛期开始步入衰老期,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从30岁起,人体各项生理机能以每年0.7%~1%的速度下降。心血管系统输血能力每年下降0.7%,且容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30岁以后肌肉组织细胞每年减少3%~4%。由于缺乏运动,代谢功能降低而引起身体肥胖的中年人群,患糖尿病的机率较正常人升高7倍,患高血压、高血脂的机率较正常人升高8倍,患心脏病的机率比正常人升高50%。从30~60岁,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的同时,体内和皮下脂肪则逐年增多。故应重视运动并掌握其正确方式(下述7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量体裁衣”。结合年龄和自身身体状态确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中老年人应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为主。有心脑血管疾患者,一定要选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防止给血管带来压力,避免血管破裂、斑块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第二个原则为舒适性原则。运动前选择匹配运动方式的鞋子和衣服,不佩戴钝利饰物,需要循序渐进的热身过程,不能没有热身就进行激烈运动。
第三个原则空腹、饱餐、睡前不宜运动。空腹、餐后及睡前1 h内不适宜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消化功能和睡眠。
第四个原则固定时间、持之以恒。这样才更容易让人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机体形成条件反射。
第五个原则是饮水原则。运动前少量饮水,运动中和运动后遵循“少量多次”饮水。
第六个原则是停止原则。运动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如心慌、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腹痛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第七个原则是不运动原则。雾霾天尽量避免户外运动,遇到身体不适(如感冒、腹泻等疾病)则需充分休息,避免运动。熬夜、久坐久站后不宜做剧烈运动。
5 重视并学会预防猝死
猝死患者中约80%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疾病,或一些隐匿的心脏问题。据推测,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例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即每分钟就有1例心源性猝死者。猝死看似突发,实则大部分有迹可循,因此预防尤为关键。
预防猝死请牢记:“一查、二诊、三习惯、不骄不躁保健康”。
一查,即定期个性化体检。定制个性化体检方案,有助于更早发现疾病隐患,为早治疗赢取时间。
二诊,即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尤其是活动或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或腹痛等,经休息后可好转;明显心慌,伴头晕或双眼发黑;突发短暂意识丧失后很快恢复;不明原因疲乏等;上述人群均应及时就诊治疗。
三习惯,即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饮食有度,保证睡眠,适度运动。如持续熬夜、不适宜的激烈运动、过量嗜酒,过度兴奋或悲伤等不良因素均可能诱发猝死。
不骄不躁保健康,重要的是一个“稳”字,特别要重视预防运动性猝死。我们需要运动,但必须是科学的运动,才能保证健康生活。
猝死发生前,部分人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等不适,也有人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中青年人,尤其是在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诊。
6 结语
医务人员职业高尚,责任重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只有自身健康,才有全面健康。同时,也呼吁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医务工作者,一起营造和谐健康的医疗健康环境,为共同实现全民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