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模式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改革探究与实践
——以“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为例

2022-06-22李玉彬刘美星

科教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进阶专业课程思政

李玉彬,刘美星

(东莞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6)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专业课堂是探索课程思政新形式、新内容的主渠道,结合“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这门专业课程,通过深度梳理课程逻辑,结合课程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在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 改革双重目标

1.1 课程模式的改革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旨在通过具体的课题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观念、设计创新思维方法,以及包括计划、调研、构思、分析、表达和评价在内的整个设计程序与方法。传统课程中,各章节的讲授以割裂的专题项目进行实践训练,这些相对独立的实训难以建立系统性的关联,不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框架下产品设计原理及方法的内在逻辑;当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普遍存在课程模式趋于同质化、课程目标模糊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因此,探索新的专业课课程模式十分必要。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通过达成项目目标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学习情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项目式学习能够突破理论学习的瓶颈,通过项目实践将课程知识点串联起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在逻辑的理解。

其次,项目式学习课程模式是一种体验式的课程模式,学生通过复杂的项目实践过程深入知识应用的场景,在应用场景中设立螺旋式、渐进式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形成基于项目的进阶式课程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1.2 思政教育与课程的结合

思政教育一度被认为是思政课程教师的职责,甚至有老师认为在专业课中牵扯思政占用了专业课时间,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有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较为狭义,在专业课程结合思政教育时牵强生硬,形成了“为思政而思政”的形式表象,忽视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本质问题。虽然也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思政教育的实施停留在尝试的阶段,未建立起专业课程中思政部分内容的考核及评价机制,未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结论,不利于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探究和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必须突破僵硬化的课程框架,结合专业课程从课程模式和课程体系上进行教学改革。

本课程的思政教育主要从德育、文化两个层面入手,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中,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也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2 改革价值与意义

2.1 时代价值与意义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重要的财富。只有通过继承和创新,文化才能够焕发活力,只有通过提取和应用文化元素,文化才能够得以活化。国有产品的日渐繁荣,使国货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国货中体现的文化自信,是从“产品”上升到“文化”“民族”“国家”等意识的觉醒。本次改革与探究可为市场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创意产品,为社会培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的创意设计人才。

2.2 思想价值与意义

在本课程模式下,以项目为基础,引导学生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并将文化元素运用在设计实践中,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建立文化自信,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起到积极作用。利用课程实践训练,引导学生从知识到行为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提升其职业素养。

2.3 学科价值与意义

本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以项目为基础开展教学及实践训练,符合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时代使命和办学宗旨,为本学科未来研究提供更多形式的探索可能性,为人才培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2.4 教学价值与意义

项目进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对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稳抓群体教学、注重个性培养,并通过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创新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塑造多方协同。

3 项目进阶式课程模式的实施

3.1 优化课程设计,健全机制建设

在原有课程大纲的基础之上融入思政相关内容,制定基于项目的进阶式课程模式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周历、课程教案;结合学生先修课程的内容,设定合理的阶段性课程目标(如图1),清晰展示学生能力成长路径,并根据阶段性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实施方式,结合项目的评价标准,制定出一套多维度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图1 基于项目的阶段性课程目标[3]

3.2 创新课程实施方式

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及顺序,将理论与实践课程交替进行,使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教学活动去同质化,摆脱枯燥的、灌输式的理论教学,结合课程引入更多的案例解析;将课程内容进行阶段性划分,设计逐级进阶的阶段性项目任务,形成递进的难度落差;注重以学生产出内容为主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成果展示形式上,尊重学生主体个性,允许项目成果的形式呈现多样化。

4 课程模式融合思政教育的实施

课程在融合思政教育的实施上,从整体性出发,考虑思政内容的比重和形式问题,保证思政教育内容的合情合理,合乎课程要求及时代发展需求。此次改革与实践,以“点-线-面”的实施路径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4.1 课前思政元素渗入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将课前5 分钟作为设计分享栏目,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如诚信为人、开拓创新、社会责任等话题,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4.2 课堂案例分析渗入

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适当引入与学生有交集的案例,提取其中与文化、思政相关联的部分进行点评,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强化学生日后在生活中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度,达到思政元素渗透的目的。

4.3 理论讲解引导

运用比较教学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从“过往”和“今后”两个视角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合。一方面了解“过往”,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溯源,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和发展脉络,传播文化观点,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追求匠人精神;另一方面着眼“今后”发展,结合工业设计专业背景讲解国内外设计发展趋势,未来设计师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职业素养,着眼社会问题,鼓励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4 课外任务推动

适当给学生布置与思政元素相关的课后学习任务,开展“第二课堂”自主学习,例如文化类产品设计鉴赏和剖析,国潮品牌故事的分享,传统技艺主题的调研等,通过此类任务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挖掘思政元素和材料。

4.5 实践训练鼓励

在实践专题训练时,提供具有思政元素和精神的选题范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索学习,始终围绕同一项目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并运用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将文化元素运用在设计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注重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4.6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推荐优秀作品参加设计竞赛,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4.7 纳入考核范畴,推进课程改革

将作品思政纳入期末考核范围,突破产品设计角度,从思想深度上进行纵向评价。

以上7 个环节中,以思政元素为“点”,通过项目进阶式的实践训练,将思政元素串联成“线”,层层渗透,形成整体思政课程的“面”,完成“点—线—面”的实施路径。

5 结语

此次课程模式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改革探究与实践,以育人为首要目标,以教学大纲为纲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专题训练项目为载体,以进阶式学习为台阶,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与德育元素,通过嵌入式、融入式和渗入式的实施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进阶专业课程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Flying Forward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