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2-06-22谭学祥
摘要:分析青龙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针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乡镇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薄弱,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等对策措施,旨在为青龙镇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科技振兴
1 青龙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青龙镇的基本情况
青龙镇位于建水县城南部距离县城14km,辖区有6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总人口16233个,耕地面积7267hm?。是一个汉、彝、泰杂居的少数民族乡镇。主产烤烟、水稻、玉米、葡萄、紫薯等粮经农作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为引领,推动产业向特色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地。粮烟稳产。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753hm?,其中水稻167hm?、玉米2987hm?(制种玉米200hm?)、紫薯1333hm?,实现粮食总产33037kg;移栽烤烟447hm?,烟农总收入达2919.47万元。果蔬提质。发展种植甘蔗347hm?、西瓜227hm?、红桃127hm?以及柑橘、杨梅、李子、草莓等水果135hm?;94hm阳光玫瑰及48hm?蓝莓喜获丰收,盛果期共吸纳600多名村民务工,人均每年务工增收2.4万元。全镇种植辣椒、白菜豇豆等多种蔬菜1333.33hm2,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畜牧增效。以温氏生猪养殖和先锋蛋鸡养殖为龙头的养殖示范区,带动发展规模以上养殖户107户。全年出栏生猪、肉牛、羊近4万头,出售和自宰家禽41.7万羽,肉类总产3724kg,禽蛋总产4227kg。全镇交通方便,全镇农业总产值1602万元,粮食33037kg,人均纯收入14083元。降雨充沛,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各种农经作物和经济林果。业基础设施薄弱。辖区内仅有塔冲、水草冲2个中小型水库和一些小坝塘、机井,无法涵盖业租、水塘寨,青龙、老里硐、排楼坡水利管网覆盖面窄,水利设施滞后,水源利用率不高。二是发展思路谋划不够。青龙作为距县城仅14km的乡镇,在如何融入、辅助城市发展方面思考不足,自身优势发挥不明显,结合实际谋划、包装项目不够,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差距较大。三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在多年的努力下,产业规模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还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形势依然严峻,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较差,抗风险能力弱。这些问题,我们将以认真负责态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镇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在县委政府的带领下,青龙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25310”工程。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去以种植烤烟为支柱产业,自從1997年国家实行了“双控”、“双降”政策后,除保证我镇的烤烟外447hm?,其他的耕地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杂交玉米、蔬菜、葡萄、甘蔗、紫薯。其中优质稻166.67hm2,杂交玉米2986.67hm2,甘蔗346.67hm2,紫薯1333.33余hm2,葡萄600hm2,蔬菜1333.33hm2。
1.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我镇目前现实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我镇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对控制烤烟后的产业调整,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立机制,完善政策,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烤烟是用途单一的产品,市场萎缩是必然的趋势。要引导群众摆脱“唯烟是财”观念的束缚 ,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要破除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强化商品意识,围绕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定发展思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1.3.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烤烟之所以成为财政支柱,是好政策,高税率引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党政和烟农多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果。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把畜牧、经济作物、林果、蔬菜等产业培育成烤烟之后的支柱产业,同样离不开好的优惠政策,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要像狠抓烤烟工作一样重视新产业,从机构、宣传、规划、政策、制度等方面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1.3.3 建立健全机制,完善政策
要建立政府和党总支共同决策,制定发展规划,具体实施办理,群众自觉行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左右各方面的共识和统一领导。同时,制定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把扶持资金,支农资金,建设资金等统筹安排,扶持新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1.3.4 依靠科技,搞好服务
对传统产业,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对新兴产业,一开始就要高要求,高起点生产,科技含量高的先进产品占领市场。
2 农业产业化发展
挖掘青龙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诸多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但也存在许多潜在优势,青龙镇是以农业为主,2000年前以种植水稻、烤烟、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目前,镇党委政府,大胆引进外企,调整内部结构,以市场和龙头企业为导向,制定出一套适合青龙镇经济发展的有效思路,即稳粮、强烟、抓林果、兴畜牧。其潜在优势主要是:
2.1 稳粮
我镇具有辽阔肥沃的土地,自然资源和两座镇级的水库,水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可以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旱涝保收,目前,种优质稻166.67hm2,杂交玉米2986.67hm2,玉米制种200hm2。
2.2 强烟
烤烟是青龙镇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镇种植烤烟446.67hm2,收入643万元。1998年烤烟“双控”政策后,青龙镇烤烟面积最低年份是400hm2,收入242.6万元。目前后续产业还没有培育出来,烤烟仍然是青龙镇财政收入的支柱,应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质量,保证经济效益。1F7C38DF-ECFD-464B-959B-DDBE3647E797
2.3 大力培育林果
青龙镇宜林耕地面积大,气候适宜,适宜种植林果条件优越,是培育后续产业的有利条件,自1998年烤烟“双控”政策后,我镇党委政府抓紧培育林果业。目前种植石榴490.53hm2,甜橙141.07hm2,优质梨23.33hm2,为我镇的后续产业奠定了基础。
2.4 兴畜牧
大力发展科学养殖,是继烤烟后的又一后续产业。青龙镇地域辽阔,草场丰富,有得天独厚的牧草之源,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良场地,故应大力推广冻精改良,培养出优良的牛种。
3 发展经济,科技振兴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青龙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在优势,笔者认为经济发展的思路应该是:坚持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增效益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粮食稳定发展,烤烟靠质量稳中求进。加快林果、畜牧业的发展,支持、鼓励和大力发展镇办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培植后续财源。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体方法策略是:
3.1 抓好烤烟基地建设,建成优质烟基地
烤烟是青龙镇的主要经济支柱,在我镇已有30余年的栽培历史。群众有丰富的种烟经验,目前,虽然国家对烤烟实行“双控”,但是后续产业尚未形成,近期内必须狠抓烤烟生产,同时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向优质高效的烤烟方向发展,向质量要效益。现在州、县已把我镇列为重点烟区,今后要按基地化要求,搞好规划,认真实施,把青龙镇建成优质烟基地。
(1)调整布局,向最适宜和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种植,用好田好地,并做到连片种植,把多年来种植时间长,效益低的坡地、瘦地调整出来种植杂交玉米和玉米制种。
(2)严格烤烟各项科技规范措施,实施规范化栽培。
(3)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路子,实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农民增效,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分流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行烤烟生产集约化,有利于科技兴农,大力推广普及科学适用技术,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和质量,为参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注入活力,真正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使我镇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注入活力,为财政增收创造条件。
3.2 加强科技推广,提高科技意识
必须加强科技推广工作的领导,加快科技推广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网络,强化科技服务,增加科技含量,根据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推广及普及,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經济发展和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3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发展后续产业
在抓住发展烤烟支柱产业的同时,应立足本镇实际,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畜牧、加工等非公有制企业,加速后续产业的培育。在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大力推广名优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稳定好玉米、水稻、烤烟等农作物种植。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强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及企业“外部输血”功能,走出“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路子,带动全镇农业产业持续稳定向好。引进石材加工企业,整合石材加工,打造青龙石材品牌,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念好“山”字经,山是我镇的潜在优势,要致富,快致富,就要打山的主意。要按照谁种植,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群众大力开发荒山,山权归集体,林权归种植户,大力发展用材林,经济林。用3—5年的时间,把林果业建成支柱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和重要后续产业培植。特别是经济林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群众积极性高,并兼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在现在分散种植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连片种植,上规模、上档次,形成支柱产业,建成经济林果商品基地,争取用五年时间,把青龙镇发展成为果品飘香,美丽富强的家园。
(2)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在水草冲水库发展网箱养鱼,在近水山寨发展稻田养鱼。
(3)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近期工作是依靠科技进步,尽快改变饲养粗放。养殖水平落后,综合效益低的状况,推广科技饲养,综合防病防疫,提高农民饲养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4)继续巩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务实农业基础,仍是今后几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突出水、电、路和通讯建设。在水利上,要抓好村社沟、坝塘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电力上,要多方筹集资金,认真搞好农村电网改造,确保全镇范围内电路畅通无阻。积极争取吸收外来资金,新修乡村道路,改善交通条件,在通讯上,尽快开通各小组的程控或无线电话,加强与外界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5)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保证,必须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科教兴农首先是兴教育,在本镇推广科学技术,其根源就是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大而造成的,因而必须增加教育投入,强化管理,依法治教,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力度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把我镇的农业和经济增长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按照“主动承接、区位融入、产业融合、基础提质、环境提升、服务提效”的“一承两融三提”工作措施,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总之,只有坚持“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兴科教、增效益”的方针,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拓展财源,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再创辉煌,把社会进步、经济腾飞的青龙镇带入美好的明天。围绕上述目标,具体做法是:
①主动承接项目转移,实现青龙经济发展新突破
牢固树立“没有项目建设的大力度就没有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理念,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落地,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依托区位优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主动承接石材加工园区、餐厨垃圾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的“循环理念”;立足特色资源,积极引进种养殖龙头企业入驻,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体系,走出适合我镇的发展之路;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做好村庄规划,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抓重点、补短板、促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②区位融入产业融合,集聚青龙全面发展新优势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州县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利用光热条件和土地资源富集特点,依托青龙近城区位优势,以主导产业为引领,培育壮大强村富民产业,做好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文章,构建支撑多元、布局合理现代化产业体系。青龙、老里硐以发挥地缘位置优势为重点,与建水主城区加强协同,发展葡萄、早熟蓝莓水果种植及生猪、蛋鸡、肉牛养殖等“围城”经济,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打响牛肉美食、“酒乡”青龙招牌,推进石艺坊建设,开发三台坡3亿年前海洋生物远古化石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中寨、排楼坡以保护挖掘塔冲河流域水土资源为重点,与建水石屏“一湖两城”深度对接,大力发展西瓜、杨梅、草莓等时令水果及“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打造田间采摘、观光、体验“乡村游”,推动交界地带融合发展。业租、水塘寨以盘活4666.67hm2红土地资源为重点,融入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积极争取纳入红河谷大型灌区范围,带动片区土地流转,培育紫薯、烤烟、黑瓜子、铁头白等高原特色粮烟蔬菜,引进加工厂进行农产品初加工,扩大农特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王健敏,李婧媛,刘志超,等.云南省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分析与对策[J].农业展望,2019,15(6):5.
[2] 熊毅俊,刘建峰,何秀古,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8.
[3] 张从永.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成果纵横,2020,29(5):204.
作者简介:谭学祥(1972—),男,彝族,籍贯:云南省建水县,本科,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种子引种、试验、示范,植保,土肥等。1F7C38DF-ECFD-464B-959B-DDBE3647E797